在最近一場由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於美國加州舉辦的「塑造MEMS與感測器未來」的會議上,來自 MEMS 生態系統的各方代表們儘管分別對此提出不同的看法,但都看好未來 MEMS 將在消費性電子以及醫療保健與健身等應用領域展現成長與新商機。
PNI總裁兼執行長Becky Oh發表該公司最新的進展──一款1.5x1.5x0.5mm的微型晶片,能夠為任何製造商的加速度計、陀螺儀與磁力計等產品執行複雜的感測器融合功能,並輸出位置讀數至任何應用處理器中。
這款名為 Sentral 的硬體狀態機晶片功能類似於蘋果最新發表 iPhone 5S 中所用的 M7 感測器融合晶片,它可在耗用僅佔1%的功耗時,從應用處理器中卸載感測器融合功能。
博通公司(Broadcom)資深產品經理Steve Malkos展示一款創新感測器融合演算法 HULA (Hybrid Universal Location Application),透過結合來自GPS的輸出資訊,以及加速度計、陀螺儀與磁力計與測高儀的航位推算能力,為汽車確定位置等資訊。這款 HULA 採用卡爾曼(Kalman)濾波器為個別感測器中的錯誤(如GPS訊號遺失或雜散磁場影響磁力計讀數等)進行補償,因而實現更準確的定位資訊。
博通HULA演算法採用卡爾曼濾波器補償因磁力計(右上)或陀螺儀(左下)等感測器發生的錯誤,實現更準確的定位追蹤(右下)。
(來源:Broadcom)
(來源:Broadcom)
Movea Inc.客戶解決方案架構師Tim Kelliher認為,對於未來,我們必須從「感測器融合」過渡到「數據融合」,因為目前的智慧型手機可存取各種類型的資料,甚至讓你用於預測你的需求──例如,當你在電影院時,它可自動關閉手機鈴聲。
Fairchild Semiconductor公司MEMS與感測器解決方案副總裁Janusz Bryzek預測,很快地在全球各地將會部署達數以兆計的MEMS感測器,將需要用到1.3億片8吋ASIC晶圓以及2.6億片8 吋 MEMS 晶圓,實現約3億平方公尺的矽晶基板。
Bryzek追溯1950年代至今的 MEMS 感測器發展史,預測 MEMS 將持續較半導體市場更快速的成長態勢(如下圖),他並呼籲有智識之士為感測器發展提出一種更為開放的發展道路──類似於國際半導體技術發展藍圖 (ITRS)。
MEMS晶片市場(綠線)較半導體市場(藍線)的成長更快,並將在2023年達到1兆片的市場規模。
(來源:Janusz Bryzek、Fairchild Semiconductor)
(來源:Janusz Bryzek、Fairchild Semiconductor)
他探討人機介面的發展歷史,從鍵盤到滑鼠,到目前使用的行動感測 MEMS 感測器,再到控制機器等發展,其中最經典的就是任天堂(Nintendo)的 Wii 。
由於這款遊戲平台創造的成就,使得新式的人機介面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並推動觸控、手勢、語音以及影像辨識等介面在消費裝置上的普及。
如今,消費者的 興趣更進一步過渡到可穿戴式市場,它同樣要利用 MEMS 感測器來實現健身裝置,如Fitbit 與 Nike Fuelband 等,均藉由追蹤用戶的活動記錄,鼓勵運動與健身。
醫療MEMS是當前的最新發展,目前美國FDA已經批准了十幾種基於 MEMS的健康監測設備,如Preventice公司的 BodyGuardian 遠端監控系統,以黏貼式膠條直接貼附在人體上,然後以無線方式隨時傳送 ECG 、心跳、呼吸速率以及各種活動情況等資訊,讓老人與病人能安全地在家庭中進行照護,同時也緩解了醫院病床與人手不足的問題。
「我們的目標是讓病人帶著醫院般的照護放心在家療養,」Preventice公司資深行銷副總裁Michael Emerson解釋,「透過使用可穿戴式設備以及用於診斷、治療與照護計劃管理有關的工具,我們能夠改善病人的參與、降低成本以及提供更好的病人照護。」
根據A.M. Fitzgerald & Associates LLC 創辦人Alissa Fitzgerald指出,MEMS在醫療保健的下一個前端應用是植入式感測器。A.M. Fitzgerald & Associates LLC公司專門為客戶提供有關 MEMS 裝置的完整技術開發週期,包括從業務、IP策略以及初步設計、原型以及代工廠移轉等。
「透過更準確地檢測人體生理數據,MEMS將改變醫療保健與健身領域的未來,從而實現更佳診斷以及更有效的治療,」Fitzgerald說。
Alissa Fitzgerald並提出了晶片與生物不相容的挑戰──晶片必須進行封裝,以保護人體免於受到晶片銳利邊緣的傷害,以及保護晶片內部運作免於受到人體體液的腐蝕等影響。
她還提出幾款目前十分先進的植入式MEMS元件,包括CardioMEMS公司開發的植入式血壓監測計,以及瑞士Debiotech公司與ST共同開發的微流體泵,它可為糖尿病患者進行自動監測以及配置胰島素處方。
Replenish公司的植入式微流體泵可植入人眼中,自動分配約奈升(nanoliter)大小的精確藥物劑量。它可連續使用長達9個月後才需補充藥物。
(來源:Replenish)
(來源:Replenis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