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help me to click the ad. Thanks!!

智慧眼鏡開案率激增 LCoS技術大發利市

矽基液晶(LCoS)技術開發商將搭上智慧眼鏡(Smart Glasses)順風車,並在2014年大發利市。

Google Glass掀起的智慧眼鏡話題持續發燒,激勵愈來愈多廠商投入相關產品開發,將使智慧眼鏡市場戰火於2014年正式點燃,連帶讓沉寂已久的LCoS微投影技術再度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

晶奇光電總經理吳世彬表示,自從Google於2012年展示Google Glass後,智慧眼鏡的話題熱度居高不下,許多業者不再只持觀望態度,更爭相下海投入智慧眼鏡的開發;而已被認為是智慧眼鏡中關鍵技術之一的LCoS微投影技術,在市場上的需求熱度也隨之高漲,讓原本在手機內嵌微投影市場不得其門而入的LCoS技術,一夕之間從谷底翻身,再度開闢了新的應用版圖。

吳世彬進一步指出,光是兩岸三地,在2013年就有近百家的業者對開發智慧眼鏡躍躍欲試,也為LCoS應用市場挹注強大成長動能;以晶奇光電為例,目前與該公司接洽的上百家廠商中,成功開案設計LCoS微投影方案的比率約有20%,他並預期2014年有意投入開發智慧眼鏡廠商的數量較之2013年將增加一點五倍,開案率更可望一舉突破50%。

在群雄爭相競逐之際,內需市場龐大的中國業者更是火力全開。

吳世彬透露,有些中國業者為了提升品牌能見度,更將於2014年4或5月Google Glass正式開賣之前,搶先Google推出智慧眼鏡產品,部分中國一線品牌廠則可望在2014年下半年推出相關產品,雖然這些產品的較勁意圖大於實質銷售意義,但也不難看出業者的強烈企圖心。

與此同時,LCoS技術業者亦卯足全力搶攻此商機,期盼能切入智慧眼鏡供應鏈,一掃近年在手機內嵌微投影市場處處碰壁的陰霾。

事實上,LCoS微投影技術過去為人詬病的一點,即是發光效率不佳;不過,這項缺點反而有利其在穿戴式應用市場發展。

吳世彬指出,嚴格來說,頭戴式顯示器 (HMD)所需要的並不是微「投影」,而是「近眼(Near Eye)顯示」;而投影需要充足的光源,近眼顯示技術則恰恰相反,因此LCoS方案發光效率不佳的疑慮可隨之迎刃而解。

不只如此,在低功率光源的規格要求下,LCoS模組的發光二極體(LED)背光源功耗可因此大幅降低,光機尺寸也可順利微縮至符合穿戴式裝置需求的大小,因此LCoS模組能一次具備低功耗、小體積、低成本、高解析度等優勢。

值此智慧眼鏡市場方興未艾之際,LCoS開發商也傾全力開發各種解決方案。

吳世彬表示,由於LCoS的發展已行之有年,相關技術的開發已經相當到位,可隨時根據市場需求調整設計方案,像是4K×2K解析度等各種高規格要求,對於LCoS模組開發商而言都不再是技術門檻,因此各種殺手級方案將隨著市場需求變動傾巢而出。

晶奇光電總經理吳世彬表示,2014年將是智慧眼鏡市場的前哨戰,而LCoS微投影技術業者可望順利搭上此波商機順風車。

3D列印前景看好 錢景未明

今年3D列印掀起全球熱潮,各式產品令人眼花撩亂,從逼真寫實的真人公仔,到能擊發子彈的槍枝,乃至於不可思議的人體器官列印,可說是無所不能。美國總統歐巴馬甚至公開表示,3D列印將劇烈改變製造業,「拯救美國」。

看似不起眼的3D列印,真能將帶來新一波工業革命? 3D列印實為一種製造技術,透過電腦輔助設計(CAD)或電腦動畫設計立體藍圖,而後印表機根據藍圖,將液狀、粉狀或片狀等不同材料以層層堆疊或燒熔的方式製造成品,故稱為「積層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

目前3D列印主要用於產品原型製造,不過近來許多知名大廠諸如奇異(GE)、歐洲航太國防集團(EADAS)、西門子(Siemens)紛紛試圖將3D列印設定為最終產品製造設備,意味著3D列印設備不再只是設計部門的新奇事物,也能在產線、工廠上有所應用。 自2014年1月起,西門子的工程師將使用3D列印技術,製造燃氣發電機渦輪的100多種零件,據稱此法將會節省90%的維修時間。

西門子認為,過去機組零件開模後大量生產,產生倉儲管理成本,而3D列印則可以依照實際需求數量印製零件,甚至能彈性調整設計,貼近實際需求。

 航太產業需大量使用鈦合金材料,然而鈦金屬所費不貲,而高BTF比率(buy-to-fly ratio,指製造一個零件所需材料量與最終零件成品所含材料量的比率)往往是高成本的根源所在。3D列印能精確配置材料使用,有效降低零件生產成本。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英國航太工程公司GKN的技術總監歐菲爾德表示:「我們每次購入的原料中,有多達90%的原料在生產過程中都浪費掉了。」

GKN公司指出,3D列印在某些零件製程中,能有效減少6倍的生產時數,並節約30%的原料使用。 奇異航太(GE Aviation)則計畫於2016年利用3D列印,生產客機引擎的燃油噴嘴,並使用於波音737 MAX及空中巴士的A320neo兩款客機。

奇異航太的工程師莫里斯表示,3D列印技術能大幅減少燃油噴嘴的工序,增加5倍的使用壽命,並有效減重達75%。 不過看壞3D列印的人也不少。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曾稱,如果3D列印真能引發產業革命,「我的郭字倒過來寫」。

郭台銘的豪賭並非無所依據,摩根士丹利的產業報告中指出,目前全球大約有73%的3D列印仍是用於設計產品原型。 產業研究公司Wohlers Associates指出,若論大量產製,3D列印的成本將會比傳統生產方式高上50至100倍。EADAS創新工程師梅爾則指出,3D列印的生產速度遠遠不及老方法。

Wohlers Associates預期,3D列印無法取代傳統製造方式、推動產業革命。它只會成為另一種生產方式、一個獨特的選項。Wohlers Associates警告,目前中國3D列印市場呈現一頭熱的狀態,很有可能會重蹈當年錯估太陽能產業的覆轍。

奇景光電(立景子公司)急徵技術員,歡迎求職民眾踴躍參加!

因應103年訂單需求,奇景光電急徵技術員20名,臺南市政府勞工局職訓就服中心樹谷就業服務台將於103年01月02日(星期四)協助奇景光電辦理正職技 術員徵才活動,請求職民眾務必把握機會,讓自己可以找到穩定、理想中的好工作。預約報名專線請洽樹谷就服台,電話06-5895432。
本次徵才活動說明如下:
1.徵才時間:103/01/02星期四 下午13:00至17:00
2.徵才地點: 新市區公所3F大禮堂(台南市新市區中興街12號)
3.工作地點:新市區(樹谷園區內)。
4.工作內容:無塵室顯微鏡目檢。
5.工作時間:日班07:30至19:30、夜班19:30至07:30,
                      四班二輪。
6.資格條件:
   高中/職(含)以上畢業、科系不拘、經驗不拘,需細心,可久站、可配合加班者
7.應徵流程:請先來電預約報名,預約專線06-5895432。
8.攜帶資料:身份證、最高學歷畢業證書影本、筆、照片一張

Matrix 300+ 3D紙張印表機

Mcor展出可層疊普通紙張的全彩3D打印機

愛爾蘭Mcor technologies公司在美國Dassault Systemes SolidWorks公司舉辦的“SolidWorks World 2013” ​​展會上,展出了可通過層疊普通紙張來製造全彩立體模型的3D打印機“Mcor IRIS 3D color printer ”。  

方法是採用普通噴墨打印機在普通紙張上打印圖像,然後將這些紙一張張剪裁出截面形狀並粘在一起。
 
Mcor IRIS 3D color printer首先採用噴墨打印機,給截面形狀(一張張的紙)上相當於立體模型表面的部分(輪廓線)著色。  

噴墨打印機為市售產品(愛普生製造),“為了滲透到紙張裡,墨水採用自主開發的產品”(Mcor technologies)。

除了輪廓線部分以外,定位用的標記也事先打印在了紙張的四角上。
 
經過噴墨打印機著色的紙張,按照立體模型的最下層在最上面的順序層疊。  

以這種狀態,在3D打印機上設定紙張數量。

3D打印機將紙一張張地運往造型區。 

此時可參照前面提到的標記進行定位,從而確保輪廓線相對位置的精度。
 

運到造型區的紙張,先通過刀具剪斷輪廓線,然後塗佈粘合劑。 

剪斷輪廓線時,立體模型(截面形狀的輪廓線)以外的部分也會留下痕跡。  

目的是造型完成後容易將立體模型取出,也就是容易剔除立體模型以外的部分。 

基於同樣的理由,整張紙都會塗佈粘合劑。
 

讓周圍帶有突起的小型圓板狀部件接觸紙張表面,從而塗佈粘合劑。 在突起上塗佈粘合劑,使圓板慢慢轉動,同時按住紙張。  

這樣,在紙張的表面,粘合劑就會塗佈在點上。 控制圓板的動作,以使截面形狀部分的密度變高、除此以外部分的密度變低。
 

以這種狀態,將下一層的紙張運送至造型區,並層疊在上方。 於是,整個造型區上升,在與上方圓板之間的空隙內進行壓縮。 也就是說,按住剛剛層疊的紙張,利用已經塗佈的粘合劑,固定在其下方的紙張上。
 
最大造型尺寸為256×169×150mm,價格約為5萬美元。 Mcor technologies尚未涉足日本市場,目前正在尋找代理商

Mcor Iris True Color 3D Printer ( 經典的 2D 至 3D 噴墨列印技術大突破!! )

Overview of the Mcor IRIS, Courtesy of Itec-3D.mpg

Mcor displays photorealistic colour 3D printing at EuroMold 2013

ExOne Sand Printing Process

新北傳產創新-3D列印技術與創新

3D列印技術象徵個人製造時代的來臨,新北市政府為了替傳統產業轉型,擬以3D列印來作為轉型動能之一,委託光電協會舉辦3D列印技術與創新說明會,介紹3D列印的運作功能,現場展示3D列印機器並示範列印樣品,歡迎業界廠商踴躍報名參加。

CES展 四大熱區兩大重心

2014年美國消費電子展(CES)下月登場,足以預見年度發展主調。PC勢力式微,智慧手機與平板電腦發展趨於成熟,3D列印、穿戴科技、汽車科技和4K電視為本次CES「四大熱區」,其中,前二者更是變革的重心。

3D列印被經濟學人列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巴黎時尚周與維多利亞的秘密紛紛展示3D列印的精品服飾,展現驚奇的創意與性感,讓3D列印話題成為CES第一重心。

2014年CES擴大展出3D列印科技,並以「變革移轉(Transformational Shift)」為訴求,強調3D列印將從「商用生產化」走進「家用生活化」,你可以購買平價的3D印表機,自造碗盤花瓶等生活器皿,人人都能成為「自造商」。
 
3D列印領導廠商Makerbot是CES主角,其CEO演講將強調:3D列印在創業經營、產銷業務與消費生活各方面,帶來重大變革與典範移轉。
 
本次CES展會的另一重心就是智慧穿戴裝置,展場中約40%的空間為穿戴科技的展示場。眾多廠商將在CES中展出穿戴相機、智慧手環、智慧服飾、智慧手表、智慧眼鏡、全罩頭盔等新穎穿戴產品。

在傳聞的蘋果的iWatch智慧手表新一代Google Glass智慧眼鏡推波助浪下,穿戴裝置成為熱門題材,除了監測身體健康指數外,開始與醫療器材結合,穿戴裝置與健康應用整合為大勢所趨。
 
智慧手表已有Sony與三星等領先推出,市場仍處萌芽期。穿戴相機的應用較明確,相機鏡頭可以置放在智慧手表、眼鏡、頭盔與服飾上,不用動手就可隨心所欲拍照,極限運動攝影最具震撼性。

智慧眼鏡或全罩頭盔結合虛擬實境,可應用在逼真的電動遊戲、廣告與銷售點的衣服試穿等嶄新體驗,以視覺化感受產品的功能,成為商店銷售商品的利器。

Sony Oculus等虛擬實境頭盔,在遊戲之外,擴展到「3D頭罩影院」、醫生診斷機與數位學習
等廣闊的應用領域。服裝更將成為穿戴科技的主要應用,它是最人性和最普通的文明元素。像耐吉與愛迪達等飾品牌,都闊步邁向穿戴科技市場。

此外,汽車科技朝向無人駕駛。汽車產業與電子科技的結合更趨緊密,汽車品牌在CES上的展出陣容越來越龐大,本次有九家知名車廠展示最新車用科技,包含 GM、福特、Chrysler、AUDI、BMW、BENZ、MAZDA、TOYOTA和KIA等,展現獨到的創新和精進的研發。
 
CES展示的汽車科技,圍繞著「無人駕駛」與「汽車聯網」兩大主軸。在Google無人汽車之外,BENZ、Audi與TOYOTA也爭相發表自動駕駛的最新科技。

在汽車聯網上,類似Tesla 17吋的大螢幕,可以整合4G行動網路與高質的影音設備,更可運用抬頭顯示器(HUD),在安全第一下,隨時聯網掌握即時路況與重要信息。
 
本次展出重點之一的4K電視,則最具市場性。DisplaySearch估計,2013年全球4K電視出貨約190萬台,2014年將攀升至1,270萬台。

4K電視是CES展會的一大熱區與最具市場指標的產品,電視品牌大廠爭相推出完整尺寸的產品線。Sony推出最完整的4K產品,涵蓋攝影機、手機、電視機與平板電腦,建造完備的4K生態鏈。
 
綜合研判,在PC市場回穩,智慧行動終端持續熱賣,更有四大熱區兩大重心的加乘效果下,新產品市場化、生活化,新商機看得到吃得到,2014年電子產業將是穩健成長的一年。

3D印列『創造』想像空間

近日金融市場密集討論QE逐步退場是否將產生後遺症時,事實上,主張QE政策的凱因斯學派,在美國已被越來越多人挑戰,特別與凱因斯同年出生亦是死對頭的經濟大師熊彼得(Joseph Schumpeter 1883~1950)的核心思想─「創造性破壞」理論,再次被美國政策重視。

不少經濟大師對於QE政策的成效不以為然,主要的原因在於QE就像強心針,病人有打針才有效,但真正能讓美國或全球走出經濟困境的還是創新、創造,如同熊彼得所言,透過創造性地打破市場均衡,才會出現企業家獲取超額利潤的機會。


當然,美國政府也是心知肚明,2013年2月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國情咨文中提到,除了取得大量且低價的頁岩氣,奠定未來百年的重要能源外(破壞原先能源供給秩序),亦盼藉3D列印鞏固美國領先全球製造的重要技術,預料2014年1月28日歐巴馬發表國情諮文前,此二大議題有望再度成為市場焦點。


事實上,頁岩油及3D列印早就不是新的技術,不過,隨著時間的演進、技術上的突破,市場應用的廣度已開始加大,像是頁岩油目前的開採進度已超越預期,產量多到需將多餘的氣體直接燒掉,而3D列印方面雖然技術上也進步不少,但還不那樣成熟下,大量商業化較不易,接連被鴻海(2317)董事長郭台銘等人看衰。


不過,如「自造者時代」一書作者克里斯安德森所言,3D列印不是技術革命,而是社會革命,未來所有創新將從各個角落湧入,3D列表機普及率亦將達20%。 


對於投資者而言,在規格、技術、價格還不夠成熟、普及,往往才是產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就像LED照明還在談不上有滲透率時,卻是投資報酬最甜美的一刻。

根據研究機構Wohlers Association資料顯示,目前使用3D列印的產業已非常廣泛,從消費性產品、耐久財產品、醫療產業等皆有,加上美、中兩大經濟強權政府都在積極推動下,應用廣度將具有漫延性的可能,已被經濟學人視為引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導火線,預估未來6年,包括服務及設備投資金額複合成長率達16.5%。


而目前台股中與3D列印題材關連性最高的無非就是國內3D軟體代理大廠─實威科技(8416),雖然目前3D列印機僅占營收約10%,但一般而言,若使用者想用3D列印機列印出3D產品,包括3D繪圖軟體、數位切片等前置工作,都是需要完整的配套及設備,而實威完整的3D應用產品線,對於3D列印商機逐步成形,不論對於列印機或設計軟體的銷售,都將有明顯且直接幫助。


除了原有的3D產品外,實威擁有逆向工程的能力,能將眼前實體樣本經由3D輪廓量測、CAD曲面建構、外形修飾等程序,反向再次經3D列印機輪出原型或是 調整過的新樣本,就像目前最夯的黃色小鴨,每個人都可透過逆向工程,再經由3D軟體的調整修正,即可用3D列印輸出所謂的「歡樂鴨、招財鴨」。


另外,實威身為兩岸三地最大SolidWorks(全球最大3D繪圖軟體)代理商,但事實上,受到全球經濟表現不佳,且未來3D列印等應用面未變的潮流下,使用者對於2D轉3D軟體的轉換意願不高,以台灣為例,過去2D AutoCAD(繪圖軟體)在台累積銷售已達9至10萬套,但目前實威累計授權的3D軟體卻只有1萬多個,如今經濟展望轉佳,應用層面亦較成熟,長期而 言,3D軟體有望提升至五成滲透率,對實威營運自然水漲船高。


實威預估,經媒體大量的報導,3D列印在社會各界引爆熱潮,2013年出貨金額較2012年大增1倍,達總銷售金額的一成,預估熱潮持續發燒下,2014 年還有三成以上的成長空間,營收占比將超過15%,挑戰20%,加上3D印表機需求拉升帶動其他3D繪圖、分析、資料管理軟體銷售動能,及中國據點從 2012年的8個增加到9個,法人預估,2014年營收有望成長二成,EPS挑戰7元。


除了實威代理美國3D印表機知名大廠3D Systems(DDD.US)外,兩岸辦公設備商大廠─震旦行(2373)的布局也相當值得留意。


其中,震旦行先是取得美國另一家3D列印大廠 Stratasys(SSYS.US)靈感系列產品在中國獨家代理權後,近期再度與工研院攜手,推出自有品牌3D印表機,布局將更加完整,配合完整的自有 通路體系,預料對營運有長足貢獻。

事實上,隨著3D列印被媒體大幅報導後,據傳近一年全球新增百餘個品牌,若打開淘寶、亞馬遜等入口網站,各式品牌機種競爭激烈,加上目前已商業化的技術超過7種,最終誰能勝出,肯定將出現一番廝殺。不過,就過往的歷史,通路將是最終贏家。


震旦行的強項在於通路布局,2D商業用印表機通路已經營超過49年,在中國除了超過500個營運據點,亦是響噹噹的中國馳名品牌,兩岸已擁有14至15萬 台的印表機租賃業務,法人預估,即使對2014年營運貢獻不大,營收僅約1至2億元,但潛力十足,預料3年後有望占營收10至15%,達20億元。


此外, 在高階機種上採取代理Stratasys大廠策略,訂價約1萬至2萬美元,即10萬人民幣以下,而自有品牌的3D印表機(FDM原型機)則訂價在1.5萬 至2萬人民幣,不論對於中小企業還是中高階個人消費者,都具有不小吸引力。
 

若以自造者時代作者預言未來3D印表機滲透率有望達二成,加上3D印表機在耗材費用遠比2D印表機高,3D印表機對於震旦行的長線貢獻將頗有看頭,目前評價亦低於其他3D列印通路業者,值得深入追蹤。
 

除了實威及震旦行外,目前台股已推出3D印表機的業者,包括金寶(2312)以自有品牌打低階市場(FDM原型機,售價約1.5萬台幣)、上奇 (6123)以自有品牌攻中階市場(FDM原型機)、揚明光(3504)則推出精度較高的SLA原型3D印表機(售價預估在5萬台幣以下)、研能科 (8197)自有品牌3D印表機(3DP原型機)等,未來營運值得期待。
 

除了3D印表機台外,事實上,耗材的使用及改革亦是發展的關鍵,傳出國精化(4722)、偉盟(8925)、鑫科(3663)等布局有成,當中又以國精化生產的液態光敏樹脂材料較具能見度。
 

綜合而言,雖然3D印列在打樣及開模階段平均可降低五成費用、七成時間,但受到精度、表面光滑度、結構強度、成本等問題影響,目前的技術僅能對於約30件 的小批量產品效果較佳(目前SLA原型機已可生產牙齒模型,及FDM原型機成本低及彈性高,較可能成為主流技術),與郭台銘董事長說法一致,3D印列暫時無法取代需求量化產品。

因此,在技術及成本未能突破前,對於操作3D列印概念股的投資人而言,仍僅算是題材面的加分項目,本業獲利及布局的深度,才能較獲長線投資人青睞。

3D列印自己 超商就可取貨

Side-Load an App to Google Glass and GlassCopter App Review

2014 Ford 3D Printing - Official Promo

3D Printing: Th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MakerBot Stories - Sebastian Errazuriz

CES 2014 瘋3D列印、穿戴裝置

CES 2014即將在1月7日於美國拉斯維加斯熱鬧揭幕,拓墣預測展出亮點將聚焦在3D列印、穿戴式裝置、智慧家庭、智能汽車、高畫質電視等五大趨勢,新的年度開始,各家技術與新產品將引領2014年全球科技產業趨勢走向。

預測一:3D列印-揭開Made in USA的夢時代

CES 2014首度開設3D列印技術展示區(3D Printing TechZone),以展示全球最頂尖的3D列印技術,預計至少將有9家廠商參與展出,包括3D Systems、Makerbot Industries、Sculpteo與Stratasys等。

隨著3D列印技術日趨成熟,從醫療器材、航太、工程與汽車原型,都能做到更精緻、成本更 低的產品或裝置。

由於3D列印技術帶來的創業熱潮,以及少量多樣、創意生產等優勢,使得美國總統歐巴馬在2013年的國情咨文中明確表示將發展3D列印技術,要將 製造業留在美國。

此外,3D列印也已在美國教育體系下開始紮根,美國小學課程已經開始納入3D印表機的相關課程,從初等教育時期,灌輸學童們有關3D列印 的生產流程,之後可自然引發學童在自己創造玩具的新想法,在教室或家裡使用新耗材和3D印表機列印出來。

日前美國新聞媒體曾報導過一位失業遊民在因緣際會下,搖身一變成為3D列印微型創業者,這些風潮恰好能再度編織另一個美國夢,而這也是為何CES 2014將3D列印技術列為展覽新亮點的重要原因。

預測二:穿戴式裝置-晶片面臨功耗和體積重大挑戰
 
CES 2014針對穿戴式趨勢,增設了兩個展區,以完整呈現智慧穿戴式裝置的各式風貌,包括智慧手錶及以服飾搭配感測器,監測健康指標等相關的產品。
 
由於輕便是智慧穿戴式裝置的優點,也是硬體設計的難點所在,尤其在用戶希望獲得一款功能豐富的產品下,未來,穿戴式裝置不完全依賴於智慧手機,但 也不大可能成為完全游離於智慧手機這一個人資訊中樞之外而獨立存在。

既然如此,就少不了通訊相關晶片,而且很可能是多種通訊方式,要從Wi-Fi、藍牙、 GPS、NFC、紅外線等若干通訊技術中,選擇數種做到1顆控制單晶片中,再加上射頻類器件,實現低功耗、小體積,挑戰著實不小,如果希望有更高的信號傳輸速率,難度就更大。

此外,要發揮穿戴式裝置貼近人體的優勢,各類感測器必不可少,而感測器比邏輯晶片更難整合,數量更難減少,總體積更難縮小。

信號傳輸是穿戴式裝置的重要工作,如何在滿足傳輸速率、延遲時間等基本性能要求的基礎上,盡可能少消耗電量,將是晶片廠商持續改進的目標。

目前還 難以確定具體的通信方式,但預計屆時低功耗Wi-Fi、低功耗藍牙,甚至是物聯網應用中的ZigBee等技術,都有極大可能在智慧穿戴式裝置中大顯身手。

數位化全面入侵實體世界!3D 列印在台灣要怎麼玩?

連歐巴馬都高度看好的殺手級科技應用,現場零距離體驗!

你早就聽過的 3D 列印,它有多大的產值?3D 列印到底多好玩?怎麼玩?可以在哪裡玩?

《TechOrange》Startup Mixer # 12 和你一起探索 3D 列印的迷人之處。

暢銷全球的《長尾理論》作者 Chris Anderson 離開服務 11 年的《Wired》美國版總編輯一職,全心投入 3D 列印自造業創新,因為他認為,「數位化將全面入侵實體世界,未來 10 年,我們將把過去在網路虛擬世界學到的,協同合作式的生產方式,應用到實體世界裡。」

麥肯錫的研究報告預測,未來 15 年內,超過 18 億人將加入這股由 3D 列印掀起的「自造者產業鏈(Maker)」當中。

從 3D 列印的家庭化應用開始,這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等級的全球巨變。

這是國家級產業競爭的警語:現在不投資發展累積經驗與 Know-How,就有落後的危險:

1. 中國政府出面設立 3D 列印研究院,第一期投注資金 2 億人民幣。

2. 新加坡政府 5 年內會投注 5 億美元提昇製造業的創新技術,3D 列印是主要方向。

3. 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國情咨文中力拱 3D 列印技術,決定投 10 億美元發展。
    全世界都在做 3D 列印了,你一定和我們一樣,心中立即浮現一個問題:「那台灣呢?」

    新年邁向新未來,2014 年 1 月和 2 月《TechOrange》Startup Mixer 連續兩個月,聚焦 3D 列印,從技術原理、產業應用、軟硬整合到 Maker 社群樣貌,一次給你最完整的認識!

    Startup Mixer # 12 2014 年 1 月 9 日 (四)

    「3D 列印到底怎麼印?從技術原理和產業歷史看懂新一代製造業!」

    3D 列印的技術原理是什麼?為什麼飛機、汽車製造過程中,都少不了 3D 技術的支援? 為什麼過去只有大型企業才買得起的大型 3D 列印機,不只體積縮小、價格降低,現在還可以走入家庭,滿足個人需求?

    我們邀請工研院的技術專家、達梭系統 3D 設計軟體專家,以及震旦行和我們分享、交流,現場並有最新的 3D 列印機直接印給你看!近距離體會小規模工藝製造的絕妙情境。

    Startup Mixer # 13 2014 年 2 月 20 日 (四)

    「3D 列印怎麼改變世界?第三次工業革命就由 Maker 社群開始引爆!」

    一台筆記型電腦、一台 3D 印表機、一台車床,一個修理工具箱,這就是 Maker 改變世界的裝備。

    從矽谷一路延燒,全球新創社群聚焦 3D 列印 。

    Maker(自造者) 到底都在做什麼 ? 他們怎麼運用最簡單的工具、發揮最大的創意 ? 這些 Maker 怎麼看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發展?

    除了便宜、好用的 3D 列印機之外,他們認為還需要哪些要素,才能實現小規模、個人化製造的全新產業生態?

    集合台灣、香港知名的 Maker ,現場和我們一起發掘在 3D 列印與自造者運動的世界潮流中,正極速流動的民間活力!

    未來無限美好,關於 3D 列印的 7 個想像


    最近 3D 列印的話題非常火熱,有狂熱者認為 3D 打印將取代傳統製造業,也有認為 3D 列印材料不成熟,給 3D 列印潑冷水的,而以下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跟大家討論:
    • 3D 列印讓產品設計速度更快
    3D 列印讓「設計到樣品出現」的速度加快了、成本降低了。

    以前從設計到製造樣品、修改設計,再製造樣品也許需要幾個月,但我猜 3D 列印也許能縮短 30% 以上的時間。

    這會讓產品迭代更快,而且,在最短時間內做出更加完美和適合市場需求的產品,也會變得容易,更能抓住商機搶先推出產品。
    • 3D 列印讓小規模生產變得可能,消費者會接觸到更多的手機測試機
    現在,小米只能先從 ROM 做起,而在將來,也許他們一開始就能 ROM 和手機同時設計,手機測試機能更快推向市場,更多的人願意試試用 3D 列印製造出來的測試機,儘管材料的質感和強度也許不夠完美。
    • 3D 列印降低了投資風險
    要知道在現在,如果你打電話給工廠,說要按你的設計生產 300 個手機,他們會覺得你是什麼都不懂的瘋子,然後告訴你,他們的最小訂單是生產 10K!

    因此,3D 列印將提速傳統製造業,降低製造成本,並降低投資風險。
    3D 列印只是未來製造的一個方面,接下來讓我們展望一下,或者說幻想一下未來的製造業:

    1. 將來會有各種 3D 列印機和新型列印材料

    現在很多人都擔心 3D 列印出來的物件在強度、精度和質感上,比不上傳統製造,但我想這都不是問題。

    一方面,應該會有更多新型列印材料問世, 另外,人們會願意接受一個材料和質感稍差點的 3D 列印出來的測試機,然後產品正式推出後,換成用傳統工藝製作的機子。

    2. 更多的產品設計軟件和工具都 Open Source 了,使用更加容易

    就如現在的開源 PHP 語言、開源 Android 系統, 還有各種簡單高效的應用和軟件。

    小米, 三星能短時間內推出成熟的手機系統和平板電腦系統,而從沒製作過產品的中國知名英語教師羅永浩,都能一拍大腿說要製造出更好用的手機;在將來,硬體設計方面的軟體也會更加開放和容易使用。

    因此,將來大公司和小公司, 甚至個人,都能輕鬆設計產品--不只是畫出草圖,而是製作出數位模型, 然後 3D 列印出樣品,小規模試制, 然後迅速推向市場。

    3. 更多硬體也 Open Source 了

    借助開源的 API 和技術文檔,即便你不是一名硬體工程方面的專家,也能迅速弄懂一塊線路板的各項功能和特性,並應用到你的產品設計中去。

    4. 產品結構更加模塊化,更加適合機器自動拼裝,省下更多人工作業

    也許在將來, 設計出 iPhone5 那樣難以組裝的產品是一種恥辱,也許將來設計軟體和製造軟體是關聯的。

    在設計階段,系統就告訴你如何設計出適合機器自動組裝的結構,因為人工成本是持續上升的。

    中國的人工成本在上升,東南亞將來也一樣,因此需要過多人工工序的產品將沒有競爭力,適合機器自動拼裝的產品才是符合潮流的。

    5. 小公司設計的產品如果熱銷,也可以輕鬆僱傭大工廠迅速規模化生產,產能不是問題

    就如同只有幾個人的 Instagram 能透過亞馬遜的雲計算平台,輕鬆搭建社交分享網站、輕鬆應付海量流量。

    將來在製造業, 小公司也能傳送數位模型和設計檔案給大型工廠,按需求製造出產品,不用擔心產能和製造工藝。

    6. 知識產權的管理和交易更加容易

    將來你能輕鬆申請使用各種專利技術,加上你自己公司的設計,迅速推出更好的產品。

    你只需要按程序按規則使用專利,交專利費,而這個過程將會是簡單的、透明的、直觀的。
    你也可以輕鬆申請專利,授權給其他公司使用,並收取一定費用。

    7. 也許將來手握大把專利的公司,不能拿專利來做壟斷,不能用「專利保護」去妨礙產品創新

    有償的專利授權將更加普遍。

    也許 Intel 這類封閉和壟斷模式的公司依然存在, 但 ARM 這類靠授權和版稅賺錢的公司日益增多,ARM 使得芯片更容易定制化,成本更低。

    也許將來 Intel 也會拆分成兩家公司, 一家做芯片設計和專利經營,另一家做芯片精密生產。

    以上是我對未來的猜想,你覺得有多少可能成真呢?

    Google Glass 未來發展道路

    在明年,谷歌眼鏡預計就要上架銷售瞭。

    這款設備屆時將掀起一場怎樣的波瀾呢?

    在新視窗檢視

    科技網站CNET日前撰文表示,谷歌眼鏡不僅會改變整個可穿戴設備市場,同時也會改變谷歌自己。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谷歌眼鏡將在明年某個時間正式面向公眾展開銷售,並可能就此徹底改變谷歌。

    這款裝置要如何改變Google?這一切還得從2012年6月27日說起。

    在那年開發者會議主題演講的末尾,Google X部門首次向外界正式展示了Google眼鏡

    這並非Google眼鏡首次公開亮相,但卻突然引發了公眾的高度關註。

    但在那之後,Google的行動一直非常謹慎,直至今日。

    自亮相至今的一年多時間裡,Google眼鏡依然遲遲未能開售。

    如果你購買的是1500美元的開發者版本,則必須親自前往Google領取。

    Google從未透露他們為何會如此謹慎,但你可以說他們的研發團隊知道自己的產品有著不通尋常和有爭議的特性,也知道這些都需要小心處理。

    緩慢但穩健的研發

    從目前看來,Google眼鏡的發展腳步緩慢但穩健。

    今時不同往日,你現在已經不可能再像從前那樣把G1這樣的產品丟到市場上,至於成敗與否則聽天由命。

    作為一家科技公司,Google已經成熟了,這一點從Google眼鏡步步為營的發展進度上可見一斑。

    Google眼鏡目前已經擁有好幾千的測試者,他們都在佩戴和測試著這款裝置,同時還在為它編寫應用。

    Google則會每月放出一次韌體升級,其中包含細微但重要的功能,比如瀏覽和音樂的語音控制支持。重大、引發震動的升級非常罕見。

    在上個月,Google發表了Google眼鏡的預覽版開發套件,終於可以讓測試者們接觸到大部分的硬體API,從而讓他們可以制作出更具互動性的應用。

    即便還隻是預覽版,GDK也是一個重要的部分,它可讓開發者為Google眼鏡制作出接近於智慧手機應用品質的軟體。

    我們也都知道,Google正在邀請更多的人來購買Google眼鏡,並為現有使用者免費發放了新的改良版本,同時還制作了一些配件,比如防護眼罩和單音耳塞。

    Google也知道這款裝置的續航能力需要得到提升,而這可能也是使用者抱怨最多的地方。

    但考慮到Google最近在Android上取得的成功,他們已經證明自己能夠把優良的硬體和軟體結合在一起。

    說服公眾

    從某種程度上看,產品的研發工作要比隨後的銷售要容易一些,特別是如今的消費者已經非常警覺和老道了。

    出於對隱私保護的考慮,有些地方已經禁止佩戴Google眼鏡了,同時也有人對這款產品的概念展開了質疑。

    Google眼鏡的公開發表有可能會在下一屆的GoogleI/O大會上。

    而他們也有可能會推出新的開發者版本來免費贈送給現有測試者。

    Google在I/O大會上總是會贈送給與會者那些全新且備受矚目的硬體產品,同時這也贏得了開發者們的歡迎,並換來了他們的支持。

    而這個樣式似乎非常適合Google眼鏡的亮相。如果它在I/O大會發表的話,夏末/秋初上市也不是沒有可能。

    這同時也符合Google之前所作出的想要把Google眼鏡的價格壓到600美元以下的言論。

    Google眼鏡的部件成本大約是210美元,而一款無合約的高階智慧手機一般是600美元。

    如果Google能夠在300美元以下銷售Google眼鏡,那麼這款裝置的吸引力將會暴漲。

    另一個挑戰者Google的問題是說服公眾Google眼鏡並不是給怪人所準備的。

    就拿目前已經普及了的觸螢幕智慧手機來說,它的發展可是橫跨了20年。

    對於消費者來說,可穿戴聯網裝置依然還沒有從科幻小說走到現實中來。
     
    而更大的問題是來自於對於隱私性的擔憂。

    在新視窗檢視

    雖然Google已經封掉了Google眼鏡的面部辨識功能,但這並不代表沒人能解封。

    另外,手機相對來說較容易辨認,但如果者使用的是Google眼鏡,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Google的神秘漂浮物建築也預示了Google的意圖。

    Google說該建築將會用於展示旗下的新技術,那麼我們很難去想象這座漂浮建築當中會沒有Google眼鏡的身影。

    我們還知道,Google已經在和眼部保險服務商和處方鏡片廠商商討合作事宜了。

    Google想要通過多種充滿創意的方式來推出Google眼鏡是非常合理的,比如驗光師的辦公室和“未來技術”店面。

    而如果隻是簡單地在零售商場當中把它和最新的三星Galaxy裝置擺在一起,Google則無法很好地去控制Google眼鏡所能傳達的信息。

    信息控制和使用者教育將是Google眼鏡成敗的關鍵,

    相互的影響

    Google眼鏡並非世界上首款可穿戴的聯網頭戴裝置,或許也不是最優秀的。

    在新視窗檢視

    但它擁有一個已經吸引了上萬開發者的作業系統,同時還有世界最流行的搜尋引擎和使用者數量最多的網路瀏覽器作為後盾。

    相比該領網域的大多數競爭者,上面這些先天優勢都讓Google眼鏡的前進腳步變得更為穩當。

    但Google並不是以做硬體所聞名的,雖然他們最近收購了摩托羅拉

    他們是一家通過服務交換資料和廣告銷售的廣告公司。

    而這也引發了有關Google眼鏡的最大問題:Google能夠躲避其命脈的召喚多久呢?

    Google不會想要搞砸這一切,所以第一代Google眼鏡可能並不會加入廣告,但在那之後的情況如何誰也不敢保證。

    而如果他們真的帶來了廣告,使用者會感到厭惡嗎?聽起來不太可能,但你依然能夠聽到許多人在緬懷從前那沒有被廣告所侵蝕的網路。

    如果Google眼鏡取得成功——在隨後的12個月裡面應該可以見分曉,那是因為他們成功地做出了一款前所未見的裝置,並說服消費者他們真的需要它。

    Micro pump mp6 - a short overview

    Bartels Micropumps (巴特爾斯微型泵)

    微型泵的輸送量最小的氣體或液體的可以考慮微流體的心臟。
     
    在許多領域,他們已成為不可或缺的。  

    投加潤滑劑,用甲醇進料燃料電池或混合澱粉成平板熨斗蒸汽只有少數的,他們滿足多方面的任務。  

    應用例如許多進一步的油田位於醫療技術和分析。
     
    超小尺寸和低重量,具有良好的顆粒耐受性和耐溫性,巴特爾斯微型泵有充分的準備在任何這些行業的使用。  

    塑料的,因為它們幾乎完全製成,大量的這些泵可以以低成本來製造,並且可以很好地用作一次性物品。
     
    為所有用戶重要的優勢導致從根本上簡單的泵設計:注塑成型零件住房和泵腔,壓電致動器和被動閥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而適應任何關於流量或背壓具體要求是很容易實現的。  

    微型泵和對應的電子控制器的這種定制是由巴特爾微元件所提供的服務的一部分。  

    如果需要,該泵可以完全集成到複雜系統設計中也是如此。
     
    一旦泵完美為您的應用程序已找到,你可以購買這個版本的獨家生產許可證包括組件到自己的生產過程。  

    當然巴特爾斯微元件也可以實現低成本高品質的批量生產為您服務。

    上海亞舟工業設備有限公司

    亞舟工業設備有限公司是專業化的國外工業設備和流體控制產品供應商,提供各種工業設備包括泵、閥、過程控制等一系列自動化控制領域的產品,成爲各行業衆多生產商的首選供應商,主要代理品牌:

      韓國KMC中國總代理商(無油活塞泵、壓縮機)

      英國Boxer中國總代理商(膜片式真空泵、液泵、蠕動泵、精密柱塞泵)

      英國TCS中國總代理商(微型隔膜泵、齒輪泵、迴圈水泵)

      德國Bartels中國總代理商(壓電泵)

      臺灣CurieJet中國總代理商(壓電泵)

      臺灣 Kinglee中國總代理商(曝氣泵)

      臺灣Honlite中國總代理商(蠕動泵、迴圈水泵)

      義大利OLAB專業代理商(流體電磁閥、電磁泵、管接頭)

      義大利ULKA專業代理商(電磁泵)

      義大利Fluid-O-Tech專業代理商(高壓葉片泵,齒輪泵,電磁泵)

      義大利MA-TER專業代理商(微型蒸汽壓力開關)

    鼎右代理3D印表機 成型快

    鼎右企業有限公司1999年3月成立,2007年7月正式通過GMP醫療儀器製造廠,其凝膠產品通過ISO13485及FDA&CE認證。

    鼎右企業有限公司於2011年正式成立生醫材料部門,代理 CometrueJet快速成型3D印表機,成為在台的授權代理商,研究運用於生醫材料科學,並提供客戶CometrueJet快速成型機之技術支援與快速成型服務。

    CometrueJet快速成型3D印表機是由研能科技全球首創,整合自有噴頭與全彩科技的快速成型3D印表機(3D Printer)。

    研能科技總部位於新竹科學園區,是台灣噴墨頭與列印系統模組的領導廠商。

    CometrueJet利用系統提供的列印軟體,將CAD或逆向掃瞄所建立的3D物件檔案,以切層的方式使用石膏基複合粉末堆疊並噴印上膠,再佐以後處理劑增加強度或光澤,以快速製作出原型實體。

    相較於現有的快速成型機,CometrueJet的優勢在於成型速度快、可成型較複雜的形狀、較佳的設備 與耗材性價比,且技術服務支援更方便。

    CometrueJet可廣泛應用在個性化公仔製作、快速原RP(Rapid Prototyping)及地形與建築模型等多方面領域,在工業設計、建築、空間地理資訊、藝術、娛樂、醫療、教育、成型服務等各方面均有廣泛的市場價值。

    雲端科技 美國六大公司掌握絕對優勢

    智慧眼鏡 擁抱眼前新『視』界

    雖說行動裝置設備仍為市場持續聚焦的重點寵兒,但穿戴式智慧裝置可說是以後起新秀之姿,成為近期市場相當活絡的話題產品,特別是在Google正式發表 Google Glass智慧眼鏡後,連帶著三星與蘋果等科技大廠著手佈局穿戴式智慧手錶的傳聞消息也開始甚囂塵上,紛紛透漏出積極布局穿戴式市場版圖的野心。


    自從Google針對開發人員發佈Google Glass智慧眼鏡開發者版本以來,縱然隱私權以及法令相關爭議問題風波不斷,仍不可否認其有別於行動裝置的操作模式以及視覺新體驗,讓不少消費者引頸期 盼能夠儘快使用到針對一般消費者開發設計的Google Glass消費者版本。

     
    聲控+手勢 改變操作模式

    裝置的操作習慣,更將進一步整合資訊、醫療、健康等功能應用向上成長,預估2016年市場產值將超過百億美元。

    而IHS全球透視分析師Shane Walker也預測,智慧眼鏡在未來三年,預估市場成長動能將可望達到10~20億美金,更在2016年全球將出貨達1000萬支。


    智慧眼鏡與行動裝置設備最大異同處在於,其不僅擁有配戴上的便利性,更提供使用者眼前彷彿擁有一個大尺寸螢幕的可視畫面。

    即便智慧眼鏡市場規模目前仍為萌芽階段,但其憑藉著擔任智慧手機的第二個顯示螢幕的重要角色,勢必成為穿戴式裝置吹起一波新浪潮,並引領消費電子產品步入新局面的革命性產品。


    智慧眼鏡所採用的核心技術主要為擴增實境(Augment Reality,AR),可以將虛擬物件、場景以及即時資訊與眼前的自然現實場景完美結合,讓使用者得以跨越在聽覺或是視覺上的先天硬體限制,進一步地拓 展資訊的擷取廣度。

    禾鈶公司表示,隨著智慧手機或是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持續朝向中大尺寸螢幕靠攏,而身為穿戴式裝置成員的智慧眼鏡,為的就是要讓使用者在配戴時能夠更加舒適,自然不能忘卻穿戴式裝置的基本設計原則(兼具行動、智慧、輕薄、時尚四大特性),以便提供使用者在視覺感受上有不同於以往的新體驗。


    微型投影技術決定智慧眼鏡成功關鍵


    Google Glass智慧眼鏡打破傳統主要以螢幕的顯示方式改由投影的模式顯示,其原理是透過微型投影器將光投射至一塊反射螢幕後,再透過一塊凸透鏡折射到人體眼球。

    如此一來,就能夠在使用者眼前形成一個25吋的大型虛擬顯示螢幕(以Google Glass為例,其顯示解析度為640 x 360)。

    其影像畫面是以幾近透明、穿透的形式,並以不影響配戴者觀看自然環境的顯示模式呈現。

    舉例來說,當配戴智慧眼鏡的使用者接近知名景點或是餐館、 人物時,智慧眼鏡的投影螢幕便會自動彈跳顯示相關景點、人物資訊供使用者參考或是查閱更詳細的細部訊息。


    想要將影像及相關資訊畫面透過智慧眼鏡呈現在使用者眼前,就必須借助微投影顯示技術來完成這項使命,目前主流的微投影顯示技術可分為數位光源處理 (DLP)、微機電系統(MEMS)雷射、液晶覆矽(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微型投影機等。

    其中,DLP技術是以一種微機電(MEMS)元件為基礎,稱為數位微型反射鏡元件(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簡稱DMD),DMD微晶片上面包含數量龐大的超小型數位光開關,面積相當微小、並由鋁金屬製程的絞接式反射鏡,可以接受電子訊號代表的資料字元後,產生光學字元輸出。


    雖然DLP能接受數位視訊,並產生一系列的數位光脈衝,當這些光脈衝進入眼睛後,人類的眼睛會把它解譯成為彩色類比影像。

    不過,由於DMD複雜的週邊配置電路體積較大,再加上,MEMS元件的高頻率開關也會發生功耗過高的問題,因此DLP截至目前沒有普遍應用到頭戴式顯示器領域。

    而LCoS微投影顯示技術 原先應用於微投影應用,不過其因具有省電、體積小、虛擬螢幕尺寸優勢,適合應用在智慧眼鏡產品(Google Glass智慧眼鏡採用的便是LCoS微投影顯示技術),讓使用者能夠獲得猶如大尺寸畫面的視覺享受。

    禾鈶公司表示,LCoS是一種採用CMOS backplane半導體製程技術的CMOS晶片,其最大特點在於基底所使用的材質為單晶矽,因此在電子移動率上有不錯的表現。

    再加上,單晶矽能夠形成較細的線路,因此較容易實現高解析度的投影結構,反射式成像也不會因光線穿透面板而大幅降低光利用率,因此提升了光效率。

    此外,LCoS不僅具有高解析、高 品質及低成本的優勢,尤其目前業界已有支援960MHz調變率的LCoS解決方案,故可以避免DLP常見的彩虹效應。

    禾鈶公司進一步解釋,繼承了LCD技術的優點,並克服LCD的不足之處,因此LCoS擁有諸多LCD所不具備的優點。


    各家智慧眼鏡蓄勢待發


    據了解,LCoS微投影顯示技術除了能夠應用在智慧眼鏡上,隨著LCoS技術不斷提昇,目前市場已有UHD超高畫質LCoS微型投影的解決方案,未來將會有更多採用LCoS微投影顯示技術的顯示相關產品陸續問世(例如攜帶型微投影顯示器),因此除了Google Glass之外,各種類型和品牌的智慧眼鏡將在未來時爭相上市,促使LCoS微投影顯示技術的應用空間將迅速蓬勃發展。


    為了不讓Google Glass智慧眼鏡專美於前,工研院電光所也趁勢在這波穿戴式智慧眼鏡浪潮下,推出頭戴式顯示器凌空觸控技術Air Touch。

    工研院電光所副所長刁國棟表示,由於Google Glass智慧眼鏡只能單眼檢視,使用者還必須觸碰智慧眼鏡旁側的按鈕,才能進一步檢視圖片。


    有別於Google Glass智慧眼鏡主要是透過語音聲控的操作模式,使用者僅需揮揮手或是動動手指就可以對距離眼前30公分的10吋虛擬顯示螢幕來場隔空觸控操作。

    而內建於顯示器上的感測器,能夠準確地判斷出使用者的手指空間位置,除了能夠達到收發訊息或是上網瀏覽等基本功能,未來更能進一步應用到工業應用或是醫療內視鏡 手術協助醫生即時查看病患病例資訊。


    Gartner表示,智慧眼鏡的部分基本功能有助於企業提升效率,在智慧眼鏡的螢幕上顯示操作指令與說明圖片,可讓員工即使無法記住所有程序也能執行作業,而智慧眼鏡內的虛擬助理亦可充當互動式免持操作手冊。

    因此,幾無相關工作經驗的員工亦可勝任。

    不僅如此,對於有輕微記憶問題或認知障礙的員工,智慧眼 鏡或許是一項可以幫助他們回想工作步驟的實用工具。

    3D列印照相館 (開店成本分析)

    開店設備成本價格分析:

    機台 Projet 660 pro 價格約 日幣1200-1300萬左右  (350-400萬台幣)
    耗材 A. 粉末 (5-6萬台幣)  彩色膠水_1組5個  (3萬左右)
    -------------------------------------------------------------------------------------
    大約需準備500萬台幣左右 (多準備一些備用耗材)

    外加店面裝潢等等成本...一家店800-1000萬差不多喔!!
    -------------------------------------------------------------------------------------

    採購建議:

    國外設備本來就不便宜 ---> 台灣代理商又要賺 ---> 可想而知貴的不像話!!

    設備成本所費不貲且耗材又不便宜 ---> 成本轉嫁消費者 ---> 不是很物美價廉!!

    找台灣研能科技或許有解 ---> 設備及耗材都便宜!! 開店門檻比較低又可以提供便宜的服務給 
                                                消費者 ---> 回本時間縮短 ---> 雙贏!!

    3D systems projet 660 pro 價格分析

    作為在短時間內獲得試制品等的立體模型的方法,3D打印機備受關注。

    最近,為立體模型表面著色的需求日益高漲。

    雖然也有成型后再著色的辦法,但如果從一開始就能用3D打印機制造出彩色立體模型,則可省去其中的麻煩。

    能實現彩色立體模型的3D打印機之一,是通過噴嘴噴出的粘合劑凝固粉末材料的類型。

    美國3D Systems公司的日本法人3D Systems日本公司於5月上市了這種類型的新款3D打印機“ProJet x60”系列(表)。



    相同方式的3D打印機以前一直作為“ZPrinter”系列銷售,后來合並到了該公司的3D打印機品牌“ProJet”中。

    機型名稱中所帶的數字后兩位(十位和個位)為“60”的產品群就是該系列。

    追加ProJet x60系列后,ProJet品牌主要有四種造型方法的裝置。

    其余三種均是使用光硬化性樹脂的類型,包括用激光硬化光硬化性樹脂液面的類型、從噴嘴噴出光硬化性樹脂后照射光進行硬化的類型(這種類型的造型材料還可以使用蠟)、向薄膜上的光硬化性樹脂照射經過掩模的光的類型。

    ProJet x60的產品線與ZPrinter基本相同,根據最大造型尺寸、對彩色的支持以及是否具備去除多余粉末的除粉功能等,此次共准備了6款機型,進一步強化了功能。

    顏色數達到600萬色以上

    ProJet x60系列的6款機型中,有2款(ProJet 160、ProJet 360)隻使用透明無色的粘合劑,因此立體模型的顏色是與粉末材料基本相同的白色。

    其余4款機型可使用彩色粘合劑,通過調整粘合劑的噴出位置和量可以為立體模型著色。

    其中,高端機型ProJet 660Pro和ProJet 860Pro可以使用CMYK(青色、洋紅、黃色、黑色)4種顏色的粘合劑,實現600萬色以上的顏色。

    ProJet 260C和ProJet 460Plus使用CMY三種顏色的粘合劑。

    3D Systems日本公司稱,這一水平“可將‘Adobe Photshop’上能表現的顏色最大再現90%”。原來的ZPrinter最多隻能實現39萬色。

    色彩表現性的提高通過提高粘合劑噴出量的精度以及改良粉末材料實現。

    面向ProJet x60新開發的粉末材料“VisiJet PXL Core”比用於ZPrinter的產品提高了發色性。

    ProJet x60和ZPrinter的造型材料不兼容。

    另外,還准備了三種通過在造型后實施含浸處理來提高強度和色彩鮮艷度等的溶浸材料。

    大幅提高了色彩表現性的高端機型還備有提高造型速度的模式。

    比如,備有隻使用無色和黑色兩種粘合劑的“單色模式(Draft Mode)”。

    利用該模式制造的立體模型為單色,積層厚度為180μm,比全彩模式的100μm稍厚,但造型速度最大可提高35%。

    另外,新機型還改良了造型用3D數據編輯工具“3DEdit Pro”(原名稱為ZEdit Pro)。

    不但支持64bitOS,還強化了自動修復功能、追加了類似形狀的選擇和置換功能等。

    打印機在不含稅的情況下,價格最低為ProJet 160的218萬日元,最高為ProJet 860Pro的1490萬日元。

    粉末材料為14㎏裝,價格為18.3萬日元,粘合劑方面,無色(1L)為3.7萬日元,黑色(1L)為3.3萬日元,CMY各色(各0.3L)均為1.3萬日元。

    開店設備成本價格分析:

    機台 Projet 660 pro 價格約 日幣1200-1300萬左右  (350-400萬台幣)
    耗材 A. 粉末 (5-6萬台幣)  彩色膠水_1組5個  (3萬左右)
    -------------------------------------------------------------------------------------
    大約需準備500萬台幣左右 (多準備一些備用耗材)

    外加店面裝潢等等成本...一家店800-1000萬差不多喔!!
    -------------------------------------------------------------------------------------

    採購建議:

    國外設備本來就不便宜 ---> 台灣代理商又要賺 ---> 可想而知貴的不像話!!

    設備成本所費不貲且耗材又不便宜 ---> 成本轉嫁消費者 ---> 不是很物美價廉!!

    找台灣研能科技或許有解 ---> 設備及耗材都便宜!! 開店門檻比較低又可以提供便宜的服務給 
                                                消費者 ---> 回本時間縮短 ---> 雙贏!! 

    台灣3D列印創業『minime 3D 列印照相館』 (全彩3D才是王道!!)

                     『minime 3D 列印照相館』

           minime3D PRINT / PHOTO / DESIGN


    時下最夯的3D列印照相館隆重於台北忠孝及台中逢甲熱鬧開幕囉!

    引進3D拍照技術,讓您感受前所未有的視覺震撼!!

    鉅資引進全球最新的3D「頂級色」全彩3D列印機,讓您的人像栩栩如真,永遠留住最美的那一刻,心動了嗎?!

    快來體驗3D列印照相館吧!


    http://mashup.com.tw/minime3d/index.php

    MetaPro: 15 times the screen of Google Glass

    2013 印刷行業十大趨勢

    2013年印刷產業的十大趨勢的看法

    1. 數碼彩色印刷是王(Digital Color is King):所有數碼設備及印刷業者的賭注都針對數碼彩色印刷,InfoTrends 的研究預測,在美國數碼彩色印刷的市場規模會將由2011年的296億美元增加到395億美元,而數碼黑白印刷仍持續下降。

    2. 數碼寬幅印刷將成為主流(Digital Wide Format Goes Mainstream):數碼寬幅印刷將演變成企業的營銷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估計市場規模從2011年到2016年的年複合增長率將達7%。

    3. 由平版印刷到數碼噴墨印刷將加速遷移(Inkjet Accelerates Migration from Offset to Digital):新的噴墨解決方案提供更快的速度、更好的印刷品質、對承印基材的靈活性及完整的後加工 ,以及更具競爭力的價格。

    主要的噴墨印刷的增長對象預期將來自於書本、直郵(Direct Mail)、帳單廣告(Transpromo)和宣傳品印刷。

    4. 增強印刷基材來適應數碼印刷機(Enhanced Substrates Drive Digital):數碼印刷機支持新的及高利潤的基材,如堅固耐用的合成材料、對壓力敏感的材料、專業媒體用材料、二維條碼及影像印刷用材料等。

    5. 網絡印刷管理營銷供應鏈(Web-to-Print Manages Marketing Supply Chains):印刷企業花費數十億美元用於生產、運輸、儲存和處理內容,而印刷服務商(PSP)將優化營銷供應鏈 - 提供線上依需印刷及目錄服務。

     6. 內容的演變(Content Reigns): 54%的B2B企業強化內容營銷,因此印刷服務商必須要培養“創意領導者”,適時提供有教育、娛樂和激勵等行銷內容,。

    7. 超個性化需求驅動器數碼印刷(Hyper-Personalization Drives Digital Print): 2013年將是“超個性”年 – 行銷內容將朝向滿足消費者實際及令人信服的需求。

    例如:把郵寄個性化的內容導覽和印刷材料結合PURLs聯結到的預定的行銷內容。

    8. 激發滿足顧客偏好的行銷方式(Trigger-Based Marketing Meets Customer Preferences):通過移動設備,網站和社群媒體,消費者期望擁有即時、雙向溝通;印刷服務商客戶將採用市場自動化營銷技術,例如from Market Sprocket, Hubspot, Orange Soda and Hootsuite。

    9: 移動營銷變革傳播方式( Mobile Marketing Changes Communications):印刷服務商(PSP)結合移動營銷解決方案的組合:如在包裝品印上移動碼、店面行銷(POS)和宣傳手冊、“選擇手機短信”到移動設備、增強實境(Augmented Reality) 等- 數字圖像投到實際物體- 通過移動設備來溝通信息與娛樂。

    10. 直郵廣告和社群媒體匯流(Direct Mail and Social Media Converge):印刷服務商整合社群媒體行銷工具提供給客戶,把直郵與社群媒體廣告行銷整合在一起。

    我們也回顧跨媒體服務專家Miss. Barb Pellow在2012年寫的「Road Map 2012: Business Development Strategies」這篇文章,提到因應數碼科技的發展,印刷業業務發策略的十二點趨勢,印刷業者體會及做了多少?

    1. 數碼彩色(Digital color)印刷是現在與未來發展的趨勢:對數碼彩色設備的供應商及使用者來言,2012年都是市場發展的最佳機會(Drupa12是看到這趨勢)。

    InfoTrends 針對美國依需印刷市場的調查報告提到,以零售價估計美國POD市場值會由2010年的382億美元增加到2015年的441億美元,年均成長是2.7%,但數碼彩色打印年均成長為5.4%,數碼黑白打印則年均減少5%;而以印刷頁數來估計,總市場量將由2010年的5530億頁增加到2015年的5760億頁,其中數碼彩色年均成長約15.1%,數碼黑白打印年均減少4.4%。

     2. 由平版印刷轉移到數碼印刷將針對特定的目標市場上:噴墨印刷技術在速度、品質及寬幅等性能的大幅提升,這將取代部分平版印刷上的市場,這些應用將包括在書籍、直郵、宣傳手冊、報紙或企業報、說明書、雜誌、帳單行銷(TransPromo)、插頁及贈品劵、海報及標籤等產品。

     3. 精明的數碼印刷服務商將必須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要發揮高速噴墨設備的生產效率,必需要提供完整的後加工(設備裁切、折頁及裝釘等),也會帶動後加工設備廠商更多的創新及完整的解決方案。

     4. 廣告客戶移往跨媒體(Cross Media)解決方案服務:依InfoTrends的調查報告,58%的印刷受訪者有提供類似跨媒體(印刷、社群、與移動媒體等)解決方案的服務,29%的受訪者要在未來1-2年中提供相關的解決方案;調查報告也發現,發展跨媒體業務成功的印刷廠增加9-12%的收入,也增加約13%的數碼印刷量,所以印刷服務商一定要盡快建立印刷、社群及移動媒體的整合服務機制。

    5. 整合移動媒體(Mobile)技術將是最重要的媒體組合(Media Mix):手機已變成最關鍵及無所不在的載體,像地震一樣衝擊整個社會,不僅是資訊的溝通與流通、商業上的交易及生活的娛樂等,手機都是關鍵的角色,在2012年手機更連接傳統與數位媒體的世界(如QR碼、AR等),印刷服務商如果不參與這個技術與服務,他有被產業拋棄的風險。

    6. 內容為王但要有針對性:行銷是要把有意義的內容(產品及服務、品牌等)傳達到目標客戶上,並取得客戶的反應(如購買行為),如果企業能持續提供有價值的內容給客戶,客戶回饋的是他們對妳的忠誠態度。

    7. 大數據是一切(Big data is everything):資訊爆炸已是30年前大家熟悉的議題,但如何把大量的資料變成有意義的資訊,透過收集、分析及處理找到有競爭力的數據,來滿足企業經營的需求是越來越重要,這些在2012年將是一個熱門話題,印刷服務商如何架構一個機制包括發展相關技能(收集、運算及開採數據庫等),或尋找合作夥伴來解決這些問題,對企業的發展是很重要的 (這些業務包括直郵、資訊處理服務及網上印刷都很重要) 。

    8. 即時、自動化的營銷將越來越重要:即時、自動化的營銷方式促成當今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在現在的數碼環境中,僅以高品質及品牌忠誠度來維持市場是很不夠的,透過即時與自動化的完整服務機制,我們才能激發老客戶、歡迎新客戶及培育潛在的客戶,以提高客戶滿意度及贏取客戶。

    9. 購併及行業整合將持續下去,但重點是要改變(Change):2012年的購併將專注在不同產品服務的組合(Portfolios)及擴充跨媒體服務的功能上,各種規模的企業將繼續尋求夥伴關係、策略聯盟、合併與購併等活動,但這些活動的重點不僅僅是印刷服務的整合,而是要再擴大服務範圍,要改變傳統的經營做法;如2011年3 月,美國DG3公司收購ACE集團,擴大互動服務機制及提供移動(Mobile)營銷解決方案,整合平版及數碼印刷服務、網上及電子郵件的解決方案;2011年8月,當那利收購LibreDigital(提供數字內容的發行、電子閱讀軟件、內容格式轉換、數據分析、出版商業智能服務及電子書閱讀器等)都有類似目的。在2012年這種收購的方式將成為規則而不是例外。

    10.印刷服務商將接受雲的軟件的服務機制:在雲端的環境下,將發展很多軟件服務供應商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印刷服務商也可以減少對IT基礎環境與軟件的投資,以因應處理快速變化客戶的需求,這種新服務的需求,國際有名的軟件服務商如EFI、PTI、XMPie、Mindfire及Pageflex都已開始看到這種轉變。

    11. 營運效率與工作流程自動化將是經營獲利的關鍵:客製化訂單與長單的減少,簡化工作流程操作的經營上是很重要的,而自動化流程解決方案已不再是白日夢,而是很現實的做法,在2012年,精明的印刷服務商透過自動化流程,如何提升效率、降低人事成本是營運獲利的關鍵。

    12. 以投資報酬率(ROI)來驅動經營方向:採購設備不再僅考慮設備的功能,必須要認清設備能帶給公司及客戶何種的經營效益,所以未來投資的觀點必須由技術導向走向如何開創新商業機會的導向是很重要的;另方面,如何優化經營效率,包括降低成本、提高客戶回覆率及提高市場競爭力的投資,都有助於投資報酬率的提高。

    InfoTrends認為2012年是印刷業者要思考如何轉型(Transformation)的年度,由噴墨數碼印刷的發展、跨媒體行銷的發展趨勢、客戶解決方案的提供、簡化工作流程及流程自動化的探討等,印刷服務業者都是會面對到的。

    超可愛圖文教學,寵物餵藥、洗澡、清肛門腺一點也不難!



    因電影「十二夜」興起一股領養潮,對於許多新手毛主人而言,除了要幫寵物打晶片和做檢查,如何照顧家中的新成員,變成了一個重要的課題。

    知名寵物網站【iPet 愛寵物】以可愛的圖文步驟教學,讓毛主人在家就能為寵物做簡單居家照護,餵藥、洗澡、清理肛門腺都能輕鬆上手。

    「簡單三招讓狗狗乖乖吃藥」一文解決許多毛主人的困擾,以圖文說明不同的餵藥小技巧,降低毛寶貝對藥物的抗拒感,使餵藥任務可以順利達陣。

    其中最受歡迎的是「狗狗肛門腺 清理三步驟」,家中飼養的貓狗,若長時間未清理肛門腺,導致蓄積太多無法排除,除了出現不斷磨屁股的行為,還可能造成肛門囊破裂,狀況嚴重者甚至須開刀治療。

    在此也要提醒大家,若一直擠不出東西,千萬不要用盡全身力氣硬擠,力道太大或角度不對時,可是會傷害到毛寶貝喔!

    連寵物日常清潔,【iPet 愛寵物】也設想得十分周全,傳授幫狗狗洗澡的技巧,不僅能培養感情,還可順便檢查是否有壁蝨或傷口。

    不過凡事過猶不及,洗澡雖然有助代謝,但太過頻繁,還是會把狗狗皮膚上的保護膜洗掉,反而會讓皮膚乾燥發癢唷!

    【iPet 愛寵物】以可愛圖文教學,解決毛主人在養寵物上的疑難雜症,少了問題、多了歡笑,讓每個毛寶貝都能過得更幸福。

    快加入【iPet愛寵物】粉絲團,一起分享豐富實用的照顧資訊/景點、餐廳、活動介紹/可愛寫真/試吃好康吧!
    更詳細毛寶貝居家照護方法:
    寵物洗澡不困難,DIY好處多多
    狗狗肛門腺 清理三步驟
    簡單三招讓狗狗乖乖吃藥

    《D-Link 雲旅機》DIR-505 雲旅機-無線旅行 輕巧隨行

    《D-Link 穿戴式行動套組》

    2013年科技大盛事 谷歌眼鏡的穿戴式神話

    2014全球數碼印刷市場佔有率和發展趨勢調查

    目前,在數碼印刷的應用域中,除了圖文快印之外,按需出版印刷、影像印刷、個性化直郵印刷、大企業進駐服務等,成為四大發展的新熱點與新機會。

    對於數碼印刷的發展趨勢,美國著名的印刷專家FrankJ.Romano認為,數碼印刷將作為膠印、網印和柔印的補充,並且與之競爭;網路化的雷射印表機將會挑戰影印機,影印機挑戰數碼印刷,數碼印刷挑戰膠印,而噴墨將會挑戰全部;數碼印刷的品質將不再是個問題,但是其生產能力、可靠性以及尺寸問題將仍然需要進一步解決;膠印正在改進,提供更加經濟和競爭力的產品,但是它的市場將會繼續被數碼印刷蠶食;數碼印刷將會影響到印刷行業的方方面面,將會在藝術品、包裝、標籤印刷、紡織品、書、廣告等印刷品上得到廣泛應用。

    據美國印刷市場與資訊研究機構PRIMIR發佈的資料顯示,至2014年,全球印刷業總產值將達7250億美元,比之前預期、在2011年突破7,200億美元的大關,整整延遲3年。十幾年來,數碼印刷技術及其相關產業,乘著科技創新之風,在全球快速發展,以驚人的速度滲入社會各階層,滿足人們對印刷品個性化、多樣性、靈活性的需求。至2014年,全球數碼印刷方式
    市場佔有率將占總市場的27.4%。2008年全球噴墨印刷機市場總額僅為19億美元,預計2014年將躍升至近48億美元,以160%的速度快速增長,幾乎與單張紙印刷機市場看齊。

    在我國,目前,在數碼印刷的應用域中,除了圖文快印之外,按需出版印刷、影像印刷、個性化直郵印刷、大企業進駐服務等,成為四大發展的新熱點與新機會。

    隨著大眾的消費觀的改變,印刷品的需求也趨多樣化發展,印刷業務已從大批量追求小成本向小批量、多品種、個性化等針對性強的方向發展。在中國,人工成本在不斷增加,相對於傳統印刷來說,需要人工更少的數碼印刷在人工成本就有了不少的節約。一部分傳統印刷業務正向數碼印刷轉移。網路個性印刷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比較成熟,也推動了數碼印刷的發展。

    當下,中國數碼印刷市場的高中低生產機型呈現三大發展趨勢:

    低端機型的管道化和日漸辦公化。低端生產型彩機逐漸被廣泛採用,以往配備伺服器的低端生產型設備多被專業客戶採購和應用,而現在越來越多的非專業辦公客戶也能進行一般的操作和維護,使得數碼印刷和辦公文印的界限更加模糊。很多管道開始嘗試銷售中低端生產型設備,這導致今年已經開始的廠商管道大戰明年會愈演愈烈。


    經歷了市場培育期、發展期、成熟期的中國數碼市場開始進入廠商市場份額的白熱化競爭期現狀及趨勢,廠商自產品性能戰、市場策略戰、解決方案戰後,全面進入管道戰。

    每個廠商由於市場認知和佔有率、產品定位、管道資源、發展步調和策略的不同,會有不同的全國市場佈局規劃,而中國數碼印刷市場成長空間還較大,運作手段還遠未用盡,加上現在直銷和管道間的複雜競合,廠商間的鬥法大戰將別有一番精彩。這也體現了數碼印刷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特色。

    不論銷售賣的是BOX還是Solution,真正決定廠商格局的還是戰略決策和商業模式。

    中端機型穩定發展。2011年一批圖文快印店採購了百萬元級以上的彩機,進行了設備升級,選擇了價格更高、品質更好、產能更大的HPIndigo,其中做過照排輸出中心和印前的專業客戶得到了良好的發展。


    2013年,伴隨著更多的圖文快印企業、傳統出版印刷企業、包裝標籤印刷企業採購中檔生產型彩機,中高端可變資訊印刷市場開始啟動到更深的層次。由於數碼印刷的金字塔結構,中低端機型和裝機的增多,意味著印量增大,應用範圍變寬;隨著一批老客戶也進入設備更新換代週期重新做設備選擇和應用定位,廠商的產品升級週期也越來越短,使得未來幾年的中端機型市場將異彩紛呈。

    從當初的一家壟斷到現在百家爭鳴,市場份額的變遷,也折射出了中國數碼印刷市場的生機和活力。

    高端數碼印刷工業化。


    以高端生產型大幅面和長紙單張彩機,噴墨和鐳射連續紙彩色/黑白機為主,以多條自動連續紙彩色噴墨印刷生產線投入按需印刷為標誌,2013年中國數碼印刷行業開始全面工業化。

    有些奶粉開始使用二維碼標籤,一旦食品包裝開始廣泛進入食品品質追溯體系範疇,整個行業新增長點的產生會帶來新一輪的裝機熱潮。

    出版業由於手機報、電子書的侵襲,出版集團的資源整合優勢以及對行業變革前景看好的資金介入,呈現更大範圍增長的機會。

    迎接個人製造業時代來臨 3D列印讓你我都是創新實踐者

    3D列印科技不僅受到美國總統歐巴馬高度重視,將其做為美國發展高端製造業的重要技術專案,更被《經濟學人》雜誌視為帶動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關鍵科技,究竟3D列印有何神奇之處,能受到如此廣泛的矚目,它又將對全球製造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與改變。

    最近深受全球矚目的「3D列印」(3D printing)即「積層製造」(AM,Additive Manufacturing)技術,它是一種快速成形的製造科技,起源於1970年代的美國,並於1980年代在歐美開始被應用。

    早期因為3D列印相關專利技術主要掌握在美商3D Systems與德國大廠ECO手中,再加上3D列印的印表機體積龐大、價格昂貴,因此主要被應用在專業製造領域,鮮少為一般人所知。

    近年來,隨著國際兩大3D列印技術專利陸續到期,愈來愈多人投入3D列印相關技術的研發,致使3D列印技術加速發展,不僅3D列印機價格大幅下降, 快速成形製造的可行性也變得愈來愈高,至今已發展到可以大幅降低製造研發與創新成本,並且革新各種產品的供應鏈型態。

    基於諸多優勢,3D列印已經是許多企 業在發展創新商品與營運模式之際,不容忽視的一種新興科技。

    低成本、高彈性、客製化

    3D列印軟硬體系統整合商實威國際工程處副總經理彭聖介指出,3D列印技術是以數位模型的檔案為基礎,然後採用金屬、陶瓷、樹脂或石膏等成形材料,以3D印表機逐層列印建構出產品的形體。

    具體來說,製造者必須先利用電腦輔助設計(CAD)軟體設計3D模型,再以100微米的解析度分割成逐層截面設計圖,然後再透過3D印表機,將成形材料以雷射或熱熔融等技術加工形成半熔融狀態,並依截面設計圖逐層由下往上堆疊成形,最後硬化烘乾處理而形成產品。

    「採用逐層堆積製造的3D列印技術,較傳統加工製造具備低成本、高客製化的特性。」工研院南分院執行長徐紹中指出。

    他認為3D列印不僅可以縮短產品的製造工期,並且可以免除傳統製造過程中所需的鑄造、磨床、銑床等工序,讓製造者可以快速做出原形並進行生產 製造,因此受到各界矚目。

    「由於3D列印較傳統製造具備諸多優勢,已經對製造產業帶來革命性的影響。」威盛電子行銷副總經理Richard Brown說。

    隨著3D列印技術趨於成熟,未來每一個人都能夠成為製造商,輕易創造出個人創意商品。

    此外,由於產品上市時程也變得非常快速,因此將為製造業帶來新一波革命。

    實威國際總經理許泰源表示,相較於過去只有製造業對3D列印技術較為熟悉,現在是連一般消費大眾也開始注意到3D技術的存在,這意味著3D列印走向 大眾市場的趨勢正在逐漸醞釀成熟。

    彭聖介補充說,擺脫過去3D列印給人的高價印象,低價3D列印正在興起,也就是說,以3D列印創造出來的消費性、個性化商品市場,已經開始萌芽。

    商機無限 各國積極推動

    由於3D列印技術逐漸成熟,市場商機逐漸湧現,再加上3D列印對於帶動一國製造業的革新,具備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全球許多國家都將發展3D列印 產業,列為重點經濟發展政策之一。

    例如,美國總統歐巴馬即在2013年初的國情諮文中談到,將把3D列印技術做為強化該國高端製造業發展的主要技術之一。

    根據美國波士頓顧問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評估,到了2020年,美國年出口金額至少可因3D列印增加200億美元。

    美國之外,其他國家也正加緊推動3D列印。

    工研院南分院積層製造與雷射應用中心總監曾文鵬指出,包括南非在2011年5月啟動的 「Aeroswift國家研究計畫」;澳洲開始實施的「金屬積層製造策略藍圖」,都是推動3D列印發展的重點政策,兩國目標皆是以3D列印強化該國在航 太、汽車等高階製造業的競爭力。

    至於中國大陸的3D列印產業發展更是全面,除了中國大陸科技部的「國家技術發展研究計畫」,預計在3D列印產業投入人民幣4,000億元,包括珠海、青島、武漢、成都等地方市政府,也都已經投入龐大資金興建3D列印產業園區或創新中心。

    根據中國大陸3D列印技術產業聯盟預估,2016年中國大陸3D列印機市場規模將達到人民幣100億元,成為商機龐大的主要3D列印市場。

    台灣在新科技發展方面,向來走在國際趨勢前端,投入3D列印產業的發展上也不遺餘力。

    我國政府與相關法人單位,正積極透過政策推動與產業鏈連結,加速台灣3D列印產業發展。

    例如,工研院於2012年引進國內首部金屬材料雷射積層製造設備,以製程技術和實際應用連結國內產學研30餘單位,並成立「雷射積層製造產業群聚」,共同推動3D列印的應用和關鍵技術發展。

    此外,為協助台灣中小企業發展,促進各種跨界應用合作的可能性,經濟部也啟用「南部雷射光谷育成暨試量產工場」,將3D列印雷射積層製造技術納入發展重點,期使我國產業有效掌握市場商機,提高國際競爭力。

    工研院徐爵民院長表示,雷射積層製造試量產工場將以金屬積層製造技術,讓高精密度產品可以快速進行少量多樣生產,首波產品試製包括產線模具、精密零組件、齒模、手術器械與文化創意產品等。

    引領趨勢 帶動多重變革

    各國政府之所以加速推動3D列印科技,關鍵因素有3:其一,3D列印的各種應用,將對人類生活帶來重大改變;其二,3D列印已經改變傳統工業競爭態勢,製造業必須加速投入的腳步,才能避免競爭力弱化;其三,3D列印可望加速個人製造業發展,帶動個人或小型創業,提高一國之創業能量,進而帶動產業創新。

    變革1應用廣泛 改變人類生活

    目前,3D列印已可應用於珠寶、工業設計、建築、汽車、航太、醫材等諸多領域,舉凡人類食、衣、住、行、育、樂等層面所需的產品都能運用3D列印。

    例如,日前工研院就從國外引進一把3D列印小提琴,即是透過3D列印科技,不到一天即印製完成。

    令人感到驚奇的是,3D生物列印技術也逐漸發展當中,包括人類心臟與太空食物也都能被印製出來。

    例如,美國華盛頓醫學中心已經成功研發出用3D列印製作噗通噗通跳的人類心臟,做為醫學中心研究使用;另外,美國太空總署(NASA)也委託3D列 印業者研發可製造食品的3D印表機,一旦這臺機器成功研發出來,未來太空人可以把具備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的食物營養製作成粉末,送至太空,解決運送食物到 太空的困難,而太空人在外太空時,只要用3D印表機,就可把營養粉末印製成食物。

    變革2降低成本 顛覆競爭模式

    製造業是各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因此3D列印對傳統製造業帶來的競爭模式改變,也促使各國政府不得不正視3D列印的重要性。

    目前,全球各國許多大型製造商,都已經藉由將3D列印導入生產綫上,加強企業的競爭力。

    例如,全球最大噴射機引擎供應商通用電氣(GE),就在航空製造過程中,使用3D列印技術,減少製造引擎燃料噴嘴零件時的許多複雜程式,提升生產效率和企業競爭力。

    另外,國際運動品牌大廠耐吉(Nike)、艾迪達(Adidas)也開始投入研發3D列印製鞋技術,例 如,Nike在今年稍早已經展示該公司首款採用3D列印技術製造出來的運動鞋鞋底「Nike Vapor Laser Talon」。

    透過3D列印技術,這款重量只有28.3公克的鞋底,加工成形的時間大幅縮短,製作人力也大量減少,對於提升Nike的競爭力,帶來很大的幫助。

    變革3加速創新 製造個人化

    傳統工業開模所需耗費的時間與經濟成本,往往非中小企業與小型工作室可以承受,因此個人或小公司的許多創新想法,經常難以被實現。

    如今,這樣的限制在3D列印技術普及之後,將徹底被解決,因為,3D列印的快速成形與低成本,將使個人或中小企業的創新能量,不再被掩蓋,所以3D列印對於帶動一國產業創新,具備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因為3D列印具備快速、低成本的特性,因此已經打破規模經濟的傳統製造業思維,讓個人製造業成為可行之事。」Richard Brown表示。他認為3D列印將對製造商、材料商、設計師、企業、終端消費者等環節都帶來影響,而且從前不曾有過的個人化製造零售與服務模式也將因應而生,也就是說,3D列印將驅動個人化製造時代的來臨。

    例如,曾在美國著名科技雜誌《Wired》任職總編輯近12年的安德森(Chris Anderson),因看好3D列印發展前景,於2012年創辦模型飛機公司3D Robotics。

    日本慶應大學亦於2013年4月在圖書館設置4部3D印表機,期待能有效啟發學生的創意及思考能力。

    根據Gartner研究公司預估,2015年3D列印機的價格將開始下降。

    可以預見,未來一旦3D印表機的價格下滑到一般家庭也買得起,只要有設計圖,大家都可以隨手列印出玩具、首飾,甚至是小提琴。

    掌握先機 積極佈局市場

    面對3D列印趨勢,台灣從大企業到中小企業,甚至是個人工作室,皆紛紛投入這個市場。

    除了上銀科技、金寶、威盛電子等電機電子大廠,印表機供應商實威、大塚、揚明光等,也都加強市場佈局。

    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小型公司甚至個人,也相繼投入3D列印,發展出許多小型製造業或是個人製造公司。

    Richard Brown建議中小企業,在迎接3D列印時代時,可以充分利用台灣產業的速度與靈活性,串接3D列印發展具有台灣特色的製造業。

    此外,也可利用3D列印對既有產品進行加值,切入並創造高附加價值的市場,甚至是利用3D列印創新營運模式。

    在此之前,德臥達公司推出的「印酷網」,就是利用3D列印趨勢發展出的創新營運模式。

    「印酷網」主要提供3D代印服務,讓創作者於網站直接銷售其所設計的產品,打造華人世界首創的3D列印綫上平臺,實現了電子商務、文創設計及3D列印的跨界加值應用。

    綜觀來看,3D列印技術能夠成為過去1、2年來最熱門的新興科技之一,絕對不是偶然,面對3D列印將對人類生活、國家經濟與產業帶來的多重影響,台灣從政府到企業,都不能忽視此一技術,才能跟隨潮流,迎向下一波製造產業的革命。

    Coser夜宮心到陽明山黑森林 「轎旅車移動外拍」平拍實境秀


    「NEW COLT PLUS」!
    夜宮心大大看到這台時,大喊了「超美的咪哭(初音)色!!!!!」的奇妙表情,
    我大概永遠也忘不了吧呵    這次要拍的衣服有兩套,一套是Saber Lily,一套則是Saber 尼祿,Lily的衣服算是輕裝所以還好處理,不過它手上的劍因為「作工簡直HD精良」   ,所以有足足四公斤重
    而尼祿則是衣服頗大件、劍也頗大把。雖然跟一些像是「艦娘」、「鋼彈」、「無雙系列坦克系角色」等重裝比起來,算是相當輕度的作品,但一旦要搬運移動,  一想到如果沒有車,我還真的無法想像要怎麼把這些裝備扛上山呢(繼續閱讀…)
     

    走進石家莊3D列印照相館:滿足人們"明星造像夢"

    “杜莎夫人蠟像館的蠟像,一尊要上百萬以上,我們現在運用3D列印技術,就可以讓每個人擁有屬於自己的立體人像。

    ”趙華說,普通人要想擁有屬於自己的立體人像已不再是一種奢望。

    趙華是石家莊唯愛3D列印照相館的負責人。

    他告訴記者,目前市場上存在的一些單色3D印表機不能將人物顏色一次列印成形,自己所用的全彩色3D印表機是美國進口的,可將人物顏色一次列印成型,每台售價將近70萬元。

    趙華的工作室從今年從10月15日開業到現在,已完成近百個不同尺寸的立體人像,是河北首家人像彩色3D列印館。

    22日,記者走進位於石家莊東尚附近趙華的3D列印照相館,只見展櫃裏擺放了許多大小不一的立體人像,有沉思的頭像、斜挎包的上班族,也有伴鬼臉的人,每個人像都形神兼備,惟妙惟肖。

    “這些立體人像就是我們3D照相館的‘相片’。

    ”趙華笑著說,婚紗影樓、追科技的人們還有一些商業公司是自己的主要消費群,目前自己只做立體人像,不涉及其他種類。

    一個圓形的旋轉盤,數臺不同位置擺放的相機,及不同方位的幕布,就是拍攝的場地。

    據趙華介紹,拍攝是用遙控指揮的,只要拍攝對象站在圓形轉臺上,聚光燈亮起來,轉臺開始勻速轉動,幾臺相機同時拍照,從上到下、360度拍下被攝者同一瞬間的不同照片,15秒就可以拍攝完成人的頭像,要完成全體拍攝需要40秒左右。

    “拍攝完成後,就是最艱巨的程式—--數據建模了。

    ”趙華說,人像掃描進入電腦後,從人像的幾何精度到貼圖精度,用專用的電腦操作軟體形成3D影像需要一個多小時左右,由於硬體資源佔用過大,普通的電腦根本無法打開,即使能打開,完成也需要一週左右的時間。

    “在數據建模完成後,經過後期的列印成像和處理,一件立體人像就完成了,大概需要十天左右的時間。

    ”趙華告訴記者,製作立體人像的材質都是美國進口的無毒材質,製作完成後它的硬度相當於表面加釉的粗陶藝術品。

    在談話中,趙華拿出一個18釐米的立體人像說,“這個尺寸是我們主要推廣的產品型號中最大的,市場售價在2000元左右,以後我們要加強工序,降低成本,充分滿足廣大客戶不同的造像需求。”

    “3D列印技術已掀起了一場影像的變革,我們以後會在拍攝時間上進行縮短,爭取在全身拍攝的時候向十幾秒發展。

    ”談及以後的發展前景,趙華說,隨著時代的發展,3D列印技術會真正地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真正滿足人們的“明星造像夢”。

    Pivothead SMART™ 360°

    Pivothead SMART

    穿戴非一時流行,李嘉誠、軟銀出資力挺

    智慧型手機已經夠便宜、功能夠強大,人類的行動資訊需求都已獲得滿足?當然不是。有望掀起新一波行動科技革命的可穿戴裝置絕非僅止於極客 (Geek)的玩具!

    智慧機固然功能強大且便宜,但對老人、小孩等特定族群以及他們的家人來說,智慧手表擁有包括照護、定位、不易遺失等優勢。

    錯過智慧型 手機產業龐大商機的行動裝置終端廠商,相信現在都在鴨子划水、加緊研發步伐。

    如果拿歷史來做比喻,現在就好像是2007年iPhone問市前PDA百家爭鳴的戰國時代。

    一般智慧機用戶都會將手機螢幕設定在數分鐘後自動進入待機狀態、以避免因LCD長時間開啟而過度耗電。

    手機通知畫面通常僅顯示數秒時間即會熄滅,因此許多人每天得多次手動將手機螢幕喚醒。

    高通(Qualcomm)互動平台部門總裁Rob Chandhok告訴英國金融時報,使用者若能隨時隨地都瞄一下螢幕就可看到通知內容、那將是一件非常棒的事。

    高通產品管理部副總Raj Talluri告訴知名科技網站Engadget,採用Mirasol顯示面板技術的穿戴裝置螢幕可以不間斷地顯示螢幕內容、使用者隨時隨地都可以瞄一下螢幕內容。

    前蘋果(Apple Inc.)設計總監、現任Ammunition設計公司創始人(Beats耳機設計師)Robert Brunner日前在GigaOm會議上表示,穿戴科技產品設計者必須有流行、時尚品味,因為這些裝置的外型就跟人們穿著的服飾一樣重要。

    或許,這正是蘋 果在2013年7月、10月先後宣布延攬法國時尚品牌Saint Laurent(YSL)前執行長Paul Deneve、Burberry Group Plc(英國精品業龍頭廠商)執行長Angela Ahrendts的緣故:

    打造一支讓世人驚艷的流行時尚iWatch?

    《張俊彥:穿戴科技將在不久的將來取代智慧型手機》

    日經新聞12月5日報導,台灣交通大學前校長、有「台灣半導體之父」封號的張俊彥指出, 穿戴科技將在不久的將來取代智慧型手機。

    報導指出,根據Juniper Research的估計,2018年全球可穿戴裝置市場規模預估將達190億美元(1.95兆日圓)。

    日本電子元件廠阿爾卑斯電氣(Alps Electric)將在2015會計年度量產專為可穿戴裝置設計的新款軟性觸控面板,預估該年度智慧型手機、可穿戴裝置元件銷售額將達1千億日圓 (9.58億美元)。

    Canalys 12月17日指出,2013年上半年全球智慧穿戴手環預估僅逾20萬支,但下半年預估將成長逾500%。

    Canalys預估2014年將是智慧穿戴裝置的 轉捩點,預估包括系統單晶片(SoCs)、健康/健身感應器、低耗電顯示技術(例如:E-Ink、Sharp memory LCD、Mirasol)、行動作業系統、材料/設計等都將出現重大發展。

    北京速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速途研究院發表報告指出,2011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出貨量為90萬台、2012年增長到230萬台,預計2013 年市場出貨量將達到765萬台、增長232.6%,2015年進一步上看4,430萬台。

    速途指出,智慧手表因成本低、便於攜帶,其市佔率最高、達 62.8%。其次智慧眼鏡(11.4%)、智慧戒指(8.1%)、智慧腕帶(7.5%)。

    根據IMS Research(隸屬IHS Electronic Media)的預估,運動健身監控、跑步與單車計算以及其他體力活動追蹤器的年度出貨量預估將由2013年的4,380萬台升至2017年的5,620萬 台,預估未來5年合併出貨量將達2.52億台。

    依據IMS去年所做的調查,高達62.3%的愛好運動智慧型手機使用者對行動健康應用軟體(apps)與 Misfit Shine等健身感應器感興趣。

    barrons.com部落格報導,根據瑞信半導體分析師John Pitzer、Kulbinder Garcha、Christian Buss以及Stephen Ju所發表的研究報告,目前可穿戴式裝置市場規模就已達到30-50億美元,預估3-5年內將可進一步暴增至300-500億美元

    《Berg Insight:智慧手表將在2017年躍居穿戴裝置主流》

    研調機構Berg Insight 10月指出,2012年全球智慧眼鏡、智慧手表以及可穿戴健身追蹤器合併銷售量年增168%至830萬台,以50.6%的平均複合年增率來計算、2017年可穿戴科技裝置總出貨量預估將達6,400萬台。

    Berg Insight表示,目前可穿戴裝置主要是以健身/活動追蹤器為主,但預估到2017年智慧手表將涵蓋多數的健身追蹤功能、進而躍居為可穿戴市場主流產品。

    Berg Insight資深分析師Johan Svanberg指出,結合低功率無線連接、感應器科技、大數據、雲端服務、語音使用者介面和行動運算能力的創新完美風暴正匯集在一起、為連結可穿戴科技鋪橋造路。

    第一代可穿戴裝置主要是吸引特定市場與特定用途,但隨著設計、科技、連結技術的持續進化,應用範圍將會隨之擴大、進而加速產品普及速度。

    Svanberg認為,可穿戴裝置若停留在單一功能健身追蹤器或充當手機的外部通知中心將無法獲得廣大迴響,接近身體、隨時處於運作/顯示狀態意味著這項 產品絕非智慧型手機的縮小版。

    Berg Insight執行長Johan Fagerberg在接受mobithinking.com專訪時指出,可穿戴裝置絕非炒作。

    他指出,2013年這個市場有高達96%的比重是屬於活動追 蹤器,僅有3%是屬於智慧手表,智慧眼鏡比重不及1%;預估到2017年智慧手表比重將竄升至55%、活動追蹤器將降至33%、智慧眼鏡將升至12%。

    Fagerberg認為,5年後人們使用的科技裝置組合將會和現在大不相同:現在,許多人可能擁有筆電、智慧機、平板,未來可能是隨身戴著智慧眼鏡、平板或智慧表加上筆電。

    《Pebble要開App商店、賓士汽車相挺,Pivothead SMART挑戰谷歌眼鏡》

    Pebble 12月18日透過官方部落格宣布,Pebble應用程式商店(appstore)將伴隨2.0版軟體開發套件(SDK)於明年初正式啟用,用戶透過官版 Pebble智慧機應用軟體就可進入Pebble應用程式商店;目前規劃將出現的六大類別包括:日常應用(股票報價、天氣、新聞)、遠端遙控、健身、工 具、通知、遊戲。

    cnet.com 20日報導,賓士(Mercedes-Benz)位於美國矽谷的研發中心正在開發Pebble應用程式,當前方出現路況時透過智慧手表警告駕駛人。

    此外,賓士車主在停車後還可透過Pebble取得確切的停車位置以及輪胎車壓等相關即時資訊。

    採用Sharp memory LCD低耗電螢幕的Pebble Smartwatch入圍英國知名科技雜誌「T3」2013年科技小玩意獎(Gadget Awards 2013)當中的「年度創新獎(Innovation of the Year)」。

    谷歌眼鏡(Google Glass)則是毫無意外地奪得這項大獎。

    雖然Berg Insight預測到2017年智慧眼鏡出貨量僅佔整體可穿戴裝置市場的12%,但這並無法澆熄其他廠商推出相關產品的興致。

    總部設於美國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的Pivothead研發團隊來自美國、台灣、中國大陸,其智慧眼鏡「Pivothead SMART(影片詳見http://youtu.be/gTqFXIR10zU)」自2013年11月12日在indiegogo.com公開募資以來, 截至目前為止(12月19日;距離截止日2014年1月11日還有24天)已籌得逾12.4萬美元、高於原定的10萬美元目標。

    409美元的單價除了讓你 取得智慧眼鏡(預計於2014年4月出貨),還包括一支Fuel Mod(1000 mAh備用電池)、一支Live Mod(即時串流Full HD影片播放;MicroSD記憶卡插槽)以及一支Air Mod(Android OS;GPS;加速度計;陀螺儀;WiFi;藍牙4.0)。

    Pivothead SMART主要規格如下:雙核心ARM Cortex A7 1.3Ghz處理器、4GB RAM、16GB原生記憶體(可拍兩小時Full HD影片)、透過MicroSD可將記憶體擴充至32GB、LED ightguide HUD、Sony 800萬畫素CMOS影像感測器(3264x2448畫素)、可連續拍攝180分鐘的1080p畫質影片、可防水、GPS(需搭配Air Mod)、可即時串流轉播1080p影片(需搭配Live Mod)。做為對照(註:資料取自Pivothead SMART),單價1,500美元、目前僅在美國做限量販售的谷歌眼鏡配備1GB RAM、無法擴充記憶體、配備500萬畫素影像感測器、僅能拍攝720p影片、不支援抽換式電池、不防水。

    《李嘉誠投資Misfit,Jawbone有雅虎CEO站台,軟銀挺Fitbit》

    混合訊號IC設計大廠芯科(Silicon Labs)於10月28日宣布,Misfit Wearables設計、全球最優雅的鈕扣型健身追蹤器「Shine(影片詳見http://youtu.be/ORKGwpwRAYk)」採用芯科的 「EFM32 Leopard Gecko」32位元微控制器(MCU)。

    芯科宣布這項訊息後股價沒有太大的反應、11月19日當天甚至破底(37.57美元)創逾1年新低。

    不 過,techcrunch.com 12月4日披露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私人投資公司「Horizon Ventures(HV)」對Misfit投資1,520萬美元後、芯科當天就收漲1.22%至39.93美元;12月18日盤中更創下42.80美元的 波段新高。

    HV董事Jason Wong將成為Misfit的董事會成員。

    Misfit為何能夠在眾多穿戴裝置廠商中獲得李嘉誠關愛目光?首先,成立於2011年的Misfit Wearables創辦人包括前蘋果、百事可樂執行長史考利(John Sculley)、Sonny Vu以及Sridhar Iyengar(AgaMatrix科技長)。allthingsd.com報導,Misfit執行長Sonny Vu日前表示,Shine廣泛發售才4個月、預估到今年底的累計出貨量將突破20萬。他透露,最快在2014年夏季Misfit就會推出新產品。

    Misfit設計的鈕扣型健身追蹤器「Shine」售價119.95美元。可以跟著主人(使用者)上山下海(具防水功能)的Shine依靠一顆 CR2032鈕扣型鋰離子手錶電池就可運行長達4個月的時間。使用者只要將Shine放在行動裝置的螢幕、短短數秒時間即可完成資料同步化的動作。

    thestreet.com 12日指出,喜歡進行企業併購的雅虎(Yahoo!)執行長Marissa Mayer目前同時也是活動追蹤器(UP)開發商Jawbone的董事會成員,這使得這家公司成為未來可能被併購的對象。Jawbone甫於今年9月籌得 逾1億美元的資金。文章中指出,甫於8月籌得4,300萬美元資金的的Fitbit可能獲得蘋果(Apple Inc.)、Nike(自家擁有Nike Fuelband運動手環)或Under Armour(甫於11月併購MapMyfitness)的青睞。

    Fitbit自2007年創立以來累計籌得6,650萬美元的資金,目前擁有220位員工、多數是待在舊金山。2009年推出第一款產品的 Fitbit目前提供五種不同裝置、售價介於60-130美元之間,在全球27國、逾3萬家商店都買得到他們的產品。Fitbit股東來頭不小、絲毫不輸 給獲得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私人投資公司「Horizon Ventures(HV)」青睞的Misfit Wearables。投資Fitbit的企業包括軟銀創投(SoftBank Capital)、高通(Qualcomm Ventures)、SAP Ventures。軟銀是中國大陸最大電子商務公司阿里巴巴集團(Alibaba Group)的最大股東。

    《Filip:追蹤小孩或另一半都很方便的智慧手表》

    相信許多家長都有希望家中的小大人可以平安、快樂長大。

    Filip Technologies, Inc.自11月22日起透過AT&T通路販售專為5-11歲小孩設計、具通話/定位功能的智慧手表「FiLIP(影片詳見:http: //youtu.be/ONPMEg5K8jE)」。

    這款產品售價為199.99美元,內建GPS/aGPS、Wi-Fi,家長僅需月付10美元即可與佩 帶手表的小孩無限量通話或傳送簡訊。FiLIP讓家長透過智慧型手機設定安全區域,一旦小孩進入或離開該區就會發送通知。

    FiLIP具有一般智慧機的雙向通話功能,若遇緊急狀況,小孩只要按下智慧緊急按鈕達三秒鐘的時間就會立即啟動自動定位信標(將小孩現在位置資料傳 送給主要帳號持有者)、環境錄音,並依照事先排定的先後順序撥打第一優先的預設電話號碼、若無人回應則會自動撥出第二支預設號碼(註:總計有五支號碼)。

    看到這裡,腦筋動得快的人或許會考慮送一支給另一半或男/女朋友。畢竟,戴在手上的裝置,再也沒有理由說:「沒聽到」、「不在身邊」。在經過改良、調整後,FiLIP或許也有機會搖身一變成為防止失智老人走失的利器。

    《土曼E-Ink智慧表T-Fire工程機22日出貨》

    彭博社於11日引述訊息人士談話報導,鴻海(2317)計畫成立一個投資基金、贊助 從事穿戴式運算科技的新創企業。中國媒體《安珀網》11月報導,北京土曼百達科技(Tomoon)發表的「T-Fire(見圖)」智慧手表是一款由富士康 (富智康)代工的1.73吋E-Ink(元太)柔性多點觸控螢幕(解析度:320x240畫素)產品。

    T-Fire採用Android 4.3作業系統(OS)、1GHz CPU、九軸傳感器、藍牙4.0+低功耗,可透過應用軟體(App)提供健康計步、尋找手機等功能。中國經濟網13日引述每日電訊報導,土曼智慧手表透過 整合思必馳對話工場提供的智慧語音互動方案就可完成鬧鈴叫醒設置、天氣查詢、股市資訊查詢等動作。土曼22日透過微信宣布,500支T-Fire工程機 (註:未來可免費換正式版)22日出貨、其餘將陸續在未來一個月內完成出貨動作。

    2014 CES 穿戴式裝置、生物辨識為亮點

    再過兩周就即將告別2013、迎向2014,緊接著每年科技業的大事CES也即將登場。

    延續2013年的趨勢,穿戴式裝置將持續引領風潮,成為CES中的一大亮點。

    除此之外,富士康雜誌也指出,生物辨識也將會是展期的重點之一,2014將會有許多可代替密碼的生物辨 識技術陸續在市場中發布。


    自蘋果在iPhone 5S中加入指紋辨識功能後,讓生物辨識技術開始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據市場預測,明年將會有至少七到八款智慧手機具備指紋辨識功能,不過蘋果仍維持一貫的風格,獨立運作自身的生物辨識技術。

    而另一方面,Google則是採取開放的態度,以FIDO聯盟(即線上快速身份驗證聯盟)的成員身份積極推動 U2F(Universal 2nd Factor)協議,此協議包含一款名為YubiKey Neo的USB鑰匙。

    同時,Google也在研發一種安全、易於使用且可以代替密碼的身分認證平台。 

    儘管目前FIDO聯盟的開放標準仍然處於初期的發展階段,但已有許多相關產品開始展出,且富士康雜誌認為,明年的CES展中將可以看到多家製造商展示 FIDO認證過的產品。

    除此之外,在其他生物辨識部分,語音辨識大廠Agnito將會展出語音認證(Voice ID)技術,讓用戶可透過聲音來進行身分辨識,而EyeLock則將展出虹膜辨識的技術。

    在穿戴式裝置的部分,除了眾所皆知的Google Glass之外,Google最新的穿戴式相機也將首次亮相。

    Google與嵌入式數位多媒體核心處理器廠商Ambarella合作研發穿戴式相機技術。 

    Ambarella表示,當用戶帶上此相機後,可連上Google日前發表的Helpouts網站,藉此教練可從學員的角度看到即時的視訊,進而進行健身、藝術或烹飪等教學。

    惠普:2014年進軍3D列印市場 不靠收購途徑

    據國外媒體11月27日報道,惠普將自主開發3D列印技術。

    惠普公司CEO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 )26日在公司第四季度業績發佈會上稱,2014年惠普將有組織地進軍3D列印市場,不靠收購方式。

    3D印表機可以列印眾多物件,包括玩具、汽車部件等。

    過去數十年,雄踞傳統噴墨和鐳射印表機領域的惠普公司一直未進軍3D列印市場的確令人匪夷所思。

    在此之前,惠普只和3D列印技術的領導者Stratasys公司合作過。

    今年 6月份,Stratasys公司以4.0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4.6億元)的價格收購了MakerBot公司及其廉價印表機產品線,從而鞏固了其領導者地位。

    然而,一向以收購多家公司著稱的惠普公司決定,在3D列印領域或獨自前行。

    惠特曼認為,3D印表機市場對IT行業巨頭惠普來說前景大好。

    惠普2014年推出3D打印機秘密地下試驗室曝光

    據美國《連線》雜誌​​12月4日報導,近年來,整個科技界都掀起了一波3D打印技術的熱潮。  

    而作為“打印機之王”的惠普此次卻似乎並沒有積極地參與其中,這不免讓人們有些詫異。  

    不過,當你進入惠普位於Palo Alto的研發中心的地下室時,你會驚奇地發現原來這裡秘密的藏著一台3D打印機。  

    這個項目一直處於嚴格的保密狀態,先前也從未有媒體拍到過關於這個地下室裡的任何照片。

    而就在本週,《連線》雜誌意外獲得了進入這個秘密實驗室的機會。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惠普神奇的3D打印機實驗室吧。

    這個打印機看起來像頭怪獸。 

    它足足有五英尺那麼高,由許多巨型的金屬打印部件和一些常規大小的設備組合而成。  

    其次,我們此次看到的這個3D打印機僅僅是一個用來研發和測試的原型機,未來它將可以打印出3D的物體,比如鑰匙扣、聖誕裝飾品和玩具屋的家具等。  

    此外,據了解這個打印機使用的材料是一種惠普自製的特殊聚合物。  

    而且為了保持其光滑及彈性,該聚合物被保存在一個約有六個厚紙板箱大小的容器裡。
     
    而據報導,近日惠普一反常態開始在公開場合暢談其希望未來在3D打印市場上所扮演的角色。  

    且在11月份的時候,惠普CEO Meg Whitman也表示她十分看好3D打印市場,併計劃將在2014年推出其首台3D打印機。

    惠普一直在傳統打印(2D)市場上處於領先地位,但是,在近年來,公司卻似乎也一直沒有跟上整個行業的發展腳步,以至於讓其他公司搶占了3D打印領域的發展先機。 

    對此,惠普地下實驗室的負責人Martin Fink就指出,相較兩個市場發展,他們認為普通消費者並不會很快涉足3D打印市場。  

    因為我們可以隨手在網上就可以買一台99美元的噴墨打印機,但是對於3D打印來說這似乎有些困難。
     
    而且,目前的3D打印機操作過於復雜,且質量差、速度慢。  

    因此,Fink建議,現階段消費者可以先選擇通過一些提供打印服務的公司來幫助其完成高質量的3D打印任務。  

    一家名為Shapeways的公司就是利用3D打印技術來為顧客定制他們自己設計的各種物品,並為客戶提供了銷售物品的網絡平台。
     
    不過與Shapeways相比,惠普的野心更加大。  

    其希望能夠專門為這些提供3D打印服務的公司來生產打印機。  

    這些打印機不僅可以滿足人們的日常需求,並且其打印出來的產品也能保證較高的質量。  

    在惠普看來,這個市場相當有價值。  

    而惠普也不知道,為此他們還要投入多少時間和金錢。

    數位印染 (環保概念_噴墨技術新需求)

    彩色噴墨T-shirt噴墨列印機,給你最直接的感受

    數位印花工場簡介影片 (個性化真的是未來趨勢)

    棉T直噴機實際噴印實況 (與3D列印相同理念_自造者)

    阻礙3D打印技術發展的幾項因素

    解決了,價格、易用性,可靠性這些問題,3D打印才能真正實現產業化製訂。  

    儘管3D打印看起來有無限的前景,但是目前還有很多技術有待突破。  

    StrataSYS董事會主席Scott Crump坦承,材料的突破會帶來更高的技術革命。
     
    在3D打印領域,材料是技術的核心之一,目前打印出來的材料以ABS(熱塑料)和樹脂為主。

    兩種材質就像打印機中不同顏色的墨盒,在機器內“熔化”,通過不同比例的材料混合,可以產生出將近126種軟硬不同的新材料。
     
    Scott 拿著一款鋥亮的水龍頭對記者說:“這款水龍頭是用3D打印製造的,內部材料是'塑料',而外層的金屬是後鍍上去的。

    ”現在他們的研發人員正在研發可以直接打印的金屬材質並取得突破。
     
    展益彬向記者透露,目前西北工業大學等研究機構已經在藉助激光技術實現金屬材料“打印”取得了初步進展。
     
    但是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總體而言,目前能夠應用於3D打印的材料還非常單一,以塑料為主,並且打印機對單一材料也非常挑剔。
     
    一家使用3D打印機的公司就曾遇到打印機“墨頭”不工作的問題,經過近一個月的技術排查發現,是墨盒上方的一個小部件更換為替代性材料,過於敏感的墨盒“不識別”造成的。 這些小問題導致了3D打印在材料上的單一性和高成本。
     
    除了材料上的突破,打印產品的抗壓性也是技術難題之一。

    3D打印的原理就是將立體的產品以一層層的平面疊加堆積而成。

    如果不是超高精確打印,用戶可以用肉眼看到打印產品一層層的細紋。
     
    具體而言,假如用3D打印機來打印一個瓶子,從瓶底開​​始一層層向上堆積,成型的材料在縱向上可以支持很高的受力,但橫向上,受力大大降低,過大的受力有可能“斷裂”。
     
    “3D打印的產品表面粗糙度較高,也就是不夠精密,廣泛應用於那些對外形有要求,特別是複雜外形但對內部無要求的產品上。”展益彬說。
     
    這帶來的新問題是工業設計階段的保密性加強,但成品的複制性越來越容易,借助材料和結構的高複雜性提升複製成本也將成為國內工業企業的研究重點。
     
    最後,David告訴記者,目前從計算機設計稿到產品打印,使用3D設計軟件,而全球的工程師或設計師更多地習慣於2D即平面設計,目前大量的設計人員正在從2D設計向3D設計轉變。
     
    在業內人士看來,只有解決了易用性、價格、可靠性這些問題,3D打印才能真正實現產業化。

    Epson SureColor F2000 DTG Dark Shirt Printing Start to Finish

    原裝 VS 兼容墨盒打印機耗材

    隨著打印機價格的下降,幾百元的噴墨打印機已經隨處可見,可是買得起用不起就成為企業採購專員最頭痛的命題。  

    個頭不大價格不低的墨盒,幾乎佔了日常辦公開銷的七成。

    將就一下用兼容吧,又怕賠了夫人又折兵。

    莫非魚與熊掌真的不可兼得? 下面,筆者將為您具體分析如何選擇耗材。
     
    關於原裝墨盒和兼容墨盒
     
    不少人認為假墨盒就是兼容墨盒,這是不正確的。 
     
    雖然國外廠商強烈建議消費者停止使用兼容墨盒,並在設計上給兼容墨盒的使用造成障礙,但兼容墨盒確實是一種降低打印成本的有效手段。 
     
    而假墨盒則純粹是假冒偽劣產品,它與原裝墨盒的外包裝幾乎是一模一樣的,而裡面的墨盒墨水皆為劣質產品。 
     
    可見,兼容墨盒是有益無害,並且,隨著兼容耗材供應商的興起,某些品牌的兼容墨盒質量已經和原裝墨盒相去不遠,雖然可能還不能滿足一些高要求的打印用戶,但一般打印中基本看不出和原裝墨盒的差別,更沒有傳說中的什麼堵塞噴頭、影響打印機壽命等問題。 
     
    下面要說的就是針對那些迷信原裝墨盒的消費者,你到底有沒有必要選擇價格更昂貴的原裝墨盒?
     
    什麼是原裝墨盒和兼容墨盒?
     
    原裝墨盒:由打印機生產廠家所生產的,匹配相應打印機型號的墨盒,就是原裝墨盒。
     
    兼容墨盒:不是由打印機生產廠家生產的,能夠使用在這些打印廠家生產的相應打印機內的墨盒,我們稱為兼容墨盒,這些墨盒一般在外形上與原裝墨盒類似,但不完全相同,因為需要規避一些專利的問題。 
     
    但是能無障礙的使用在相應型號的打印機上。
     
    為什麼兼容墨盒的價格會這麼低?
     
    一、墨盒的生產成本本身就不高,它不像一些電子類商品,內部結構的組成複雜,墨盒的組成是相對簡單的一個產品。
     
    二、兼容墨盒省去了前期投資,由於打印機的生產廠家前期的大筆開發資金的投入,造使他們需要提高產品價格來達到快速回收成本,而兼容墨盒就免去了這一部分,因為開發的成本相對低廉很多。
     
    兼容墨盒與原裝墨盒的質量對比
     
    在質量方面,是客戶關心最多的,當然這裡也包含了現在市場上個品牌的兼容墨盒質量參次不齊的原因,令到一部分用戶在第一次用到了質量比較次的墨盒後對兼容墨盒失去了信心。  
     
    但是,從一些大的兼容墨盒企業上來對比,他們也是會經常用原裝墨盒的打印質量來與自身的兼容墨盒做對比測試,而且有一點是要注意的,就是廠家所定的標準,一定是比用戶使用的標準要高的,因此好的兼容墨盒一定是能符合用戶的使用要求的;這一點是不用質疑的。
     
    使用了兼容墨盒後打印機不保修的問題
     
    在很多用戶來說,這個問題還確實阻止了他們購買兼容墨盒的意願,但是在我看來,這個完全不是問題,試想想,打印機買回來多少錢,購買原裝墨盒要多少錢?而且買打印機是會送一套墨盒的,站在用戶的角度來說,送的這套墨盒完全可以用來檢測打印機質量的問題,如果在這套墨盒的使用中打印機就出現問題了,那趕快保修趕快換,如果這套墨盒使用完後,我認為就不必買原裝墨盒,為什麼呢?因為買一套墨盒或買兩套墨盒的價錢,就相當於一台打印機了,所以何必去在意是否保修的問題呢?我們要保修,是為了能節省資金,畢竟一台高價值的東西再買一台會花費更多的錢,但是打印機不是這樣的,後續耗材的花費比打印機本身的價值高很多, 因此保修對於打印機用戶來說只是個雞肋。
     
    那麼,到底是選兼容墨盒,還是原裝墨盒好呢,下面我們將為您一一道來。
     
    以圖像輸出為主的企業用戶
     
    這包括從事各類廣告設計、藝術設計、數碼照片打印等專業用戶。  
     
    由於本身行業的需要,這類用類十分注重打印製量,對顏色的表現能力要求十分高。  
     
    因此筆者認為這類用戶應該不惜成本選用原裝耗材,而且應該跟打印機是用一種品牌的,畢竟各廠商的墨水生產工藝都不相同,著名品牌的產品往往能很好地搭配。 
     
    記住,質量就是第一!
     
    以文檔輸出為主的企業用戶
     
    雖然同為企業用戶,但這一類跟前一類顯然是不同的。  
     
    以文檔輸出為主的企業用戶的打印要求著重於數量上,打印質量一般只要求清晰。 
     
    因此對於耗材的選用應以經濟耐用為主,這方面兼容墨盒就十分適合了。 
     
    可能還有很多人對兼容墨盒依然存有偏見,其實,兼容墨盒在經過多年的發展生產技術已相對十分完善,某些品牌的墨水生產工藝甚至達到了國際水平。 
     
    當然,那畢竟是少數,絕大部分兼容墨盒的質量跟原裝墨盒依然有很大一段距離,不過在文檔輸出方面的表現已是卓卓有餘,何況它的價格優勢是原裝墨盒無可匹敵的。
     
    個人辦公及小型工作組用戶
     
    這類用戶日常打印作業一般會同時涉及圖像和文檔,而對於圖像打印的要求雖不不及專業用戶高,但還是要有較好的質量。 
     
    但原裝墨盒對於這類用戶來說實在是太昂貴了,所以不妨選用優質的兼容墨盒。 
     
    正如前面所說目前已有國內廠商在墨水製造工藝上能與國外品牌相匹敵,例如原色科技的"碳零"技術,打印效果絕不會比原裝墨盒遜色,價錢卻便宜很多,達到質量價格雙贏的局面。
     
    一般家庭用戶
     
    這類用戶的特點是打印要求相對不高,絕大部分也只是偶爾才打印。 
     
    他們一般選擇的是入門級打印機,而廠家給這類打印機的設計一般都是採用墨盒與墨頭一體化,這樣有兩點不好:第一,當某一顏色用完便要整套更;第二,連帶墨頭更換增加了費用。
     
    因此往往很多人抱怨這類打印機是買得起但用不起,甚至你還會認為重新買一台新機比更換墨盒更划算,這時候兼容墨盒無疑就是一般家庭用戶最好的選擇了。 
     
    其實我們還可以嘗試選擇注墨的方式,既防止了僅僅單種顏色用完的浪費,又極大的節省了成本。 
     
    萬一堵塞噴頭怎麼辦?那到時候才換也不遲嘛,反正換墨盒的同時墨頭也一併更換了的。 
     
    再說,堵頭的機率雖然是存在,但並不像想像中的那麼嚴重。 
     
    至於注墨後的打印質量,還是能令人愉快地接受的。 
     
    一般家庭用戶是最應該走出對原裝墨盒迷信的消費者,當然,如果你不在乎那點小錢那又另當別論了,畢竟原裝墨盒質量有著很大保證,可以讓人更放心。

    微軟攻穿戴 鴻海沾光

    穿戴式話題正夯,市場再度傳出微軟啟動「Fortaleza」 計畫,已調派為微軟開發出Kinect體感遊戲機的大將吉普曼(Alex Kipman) 負責操刀,投入開發Kinect智慧眼鏡等穿戴裝置,國內廠商以鴻海(2317)、和碩受惠機會大。

    穿戴式話題火熱,相較於蘋果iWtach智慧手錶傳聞已久,可能於明年推出,谷歌的Google Glass智慧眼鏡也已小量出貨給部分開發人員,微軟在穿戴式領域的布局顯得緩慢且低調。
    繼先前傳出微軟啟動一個代號為「Fortaleza」 的智慧眼鏡研發項目,可能做為Xbox遊戲機的配件,計劃於明年上市。

    美國科技部落格The Verge 昨(20)日再度報導,微軟已調派有「Kinect之父」之稱的吉普曼,在微軟總部負責投入穿戴式裝置開發,目前進行中的項目包括搭載1.5吋螢幕的智慧手錶、以及與Google眼鏡類似的Kinect智慧眼鏡等。

    據報導,Kinect眼鏡和Google眼鏡類似,都會搭載許多的智慧功能,可以透過WiFi 或4G無線技術連接網路。比較值得注意的是,吉普曼未來可能把擅長的Kinect體感技術導入微軟穿戴裝置中。

    不過,微軟並未透露其穿戴式裝置的開發時程與上市時間。法人分析,智慧眼鏡比起一般3C產品更為精密,以Google眼鏡為例,台灣供應鏈並未分到太多大餅,僅提供LCOS微投影關鍵技術的奇景光電(Himax)成為最大贏家。

    微軟與台廠合作關係向來密切,未來如果推出Kinect眼鏡,以鴻海與和碩最有機會受惠。鴻海目前是微軟Kinect one遊戲機的主要代工廠;而微軟近幾年推出Surface 平板電腦等硬體產品,多由和碩負責操刀。

    微軟亞太研發集團主席張亞勤日前表示,穿戴裝置還在摸索階段,預言五年內無法像iPhone、iPad 一樣席捲全球,成為市場主流。

    Stratasys Stock Chart (股價再創歷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