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戴式裝置前景看俏,廠商的一舉一動備受市場關注,未來更多的商機想像空間是在服務領域,為了能在新一輪競賽中脫穎而出,中國大陸的互聯網廠商對於穿戴式裝置領域的關注與投入,已遠遠超越PC、智慧手機及平板時代。
從 當前推出的新品來看,許多大陸業者已開始介入穿戴式裝置領域,大略可分為三大群體:(1)從智慧手機市場轉戰而來的部分山寨白牌廠商,如智器;(2)穿戴 式裝置創業新秀及聯合互聯網行業相關廠商,如咕咚團隊、果殼電子;(3)跨界進入穿戴式裝置領域的部分傳統健康醫療行業細分市場廠商,如九安醫療。雖然不 同主體都有其特色、模式,但其中互聯網模式更具創新,也更具破壞力及顛覆性。
雖然在應用場景上,國外IT業者多半將智慧手錶的主要功能放在 健康管理的突破上,例如心跳、脈搏、血壓、步數等體徵資料的收集,但大陸山寨廠商在學習的同時,也加大了娛樂、通訊等方面的差異化,如載入FM、無線充 電、高清攝影鏡頭、內置SIM卡、大容量電池、深度訂製中國大陸當地的應用程式等。
山寨白牌廠 創新應用
由於在硬體製造上,大陸山寨業者有其先天優勢,光2013上半年陸續出現在華強北電子市場櫃檯裡的智慧手錶產品,就已多達上百款,其中包括:
(1)藍牙手環,主要作為一個接聽電話的手鐲形配件,能接打電話與查看時間,功能較為單一。
(2)運動手環,和常見的Jawbone、Fitbit功能類似,主要是計步,藍牙同步手錶。
(3)GPS/心率手錶,可透過GPS做一些相關功能,如記錄運動軌跡,同時檢測心率情況。
(4)智慧手錶手機,這類產品就是手錶外形的Android手機,部分配有200萬畫素的攝影鏡頭,且加強了GPS和重力感應、加速感應等功能,成為一個入門智慧手機+運動手環的混合產品。
在中國大陸,同樣對於穿戴式裝置的熱情,更多還是來自於互聯網的初創團隊,為避免成為炮灰,與山寨靠硬體模仿起家不同,創業新秀開始借力互聯網平台的運作優勢,有的透過加強應用及內容來提升服務競爭力,有的則藉由眾籌等模式來降低開發難度與風險。
創業新秀團隊認為,從「雲端」設備的角度來看,穿戴式裝置只是其中一個分支,更重要的是在後端的服務及硬體社會化服務上。
當中以大陸的咕咚網為代表:即是將工廠的工業能力、移動互聯網的技術能力、SNS的互聯網式思維融合在一起。
硬體上,完成硬體核心方案的研發,將生產外包,而雲端服務則借助百度雲平台資源,剩下的則集中精力加強應用及社會化服務的開發。
至 於眾籌模式則是透過集客行銷(Inbound Marketing),將封測機環節風險通過互聯網提前釋放,並通過資金提前回籠,降低創業團隊開發投入成本,以大陸的土曼科技為代表,其T-Watch 智慧手錶以「熱門產品+封測價格+微信朋友圈傳播」方式運作,短短兩天不到實現了73,698支T-Watch銷售量,預售訂單金額為3,677萬 5,302元人民幣的好成績。
眾籌模式 降低開發風險
另外,國外Pebble通過前期Kickstarter預訂平台,截至2013年7月售出27.5萬台;大陸bong智慧手環項目,在中國大陸最大的眾籌平台-點名時間,獲得超過目標150%的支援,小C智慧手環項目獲得了970%的關注。
拓 墣認為,眾籌模式如「熱門領域+眾籌價格+移動互聯平台傳播、預購」等,將創新產品與市場眾籌結合,通過O2O平台實現預研企劃、研發設計、宣傳評測、使 用回饋等多環節的互動,相較於大陸興起的小米工程機期貨模式,產品上市環節更進一步提前,並且有效降低創新領域前期產品生命週期運作風險及成本,大幅縮短 前期產品開發及回饋週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