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處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
AP)將加入穿戴式裝置戰局,與微控制器(MCU)、微處理器(MPU)方案一較高下。
目前智慧型手表、手環等穿戴式裝置仍擺脫不了手機配件的命運,為讓智慧眼鏡免於落入此窠臼,並使其擁有獨立於智慧型手機以外的吸睛功能,可實現更高效能運作模式的AP因而漸露頭角,可望成為未來智慧眼鏡處理器的主流方案。
鉅景科技Logic
SiP事業處協理周儒聰表示,雖然目前穿戴式裝置設計的主流原則在於追求功耗與效能的平衡,但開發商通常寧願犧牲處理器的運作效能,將低功耗的設計考量奉
為圭臬,因而讓MCU方案成為目前穿戴式裝置的首選;不過,這不僅局限了穿戴式裝置的發展性,更使多數穿戴式裝置淪為智慧型手機配件的命運,而這些缺乏殺
手級應用的裝置自然難以成為消費者的必需品。
周儒聰指出,在眾多穿戴式裝置中,惟有標榜抬頭顯示(Head Up Display)的智慧型眼鏡能真正達到免手持(Hands
Free)且讓使用者毋須再當「低頭族」的願景,因此許多開發商紛紛在智慧眼鏡中力拓各種殺手級應用方案,將智慧眼鏡視為未來幾年內最有可能顛覆行動裝置市場生態的革命性電子產品;而能滿足智慧眼鏡高效能運算需求的AP,也勢必成為市場顯學。
周儒聰進一步解釋,採用MCU或MPU方案的智慧眼鏡,功能較為受限,僅能算是教育、醫療、遊戲等部分利基市場的應用產品;智慧眼鏡若要走入一般的消費性
電子市場,並實現高規格的多媒體影音、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中介實境(Mediated Reality)等功能,導入AP等級的處理器將是大勢所趨。
以Google Glass為例,該產品即是採用德州儀器(TI)的雙核心處理器--OMAP 4430,運作時脈可達1GHz;另一由鉅景科技研發的智慧眼鏡原型機,則是採用瑞芯微的低功耗雙核心處理器--RK3168,運作時脈可達1.2GHz。
事實上,智慧眼鏡對於高規格處理器的需求將更甚於其他行動裝置。周儒聰分析,以擴增實境功能為例,其為智慧眼鏡中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由於過去在手機應用上
必須手持操作導致便利性大減,如今在頭戴式顯示器上則可徹底釋放其應用潛力,使用頻率將大幅提升;再加上許多開發商正以使智慧眼鏡成為百分之百獨立於智慧
型手機以外的電子產品為目標,開發各種殺手級應用方案,其中將涉及到大量的即時運算,更加需要處理器充沛的運算支援,因此多核心處理器將是未來智慧型眼鏡市場需求所在。
有鑑於此,除了開發雙核心處理器的方案外,鉅景科技在2014年亦將陸續推出內建四核心及八核心處理器的智慧眼鏡原型機,此亦將讓八核心處理器的應用版圖可望從智慧型手機延伸到穿戴式裝置市場。
周儒聰認為,智慧眼鏡的處理器規格與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無太大差異,因此行動裝置處理器廠商,如高通(Qualcomm)、輝達(NVIDIA)、聯發科等,若有心為之,想要進入此市場並非難事。
不過,高效能處理器仍須與大量高規格元件互相搭配方能充分發揮其功能,如此一來,穿戴式裝置的外型、體積、重量能否符合消費者預期將是另一考驗;對此,周儒聰指出,鉅景採用的微型化系統級封裝(SiP)技術能大幅縮小印刷電路板(PCB)面積,或可成一解方。
此外,當多核心、高效能的AP逐漸成為智慧型眼鏡市場的顯學,如何將運作功耗降低,讓裝置的處理效能與功耗達到平衡,亦將考驗著各家廠商的智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