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help me to click the ad. Thanks!!

Google Glass 未來發展道路

在明年,谷歌眼鏡預計就要上架銷售瞭。

這款設備屆時將掀起一場怎樣的波瀾呢?

在新視窗檢視

科技網站CNET日前撰文表示,谷歌眼鏡不僅會改變整個可穿戴設備市場,同時也會改變谷歌自己。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谷歌眼鏡將在明年某個時間正式面向公眾展開銷售,並可能就此徹底改變谷歌。

這款裝置要如何改變Google?這一切還得從2012年6月27日說起。

在那年開發者會議主題演講的末尾,Google X部門首次向外界正式展示了Google眼鏡

這並非Google眼鏡首次公開亮相,但卻突然引發了公眾的高度關註。

但在那之後,Google的行動一直非常謹慎,直至今日。

自亮相至今的一年多時間裡,Google眼鏡依然遲遲未能開售。

如果你購買的是1500美元的開發者版本,則必須親自前往Google領取。

Google從未透露他們為何會如此謹慎,但你可以說他們的研發團隊知道自己的產品有著不通尋常和有爭議的特性,也知道這些都需要小心處理。

緩慢但穩健的研發

從目前看來,Google眼鏡的發展腳步緩慢但穩健。

今時不同往日,你現在已經不可能再像從前那樣把G1這樣的產品丟到市場上,至於成敗與否則聽天由命。

作為一家科技公司,Google已經成熟了,這一點從Google眼鏡步步為營的發展進度上可見一斑。

Google眼鏡目前已經擁有好幾千的測試者,他們都在佩戴和測試著這款裝置,同時還在為它編寫應用。

Google則會每月放出一次韌體升級,其中包含細微但重要的功能,比如瀏覽和音樂的語音控制支持。重大、引發震動的升級非常罕見。

在上個月,Google發表了Google眼鏡的預覽版開發套件,終於可以讓測試者們接觸到大部分的硬體API,從而讓他們可以制作出更具互動性的應用。

即便還隻是預覽版,GDK也是一個重要的部分,它可讓開發者為Google眼鏡制作出接近於智慧手機應用品質的軟體。

我們也都知道,Google正在邀請更多的人來購買Google眼鏡,並為現有使用者免費發放了新的改良版本,同時還制作了一些配件,比如防護眼罩和單音耳塞。

Google也知道這款裝置的續航能力需要得到提升,而這可能也是使用者抱怨最多的地方。

但考慮到Google最近在Android上取得的成功,他們已經證明自己能夠把優良的硬體和軟體結合在一起。

說服公眾

從某種程度上看,產品的研發工作要比隨後的銷售要容易一些,特別是如今的消費者已經非常警覺和老道了。

出於對隱私保護的考慮,有些地方已經禁止佩戴Google眼鏡了,同時也有人對這款產品的概念展開了質疑。

Google眼鏡的公開發表有可能會在下一屆的GoogleI/O大會上。

而他們也有可能會推出新的開發者版本來免費贈送給現有測試者。

Google在I/O大會上總是會贈送給與會者那些全新且備受矚目的硬體產品,同時這也贏得了開發者們的歡迎,並換來了他們的支持。

而這個樣式似乎非常適合Google眼鏡的亮相。如果它在I/O大會發表的話,夏末/秋初上市也不是沒有可能。

這同時也符合Google之前所作出的想要把Google眼鏡的價格壓到600美元以下的言論。

Google眼鏡的部件成本大約是210美元,而一款無合約的高階智慧手機一般是600美元。

如果Google能夠在300美元以下銷售Google眼鏡,那麼這款裝置的吸引力將會暴漲。

另一個挑戰者Google的問題是說服公眾Google眼鏡並不是給怪人所準備的。

就拿目前已經普及了的觸螢幕智慧手機來說,它的發展可是橫跨了20年。

對於消費者來說,可穿戴聯網裝置依然還沒有從科幻小說走到現實中來。
 
而更大的問題是來自於對於隱私性的擔憂。

在新視窗檢視

雖然Google已經封掉了Google眼鏡的面部辨識功能,但這並不代表沒人能解封。

另外,手機相對來說較容易辨認,但如果者使用的是Google眼鏡,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Google的神秘漂浮物建築也預示了Google的意圖。

Google說該建築將會用於展示旗下的新技術,那麼我們很難去想象這座漂浮建築當中會沒有Google眼鏡的身影。

我們還知道,Google已經在和眼部保險服務商和處方鏡片廠商商討合作事宜了。

Google想要通過多種充滿創意的方式來推出Google眼鏡是非常合理的,比如驗光師的辦公室和“未來技術”店面。

而如果隻是簡單地在零售商場當中把它和最新的三星Galaxy裝置擺在一起,Google則無法很好地去控制Google眼鏡所能傳達的信息。

信息控制和使用者教育將是Google眼鏡成敗的關鍵,

相互的影響

Google眼鏡並非世界上首款可穿戴的聯網頭戴裝置,或許也不是最優秀的。

在新視窗檢視

但它擁有一個已經吸引了上萬開發者的作業系統,同時還有世界最流行的搜尋引擎和使用者數量最多的網路瀏覽器作為後盾。

相比該領網域的大多數競爭者,上面這些先天優勢都讓Google眼鏡的前進腳步變得更為穩當。

但Google並不是以做硬體所聞名的,雖然他們最近收購了摩托羅拉

他們是一家通過服務交換資料和廣告銷售的廣告公司。

而這也引發了有關Google眼鏡的最大問題:Google能夠躲避其命脈的召喚多久呢?

Google不會想要搞砸這一切,所以第一代Google眼鏡可能並不會加入廣告,但在那之後的情況如何誰也不敢保證。

而如果他們真的帶來了廣告,使用者會感到厭惡嗎?聽起來不太可能,但你依然能夠聽到許多人在緬懷從前那沒有被廣告所侵蝕的網路。

如果Google眼鏡取得成功——在隨後的12個月裡面應該可以見分曉,那是因為他們成功地做出了一款前所未見的裝置,並說服消費者他們真的需要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