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3D 列印的話題非常火熱,有狂熱者認為 3D 打印將取代傳統製造業,也有認為 3D 列印材料不成熟,給 3D 列印潑冷水的,而以下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跟大家討論:
- 3D 列印讓產品設計速度更快
以前從設計到製造樣品、修改設計,再製造樣品也許需要幾個月,但我猜 3D 列印也許能縮短 30% 以上的時間。
這會讓產品迭代更快,而且,在最短時間內做出更加完美和適合市場需求的產品,也會變得容易,更能抓住商機搶先推出產品。
- 3D 列印讓小規模生產變得可能,消費者會接觸到更多的手機測試機
- 3D 列印降低了投資風險
因此,3D 列印將提速傳統製造業,降低製造成本,並降低投資風險。
3D 列印只是未來製造的一個方面,接下來讓我們展望一下,或者說幻想一下未來的製造業:
1. 將來會有各種 3D 列印機和新型列印材料
現在很多人都擔心 3D 列印出來的物件在強度、精度和質感上,比不上傳統製造,但我想這都不是問題。
一方面,應該會有更多新型列印材料問世, 另外,人們會願意接受一個材料和質感稍差點的 3D 列印出來的測試機,然後產品正式推出後,換成用傳統工藝製作的機子。
2. 更多的產品設計軟件和工具都 Open Source 了,使用更加容易
就如現在的開源 PHP 語言、開源 Android 系統, 還有各種簡單高效的應用和軟件。
小米, 三星能短時間內推出成熟的手機系統和平板電腦系統,而從沒製作過產品的中國知名英語教師羅永浩,都能一拍大腿說要製造出更好用的手機;在將來,硬體設計方面的軟體也會更加開放和容易使用。
因此,將來大公司和小公司, 甚至個人,都能輕鬆設計產品--不只是畫出草圖,而是製作出數位模型, 然後 3D 列印出樣品,小規模試制, 然後迅速推向市場。
3. 更多硬體也 Open Source 了
借助開源的 API 和技術文檔,即便你不是一名硬體工程方面的專家,也能迅速弄懂一塊線路板的各項功能和特性,並應用到你的產品設計中去。
4. 產品結構更加模塊化,更加適合機器自動拼裝,省下更多人工作業
也許在將來, 設計出 iPhone5 那樣難以組裝的產品是一種恥辱,也許將來設計軟體和製造軟體是關聯的。
在設計階段,系統就告訴你如何設計出適合機器自動組裝的結構,因為人工成本是持續上升的。
中國的人工成本在上升,東南亞將來也一樣,因此需要過多人工工序的產品將沒有競爭力,適合機器自動拼裝的產品才是符合潮流的。
5. 小公司設計的產品如果熱銷,也可以輕鬆僱傭大工廠迅速規模化生產,產能不是問題
就如同只有幾個人的 Instagram 能透過亞馬遜的雲計算平台,輕鬆搭建社交分享網站、輕鬆應付海量流量。
將來在製造業, 小公司也能傳送數位模型和設計檔案給大型工廠,按需求製造出產品,不用擔心產能和製造工藝。
6. 知識產權的管理和交易更加容易
將來你能輕鬆申請使用各種專利技術,加上你自己公司的設計,迅速推出更好的產品。
你只需要按程序按規則使用專利,交專利費,而這個過程將會是簡單的、透明的、直觀的。
你也可以輕鬆申請專利,授權給其他公司使用,並收取一定費用。
7. 也許將來手握大把專利的公司,不能拿專利來做壟斷,不能用「專利保護」去妨礙產品創新
有償的專利授權將更加普遍。
也許 Intel 這類封閉和壟斷模式的公司依然存在, 但 ARM 這類靠授權和版稅賺錢的公司日益增多,ARM 使得芯片更容易定制化,成本更低。
也許將來 Intel 也會拆分成兩家公司, 一家做芯片設計和專利經營,另一家做芯片精密生產。
以上是我對未來的猜想,你覺得有多少可能成真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