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help me to click the ad. Thanks!!

股市和股票何必要有量?

「跌破減碼,突破加碼,然後剩下的都只有耐心等待。」-邱永漢

「我會希望我所有的股東都不要賣任何一張股,如果他們做得到,他們就會得到豐碩的結果。」-華倫。巴菲特

「成交量少並且上漲是最好的格局,因為這意味著大家都惜賣,股票掌握在固執的投資者手中,反而成交量大時卻上漲時,股票前景堪憂,這意味著有許多股票已經從固執的人轉到猶豫的人手上了。」-安德烈。科斯托蘭尼

「股市在下跌的時候,量會越來越小,蓄積的上漲的能量會越來越大,而在上漲的時候,當量會越來越大,蓄積的下跌的能量也會越來越強。」-日本股神。市川銀藏

股票當中,最好的漲法就是無量漲停,因為沒人肯賣,只有人想買,所以一下子價格就追到最高並且鎖住,其實也沒鎖住,只是可以賣的人預期股價還會漲所以不肯賣。
當開始出量時,就表示有人開始在倒貨。

反之,股票當中,最可怕的跌法也是無量跌停,代表沒人想買只有想賣,因此如果忽然出量,表示有人肯接,那麼也離股價止跌不遠了。

大家看股票總看成交量,這是台灣散戶被分析師催眠的壞結果之一,就像專心在移動平均線一樣,成交量也是,因為太在乎波浪理論的買賣法則,所以都把買賣建立在一個簡單的基礎上。

當開始漲時,量要跟著上去,因為這樣才代表前面買的人已經賣了被後面進來的人接手,然後如此類推,這樣漲上去,在最後爆量不漲時,就會代表反轉。

前面的理論是對的,剛開始買的人,一定都是股價跌低肯買的固執投資者,所以他們成交量小,敢買的只有他們,而如果他們在股價上漲時賣了,通常都不會買回來。所以當量大不漲時,滿手股票的猶豫投資者緊張了,碰上一點利空就會拼了命的先把股票賣了,這是俗稱的多殺多。

但是後面呢?當下跌的時候,因為賣的人多而買的人少,所以會量縮下跌,最後當一切都沒人肯買的時候,出現了原本的買家,把一切都用最低價買走,因此稱之為爆量下殺止跌。

理論上是這樣的,但實際上爆量止跌的換手指發生在上漲的過程當中,當上漲過程面臨回檔時,往往有量大的下修被其他認為會繼續漲的人換手接走,因此發生這種情況股價還會繼續上漲。

而在下跌坡時,發生這種情況後往往還要在量縮個幾天才會止跌,但上漲的力道卻會因此增強。

這意味者,上漲時的理論是可靠的,但下跌時候卻有二種結果需要做判斷。

也就是說,線圖的量價分析止最終作用只於結果論上,要用結果去講前因誰都會,但真正的一切前提還是都建立在當時發布了甚麼新聞,國家前景如何,股市本身有沒有更多的資金匯入,新上市的公司熱度如何,綜合許多原因才組成的線圖,光靠線圖就想判斷未來發展,套句巴菲特的話:「靠過去的走勢就能賺錢的話,那麼最富有的人就是圖書館管理員。」

資深投資者陳進郎最近出了一本書上所言:「股票對於散戶而言最重要的技術無非就是選股、選股、還是選股,營業員只會喊量,投顧們只會想靠解析大盤,因為那最好解的,也是最好賣會員證的公關。」

量只有幾個最基本的要看而已,第一個是買的股票是不是無量上漲,如果是,代表續漲空間大,惜售者多。

第二個是如果爆量上漲,前景堪慮,代表肯賣的肯買的人很多,這反而是多殺多的培養前提。

第三個是如果無量下跌,也市前景堪慮,代表肯買的人還沒出現。

第四個是如果爆量下跌,代表準備止跌回穩,因為有人肯逢低承接。

這是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提出的量價循環的理論,比起其他理論的不確定性,專心在看盤解析成交量背後的心理變化是比起先做技術分析還有用的東西。

投資人要在晚上思考,盤中觀察,然後在盤尾決定。一旦思考正確就要堅定不疑。

但要能夠豐收,一切只能保持耐心。

猜指數的只能抱持著猜的心情,要相信包含自己誰也無法說得準。

如果抱持著自己不是猜而是算的,這是最危險的心態,因為在指數真正猜中時,就會被自己的傲慢所蒙蔽。

然後在下一次的思考當中失去了可以反省的空間,這時也離出錯不遠了。

我希望的量就是最好都不要出量的上揚,這樣才意味者收穫的空間更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