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印刷工業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印研中心),在2013 年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中,舉辦一場印刷產業創新技術技應用研討會。
針對台灣印刷產業熱門議題雲端印刷、3D列印、陶瓷釉料噴墨技術等應用創新領域進行4場精彩的分享。
印刷為生活的視覺感官帶來豐富的色彩享受,而隨著科技進步與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印刷已經從紙張、書本跨入了生活,在不同的產業領域融入新的創意、技術與應
用,透過雲端進行服務,建立印刷產業的印刷雲也開始為過內業者所重視,與3D列印與陶瓷噴釉等技術元素,帶給聽者不同產業對印刷技術應用之最新發展與案
例,透過與跨領域業者之對談,藉以闡述未來印刷的創新應用可能與發展趨勢。
印研中心陳政雄董事長認為印刷產業發展雲端印刷在國內外皆有案例可以依循,並以國內印刷大廠健豪以Photobook服務為例,認為產業在雲端的應用服務是可行的,並期許產業透過雲端開啟創新服務模式,對東部地區來說同樣能透過雲端下單的方式進行印刷,解決地方資源不足的問題。
在色彩管理的部分,能夠藉由印刷及無版列印的色彩管理數據參數同步到位管理,做先傳後印的分散傳播,將有利於產業在進行各分區服務據點的印刷輸出品質控制,如國外品牌在各地設立門市,對於企業識別做一致性的裝潢廣告。 透過雲端服務與POD按需印刷的方式幫助報紙及書刊雜誌的紙本銷售能夠以無庫存為目標進行,減少配送倉儲及物流上的損失。
研能科技企畫部徐尉竣以產業的角度對3D列印技術進行介紹,在目前市場上全彩的3D列印技術仍舊有相當大的發展空間。
國外大廠3D systems藉由收購Z corporation,得到石膏粉末逐層堆疊上色技術,台灣則是以研能科技CometrueJet
3D列印機,整合台灣噴頭與噴印黏結劑上色技術,以切層的方式使用石膏基複合粉末堆疊並噴印上膠,再佐以後處理劑增加強度或光澤,以快速製作出原型實體。 並在現場展示其3D列印的建物模型,吸引全場聽眾的目光。
全球3D列印技術種類繁多,比較熱門的除了全彩的3D列印技術外,尚有透過光敏樹脂與雷射光或UV光的反應固化成型,逐層建構的SLA、DLP技術,台灣中光電的MiiCraft
3D列印機,即是以DLP技術進行3D列印的設備,顯示出台灣業者在3D列印中的發展具有相當的競爭力,但不論是國外業者或者是國內業者,由於3D列印技術並無固定的產業範疇,因此其商業模式發展就顯得相當重要。
研能科技為例,透過雲端進行接單的動作,只需要將其檔案格式進行轉換後上傳,便可以透過網路平台進行報價,待確認報價後就可進行3D列印作業,顧客只需要在公司等待3D簽收即可,此外針對一般無法提供3D檔案的對象來說,也推出簡易的方式提供消費者製作公仔。
提供2張~3張臉部的照片進行臉部模型製作,再選擇公仔的身體造型,即可進行3D列印公仔模擬,待確認訂單後即可進行製作,這兩類現有的商業模式,皆是透過雲端來進行接單與確認的動作,對於產業來說客制化服務能夠透過雲端找到更多的顧客,對消費者來說透過雲端也能夠節省更多的時間,因此對印刷業者來說,3D
列印技術的導入要帶來更多領域的產品製造訂單,其雲端技術的運用將扮演接單順利與否的關鍵。
目前3D列印技術在國際上仍在尋求其目標市場與產業,印刷業者是否能夠順利轉型升級,除了須隨時注意3D列印技術的應用與材料變化外,其3D列印的商業模式或許才是決定是否能為印刷業者帶來景氣春天的機會,透過這次的技術分享,期望能與各位產業先進與專家,在不同領域中一同開發與3D列印結合的獲利模式。
深藍科技張錫本總經理國內陶瓷業者在近年來陸續引進陶瓷噴墨設備,相較於印刷產業來說陶瓷業者對於噴墨技術較不熟悉,在色彩管理上的經驗累積上也尚在累積,然而影響無機釉料的色彩表現不光是數位檔案的處理部分,尚有窯爐溫度、胚土、底釉以及噴墨技術控制等
因素,當然無機釉料的色彩管理,依舊能夠以目前的色彩管理設備軟體來量測分析,但是數位噴釉的母色與印刷噴墨設備的CMYK不同,所以在軟體操作上需要另外設定色版,數位圖檔也需要重新進行轉檔才能給噴釉設備使用。
其色彩管理的過程與噴墨設備有些不同,首先使用Profile Maker軟體進行噴釉設備母色的量測,並且製作專用的色彩導表,搭配固定的磁磚素胚與底釉進行噴印,完成噴印後再送入窯爐進行燒成,燒成完成後進行量測建立其色彩描述檔。
由於底釉、胚土跟窯爐溫度的組合與燒成表現好壞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在做噴釉色彩管理的時候,不同廠家的磁磚素坯與噴釉釉料及窯爐是很難相搭配的,因此在進行無機釉料色彩管理時,一定要找好搭配的廠商與窯爐,建議不要使用實驗用電窯,因為要與實際窯爐燒成的溫度與環境相同條件下,進行色彩管理才能夠最有效了解無機釉料的色彩特性及色管的效果。
依照目前數位噴釉設備的無機釉料所表現出來的顏色是相當有限的,我們在進行數位陶瓷噴釉的色彩管理時,能夠透過Profile
Maker軟體將重新分色的圖檔,透過噴墨輸出設備的色彩描述檔進行色彩轉換,並透過噴墨設備進行輸出,而噴印出來的成果與實際上燒成的數位陶瓷色彩趨近一致,就算是圓滿的達成噴釉設備的色彩管理,一般來說需要反覆經過多次的調整,調整圖檔、調整設備、調整窯爐溫度、調整釉料等等,是相當耗時費力的程序。
此外張總經理還透過本次研討會,介紹各種色彩管理的設備與軟體以因應各樣的需求,期許能與產業一同在色彩品質管理控制上共同努力。
財團法人印刷工業技術研究中心闕家彬組長在傳統的建築陶瓷產業中,進行磁磚打樣是一件非常耗費成本的事情,業主必須是購買大量的磁磚才有機會要求磁磚廠採用業主提供的客製圖紋。
透過本年度傳統產業創新聯盟建立的建築陶瓷雲端色彩暨圖紋設計服務平台,結合AITI法人聯盟的專業範疇,調查訪間設計業者常用的天然石種,並且將石材紋理進行掃描建立資料庫,透過釉料色彩控制模擬技術,將天然石材紋理的色彩轉換成實體磁磚能夠表現出來的顏色,幫助使用者不必看到實品就能夠感受到磁磚的天然石紋。
為了推動建築陶瓷產業導入設計能量,平台也提供釉料色彩資料庫,使釉料色彩為更多人使用,幫助有意進行磁磚圖紋設計的業者,透過平台即能夠使用線上設計打樣系統進行色彩與天然石紋的設計模擬。
經過平台設計後的檔案資訊,藉由數位噴釉技術進行石材紋理複製,將各類圖紋以360dpi以上的解析度快速的進行噴印,無須重新製版,不僅在生產上具有彈性,還能搭配釉料色彩的控制與顯示器的調整技術,讓燒成色彩與顯示器圖稿色彩趨於一致,提
供設計端與生產端之間所見即所得的解決方案。
另一方面雲端設計服務平台也提供產業上傳建材產業的現有產品,目標是將所有台灣磁磚業者的產品都集中到平台上,藉由使用者來使用設計模擬系統時,能夠增加產業產品的曝光機會,幫助產業能夠接到更多的訂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