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help me to click the ad. Thanks!!

CastAR Kickstarter

Canon MREAL Mixed Reality headset hitting US March 1st for $125,000

Virtual Reality with Kinect - House Browsing & Painting

GOOGLE GLASS FOR FITNESS - Race Yourself - Virtual Reality Fitness Motiv...

First Look: Hands-On with Sony's Project Morpheus Virtual Reality Headset

不只FB佐克伯,另外5家大舉投入虛擬實境的科技公司

Facebook以20億美元收購虛擬實境裝置開發商Oculus VR,執行長佐克伯(Mark Zuckerberg)大膽宣示虛擬實境是繼行動通訊後的下一個主流平台。

相中這股潛力的可不只Facebook,科技資訊媒體Mashable點名另外5家大舉進軍虛擬實境的科技公司,分析這些Oculus VR的競爭對手們:

1. 索尼的「Project Morpheus」

身為遊戲硬體大廠的索尼(Sony),3月中在全球遊戲開發者大會 (GDC, 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 上發表頭戴式虛擬實境裝置「Project Morpheus」的原型機,儘管出手的時間點稍嫌太遲,但這款產品獲得許多測試好評,外界仍對索尼在遊戲設備上的設計能力深具信心。

2. Google Glass

雖然這款智慧眼鏡並不主打虛擬實境,再加上隱私顧慮、外型不夠美觀、正式上市日期與價格都還未知等種種問題,Google Glass對Oculus VR的威脅似乎還不成氣候。

但同樣是主攻視覺的穿戴裝置,有不少開發者已經在探索擴增實境的相關應用,可望為Google Glass帶來殺手級的使用體驗。

3. 微軟的「Kinect」

較偏向擴增實境的Kinect,玩家不需要穿戴任何裝置,透過遊戲畫面與體感操作,反而營造出更加身歷其境的沉浸體驗。

近來也可看到微軟朝這個方向來發展Kinect的相關應用,若推出進階投影技術來改造現實環境,微軟在相關市場將具有強大競爭力。

4. Canon的「MREAL」

這款產品看起來就像「企業用的Google Glass」,有點像Oculus Rift與Google Glass的綜合體,主要是針對企業端的解決方案,提供開發商以擴增實境的方式,來輔助產品的開發與設計,可算是個具有新意的應用方式。

5. CastAR

從遊戲軟體公司Valve出來的兩位創辦人,在Kickstarter上推出這款產品,雖然技術與系統的成熟度還不及Oculus Rift或Project Morpheus,但仍募集到100萬美元資金,遠超過原本設定的40萬美元。

再加上Facebook的高調收購動作,有可能對Oculus VR的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市場或許會轉而對CastAR產生興趣。

Oculus車庫創業 臉書20億收購


Facebook昨(26)日宣佈以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3D虛擬實境技術的硬體公司Oculus,打算進軍頭戴式顯示器市場,其交易金額創下Facebook排名第二,僅次於今年初的WhatsApp收購價(190億美元)。


Oculus 是一家位於加州,僅成立兩年的新創公司,創始人Palmer Luckey是一位年僅21歲的大學中輟生。

Palmer 自15歲就開始他的車庫創業,研發頭戴式虛擬實境裝置。

其產品是一款名為Oculus Rift的虛擬實境頭戴式顯示器,已經發展到第二代。

儘管目前只販售給遊戲開發人員,並不開放給一般的消費者,但Palmer Luckey表示,Oculus一直致力於將此技術打造成適合大眾使用的技術。

由於Google Glass掀起了一股頭戴式顯示器的開發浪潮,例如Sony等大廠也都推出類似的設備,市場認為將對遊戲市場造成衝擊,Oculus一位共同創辦人表示, 未來10年內,虛擬實境將變得無處不在、價格優惠,並且將義舉改變遊戲方式,這個趨勢也確保Oculus平台的成功。

不過,Facebook的野心顯然不只是在遊戲市場上,藉由收購Oculus將會把Facebook推到穿戴式裝置市場上,並且具備與Google Glass競爭的實力。

Facebook首席執行長Mark Zuckerberg指出,要將Oculus的設備拓展是遊戲以外的應用,例如通訊、娛樂、教育等。

他也表示,Oculus Rift未來將會用於通信平台上,用戶可透過它觀看球賽、與醫生進行健康諮詢、或參加線上課程,「手機是當今的平台,但我們也在為了明天的平台做準備,」 Mark認為,虛擬實境產品將會是在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的之後的新趨勢,因此這次的收購將會是一個長遠的投資計劃。

Facebook已經認知到虛擬實境的技術發展潛力,而收購此舉除了將帶給Oculus開發團隊改變世界的機會外,Mark也指出,Oculus將有可能打造出有史以來最"社交”的平台,並且改變人們的溝通、工作等生活方式。

搶攻虛擬實境 臉書20億收購Oculus

Facebook以20億美元的代價收購Oculus VR,祖克伯(Mark Zuckerberg)表示,目的是為了運算的未來而下的長期賭注。

Oculus製作讓玩家得以親臨奇幻世界的頭戴裝置,雖然它並不是第一家將虛擬實境技術運用在大眾化商品而獲利的公司,但與社群網站巨人結合,確實十分令人驚奇。

玩家一直夢想著能有個頭戴式裝置,讓他們能夠彷彿置身於栩栩如生的世界。

拜運算能力和軟體的發展之賜,這個夢想已經更為接近現實;Oculus開發的原型Oculus Rift,最近曾在科技盛會SXSW上展出,讓有幸試戴的與會者極為讚嘆。

其他企業也將目光對準了虛構實境。

索尼最近公布了Morpheus計畫,他們開發的虛擬實境頭戴裝置原型,可以與PlayStation 4主機連結,讓遊戲體驗更加真實;謠傳微軟也在為Xbox主機開發頭戴裝置。

部分老玩家必定會覺得有些厭煩,畢竟,1990年代之時,個人電腦上的虛擬實境遊戲也曾被捧為下一個重大商機,但最後Sega VR等設備皆以失敗收場,因為技術實在不夠成熟。

不過,隨著圖像運算能力大幅進展、小型攝影機價格走低、超薄高解晰螢幕問世,已然讓情勢大幅改善;這正是為何Facebook相信Oculus在遊戲方面極具前景。

約7.5萬台Oculus Rift已經搶購一空,讓遊戲開發者得以好好利用其性能。

Facebook財務長艾伯斯曼(David Ebersman)指出,Oculus和Facebook未來光是在遊戲方面的利潤,就足以讓20億美元值回票價。

臉書再出手! 併購虛擬實境公司

3D列印公仔風潮 3D Systems高階機種擔當重任

3D列印的服務中,其中最受到一般消費大眾歡迎的服務之一,就是透過3D列印製作一個小型的個人公仔,或可稱之為「3D列印寫真」。

消費者想要什麼樣的尺寸、什麼樣的色彩與造型,都能夠輕易的客製化並且列印成逼真的人像。

3D列印公仔的原理,是將人物的3D資料,透過3D掃描器捕捉數位化之後,再透過3D列印機輸出,以往3D列印公仔的輸出物多以單色物件為主,如今隨著彩色3D列印技術的機種問世,廠商已經能夠做出彩色的物件了。

數位化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夠製作出各種尺寸的公仔而不失真,傳統的手工設計多半受限於小尺寸的人像,而數位化後的人偶,可以放大或縮小都不是問題。

馬路科技代理的3D Systems的彩色3D列印技術獨步全球,如日本SONY的3D公仔列印、台北松菸文創園區的誠品3D列印服務,都能夠看到3D Systems彩色列印設備擔綱重任,除了輸出速度的表現出色,色彩的呈現與造型的輪廓都能夠令消費者感到滿意。

引進3D列印技術長達18年的馬路科技,其實早於十年前就已經具有3D列印結合3D掃描,進行公仔設計之技術,也有許多業者與馬路科技長期配合,生產高品質的消費玩具、飾品與公仔等商品。

3D設計結合3D列印早已經是產業的趨勢,今後馬路科技也秉持著3D技術整合專家之使命,達成客戶所賦予之目標。

Lumus DK40 headset hands-on

21歲中輟生打造Oculus 臉書買了

社群網站「臉書」今天宣布豪擲20億美元買下虛擬實境科技公司Oculus。

Oculus穿戴裝置上市不過兩年即引起廣大迴響,而今更獲臉書青睞,打造公司的21歲大學中輟生功不可沒。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MailOnline)報導,現年21歲的拉奇(Palmer Luckey)15歲起在車庫創辦Oculus,開始研發頭戴式虛擬實境裝置,當時他還不過是個高中生。

上大學後,拉奇做出第一個頭戴式虛擬實境裝置 Oculus Rift,當時他還未中斷學業,但全部時間其實都已投入工作。

Oculus Rift今年稍早在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CES)展示,重量雖意外地輕,但外觀相當笨重,一開始曾讓人有所懷疑,然而試用過後,原先質疑的人莫不一掃疑慮,因為它的畫質雖然還稱不上身歷其境,但確實會讓人以為自己身處虛擬世界。

Oculus Rift售價350美元,2012年上市,但目前訂單已超過7萬5000筆。

臉書將Oculus稱為沉浸式虛擬實境科技的領導者,希望以Oculus的技術為基礎,發展通訊、教育與娛樂等領域的虛擬實境裝置。

臉書長期以來想帶領用戶更深入朋友生活的企圖心,可望透過這筆包括現金4億美元與臉書(Facebook)2310萬股股票的交易達成。

臉書併Oculus 攻穿戴裝置

全球當紅社群網站臉書宣佈,將砸下近20億美元買下虛擬實境科技公司Oculus VR Inc.,首次揮軍行動硬體產業。

根據彭博報導,總部位在加州孟羅公園(MenloPark)的臉書(Facebook Inc. )週二(25日)發佈聲明指出,這起交易包括現金4億美元與臉書2310萬股股票,以及如果這筆交易達到特定里程碑時額外支付的3億美元。

總部位在加州爾灣(Irvine)的Oculus生產的裝置類似滑雪護目鏡,一旦戴上Oculus的裝置將可玩遊戲並身歷其境其他虛擬實境體驗。

臉書近來加大收購步調,打造行動事業。

擁12億用戶的臉書在2012年砸下近7億美元買下手機照片分享應用Instagram,上月則豪擲近190億美元併購即時通訊軟體WhatsApp Inc。

臉書吞下Oculus後,將揮軍穿戴科技市場,與谷歌( Google Inc. )「眼鏡」(Glass) 正面交鋒。

這些眼鏡具備智慧型手機功能。

臉書執行長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在臉書上貼文指出,Oculus裝置有望成為溝通基礎平台,人們將可在場邊觀看比賽,諮詢醫生或是選修線上課程等。

祖克柏指出:「行動是今天的平台,我們正在準備明天的平台。

Oculus有機會打造有史以來最社會化的平台,改變我們工作、娛樂與溝通方式。」

臉書股價週二收漲1.2%,報64.89美元,臉書是在美股收市後宣佈這起併購案,臉書今年來股價累漲19%。

Oculus Rift Development Kit 2

臉書買下 Oculus VR,搶攻 VR 頭戴裝置市場

大家應該知道 Sony 日前發表了設計給 PS4 主機用的虛擬實境 (VR) 頭戴式顯示器:Project Morpheus,但其實在 Sony 發表 Project Morpheus 之前,市場上就已經有一款廣受外界期待的 VR 頭戴式顯示器,那就是 Oculus Rift。

它同樣也能追蹤使用者的頭部轉動,進而同步改變遊戲中的視點,當然,Oculus Rift 的影像呈現也是全 3D 的,同樣能帶來更有真實感的遊戲體驗。

不過 Oculus Rift 雖然廣受好評,但是突然出現了 Sony Project Morpheus 這個功能相近,但背後資源卻極為豐富的強大對手,因此未來的發展似乎蒙上了陰影。

不過沒想到現在卻突然傳出了一項讓 Oculus Rift 競爭力倍增的重大消息,那就是 Facebook 將以 20 億美元 (股票加現金),併購 Oculus Rift 製作公司 Oculus VR!

而擁有雄厚的資金以及 Facebook 的全力協助之後,相信未來 Oculus Rift 將會更有能力與 Sony Project Morpheus 一拼高下。

臉書買下 Oculus VR,搶攻 VR 頭戴裝置市場

而 Facebook 之所以會花大錢買下 Oculus VR 這家公司,主要當然是看準了虛擬實境技術的未來發展淺力。

而 Facebook 的董事長兼執行長 Mark Zuckerberg 也表示:「現在的主流是行動平台,而 Oculus VR 則象徵著未來的平台,可能會改變我們娛樂、交流或是工作的方式」。

而在 Facebook 完成 Oculus VR 的收購之後,第一步將以遊戲這方面為重點,而未來也會朝向教育、醫療等領域去發展。

臉書買下 Oculus VR,搶攻 VR 頭戴裝置市場

Facebook斥20億美元收購虛擬現實技術公司Oculus VR

在谷歌、微軟和索尼相繼發力虛擬現實領域之後,Facebook也不甘寂寞。

該公司今日宣布,將以近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沉浸式虛擬現實技術企業Oculus VR,目前雙方已達成一項最終收購協議。

Facebook計劃將Oculus在游戲領域的現有優勢拓展至通信、媒體、娛樂和教育等新的垂直領域。

Facebook還表示,虛擬現實技術有望成為下一代社交和通信平台。

虛擬現實是近幾年才出現的高新技術,是利用電腦模擬產生三維空間的虛擬世界,提供使用者視、聽、觸等多感官的模擬,讓使用者有置身實景的感覺。

正因如此,全球知名IT巨頭都爭相在該領域擴疆掠地。

在近期舉辦的GDC 2014(全球游戲開發者大會)上,索尼推出了專為PlayStation 4打造的虛擬現實頭戴設備。

該設備的打造已經歷時三年,將來還會加以改進,以提高游戲玩家在虛擬世界裡的真實體驗。

此外,有外媒稱微軟正在為Xbox游戲主機開發3D虛擬現實設備,以便在虛擬現實游戲領域佔得一席之地。

在A股上市公司中,川大智勝(002253.SZ)近期在投資者互動平台上表示,公司參與和承擔了多項國家863計劃虛擬現實領域的項目。

該公司的多項產品,都用到虛擬現實技術,其中包括塔台視景模擬系統、飛行模擬機視景系統、全景互動系統。

Oculus主要生產的是虛擬現實的頭戴式顯示器,目前國內尚沒有類似生產整體頭盔的企業,但存在數家生產具有“虛擬現實”特性的3D眼鏡廠商。

目前,水晶光電(002273.SZ)公司已經與以色列Lumus 一家設計公司展開穿透式視頻眼鏡的研發合作,為其提供核心光學零部件產品設計和生產,產品不斷向以色列送樣認證,最終放量取決於終端市場。

康耐特(300061.SZ)早在13年2月,就對外界表示其自主研制的貼合式有度 3D 眼鏡正處於試制的最後沖刺階段,不久將具有規模生產能力,可投入市場;並在不斷研發和完善其它 3D 眼鏡系列產品。

公司13年上半年半年報顯示,受偏振式3D電視機的市場情況、3D片源以及市場上3D眼鏡價格差異很大等因素的影響,報告期內3D眼鏡共銷售54副。

目前,公司淘寶旗艦店依然有3D眼鏡在售。

歌爾聲學(002241.SZ)在全球電聲器件領域佔據領先地位,並已進入3D眼鏡領域。

公司是三星公司唯一一家3D眼鏡供應商。

公司內部人士曾有預測,2015年,歌爾聲學將可能獲得三星3D眼鏡的訂單,超過400萬副。

谷歌眼鏡恐明年才問世 美銀美林看衰 奇景ADR挫11%

液晶面板驅動IC設計公司奇景光電(Himax Technologies, Inc.)ADR 25日受到美國銀行/美林證券調降評等的影響,終場大跌逾11.36%,收11.86美元,創2013年12月16日以來收盤新低。

barron`s.com、The Motley Fool 25日報導,美銀/美林分析師Daniel Heyler、Kyna Wong發表研究報告指出,奇景LCoS晶片事業的進展速度不夠快,因此將投資評等由「買進(Buy)」一口氣調降至「表現遜於市場 (Underperform)」。

谷歌(Google Inc.)去(2013)年7月決定投資奇景光電子公司立景光電(Himax Display Inc.,HDI)。

立景主力產品LCoS晶片可應用於谷歌眼鏡等頭戴式顯示裝置。

基本上,美銀/美林認為,谷歌眼鏡(Google Glass)要等到明(2015)年才會問世,而沒有LCoS事業的帶動,奇景恐怕難以在競爭激烈的面板產業中拉升毛利率。

根據美銀/美林的說法,雖然奇景管理層對LCoS事業深具信心,但羅列出來的挑戰卻顯示2015-2016年的成長應該會高於2014年下半年;應用市場、成本、電力(最好是用20奈米製程)以及技術(光學引擎、對比度與亮度)是目前面臨的主要障礙。

另外,管理層認為LCoS事業屬於利基型市場,目前正處於開發初期。

美銀/美林並表示,由於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因此奇景必須大幅提升LCoS晶片產能才能拉高毛利,而該公司雖有望擴產,但可能得到2015年才能達到理想產能。

該證券認為,到了2015年底穿戴裝置對奇景的貢獻度將達到30%。

barron`s.com曾在2月14日報導,Chardan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Jay Srivatsa發表研究報告重申,谷歌眼鏡最快要等今年第4季才會問世。

他說,奇景LCoS微顯示器(LCoS Microdisplay)的月產能最多雖可達到200萬組,但該公司過去一季的產能卻未超過30萬組,顯示奇景尚未從谷歌那邊接獲調升產能的指令。

Srivatsa並表示,雖然微軟(Microsoft)、三星(Samsung)等LCoS客戶可能會搶在谷歌之前於今年下半年發表眼鏡裝置,但這些應不足以消耗掉上述產能差距。

基於這些原因,Srivatsa建議投資人應該以奇景驅動IC核心事業的表現作為持有該檔個股的依據,而不是以LCoS 微顯示器產能有望跳增為重點。

光器件微型化帶來的機遇 (Microvision)

Microvision採用的技術是一種稱為單光線掃描(single beam light-scanning)的技術。

2004年IEEE spectrum雜誌曾將這項技術評為未來十年最大膽的十項技術之一。

在當時,Microvision還只能實現單色的顯示。

但是,2008年在國際消費類電子展覽會(CES)大會上,Microvision以一款掌上型投影儀設備一鳴驚人。

該產品全名SHOW Pico Projector,是一種微型彩色投影儀,可以產生DVD品質(848x480)、10流明的投影圖像,投影尺寸可達100英寸。

該設備採用標準VGA或S-Video介面,由鋰電池驅動,一次充電可以播放2.5小時影像,適合手機、數碼相機、MP4、筆記型電腦等便攜電子設備。

而採用傳統的液晶技術的類似產品,只能做到30英寸的投影面積。  

Microvision把他的核心技術稱為PicoP顯示引擎。

PicoP解決了移動大螢幕顯示的尺寸、功耗、成本等問題,具有非常誘人的應用前景。

那麼他背後的技術究竟是什麼呢?

PicoP三個核心技術包括RGB單色雷射器,基於MEMS的光線掃描技術,Soc控制晶片。

首先,PicoP採用了鐳射顯示源。

鐳射定向性好、色彩純正、發光效率高,是小功率實現大尺寸投影的關鍵。

但是,微型的鐳射源是一個較難的技術,其中紅光光源早已成熟,藍光光源隨著藍光DVD的推出也已經大眾化,最困難的是微型綠光光源。

事實上,Microvision的光線掃描技術已經提出了十年以上,但Microvision 先後和美國Corning,Novalux和德國OSRAM等公司合作獲得了實用微型綠光雷射器技術後,才最終解決了三色鐳射光源的問題。

其次,PicoP的核心是一個直徑1mm左右、類似電子槍功能的微型反射鏡,通過縱橫掃描分時地將一幅圖像投射到目標上。

目前的主流投影儀採用的LCD和DLP技術,是每個圖元都要對應一個控制單元,一共要幾十萬個控制單元。

而相比之下單光線掃描只需要一個控制點,這是它實現微型化的關鍵。

這項技術的另一個優勢是不需要對焦,在彎曲的平面上仍然可以顯示清晰的圖像。

傳統的光學器件給人的印象都是大塊頭,如燈泡、棱鏡、透鏡等等,和我們崇尚微型化和集成理念的電腦行業距離太遙遠。

真正和電腦相關的似乎只有能替代一段電纜傳輸的光纖。

但是,現在光器件微型化的腳步正悄悄走來,無論是光源、波導還是鏡片等光器件微型化的技術近年來都獲得飛速的發展。

光器件微型化,結合電腦對複雜資訊系統的處理能力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新的變化呢?

以往光信號在資訊處理中,基本上只用到了光路傳輸這一基本特性,甚至連電信號傳輸中常見的波形控制到了光信號中也只剩下開和關絕對0和1的世界了。

光的很多特性還遠遠未被挖掘出來。

翻開物理教科書可見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等等以前離我們還遙遠的光特性,已經開始走入了與電腦處理相結合的領域。

電影《星球大戰》裡面出現的三維全息影像,其想像的基礎就是光干涉的全息原理。

那看得見摸不著的三維影像也許離我們就不遠了。

英國的一家Light Blue Optic公司正在利用LCOS(類似LCD)和相干鐳射全息技術實現一種微型投影儀PVPro,其產品與Microvison有一拼。

美國的LightFleet公司去年推出的corowave全廣播光交換機,利用的是光的散射和空間不相干的特性:通過光散射實現廣播,通過對焦實現特定光信號的接收。

理論上,它可以解決電交換裡面All-to-All資料交換的難題。雖然自由空間交換的概念早就提出過,但這次是以一種Startup公司產品的形式出現了。

更早些的2003年,以色列的lenslet公司曾利用光透過光柵的卷積原理實現每秒8萬億次FFT運算的光處理器。

設想一下,如果我們利用電腦控制中間的光柵動態變化,能變換出多少種應用出來?雖然現在這個公司好像已經從人間蒸發了,但這條技術路線隨著光器件的微型化一定會越走越寬。

光器件微型化的腳步還在繼續深入著。

最後讓我們以一個新的研究結果來結束本文。

來自IBM的矽納米光研究小組。

他們從2002年開始研究矽納米光技術,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包括1μm的SOI光波導、5μm半徑90°轉彎波導、0.7db微分光器,慢光控制技術以及2007年底發佈的100μm矽光調製器等。

2008年3月他們剛剛發佈了最新的μm級光開關。

積體電路微型化,也就是摩爾定律的40多年給世界帶來的巨大的變化。

光器件的微型化會帶來什麼? 我們拭目以待

MicroVision PicoP技術獲Sony採用、股價飆漲98%

Sony Corp. 20日宣布,公司目前正在開發採用MicroVision, Inc.微機電系統(MEMS)PicoP技術的微型投影機(Pico Projector)模組。

Sony表示,這款模組在搭配自家開發影像處理系統、Wi-Fi以及電池後,可將智慧型手機/平板的高解析度 (1920x720;16:9)影像投射至任何表面。

Sony表示,相對於目前市面上需要對焦且投影影像解析度僅達VGA(640x480)或WVGA(800x480)的微型投影機,目前正在開發的這款產品無須對焦,在1公尺的投影距離可呈現約40吋的畫面、若距離3公尺則可呈現120吋畫面。

此外,Sony開發的光學技術可降低畫面斑點。

Sony表示將持續開發這款微型投影機模組、以期進一步降低體積並提高畫面亮度,最終目的是要推出獨立型微型投影機並將這項功能內建至消費電子裝置內。

美國微機電投影顯示技術領導廠商MicroVision 20日在正常盤飆漲97.78%、收2.67美元,創2013年6月21日以來收盤新高;盤後續漲5.24%至2.81美元。

MicroVision去年8月宣布,先鋒(Pioneer Corporation)在日本市場推出的汽車導航系統「CYBER NAVI Car Navigation System」採用的是MicroVision次世代HD PicoP顯示技術(PicoP Gens;採用直接綠色雷射)。

MicroVision指出,CYBER NAVI是全球首款可在汽車擋風玻璃投射擴增實境資訊的車用抬頭顯示器(Head Up Display, HUD)、同時也是全球首款採用雷射光源(直接綠色雷射)的車用HUD,即使在陽光照射的情境下駕駛人仍可看見明亮清晰的全彩影像。

Sony、UPS接連下單 微投影大廠MicroVision股價飆

美國微機電投影顯示技術領導廠商MicroVision, Inc. 24日於美國股市開盤前發布新聞稿宣布,快遞業巨擘優比速(UPS)已決定該公司為其量身打造的PicoP顯示模組(display modules)。

Sony才剛在2月宣佈使用MicroVision的微機電系統(MEMS)PicoP技術的微型投影機(Pico Projector)模組。

MicroVision 24日聞訊逆勢大漲18.32%,收2.39美元,創2月24日以來收盤新高;盤中最高一度飆漲38.61%。

MicroVision 24日表示,該公司的PicoP顯示模組將搭配UPS的掃描系統,進一步改善包裹分類流程。

這款為UPS量身打造的顯示模組可將資訊直接投影至包裹上,由 於各種包裹的大小不一,因此PicoP顯示模組的「infinite focus」自動對焦技術以及可變觀景窗在分類時非常有用。另外,這款雷射投影模組發出的光線也可讓處理人員輕鬆看清包裹的標示。
Sony Corp. 2月20日宣布,公司目前正在開發採用MicroVision MEMS PicoP技術的微型投影機模組。Sony表示,這款模組在搭配自家開發影像處理系統、Wi-Fi以及電池後,可將智慧型手機/平板的高解析度 (1920x720;16:9)影像投射至任何表面。
Sony表示,相對於目前市面上需要對焦且投影影像解析度僅達 VGA(640x480)或WVGA(800x480)的微型投影機,目前正在開發的這款產品無須對焦,在1公尺的投影距離可呈現約40吋的畫面、若距離 3公尺則可呈現120吋畫面。

此外,Sony開發的光學技術可降低畫面斑點。
MicroVision去(2013) 年8月宣布,先鋒(Pioneer Corporation)在日本市場推出的汽車導航系統「CYBER NAVI Car Navigation System」採用的是MicroVision次世代HD PicoP顯示技術(PicoP Gens;採用直接綠色雷射)。
MicroVision 指出,CYBER NAVI是全球首款可在汽車擋風玻璃投射擴增實境資訊的車用抬頭顯示器(Head Up Display, HUD)、同時也是全球首款採用雷射光源(直接綠色雷射)的車用HUD,即使在陽光照射的情境下駕駛人仍可看見明亮清晰的全彩影像。

PIDA:台灣廠商適合投入3D列印材料市場

光電協進會(PIDA)引述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的報告指出,全球 3D列印積層製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市場在未來5~7年內可取得25~30%的年成長率,並在2020年達到約110億美元的規模;其中材料及服務的部分於2020年後預計可分別達到約24及31億美元。

3D 列印的積層製造市場可劃分為四個部分,包括:系統、材料、直接部件,以及服務等。

PIDA統計,材料部份於2013年約達4.5億美元;服務及部件部分則約6.5億美元;瑞士信貸預測,該全球市場在未來的5至7年內,每年將可成長25~30%,並在2020年達到約110億美元的規模;其中材料及服務的部分於2020年後預計可分別達到約24及31億美元。

看好市場商機,各種大小品牌的中低價位個人型3D列印機型也應運而生。

瑞士信貸對全球積層製造市場預測圖
瑞士信貸對全球積層製造市場預測圖 (單位:百萬美元)
(來源:Credit Suisse,PIDA整理;2014/3)

PIDA 指出,由於個人化機型可提供低價而不失快速應用性,以及個人客製化需求,其衍生性的商機相當的龐大。

根據 3D列印服務平台──3D HUBS所做的統計指出,從各據點所耗費的材料之中,仍以PLA (Polylactic Acid)與ABS (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所佔比例最高,合計高達整體材料的75%。

不過PIDA也表示,目前3D列印的個人印表機市場如同戰國時代一樣,各種大小廠商都先後投入研發製造個人桌上型印表機,規格大小不一,而且品質好壞、價格高低也落差不小。

PIDA分析師林建翰指出,對於已經投入或是想要投入這塊市場的廠商來說,不妨考慮開發材料,或創造加值服務;另外,台灣在塑膠製造上經驗豐富,也相當適合投入3D列印的ABS或是PLA的材料市場。

Google Glass 將有雷朋與Oakley版

全球最大的眼鏡集團、握有8成主要眼鏡品牌的Luxottica周一(3/24)宣布將與Google合作,共同設計、開發與銷售新款的Google Glass。

Luxottica與Google的策略聯盟將結合彼此在流行產業及科技技術上的專長,計畫籌設一個共有的團隊來設計、開發,與製造橫跨流行、生活 與創新技術的Glass產品。

Luxottica的兩大知名品牌雷朋(Ray-Ban)與Oakley則將從打造單純的眼鏡、MP3眼鏡,進化到頭戴式裝置。

Luxottica執行長Andrea Guerra表示,我們生活在一個科技創新已大幅改變人們溝通與互動方式的世界,過去幾年Luxottica已投入大量資源來建置技術平台與數位解決方案來結合既有的產品,相信與Google的結盟將是滿足全球消費者需求及開創眼鏡新發展途徑的理想基礎,進而催生新一代的革命裝置。

雷朋及Oakley是Luxottica成立逾50年來最為知名的兩大眼鏡品牌,雷朋的飛行員眼鏡為太陽眼鏡的經典,Oakley則屬戶外及運動系列,該集團的其他太陽眼鏡品牌還包括Giorgio Armani、Burberry、Versace與Miu Miu等。

Google X負責人Astro Teller表示,很高興能與具備悠久歷史的Luxottica合作,雙方將聯手把Glass與眼鏡產業帶到新興的智慧型眼鏡市場。

目前仍在測試中的Google Glass還沒有正式的發表時程,且Google還在持續更新Glass的軟體與鏡架設計,在融合流行產業元素後,市場預期未來的Glass將更具設計感,也會有更多的款式供消費者選擇。

Google攜手Oakley、雷朋 Google眼鏡更時尚

除先前宣佈推出時尚鏡框配件設計,Google針對Google Glass產品宣佈將進一步與生產Oakley、雷朋眼鏡的原廠Luxottica合作,未來將攜手Google Glass代工生產。



根據Google Glass官方Google+頁面透露消息,將針對Google Glass產品宣佈與生產Oakley、雷朋眼鏡的原廠Luxottica合作,未來將會攜手合作Google Glass產品代工生產。

不過,目前雙方並未透露攜手合作產品預計上市時程,同時也僅先針對北美市場進行此項合作。

除在1月宣佈提供更多風格設計鏡框等配件,Google預期在今年上市後將會有更多經框等配件選擇,同時外觀設計也將更具時尚風格。

目前 Luxottica集團旗下分別持有Oakley、雷朋、Vogue-Eyewear、Persol、Oliver Peoples、Alain Mikli,以及Arnette等眼鏡品牌,或許未來也將進一步與此類品牌合作。

Google與眼鏡製造商Luxottica合作

Google旗下智能眼鏡Google Glass與國際眼鏡製造和銷售商Luxottica宣布,達成策略性合作協議。

Luxottica在新聞稿中表示,雙方將合作設計、發展和銷售最新的Glass款式,並會成立專家小組共同研發。

Luxottica本身擁有Ray-Ban、Oakley、Vogue、Alain Mikli及Arnette等知名眼鏡品牌,並在全球都有銷售網絡。

對內地和香港消費者較熟悉的,Luxottica是零售眼睛銷售商亮視點的母公司。

Luxottica特別提到,Ray-Ban和Oakley兩個品牌將與Google Glass合作,但細節則有待公布。兩間公司均未透露合作背後牽涉的金額。

Google在Glass社交專頁表示,Luxottica有豐富生產、分銷和零售,並為Glass引入設計和生產經驗,且為Glass用家提供更多選擇,同時亦可以利用其全球銷售網絡銷售Google Glass產品。

Luxottica行政總裁Andrea Guerra相信與Google的合作,「可以提供一個理想平台發展我們的行業,並在全球的層面上,回應消費者的需要」。

自推出以來,Google一直自家研發Glass的設計。

今年較早前,Glass推出新鈦合金系列,增加多種顏色及款色選擇。

股市和股票何必要有量?

「跌破減碼,突破加碼,然後剩下的都只有耐心等待。」-邱永漢

「我會希望我所有的股東都不要賣任何一張股,如果他們做得到,他們就會得到豐碩的結果。」-華倫。巴菲特

「成交量少並且上漲是最好的格局,因為這意味著大家都惜賣,股票掌握在固執的投資者手中,反而成交量大時卻上漲時,股票前景堪憂,這意味著有許多股票已經從固執的人轉到猶豫的人手上了。」-安德烈。科斯托蘭尼

「股市在下跌的時候,量會越來越小,蓄積的上漲的能量會越來越大,而在上漲的時候,當量會越來越大,蓄積的下跌的能量也會越來越強。」-日本股神。市川銀藏

股票當中,最好的漲法就是無量漲停,因為沒人肯賣,只有人想買,所以一下子價格就追到最高並且鎖住,其實也沒鎖住,只是可以賣的人預期股價還會漲所以不肯賣。
當開始出量時,就表示有人開始在倒貨。

反之,股票當中,最可怕的跌法也是無量跌停,代表沒人想買只有想賣,因此如果忽然出量,表示有人肯接,那麼也離股價止跌不遠了。

大家看股票總看成交量,這是台灣散戶被分析師催眠的壞結果之一,就像專心在移動平均線一樣,成交量也是,因為太在乎波浪理論的買賣法則,所以都把買賣建立在一個簡單的基礎上。

當開始漲時,量要跟著上去,因為這樣才代表前面買的人已經賣了被後面進來的人接手,然後如此類推,這樣漲上去,在最後爆量不漲時,就會代表反轉。

前面的理論是對的,剛開始買的人,一定都是股價跌低肯買的固執投資者,所以他們成交量小,敢買的只有他們,而如果他們在股價上漲時賣了,通常都不會買回來。所以當量大不漲時,滿手股票的猶豫投資者緊張了,碰上一點利空就會拼了命的先把股票賣了,這是俗稱的多殺多。

但是後面呢?當下跌的時候,因為賣的人多而買的人少,所以會量縮下跌,最後當一切都沒人肯買的時候,出現了原本的買家,把一切都用最低價買走,因此稱之為爆量下殺止跌。

理論上是這樣的,但實際上爆量止跌的換手指發生在上漲的過程當中,當上漲過程面臨回檔時,往往有量大的下修被其他認為會繼續漲的人換手接走,因此發生這種情況股價還會繼續上漲。

而在下跌坡時,發生這種情況後往往還要在量縮個幾天才會止跌,但上漲的力道卻會因此增強。

這意味者,上漲時的理論是可靠的,但下跌時候卻有二種結果需要做判斷。

也就是說,線圖的量價分析止最終作用只於結果論上,要用結果去講前因誰都會,但真正的一切前提還是都建立在當時發布了甚麼新聞,國家前景如何,股市本身有沒有更多的資金匯入,新上市的公司熱度如何,綜合許多原因才組成的線圖,光靠線圖就想判斷未來發展,套句巴菲特的話:「靠過去的走勢就能賺錢的話,那麼最富有的人就是圖書館管理員。」

資深投資者陳進郎最近出了一本書上所言:「股票對於散戶而言最重要的技術無非就是選股、選股、還是選股,營業員只會喊量,投顧們只會想靠解析大盤,因為那最好解的,也是最好賣會員證的公關。」

量只有幾個最基本的要看而已,第一個是買的股票是不是無量上漲,如果是,代表續漲空間大,惜售者多。

第二個是如果爆量上漲,前景堪慮,代表肯賣的肯買的人很多,這反而是多殺多的培養前提。

第三個是如果無量下跌,也市前景堪慮,代表肯買的人還沒出現。

第四個是如果爆量下跌,代表準備止跌回穩,因為有人肯逢低承接。

這是德國股神科斯托蘭尼提出的量價循環的理論,比起其他理論的不確定性,專心在看盤解析成交量背後的心理變化是比起先做技術分析還有用的東西。

投資人要在晚上思考,盤中觀察,然後在盤尾決定。一旦思考正確就要堅定不疑。

但要能夠豐收,一切只能保持耐心。

猜指數的只能抱持著猜的心情,要相信包含自己誰也無法說得準。

如果抱持著自己不是猜而是算的,這是最危險的心態,因為在指數真正猜中時,就會被自己的傲慢所蒙蔽。

然後在下一次的思考當中失去了可以反省的空間,這時也離出錯不遠了。

我希望的量就是最好都不要出量的上揚,這樣才意味者收穫的空間更大。

可穿戴概念即將引爆:谷歌發布Android Wear

谷歌公佈了可穿戴設備操作系統Android Wear的細節。  

這一系統是Android的一個修改版,基於Google Now語音識別技術,針對可穿戴計算設備設計,最初將被應用在智能手錶中。
 
理財週報記者獲悉,Android Wear將有三大功能:首先是完全語音控制,其次是集成各種消息通知,再次是監控各種身體機能指標。
 
谷歌稱,今年晚些時候,會看到安裝Android Wear的產品問世。  

美國科技網站CNET此前已報導稱,谷歌將於3月份公佈智能手錶操作系統的細節,LG和谷歌將在谷歌I/O開發者大會上發布智能手錶,而LG將是推出谷歌智能手錶的首家合作夥伴。

這也意味著三星與索尼此前推出的基於Android系統智能手錶的嘗試將以失敗告終。
 
A股智能穿戴板塊在2013年曾被爆炒,進入2014年後集體陷入沉寂,此次谷歌的大動作有望掀起新一輪智能穿戴浪潮。
 
投資者應密切關注北京時間3月19日晚與20日凌晨美股行情,對於緊跟美股的A股科技與互聯網板塊來說,如果谷歌、奇景光電等股票走強,很可能意味著一次小行情的開始。
 
據理財週報記者統計,相關股票有:九安醫療、北京君正、達華智能、科大訊飛、歌爾聲學、共達電聲、水晶光電、中穎電子、康耐特。
 
投資者還可同時關注蘋果概念板塊,相信在谷歌的刺激之下,iWatch的推出也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

Q戰士智慧眼鏡 提升戰場感知力

拜科技之賜,智慧型穿戴裝置逐漸盛行,美軍也準備讓類似「谷歌眼鏡」的智慧裝置,成為士兵的標準配備;未來包括測量距離、顯示3D建物模型、傳輸影片及更多功能,都將透過高科技眼鏡輕鬆達成。

在戰場上,敵軍或友軍的位置、某城市或建物的地圖等資訊,對士兵來說相當重要。

然而,目前這些資訊都還無法隨時隨地傳送給地面部隊,這也是英商貝宜公司(BAE)要開發頭戴式高科技眼鏡「Q戰士」的原因。

「Q戰士」將提供士兵們視線之外的情況,並以全彩、3D的方式顯示,大大提升士兵在戰場上的感知能力。

雖然貝宜公司和美軍尚未證實雙方已同意進行「Q戰士」實測,但皆表示,短期內將讓這款高科技眼鏡成為士兵的標準配備。

美國陸軍麻州士兵研究、發展暨工程中心計畫負責人李伊表示:「這並非十年後的事,而是近期就能夠達成的。重點是要如何達成?」

李伊表示,目前還無法保證裝置傳遞的資訊不會中斷,或是免於遭他人駭入竊取資料。

他們仍在評估,在千百名士兵之間傳遞大筆資訊,需要多大的頻寬;他人是否能輕易運用電子干擾,阻擋訊息的傳遞;以及如何確保網路的安全性。

接著就是關於資訊的篩選。

李伊等研究人員必須了解,哪些資訊可以真正幫助士兵完成任務,多少的資訊算是過量。
 
何時讓這項裝置進行實測,目前並沒有確切的時間表;不過,可能由海豹部隊等特定單位率先體驗。

如果「Q戰士」高科技眼鏡測試結果良好,未來所有兵種都將配備,戰爭型態也將有革命性的大躍進。

智慧眼鏡產品預計Q2起將進入量產階段

義隆(2458) 智慧眼鏡產品預計Q2起將進入量產階段,而智慧手錶產品目前也已進入客戶驗證階段,法人認為,整體出貨步調樂觀,營運可望加速成長,近期多方已積極進場佈局,成交額倍增9000萬元上,為近期罕見量能。

目前連結義隆的相關權證標的有75檔,以成交量來看,元大09最熱,其他依序為兆豐BC、K7元大、6F永豐、康和NQ。若是漲跌幅部分,則是元大9D表現最佳,其他依序為KZ元富、元富47、元大15、元大BQ。

義隆電法說宣布穿戴式裝置以智慧眼鏡推出時程加快,目前產品已驗證完畢,可望於Q2開始量產、下半年放量,且是「出貨給一個一線客戶」,而指紋辨識晶片則可望 於今年下半年進入量產,為可整合CMOS Sensor、DSP的單晶片產品,法人看好營運成長。

法人表示,義隆電今年有多項新產品將挹注業績表現,其中的穿載裝置產品主要應用於智慧眼鏡與智慧手錶,例如智慧眼鏡產品目前客戶已驗證完成,預計Q2起將進入量產階段,有機會拿到SONY的訂單,而智慧手錶產品目前也已進入客戶驗證階段。

法人強調,其指紋辨識產品預計下半年將出貨光學式單晶片產品,目前產品規格已可應用於NB,未來朝手機應用努力,產品應用面日益廣泛,預估將拉抬股價表現,可望上攻62元左右,而在55元附近有所支撐。

穿戴裝置/智慧眼鏡 成長最快

穿戴裝置夯,市調機構顧能(Gartner)昨(19)日表示,預測2020年穿戴式產品出貨將達2億件,其產品與服務銷售額估達2,600億美元(約新台幣7.8兆元)。

顧能研究總監麥茵翠(Angela McIntyre)表示,在穿戴裝置中,預測以智慧眼鏡的成長速度最快,年複合長率達50%。

其原因包括其具有照相功能(例如Google glass只要用力眨眼就可照相),同時較早開始發展。以今年來說,與健身、健康類穿戴式產品的市場規模最大,出貨量將達3,500萬件。

麥茵翠認為,穿戴式電子產品是消費者與物聯網之間的重要介面,因為物聯網造就穿戴式產品的新服務,有助於高齡照護、嬰幼兒照護、健康監控等。

而智慧眼鏡與智慧手表也讓用戶可以遠端遙控其他裝置,如發動汽車、打開門鎖等。

由於包括此次三星甫發表的Galaxy S5已加入心跳偵測功能,未來穿戴裝置是否會與智慧手機進行整合,顧能分析,穿戴產品更會走出一條不同的道路。

業績疲軟 美3D系統公司估值現分歧

3D列印技術在國外最早出現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

成立於上世紀80年代末的3D系統公司(DDD),根據自己的3D列印技術專利推出了商業化3D印表機,並通過不斷創新和吸收新技術,成為了整個3D行業的領頭

然而在近期的市場上,唱空3D列印技術的聲音不斷,從做空機構香櫞公司到財經雜誌《巴倫周刊》,從研究機構Gray Wolf Research到投資銀行美銀美林,紛紛對3D系統公司的盈利前景產生質疑。

盈利能力下降明顯

3D系統公司(DDD)是一家三維立體印表機生產商,能夠用塑料、樹脂和金屬等材料直接列印各類產品,目前公司市值為62億美元。
   
2011年該公司從納斯達克轉板至紐交所上市,2011年5月23日,該公司上市首日開盤價17.64美元,至2014年1月3日,公司股價累計上漲 725.04%至97.28美元。

但最近,該公司在業績方面的表現卻不太理想,已經數次低於該公司發佈的預期值,且還在不斷下調未來的業績預期。
  
上月5日,3D系統公司管理層發佈了去年第四季度 業績預警和極為悲觀的2014全年財務預測。

由於研發開支巨大導致毛利率承壓,該公司稱,2013年每股盈利為0.83至0.97美元,低於此前預期的 0.93至1.03美元,這意味著該公司去年第四季度的每股盈利僅為0.16至0.2美元,遠遜於市場預期的0.3美元。

該公司還預計,2014年營業收入為6.8億-7.2億美元,每股盈利0.73至0.85美元,低於預期。

這一消息直接迫使公司股價當日下跌了15%,後 又回調至眼下的60.07美元。

2月28日,3D系統公司公佈了其2013財年第四季度財報,當季財報與5日的預警完全吻合。
  
需要強調的是,財報顯示,去年第四季度該公司毛利率為51.7%,同比持平,但環比下降90基點,其中研發部分的支出環比上漲54%,同比上漲113%至1660萬美元,占當季營業收入的10.7%。

一年前,彭博社分析師一致預計,3D系統公司在2014年的每股收益能夠達到1.29美元,但目前的預期水平卻僅為0.73美元。

在此期間,該公司股價上漲了110%,但每股收益卻縮水43%。
  
美國證監會披露的相關文件,截至2013年12月31日,摩根大通的投資組合持有3D系統公司133.981萬股,占流通股比例為1.3%,較上一個申報日增加122.7806萬股,為目前最大機構持有者;緊隨其後的是美國先鋒集團(Vangurd Group)共持有76.0587萬股;美國銀行持有89.4316萬股;而同期,該公司遭受機構Trowe Price Associates最大減持為470.0099萬股,市場情緒惡化明顯。

此外,彭博數據顯示,做空權益占總股數的比例為23.76%。
  
機構分歧猶存
  
3D列印技術劃分為工業級、專業級和消費級。

根據技術的不同分級,主要應用於汽車、航空航天、工業機械、消費品和醫療保健領域。

而3D系統公司的3D列印產品線較為全面,涵蓋了消費級、專業級和工業級。

不過比較起專業級和工業級來說,3D系統公司更青睞於消費級產品的研發。

今年1月,在美國拉斯維加斯召開的消費電子產品展(CES)上,與會者對3D系統公司參展的10幾款3D印表機產品贊不絕口,驚嘆於在展會地板上隨處可見的採用3D列印技術列印出來的簡約風格的珠寶首飾等其他個人物品,其中就包括該公司的立方體3D印表機,售價不足1000美元。
  
隨後,3D系統公司宣佈與巧克力製造商好時公司合作成立了室內巧克力工廠,旨在利用3D列印技術探索在食品製造領域的創新機會。

而近日,該公司又與仿生外骨骼製造商Ekoso Bionics合作“列印”混合動力的機械外骨骼,並使在輪椅上生活12年的試用者成功站立行走。

儘管3D系統公司遭遇做空機構香櫞的質疑,但華爾街卻一如既往地看漲3D系統公司的股價。

其中有14位分析師將該公司股票評為“買入”級,4位保持對其的“中性”評級,而有3位將其評為“賣出”或“弱於大盤”級。

今年以來,機構Needham分析師里奇烏蒂給予3D系統公司“買入”評級,將3D系統公司股價預期從82美元上調至100美元;後該機構又將3D系統公司股價從預期的100美元,調降至95美元,不過依舊給予“買入”評級;2月6日,再次調降目標價至75美元,評級仍為“買入”;3月4日,又調升13美元至88美元,評級為“買入”。

工業級應用或成為突破
  
美知名財經雜誌《巴倫周刊》10日指出,3D系統公司等行業頭公司股價兩年上漲三倍,但盈利能力卻“每況愈下”,3D系統公司似乎對個人用的新奇產品和發燒友市場更有興趣,不過真正引領該行業變革的卻是那些與傳統製造業相結合的成為工業應用的公司。

《巴倫周刊》認為,真正具有“顛覆3D列印市場的技術革新”是指類似通用電氣航空部門總部所在地辛辛那提市上演的工業應用大戰。

目前,通用電氣航空部門正在逐漸更新傳統製造工藝,開始將飛機引擎的燃料噴嘴逐層列印,摒棄了以往將機器打磨出來的金屬配件組裝在一起的方法。

以前的燃料噴嘴由20個不同的組件組成,而3D列印版的噴嘴只是一個單獨的組件,並能夠將燃料更加有效地噴射進飛機引擎里。

通用電氣表示,新款噴嘴的重量比現有噴嘴輕25%,而且其預計將於2016年出產的新款引擎將會降低15%的燃料消耗。
  
通用電氣指出,該公司目前已經接到了6000個引擎的生產訂單。

通用電氣曾在2012年收購了私有股權控股的快速成型製造商Morris Technologies,後者是快速成型產業的領導廠商,並長期依賴德國3D列印公司EOS生產的3D列印設備進行生產。

資料顯示,通用電氣航空部門擁有34台工業級3D印表機,單價從50萬美元到80萬美元不等,其中只有一臺購買自3D Systems。

據悉,目前3D列印最大的市場主要在消費品和電子領域,其市場份額約為20.3%;緊隨其後的是機動車市場份額為19.5%、其次是醫療和牙科領域,市場 份額為15.1%。

據長期跟蹤3D列印技術的沃勒斯合伙公司預計,2015年3D列印行業市場有望達到40億美元規模,復合年均增速達23%。

機構分析人士表示,3D列印行業短期內仍會以消費類產品及研發應用為主;而長期來看,其在汽車、航空航天和醫療材料等領域的應用則將成為主流。

奇景光電股價再創新高,因多家投行看好其前景

上周谷歌眼鏡供應商奇景光電(NASDAQ:HIMX)股價再創歷史新高。

多家投行看好其發展前景,提振其股價。

美國投行北國證券(Northland Securities)將奇景光電目標股價由此前的17.5美元上調至20美元;

瑞信將奇景光電股票評級初評為“跑贏大盤”,並將其目標價定為19美元。

受到這些利好消息的提振,上周四奇景光電股價盤中一度上攻至16.15美元,再創其上市以來新高。

盡管此後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回調,但其全周累計漲幅仍達到5.08%,跑贏大盤。

3月迄今其股價累計上漲6.37%,而同期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卻累計下跌1.46%。

中國台灣芯片制造商奇景光電於2006年3月31日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IPO發行價為每股9美元。

2013年7月22日谷歌(NASDAQ:GOOG)宣布將收購奇景光電旗下子公司Himax Display(立景光電)6.3%的股份,這筆投資將被用於生產谷歌眼鏡、頭戴式顯示器等設備所需的硅芯片和模塊等。

此外,谷歌還有權在此交易完成後的 一年內將持股比例提升至14.8%。

財報顯示,2013年第四季度奇景光電營收同比增長2.4%,達到1.952億美元,好於市場預期。

其預計2014年第一季度營收將同比增長11.1%,每股收益預計在0.083-0.098美元之間。

Google Glass快來了! 開發者預覽版下月發布

Google確認Google Glass開發者預覽版將在下月內發貨,但具體日期還未知。

這個消息是伴著Collective Glass的成立而得到確認的。

Collective Glass是Google Ventures、KPCB及Andreessen Horowitz的合作專案,這三家風投會聯合起來共同尋找並支援基於Google Glass的軟硬體專案。

據火狐社區網報導, 今(2013)年Google I/O大會也臨近(5.15-5.17),Google Glass依舊會是個重點,讓開發者盡快拿到設備當然是最好的了。

去年I/O大會對現場參會者開放了預訂Glass的申請,今年2月時官方放出 Google Glass的宣傳影片,並發起#ifihadglass的公開預訂活動(有 8000個設備儲備)。

不久前Google還發布了在SXSW大會上演示Google Glass的Mirror API完整影片。

Google聯手兩大創投設立Glass Collective推廣Google Glass應用

Google創投(Google Ventures)周三(4/10)宣布與科技界的兩大創投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及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KPCB)共同設立Glass Collective,這是3家創投的聯合投資組織,將鎖定Google Glass生態體系的各種創意與應用提供種子基金。

Google創投副總裁Bill Maris表示,第一次看到Google Glass的人可能會想,這能拿來做什麼?Google也在思考同樣的問題。

然而,在創業家與工程師遇到新的運算平台時,神奇的事便會發生,如同手機在2007年至2013年間的巨大改變。

Glass Collective初期將投資美國的新創意,日後會擴大至其他市場,創業家或工程師可以接洽上述任一創投,並由三家創投共同審核相關計畫,所接納的創意內容涵蓋與Google Glass相關的服務與硬體,特別是可影響人們每日生活的應用,像是今日的簡訊、分享或搜尋等。

Andreessen Horowitz共同創辦人Marc Andreessen認為,Glass將是個深度的轉型,還有很多事必須仰賴第三方開發人員,Glass帶給開人員一個創意的新跳板,同時也是個可用來定義未來應用的全新平台。

Google Glass為一智慧型眼鏡專案,嵌有各種感應器並有一可觀看資訊的小型螢幕,去年Google即開放開發人員以1500美元預購Google Glass,並預計於下個月出貨,Google並期望Google Glass可於今年底上市。

外界預期Google Glass將成為今年5月15日~17日舉行的Google I/O會議上的重頭戲,除了讓開發人員提早取得硬體外,Google也可望於該會議中或之前釋出可用來打造各種Glass服務的Google Mirror API。

重量級創投組隊,Glass Collective計畫資助Google眼鏡應用開發

創投業者Google Ventures和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KPCB),以及Andreessen Horowitz為Google眼鏡共同發起新計畫──Glass Collective,將投資有意開發Google眼鏡應用程式的開發者;有了來自矽谷三大投資巨頭的加持,Google眼鏡生態系統可望加速發展。



KPCB合夥人杜爾(John Doerr)表示,這是打造偉大Google眼鏡業務的最好團隊,Google Ventures合夥人馬里斯(Bill Maris)也表示會全力支持新計畫。

至於會資助哪些類型的App開發者呢?兩位已經有了具體想法,從適合一般民眾的輕巧型應用,到較具深度的企業級應用,都在考慮之內;馬里斯認為「照片」就會是一種殺手級應用,另外像是行動不便的癱瘓病患,想要傳簡訊或發送Email根本不太可能,這時候Google 眼鏡就扮演了重要角色,因此對神經生物學實驗室來說,這也是相當具有發展潛力的。

杜爾則是對於醫療應用特別感興趣,還請大家想像在醫院工作者在 Google眼鏡的輔助之下,能夠做出更好的決策判斷。

另外,教育應用也是他感興趣的議題,比如「可汗學院」(Khan Academy)創辦人可汗(Salman Khan)會如何看待Google眼鏡。

Google眼鏡是一個非常初期的平台,想要依此獲得營收還言之過早,在Google Ventures只談團隊、不談商業應用,要從種子創業者走到大型企業本來就是一條不可預測的道路,凡事在初期就以獲利評估,這是不對的觀念。

杜爾補充說明,若是Google眼鏡順利應用於Khan Academy,將可解決非營利問題,不過這並非創投的業務,相信屆時可以找到願意投資他們的人。

馬里斯最後表示,他是在和Google眼鏡團隊共事後,才知道這個團隊將想法真正落實的快速,也才看見創造這個平台的機會。

積層製造技術要成為主流還缺什麼因素?

儘管積層製造技術是2014年值得關注的科技進展動態之一,但對消費者和企業而言,積層製造技術是否已具備真正成為主流的設備和條件還尚不清楚。

根據我們如今所知道的,3D印刷技術很明顯更有機會首先成為企業的主流。

畢竟,像三維快速成型機公司3D Systems已足夠與製造商緊密關聯。

積層製造機開發公司Stratasys也是該技術領域的一大廠商,它不僅擁有創新技術,而且對IT買家而言,該公司還有充足的業績記錄。

華爾街分析師預測,到2016年底,最大的積層製造技術廠商將能獲得10億美元的收入,這大約是其2013年銷售預估的翻倍。

而一個高端的系統大約需要100萬美元,一般會用於生產製造和推動銷售。


關鍵的問題是:我們的技術達到那一步了嗎?積層製造技術何時才能成為主流?促進這個生態系統的發展還需要什麼的產生?如今,積層製造技術對公司和愛好者而言都比還較大。

下面是筆者對積層製造技術要成為主流需要發生點什麼發表的一些看法。

商業方面:

•產品證明。

將3D印製技術用於生產製造,否則Stratasys公司和3D Systems根本不能在2013年取得10億美元的收入。

在大規模積層製造技術背後,才有著真正的收益、設計和样機研究進展及效益。

在講述產品案例時, 這個行業難免會遇到一些麻煩,畢竟企業巨頭往往拼湊不了什麼好故事。

而Stratasys公司以其最新的推出的多材料彩色積層製造機—Objet500 Connex3列印出的Trex自行車頭盔便是一個不錯的產品案例。

我們還需要更多這樣的產品進行研究。

•集成和執行合作夥伴。

一家企業軟件需要有像IBM和埃森哲這樣的集成商和管理諮詢公司,雖然這並不代表積層製造技術公司也需要類似的幫助。

但現如今,積層製造技術在製造業存在著可有可無的風險。

而大型集成商或許能夠再創一個供應鏈管理神話。

•新的個性化產品。

一家企業若不僅能夠為個人量身定制產品,還可為大的群體定制產品,那或許會令人嘆服。

在一個容易被競爭者效仿的行業,利用3D印刷技術對產品進行設計和優化或將事半功倍。

•干擾市場。

在某種程度上,積層製造技術能夠使小公司像大企業那樣飛速生產。

需要有一家初創企業能提供一種拳頭產品,使企業必須購買積層製造技術,避免中國和其他擁有全球供應鏈的商業巨頭採購。

•真正的整體持有總成本和投資回報案例。

將積層製造技術與收入緊密聯繫,畢竟節省成本是製造業的關鍵。

雖然還沒有足夠敲定確鑿數據的部署,但必須要有合適的價格來吸引CFO們簽署支票。

•大型企業玩家。

雖然3D Systems和Stratasys很可能成為下一個惠普,但企業買家總喜歡購買已知廠家的產品。

或許惠普應該進入該市場,順便帶進幾家競爭對手,那麼積層製造技術及其收益將會獲取更多企業利益。

消費者方面:

•一個軟件生態系統。

就像Adobe將三維建模引入其“創意云”(Creative Cloud)服務的舉措便是該公司邁出的積極的第一步,積層製造技術需要更多可以證明它與噴墨列印機不同的地方。

而這種生態系統也需要業務方面的支持。

•更低的價格。

積層製造機必須降低到約400美元的範圍才會成為消費者的一項選擇。

而要達到這個價格範圍,就需要擁有像惠普、佳能這樣規模的廠商進入市場,而且之後還需要進行供應。

如果噴墨列印機具已經令客戶頭疼預算,可以想像積層製造機將更令人頭疼。

•家喻戶曉的名字。

在消費市場取得進展對積層製造機製造商而言是很昂貴的。

或許像惠普和佳能這樣為數不多的公司才適合進行營銷預算,用於對大眾的宣傳。

美林論壇登場 聚焦行動商機

由美銀美林證券舉辦的台灣投資論壇17日登場,預計邀請175家企業參與,聚焦當紅的4G、雲端、穿戴裝置等議題,是否為台股注入動能,市場高度關注。

根據美銀美林證券規劃,今年預計邀請175家企業參與論壇,其中140家是台灣企業,包括台積電(2330)、聯電(2303)、聯發科(2454)、鴻海(2317)、友達(2409)、大立光(3008)、宸鴻(3673)、漢微科(3658)、矽品(2325)、宏達電(2498)、華碩(2357)、仁寶(2324)、緯創(3231)、中信金(2891)、國泰金(2882)、開發金(2883)、中鋼(2002)、華固(2548)、儒鴻(1476)等。

除 了國內上市櫃公司,美銀美林證券也將邀請安謀(ARM)、艾司摩爾(ASML)、索尼(Sony)、東芝(Toshiba)、惠普(Hewlett Packard)、美光(Micron)、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聯想(Lenovo)、華為(Huawei)、百度(Baidu)、TCL、奇景光電(Himax)等公司參與。

由美銀美林證券規劃的議程觀察,今年論壇聚焦4G、雲端、穿戴裝置、智慧型手機、平板、太陽能等議題。市場預期,在相關題材造勢下,可望為台股注入動能。

在5天的議程中,18到20日將在台北舉行論壇,除了安排企業與機構投資人一對一及小組座談,也將安排多場演講。其中,18日上午預計邀請奇景光電總裁兼執行長吳炳昌剖析穿戴裝置的趨勢,以及邀請專家探討新興市場的智慧型手機和平板趨勢。

19日上午則預計邀請美光投資關係部副總裁貝達德(Kipp Bedard)分析記憶體產業前景,以及邀請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委陳建良說明「自由經濟示範區」政策。

另外,美銀美林證券將在17和21日安排5場投資之旅,包括韓國科技、台灣4G和雲端、台灣綠能、台灣高成長的非電子企業及生技之旅,讓機構投資人進一步掌握產業現況。

其中,4G和雲端之旅預計參觀中磊(5388)、喬鼎(3057)、中華電(2412)和英業達(2356)。綠能之旅預計參觀東元(1504)、F-永冠(1589)、璨圓(3061)和新日光(3576)。中部高成長企業之旅預計參觀F-金可(8406)、上銀(2049)以及儒鴻位於苗栗的工廠。

台灣生技產業近年蓬勃發展,受到投資人關注,美銀美林證券今年邀請葡萄王(1707)、喬山(1736)、神隆(1789)、F-康聯(4144)、F-麗豐(4137)、承業醫(4164)、東洋(4105)、鐿鈦(4163)、太醫(4126)、永信(3705)等廠商參與論壇;21日生技之旅也將參訪台微體(4152)、浩鼎(4174)、安成藥(4180)、F-太景(4157)和基亞(3176)

愛普生推綠色數位紡織印刷,二年內將全面進軍3D列印

印表機大廠愛普生(Epson)今(13)日在國際綠色商品展,秀出最新綠色品牌實力的產品,包括無毒噴墨印表機、數位紡織印刷技術、穿戴式科技與心率產品,全面搶攻綠色商機,並透露在3D列印領域,愛普生也絕對不會缺席。



愛普生推數位印刷紡織,目前該類種印表機已出貨給相關紡織與織品服裝設計業者

向來為綠色指標企業的台灣愛普生,在今年的展覽中與日本精工愛普生總社通力合作,從精密技術DNA到當下結合環保概念,一次展出綠色概念及明星商品,包括使用安全無毒墨水的織品直噴印刷機Epson F2000、節省資源的世界唯一原廠連續供墨系列印表機Epson L555、省空間高效能的超短距互動投影機Epson EB-485 Wi…等。

而以運動健康為訴求的Epson鉄人腕式GPS及腕式心率產品Epson E200更打出是全台路跑迷熱血必備的精工產品,強調高達14小時電池的續航力與10大氣壓防水,並搭配步伐感應器與心率感測器感測器做精準測量。

特別的是,這個鉄人腕表還擁有計時碼表、運動目標與間歇訓練三大模式,強弱負荷的組合都有清楚的成績圖示,數據也可傳到電腦,整合雲端服務的運動日記,包 括訓練成果檢視、體能狀況追蹤、體脂率變化及運動軌跡追蹤等,對於一般人想要訓練肌耐力應該會滿有幫助的,另外像GPS的配速功能則可協助使用者適時調整體能,提醒使用者要用什麼樣的力量來維持速度。



Epson推出精準日式工藝,配速、心率偵測與體能訓練的鐵人腕表

另外,在產業應用方面,台灣愛普生也推出織品直噴印刷機的環保無毒墨水,符合紡織業界OEKO-TEX Standard100標準,對人體完全無害,更保障操作者的安全與健康。

其中現場展出的FP-30160數位紡織印表機,單台造價65萬,適合紡織業、服裝設計業使用,對於織品業者更能滿足現今市場少量多樣、快速打樣及數位印花的需求。

愛普生還特別開發出適合印在綿質產品等布料上的墨水,具有不暈染、防水且可避免印表機噴頭阻塞,台灣愛普生也透露,目前已與國內知名服裝設計師、中小型工作室、個人創業者,以及台元紡織合作。

對於目前市場話題仍熱的3D列市場,愛普生內部指出,目前雖暫時還沒有針對消費市場推出3D列印機產品計畫,不過預期2016年前會推出相關產品,而且一推出就會讓市場驚豔,現階段,台灣與日本愛普生已有許多研發人員投入此部分的研究。

棄用傳統病歷板 美醫院以 Google Glass 取代


美國波士頓一間醫院早前想到以 Google Glass 配合 QR Code,取代常見於病床後的病人病歷板。醫生只要用 Glass 掃描一下 QR Code,就可以讀取病人的即時詳細病歷和資料。這個新安排已經成功救回一條生命。

0313-1a


醫生在進入病房前,只要利用 Glass 掃描一下牆壁上的 QR Code,房內病人的病歷資料就會出現在螢幕。

基於私隱的緣故,所有資料都會在醫院的防火牆以內,而不會經過 Google 或第三方系統。醫生使用了 Glass 後就可以一邊為病人進行檢查,留意病人的狀況,同時參考病人過去的病歷,毋須再走開到電腦前登入再翻查紀錄。

醫院急症室透過自行編寫測試用的軟件,去測試在醫院應用 Google Glass 的可行性。一名急症室醫生因此救回了一位對病歷和藥物敏感一無所知的病人,避免病人因可能的誤診而導致傷殘甚至死亡。

奇景ADR狂飆10%、創歷史收盤高



奇景光電(Himax Technologies, Inc.)在目標價獲分析師調高、產品需求上揚的激勵下,ADR大漲逾10%、創歷史收盤新高。

TheStreet、 MT Newswires等多家外電10日報導,Northland Capital分析師Tom Sepenzis將奇景光電的ADR目標價由原本的17.50美元上修至20美元,投資評等則維持在「表現優於市場」,主因調查顯示奇景第4季的獲利狀況有望符合、甚至優於該證券的預估。

Sepenzis表示,奇景的大尺寸面板驅動IC、中小尺寸面板驅動IC以及影像感測器的需求頗為強勁,而最新的目標價可反映奇景短期內的表現,以及產品組合出現數樣新的成長動能這些因素。

谷歌去(2013)年7月決定投資奇景光電子公司立景光電(Himax Display Inc.,HDI)。

立景主力產品LCOS晶片可應用於谷歌(Google Inc.)智慧眼鏡「Google Glass」等頭戴式顯示裝置。

奇景ADR聞訊大漲10.87%,收15.50美元,創下歷史收盤新高。

奇景ADR去年狂漲了512.92%,今年迄今則上漲了5.37%。


barron`s.com曾在2月14日報導,Chardan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Jay Srivatsa發表研究報告重申,谷歌眼鏡最快要等今年第4季才會問世。

他說,奇景LCoS微顯示器(LCoS Microdisplay)的月產能最多雖可達到200萬組,但該公司過去一季的產能卻未超過30萬組,顯示奇景尚未從谷歌那邊接獲調升產能的指令。

Srivatsa並表示,雖然微軟(Microsoft)、三星(Samsung)等LCoS客戶可能會搶在谷歌之前於今年下半年發表眼鏡裝置,但這些應不足以消耗掉上述產能差距。


基於這些原因,Srivatsa建議投資人應該以奇景驅動IC核心事業的表現作為持有該檔個股的依據,而不是以LCoS微顯示器產能有望跳增為重點。

智能眼鏡加速規模化商用

3月9日,Google負責android、ApPS和Chrome業務的副總裁桑達·皮採在德州互動媒體大會(SXSW)上表示,谷歌計劃兩周後發佈一款軟體開發工具包(SDK),使第三方開發者能方便地為可穿戴計算設備開發Android應用。
  
據谷歌供應鏈上的公司描述,谷歌希望Google Glass 將於2014年下半年商用化上市。

據悉,現有的Exploer Edition 版本採用雙核心OMAP 4430 SoC以及682MB RAM與16GB儲存空間,按照現在較少的應用情況下,電池在一般使用可維持一整天。

隨著適用於可穿戴設備的高速處理器以及藉助SDK開發的更多應用的出現,Google Glass的面市將指日可待。
   
綜合各方面的信息分析可知,此開發包可應用於智能手錶、Google Glass等各種可穿戴設備操作系統的開發。

日前,在Wearables DevCon開發者大會上,業界技術專家亦紛紛表示,原型應用程式(App)將是Google眼鏡以及其他可穿戴式智能眼鏡的成功關鍵。
  
雖然Google Glass還沒正式面市,後面的追兵已成群結隊。

3月9日,南韓科學技術院的研究團隊聲稱,其開發出一種可以替代Google Glass的智能穿戴產品K-Glass,採用了可識別特殊晶元並且具備增強現實功能

Yoo教授稱K-Glass“複製了人腦處理可視數據的能力”。

三星、百度等公司亦在開發其智能眼鏡產品。
  
據BusinessInsider網站在其研究報告中預期,谷歌眼鏡到2016年將成為一款主流產品,2017年銷量破千萬,2018年銷量預期將超過2000萬。

按照500美元每台的價格計算,市場價值將超過百億美元。
  
智能眼鏡正在像當年的智能手機一樣,在引發風潮的同時也在不斷顛覆人們對智能終端的認知。

美股上市的奇景光電在谷歌2012年4月發佈谷歌眼鏡之後上漲超過600%,隨著谷歌眼鏡的正式商用,與智能眼鏡相關的,具備強大研發能力和成熟製造經驗的國內公司亦有望受到市場的追捧。
  
水晶光電專註於光學、 光電子及藍寶石襯底相關產品的研發銷售。

據上證報資訊獲悉,公司正在觸及智能眼鏡產品領域,旗下子公司晶景光電已研發出相關光學零配件,將向設計廠商供貨。

公司表示根據產業發展和市場情況決定生產規模。

環旭電子是電子產品領域提供專業設計製造服務及解決方案的大型設計製造服務商,隨著可穿戴設備的普及, 電子產品在體積和重量上將有更高要求,公司的SiP模組生產工藝正好可以迎合市場需求,並且公司已經成為Google Glass通訊模組供應商。

長江通信旗下的長江力偉專註於LCoS(矽基液晶)虛擬顯示晶元核心技術的研發、LCoS顯示屏生產、LCoS應用方案開發及產業化整合,LCoS技術已經成為投影的主流技術,有望應用於主流智能眼鏡產品中。

券商得以自有資金投資興櫃股票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宣布,開放證券商得以自有資金,投資興櫃股票及私募基金。

證期局表示,投資上市、櫃有價證券,及興櫃股票,應在其他證券商辦理開戶委託買賣,且買賣有價證券應由台灣集中保管結算所保管,並不得以業務上所知悉消息為損害其客戶權益交易。

Sony shows SmartEyeglass prototype to developers

Samsung新專利 手指變Keyboard

Initial Image

若各位電子迷經常有留意手機廠申請了什麼專利,大概會猜到這些品牌會有何新搞作。

科技網站Geek報道,Samsung申請了一項名為「Galaxy Glasses」的專利,實行和Google Glass來一場正面交鋒,還打算將你雙手變成鍵盤!

單看名字「Galaxy Glasses」,都知原理應和Google Glass差別不大,這個可戴式電話或電腦,再透過機上的鏡頭,用家就會看到鍵盤出現在自己手上,兩隻拇指就可以打訊息。

《蘋果》記者作了一個測試,模疑用雙手作鍵盤輸入有何感覺,發現一時之間較難適應,有些位置,若手指的柔軟度不足,會打得很辛苦。

此外,這個產品概念要真正投產,電池壽命更是一個關鍵,因為產品的鏡頭和顯示屏都要長期啟動,鏡頭質素和感應手部動作的感應器,要設計優良,才不易打錯字。

最後,還要用家不怕尷尬,在公眾地方舉起雙手,用這種看似算命的方法打字。

台灣:該不該讓每一所高中職都有3D印表機?

根據聯合報與經濟日報報導,新任科技部長張善政5日在行政院政務會談上建議讓教育體系的年輕學生有機會接觸 3D列印,行政院長江宜樺非常認同,立即要政務委員蔡玉玲找經費、提計劃、讓高中職學生未來都能普及使用3D列印機。

乍聽之下,這是非常進步的政策,畢竟自造者或創客是全球火熱的焦點,台灣近一兩年也跟上國際腳步,出現了許多Hackerspace、Maker Space、Fablab 等社群場所,十分有活力。

另一方面,教育體系積極尋求「翻轉」,要讓學生有更多表現空間跟實做機會。

最後,台灣龐大的機械跟電子產業鏈也迫不及待要趕快找到新的出路,3D列印正好是各方的交集。

然而若從政府過往的做法來看,如此倉促推動之下,結果多半是很難堪的。

以下是政府可能會犯的錯誤:

第一:從硬體採購思維出發

若報導無誤,這個錯誤顯然已經是現實了。

3DP之所以會盛行,成為Maker浪潮中的主角,是因為專利到期之後,各方設計百花齊放。

甚至可以用3DP來製作另一台3DP(請搜尋RapRep),而其運作涉及的各部元件、軟體,也都是製作其他發明創新時能用上的,所以學習如何作出自己的3DP,是很好的入門課程跟自我修煉,花費不高以外,能從過程學到Maker的精神與激發創意,開發出不同的3DP(甚至是一不小心,做成了Air Hockey 機器人),更為重要。

然而根據報導,張部長跟江院長想到的顯然是要趕快採購現成的3DP,而且是動輒數十萬,甚至百萬的那些。

這一開始就把未來走窄、甚至走偏了。

第二:忽略創造力跟設計能力才是關鍵

就算有了硬體,學生就能擁有創造力跟設計能力嗎?3DP只是輸出工具,如果沒有原始的好設計,頂多只能印印從網路上下載來的現成設計,而要讓學生獲得這些能力,需要重新規劃課程、甚至是更徹底一點,得改變美學教育,然而這顯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那麼硬體即使買來了,也只會很快淪為汰舊品,堆積灰塵。

任何的硬體若沒有巧思跟新意,在台灣的cost down思維下只會陷入無利可圖的困境。

第三:依舊從教育體系內部思考

就如前面提到過的,現在已經有很多實體跟虛擬的創客社群跟開放硬體社群,遍佈在台灣各地跟社群網路裡。

這些社群成員熱切地分享知識跟學習,也有不少創業公司,跨入軟硬整合領域。

這些社群才是推動台灣學校教育體系獲得新思維、趕上國際腳步,最寶貴的資源。

與其讓每間高中職都有3DP,不如先思考如何讓地方上的創客社群與學校結合,讓學校的老師跟學生都先熟悉自造者跟開放硬體的來龍去脈,先開始加入地方上的社群,利用現成設備來實驗看看,同時激發創意。

若侷限于校園,很有可能流於形式,最後就跟家政課要做枕頭、工藝課要做椅子一樣,人人按表操課,重蹈填鴨教育覆轍。

在此建議科技部跟科技政委高官們先到台灣各地的Fablab走走,別關在辦公室裡想點子,否則最後只是幫3DP概念股炒高行情罷了。

Google Glass 專用情感辨識軟體問世!



臉部表情識別技術業者Emotient為Google Glass 宣布開發出一套名為「情感分析」(Sentiment Analysis)的應用軟體,宣稱可以即時分析出人的喜怒哀樂。

Emotient並看好這套應用在零售店面的應用。

這套應用目前還在原型階段,只與特定的合作夥伴和客戶進行封閉測試。

Emotient執行長Ken Denman表示,Sentiment Analysis這套Google Glass應用展示出我們要讓各種裝置擁有情緒辨識功能的目標,並為自動感測技術開發出一個新的境界。

這項突破性的技術讓企業能夠以匿名方式處理臉部表情並解讀出客戶的情感資訊,我們相信這項技術的應用將會非常廣泛,特別是在零售業上將可改進客戶經驗。

Sentiment Analysis 會在處理臉部辨識的整合資訊之後解讀並提供各種情緒資訊,例如總體情緒,包括正面,負面,或中性;初級情緒(primary emotions),如快樂、驚訝、傷心、恐懼、厭惡、鄙視,及憤怒等;以及高級情緒(advanced emotions),如挫折,混亂。

在宣傳影片中Emotient指出,這項技術除了可能運用在個人及家庭領域之外,還包括了娛樂、醫療、市場研究、線上教育、汽車。

但新聞資料中Emotient則特別強調在零售的應用,預期將可改進店面的客戶滿意度。

影像編輯軟體 支援3D列印

知名影像編輯軟體Photoshop開始支援3D列印功能,並且和3D列印服務供應商連線合作,設計好的圖樣可以遠端3D列印輸出,再透過郵寄收取,一切都在線上付費、作業。

全球的下載者已可以在Adobe Photoshop CC(Creative Cloud)的工具列發現一些新功能,最夯的莫過於可以3D列印輸出,直接拿到實體樣本。

Adobe數碼媒體技術工程顧問黃耀興表示,在美國第3方的獨立Printing house(3D列印服務供應商)已成新興行業。

設計者只要運用軟體選擇材料、色彩,再透過3D列印服務供應商輸出,製做出成品;有些3D列印服務供應商甚至還提供販售的平台,而寄送到各地的運費價格,也會一併在網路上算好。

他說,透過這種模式,台南的設計者可以連上美國的3D列印服務供應商,並且在全球平台展示其設計,全部的流程僅需透過電腦。

設計者可以減少交通往返時間,而試驗材質呈現、修改作品,也只要透過軟體的模擬效果就能看到。

黃耀興指出,Adobe Photoshop CC新增的3D列印功能軟體,可以在電腦上看不同材料、不同顏色的效果,模擬會呈現出紋理、反光、透明度等,很多屬性都可調整。

而連到3D列印輸出,服務商就會計算出不同材質的3D列印價格,材質可隨意更換成銀、銅、鋁、塑膠等,還能選有拋光無拋光,創作自己的作品也像網購一樣方便。

高中職將普設3D列印工具

張善政昨天首度以科技部長身分在行政院政務會談提議,希望利用3D立體列印工具激發學生對創意設計的興趣,立即獲得行政院長江宜樺採納,指示教育部清查經費分配情況後投入,盼能讓高中職學生普偏使用3D列印。

據轉述,張善政指出,我國教育過程很缺乏立體設計部分,如今恰可利用3D列印設備等,彌補過往教育的不足。

他談到3D列印的重要,還不忘提醒與會閣員可知HP什麼產品最賺錢?答案就是「印表機」;包括3D列印相關軟體、建築軟體的開發等也都非常重要。

教育部次長黃碧端指出,目前已有學校引進,但還須再加強。

3D列印活水來了!政院指示2個月內 確認技職經費分配/證照制度

行政院長江宜樺今(5)日表示,為促進設計產業發展與人才培育,請政委蔡玉玲督導清查今年新增技職教育經費的分配,是否可讓高中職學生普及使用3D列印,在2個月內報告進度,另也請內政部、工程會與考試院配合,建立室內設計技師證照的制度。

江揆今天在政務會談中聽取經濟部及內政部「設計產業發展推動現況」報告。期間,科技部長張善政提及現代設計較著重立體3D設計,若能讓學校教育體系的年輕學生有機會使用3D列印工具,可及早激發其對創意設計的興趣。

為促進設計產業發展的教育人才培育,江揆指示,教育部儘快清查今年新增技職教育經費的分配,是否可讓高中職學生普及使用立體列印機。

另外,江揆也指出,設計創意產業化及商品化,涉及學校育成中心、創新創業、青年就業創業輔導和產品行銷管道等,相關部會應予以加強,且國發基金匡列新臺幣 100億元用於投資文化創意產業,其中,設計產業是文創產業非常重要的一環,他除了要求相關部會盤點及擴充設計產業既有的行銷管道,並希望國發基金提供文創產業更多的協助,也期許金點設計獎成為華人世界第一、具有世界知名度的獎項。

南韓啟動穿戴式產業政策 2020年全球市佔目標40%

隨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市場需求邁向飽和致成長幅度趨緩,業界無不積極思索新的成長引擎,穿戴式裝置為選項之一,目前最受關注者為智慧手錶/手環與智慧眼鏡。

南韓政府亦視穿戴式裝置為今後重點產業之一,已擬定2020年次世代裝置戰略,目標於2020年達成穿戴式裝置出貨量佔全球比重40%、相關企業增加100家、次世代裝置佔南韓整體生產比重達50%等目標。

南韓受理的穿戴式裝置相關專利申請件數也逐年遞增中。

DIGITIMES Research研究發現一國發展穿戴式裝置產業或一企業拓展穿戴式裝置市場較重要的議題有二,其一為電池續航力,另一為產品外觀設計。

電池續航力關乎所搭載的面板等硬體配備能否使用最精細等級,以及應用內容的豐富程度。

外觀設計則關乎能否吸引大眾接受配戴,甚至形成一股風潮。

穿戴式裝置產業的發展並不侷限於穿戴式裝置本身,而是擴及上下游產業的價值鏈發展,包括上游的零組件、下游的電信商、應用程式與平台、硬體通路商,對南韓而言,更是目前於全球佔有一席之地的產業如面板、電池業能否乘勝追擊的關鍵之一。

實測乎你看 Photoshop玩3D列印

搶先卡位3D列印商機,Adobe旗下Photoshop CC繪圖軟體,即日起新增支援3D列印,除了使用一般3D印表機外,也與美國線上3D列印廠商Shapeways合作,繪製完可直接下訂,依體積、材質等不同需求計算費用,可運送至台灣,運費22元美金,約660元台幣,並不便宜。

實測發現,操作介面不複雜,繪製3D模型草稿後,接著選擇套色、材質紋理等,可即時預覽,就像使用2D繪圖一樣簡便,並整合眾多3D印表機驅動程式,不需要各家獨立軟體即可操作,採月費制用戶即日起更新後可使用,一般版售價1620元、學生版售價640元,均享一年會籍。

奇景光電_看好 LCOS 微投影前景

台灣半導體廠商奇景光電(HIMX)13日表示,上季其為新型頭戴式顯示設備生產的LCOS微型顯示器已經開始試發貨。

公司上季推出新一代技術能提高產品性能,大大簡化客戶端產品製程,並獲得頂級客戶認可。

在季報低於預期的情況下,奇景股票13日仍然上漲近2%。

過去一年中,奇景光電在納斯達克市場交易的股票價格上漲360%,過去三個月上漲50%。

奇景光電一直被認為是谷歌眼鏡的重要供應商之一。

該公司表示頭戴式顯示器新應用具有相當大的市場潛力與商機,預期在2014 年LCOS 微投影產品營收將顯著成長。

A股市場上,LCOS概念股主要包括水晶光電(002273),長江通信(600345),大恒科技(600288)等。

此外,Business Insider網站在其最新研究報告中預期,谷歌眼鏡到2016年將成為一款主流產品,2017年銷量破千萬,2018年銷量預期將超過2000萬,市場價值將超過百億美元。

BI在其研究報告中稱,谷歌可能會在2014年中期正式發布谷歌眼鏡,將這款設備推向大眾市場。

目前,谷歌已經向開發者開放了這款設備的開發工具包。

儘管這款設備目前還在測試階段,且出現了一些瑕疵,遭遇到了一些“尷尬”,但BI認為,未來這款設備將通過持續的升級解決這些問題,並將逐漸成為一款大眾產品。

起初,人們可能會在醫學、科學和攝影領域使用谷歌眼鏡,但逐漸這款設備也會覆蓋到其他更多領域。

BI預期,谷歌眼鏡在正式發布後銷量將會出現暴增。

2018年中期,預計這款設備的銷量將達到2100萬部左右。

如果按每部500美元計算,這將是一個百億美元級的市場。

台發展3D列印 應用與內容成關鍵

台灣在全球3D列印產業鏈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許多人總是不解,創業者投入3D列印區塊之後,應該如何找到出路。

台灣科技大學工程學院院長鄭正元指出,未來產業重點將著重應用層面。

台科大在3日舉辦3D列印國際研討會之後,4日接著舉辦「3D列印創投機會專題研討會」,邀請英、美、中、日的台灣3D大廠與學者交換成功經驗,期望台灣能夠發展3D列印相關創投平台,達到產官學三方合作的目標。

鄭正元指出,未來創業者想投入3D列印市場,不用侷限在3D印表機的研發,應該突破,將自己所熟知的原來產業,與未來3D列印應用結合,就能夠達到頂尖,進而創造龐大商機。
德國易歐司光電大中華區總經理吳承軒也強調:「應用才是這個產業未來要發展的關鍵,這個過程中會帶動設備、材料與服務的商機。」

他指出,不管從哪個角度切入這個市場,都應該先掌握應用,才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市場。

除了終端應用,研能科技產品經理鄭石宏則認為「3D內容才是3D列印的王」,因為沒有了內容,3D列印什麼都不是,所以內容相當重要。

此外,現場有民眾提問,認為國際上政府都有支持相關產業,台灣有沒有?鄭正元表示,政府有支持,但是較不全面,而目前較為全面的只有國科會(今科技部)。

谷歌眼鏡用上Android 4.4 已趨於完美

谷歌日前為Google Glass來一次大的更新,係統直接升級至最新Android 4.4。

谷歌的一位員工在論壇中透露,由於準備不充分,谷歌眼鏡本應在上月的更新被迫延期。

但是卻給了用戶一個美好的結局,那就是谷歌眼鏡直接迎來了Android 4.4。

雖然沒有展示升級的具體內容,但還是透露了一些細節,例如升級後的谷歌眼鏡將帶來更加持久的續航和藍牙4.0,同時將會讓谷歌眼鏡的整體運行更加流暢,而對於開發者而言,應用更新將容易的多。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谷歌眼鏡已經做出了8次較大的係統更新,不過,隨着升級Android 4.4後,設備的各項功能將趨於完善。谷歌很可能放緩設備的更新速度。

谷歌眼鏡用上Android 4.4 已趨於完美

三月份持股公告 (2014)

股票清單:                                    趨勢題材:

1. 研能科技  (興櫃8197)               a. 數位印刷革命  b. 3D列印  c. MEMS微流體技術

2. 立景光電  (未上市)                   a. Google glass 關鍵零組件 (LCoS)  b. 穿戴式科技

------------------------------------------------------------------------------------------------------------

耐心等待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投資興櫃及未上市股票須注意風險...很多人被直銷股詐騙

注意!!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有好康的怎麼會介紹給陌生人呢?

-------------------------------------------------------------------------------------------------------------

小楊的投資參考書:
 
1. 有關投資與人生最重要的事 --- (霍華.馬克斯)

2.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 --- (安德烈.科斯托蘭尼)

3. 股票作手回憶錄 --- (傑西.李佛摩) 新舊兩版

4.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 (查理.蒙格)

5. 我的職業是股東 --- (林茂昌)

6. 用心於不交易 --- (林茂昌)

7. 魏尚世講股 --- (魏尚世)  小楊的興櫃及未上市股票入門書

8. 華爾街刺蝟投資客 --- (巴頓.畢格斯)

9. 賺夠了就跑 --- (馬丁.舒華茲)

「2014台灣3D列印國際研討會」

「2014台灣3D列印國際研討會」3日將在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登場,邀集來自英國、美國、日本、俄羅斯、台灣和中國大陸的專家學者與會,探討3D列印技術的最新發展。

「2014 台灣3D列印國際研討會」由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主辦,3日上午開幕式預計邀請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代表胡克 定(Chris Wood)、新金寶執行長沈軾榮出席,並由英國諾丁漢大學教授赫格(Richard Hague)、Stratasys亞太區銷售總監克里格(Omer Krieger)等分享3D列印市場現況與商機。

此外,3D Systems公司首席營運長馬契森(MicheleMarchesan),德國EOS、英國Renishaw及國內的新金寶、研能等廠商均派出代表出席,發表3D列印最新技術及發展趨勢。現場並將設置展示區,預計吸引超過200名產業及學研代表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