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help me to click the ad. Thanks!!

積層製造技術要成為主流還缺什麼因素?

儘管積層製造技術是2014年值得關注的科技進展動態之一,但對消費者和企業而言,積層製造技術是否已具備真正成為主流的設備和條件還尚不清楚。

根據我們如今所知道的,3D印刷技術很明顯更有機會首先成為企業的主流。

畢竟,像三維快速成型機公司3D Systems已足夠與製造商緊密關聯。

積層製造機開發公司Stratasys也是該技術領域的一大廠商,它不僅擁有創新技術,而且對IT買家而言,該公司還有充足的業績記錄。

華爾街分析師預測,到2016年底,最大的積層製造技術廠商將能獲得10億美元的收入,這大約是其2013年銷售預估的翻倍。

而一個高端的系統大約需要100萬美元,一般會用於生產製造和推動銷售。


關鍵的問題是:我們的技術達到那一步了嗎?積層製造技術何時才能成為主流?促進這個生態系統的發展還需要什麼的產生?如今,積層製造技術對公司和愛好者而言都比還較大。

下面是筆者對積層製造技術要成為主流需要發生點什麼發表的一些看法。

商業方面:

•產品證明。

將3D印製技術用於生產製造,否則Stratasys公司和3D Systems根本不能在2013年取得10億美元的收入。

在大規模積層製造技術背後,才有著真正的收益、設計和样機研究進展及效益。

在講述產品案例時, 這個行業難免會遇到一些麻煩,畢竟企業巨頭往往拼湊不了什麼好故事。

而Stratasys公司以其最新的推出的多材料彩色積層製造機—Objet500 Connex3列印出的Trex自行車頭盔便是一個不錯的產品案例。

我們還需要更多這樣的產品進行研究。

•集成和執行合作夥伴。

一家企業軟件需要有像IBM和埃森哲這樣的集成商和管理諮詢公司,雖然這並不代表積層製造技術公司也需要類似的幫助。

但現如今,積層製造技術在製造業存在著可有可無的風險。

而大型集成商或許能夠再創一個供應鏈管理神話。

•新的個性化產品。

一家企業若不僅能夠為個人量身定制產品,還可為大的群體定制產品,那或許會令人嘆服。

在一個容易被競爭者效仿的行業,利用3D印刷技術對產品進行設計和優化或將事半功倍。

•干擾市場。

在某種程度上,積層製造技術能夠使小公司像大企業那樣飛速生產。

需要有一家初創企業能提供一種拳頭產品,使企業必須購買積層製造技術,避免中國和其他擁有全球供應鏈的商業巨頭採購。

•真正的整體持有總成本和投資回報案例。

將積層製造技術與收入緊密聯繫,畢竟節省成本是製造業的關鍵。

雖然還沒有足夠敲定確鑿數據的部署,但必須要有合適的價格來吸引CFO們簽署支票。

•大型企業玩家。

雖然3D Systems和Stratasys很可能成為下一個惠普,但企業買家總喜歡購買已知廠家的產品。

或許惠普應該進入該市場,順便帶進幾家競爭對手,那麼積層製造技術及其收益將會獲取更多企業利益。

消費者方面:

•一個軟件生態系統。

就像Adobe將三維建模引入其“創意云”(Creative Cloud)服務的舉措便是該公司邁出的積極的第一步,積層製造技術需要更多可以證明它與噴墨列印機不同的地方。

而這種生態系統也需要業務方面的支持。

•更低的價格。

積層製造機必須降低到約400美元的範圍才會成為消費者的一項選擇。

而要達到這個價格範圍,就需要擁有像惠普、佳能這樣規模的廠商進入市場,而且之後還需要進行供應。

如果噴墨列印機具已經令客戶頭疼預算,可以想像積層製造機將更令人頭疼。

•家喻戶曉的名字。

在消費市場取得進展對積層製造機製造商而言是很昂貴的。

或許像惠普和佳能這樣為數不多的公司才適合進行營銷預算,用於對大眾的宣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