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help me to click the ad. Thanks!!

功能更勝 Google Glass!Android Wear 正式發佈

配戴式的智能裝置絕對是近期的大熱產品,而且可以預期各大品牌將會推出自家的智能手錶,肯定會引起一場惡鬥。

在 Google I/O 大會上,官方終於介紹了 Android Wear 產品,並且由 Google 的工程總監即場進行了多項應用示範及講解。

10501267_10154270867260153_276188782_n


Google 的工程總監 David Singleton 在正式介紹 Android Wear 之前,指出了 Android 用戶每天平均檢查智能手機 120次,用戶追求的是一款集合「環境感知、聲控、無線及極高流動性」4 大元素於一身的產品,亦即是大家期待的 Android Wear。

Bq_aeTFCEAAq8GM

David 以手上的 LG G Watch 進行示範,由示範可以見到它的操作採用 Google Now 風格,可以直接透過「OK, Google」指令以聲控讀出指令,例如:檢查航班、地圖搵路、設定提示、打電話、在瀏覽器搜尋資料等等,功能和 Google Glass 非常相似。

10466832_10154270866105153_1740105498_n

有來電而未能接聽,只需把畫面向右撥便可以自動送出 SMS 短訊,操作相當方便。

a68a1310-f81e-4ef3-bc1a-206695da5028_800
1620106_10154270866670153_258019371_n

在 Google Glass 出現的功能如:檢查航班資訊、交通狀況在 Android Wear 上面同樣可以做到。


可以透過聲控設定提示功能。

另一方面,他更即場利用一些預載的 App 示範了「訂 Pizza」,由揀選食物、付款只需短短 10 秒便可完成(當然紅預先設定好付款方法),引起在場人士一陣哄動!另一方面,他亦示範了利用 G Watch 和手機同步 「AllThe Cooks Recipe」食譜 App,在 G Watch 上觀看煮食步驟,並且以聲控記事設定提示等,感覺比起 Google Glass 更加實用。

10486840_10154270866865153_1368294051_n
298187c6-6878-4db0-805d-ffe06bb360e1_800

在 Android Wear 上面直接利用 App 來訂 Pizza 可算是個比較令人驚喜的功能。

10476444_10154270866905153_1879248328_n 10474188_10154270866805153_587060700_n

同步手機上面的食譜到 Android Wear 上面可以提供一個可較簡單而清晰的指示,無需慢慢在大熒幕上搵資料。

值得一提,David 指出由即日起 Android Wear 的 SDK 已經推出,讓開發者可以針對不同裝置編寫擁有自家風格的 UI 介面,此外,視乎裝置的支援能力,部份 Android Wear 更可以提供如:計步器、測量心跳等功能,讓不同廠商的產品有更高的獨特性。

10488868_10154270866770153_1939032202_n
10474639_10154270866695153_460504359_n

能否支援如心跳、計步之類的運動功能視乎不同廠商的產品而定。

專利曝光 聯想也將跟進智慧眼鏡競爭

如同其他廠商,聯想似乎也將推出類似Google Glass的智慧眼鏡裝置,同樣配置骨傳導輸入、觸控操作與聲音降噪等設計。



根據美國專利與商標局所釋出文件,顯示聯想也將推出類似Google Glass的智慧眼鏡裝置,但將配置左右鏡片設計,並且搭載骨傳導輸入、觸控操作與聲音降噪等設計。

不過,目前並未有任何消息透露聯想預計何時,或是否準備推出此款裝置。

配合骨傳導輸入設計,將有效提昇語音輸入識別效果,同時也能讓使用者輕聲透過眼鏡裝置通訊,避免他人清楚聆聽通話內容。

目前在Google Glass也同樣配置骨傳導輸入設計,讓語音指令輸入識別正確度提昇。

目前包含三星、LG、Sony、百度、微軟等廠商均曾傳出將推智慧眼鏡裝置,不過目前尚未有具體產品問世。

而在去年開始,已有不少廠商以Android平台推出各類型智慧眼鏡裝置。



訪談/Google X 以科技狂野改變生活

在Google I/O 2014揭幕之前,我們有機會與Google X實驗室團隊作短時間訪談,針對Google X中心想法「Solve for X」細節作分享,進一步理解Google預期透過科技快速改善、協助人類生活的終極目標。

Google X實驗室副總裁Megan Smith

如同去年Google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Larry Page說明期望能以科技改變生活體驗,進而讓人類發展加速進步,並且鼓勵開發者可以更大膽地想像任何可能發展性。

由Google秘密設置的Google X實驗室,主要便是基於「Solve for X」想法,藉由異想天開的狂野想法構成「射月計畫 (Moonshot Project)」,解決人類生活發展切確需求。

此次Google I/O 2014展開前,我們有機會與Google X實驗室副總裁Megan Smith進行簡短訪談,從中了解Google X實驗室發展目標,同時也說明「Solve for X」想法不光僅由Google提出,更希望能由更多具有想法的人集思廣益,以改善人類生活為終極目標。

Megan Smith表示,一般從想法、雛形、計畫、成品到實際應用,其中可能因為構思、諸多考量等因素,而可能導致想法最後無法成真。

在射月概念中,則是以「永不說不」的突破性想法推動,進而將想法具體擴大、延伸,僅保留2/3考量空間,進而縮短讓想法成真所需時間。

在射月計畫中,通常會以擴大10倍的想法構思,而非僅以其中10%想像未來應用發展可能。

以Google Glass為例,Megan Smith透露從想法到完成原始雛形,其實僅花費1小時半的時間,便決定將眼鏡與Android裝置結合,進而構成Google Glass實際模樣。




同時,Google X並非僅只是由Google閉門造車,更期望能透過「Action X」與外部資源、有共同想法團體或個人連結,進而透過眾人力量改變世界。

Megan Smith表示,自己小時候並沒有太多機會或資源能與同好便利交流,但新一代的網路原生使用族群,則是有更多發揮異想天開創意的機會與資源,透過開放網路環境與世界接軌,進而快速累積、分享各類集思廣益想法,這也是Google X期望觸擊群眾。

目前Google X所提出射月計畫,包含Google Glass、Google無人駕駛車、Project Loon、Makani Power與智慧隱形眼鏡等,主要都是透過科技力量以突破既有思維的想法改變人類生活,同時也更深入構思未來的未來發展可能,而不會僅滿足停留在現有成就。




奇景拉警報?陸3G用戶增速放緩、Q2營收恐難達預期

液晶面板驅動IC設計公司奇景光電(Himax Technologies, Inc.)第1季營收表現平平,自Q1財報發佈以來,股價已下挫25%;Chardan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Jay Srivatsa認為,Q2恐怕也不會有起色。

Barronˋs和InterCooler報導,Srivatsa 24日報告指出,奇景Q2營收可能不如預期,Srivatsa向來不看好奇景光電,他把該公司評為「賣出」,目標價由6美元下修至5美元;和24日收盤價 的6.96美元相比,約有28%的下行空間。

不少分析師也下修奇景展望,Craig Hallum分析師12日將該公司評等由「買進」降為「持有」,目標價為7美元。

Srivatsa解釋,奇景Q1營收主要來自3G智慧手機的小型面板顯示驅動器,該公司2013會計年度有52%營收來自中國。

中國三大電信商5月份的3G用戶成長幅度快速放緩,僅淨增874萬用戶,低於4月的994萬用戶。儘管還有一個月,5月底為止Q2的3G用戶增加1,868萬戶,遠不及Q1淨增4,408萬戶。

另外,Srivatsa也不認為谷歌眼鏡會帶動奇景光電收益。

他說,須要先解決谷歌眼鏡的隱私憂慮,才能吸引消費者,成為主流商品。

奇景為谷歌眼鏡LCoS晶片供應商,Srivatsa稱,2014年會計年度奇景營收可能無法從谷歌眼鏡獲得太多助益。

奇景24日ADR價格上漲1.02%收6.96美元;4月15日公佈財報以來(收盤價9.32美元),暴跌25%;今年迄今狂瀉52.69%。

barron`s.com報導,Wunderlich Securities分析師Matthew Robison 6月5日發表研究報告指出,砷化鎵HBT磊晶片大廠Kopin Corporation的穿戴顯示技術有望獲得谷歌(Google Inc.)青睞,未來將應用於一項最新產品。

Robinson指出,根據另一家研究機構Rosenblatt Securities的說法,谷歌已經採納了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的OLED技術,但同時也仍和奇景光電保有研發合作關係。

thestreet.com報導,谷歌在去年7月宣佈投資奇景光電(Himax Technologies, Inc.)子公司立景光電(Himax Display Inc.,HDI)、取得6.3%股權。

依據協議,谷歌有權在2014年7月22日以前將立景的持股比例拉高至14.8%。

立景主力產品LCOS晶片可應用於谷歌眼鏡等頭戴式顯示裝置。

Google Glass硬件升級內存擴展到2GB,後續還會帶來更長的待機和性能的提升

 

根據The Verge的消息,就在Google I/O 2014開幕前夕,Google對智能眼鏡Google Glass的硬件進行了一次升級。

這次升級的主要變化就是將Google Glass的內存從682MB擴展到了2GB,相比之前的版本,升級後的Google Glass會有前者3倍的內存空間。

而對於升級內存的原因,Google可能會在明天的Keynote上做出解釋。

不過,Google 還是宣布了一些新的功能。

例如Google Now 將嘗試實時跟踪用戶的停留位置,並會向用戶反饋基於地理位置的報警或提醒。

另外一個是相機取景,只要說聲“OK Glass”,取景器就會顯示在屏幕上,幫助佩戴Google Glass 的用戶更好的調整他們的取景範圍。



除此之外,Google還表示,新的Google Glass還會擁有更長的電池壽命和整體性能的提升。

還有不到24個小時,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Google I/O 2014能為我們帶來什麼驚喜?

Google Glass再次更新 硬體規格提昇

針對預計年底推出正式版本的Google Glass,稍早再度宣布更新硬體規格,主要將記憶體擴增為2GB,並且提高20%電池電量與10%語音識別速率。

不過,此次Google似乎並未開放舊款機種直接作更換服務。


 
Google Glass團隊宣布, 將再次針對Google Glass硬體進行更新,第三代機種將內建記憶體擴大為2GB,同時提高20%電池電量與10%語音識別速率,讓Google Glass有更具彈性的使用體驗。

在內建Google Now卡片部分,也將新增顯示車子停放位置與郵件包裹寄送進度等資訊。

同時,此次更新版本在透過「ok.glass」進行指令輸入時,所見畫面四周將顯示對焦框圖像,使用者同樣可配合「ok glass, take a picture」或壓按機身按鈕進行拍攝。



不過,與前宣布第二代Google Glass時提供的舊機更換服務,此次Google似乎並未開放相同服務。

Google近期宣布於英國地區開放一般使用者購買Google Glass Explorer版本,預計此次Google I/O 2014活動也將於現場一樓設置Google Glass展示區,並且開放與會者購買。

根據先前消息指出,Google最快將在今年年底前推出正式市售版Google Glass。

Google Glass首次走出美國,於英國展開銷售

英國成為全球第二個Glass市場。

當地的Google Glass售價為1000英鎊,約為1685美元,高於美國1500美元的售價。

Google周一(6/23)宣布,即日起於英國開放Google Glass Explorer計畫,使英國成為全球第二個Glass市場。

當地的Google Glass售價為1000英鎊,約為1685美元,高於美國1500美元的售價。

Google表示,一直有人詢問Google Glass何時才會於美國以外的地區上市,他們現在便開始測試水溫。

英國被視為全球創新中心,在上個世紀出現許多世界偉大的發明與發明家,當地的民眾對於測試新的產品或想法也都躍躍欲試。

在英國銷售的Google Glass仍是測試中的Explorer版,但可選擇黑、橘、白、灰、藍等鏡架顏色,或是選擇太陽眼鏡系列,英國消費者可以透過Google Glass Explorer專案購買,也可參與Google即將於本周五/六(6/27&28)於倫敦舉行的Glass展示及體驗活動。

DVF | Made for Google Glass

London [through Google Glass]

3D Systems關鍵專利到期!對手搶市、恐須降價因應

美國3D列印大廠3D Systems最大優勢在於握有多樣3D列印的產品組合,不過該公司兩項關鍵專利技術到期,新競爭對手湧入市場,生產平價產品搶市,3D Systems未來恐怕得降價競爭。

ValueWalk 和Motley Fool報導,3D Systems的重要技術:選擇性雷射燒結(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和光固化成型(Stereolithography,SLA)專利到期。

開源計畫OpenSLS生產的SLS 3D印表機,價格僅1萬5千美元,遠低於高階產品的50-70萬美元。

儘管目前OpenSLS的3D印表機精確度不足,難以商用,但是未來有望發展出更進階的SLS 3D印表機,挑戰3D Systems。

另一家新創企業Formlabs則利用3D Systems另一到期技術SLA,推出新的Form 1 SLA 3D印表機。

這款產品需求破表,現在預定,至少半年以後才會出貨。

Formlabs的Form 1印表機要價3,299美元,相較之下,3D Systems的頂級SLA印表機價格高達10萬美元。

3D印刷用途日益廣泛,SpaceX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近來創下歷史,該公司新一代航天器「Dragon V2」引擎,搭載全世界第一個全部用直接金屬雷射燒結(Direct Metal Laser Sintering, DMLS)印製的火箭引擎。

3D Systems 23日大漲7.29%收57.23美元;今年以來大跌38.42%。

Quartz.com 去年7月報導,當較為原始的3D列印技術──熔融沉積法(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的專利到期後,具備開源科技(Open Source)的FDM印表機出現爆炸性的成長,這後來更造就了紐約知名桌上型3D印表機製造商MakerBot Industries LLC。

美國3D列印機製造商Stratasys Ltd.先前宣布砸下總值4.03億美元的股票收購MakerBot。Scott表示,早在5年前一台採用FDM技術的3D印表機還要價14,000美元,現在則僅剩300美元,而大多數的便宜機種都是由中國大陸廠商製造。

兩岸顯示器產業搭橋,聚焦新興應用產品合作 (LCoS)

「2014兩岸顯示產業搭橋專家會議」於今(103)年6月6日假台北國際會議中心 舉行,與會人員包括陸方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白為民副會長及電視品牌廠(長虹、海信、TCL、創維、康佳、熊貓、海爾)、面板業者(京東方、華星光電) 等,以及我方台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TDUA)、矽基液晶產學研聯盟(TOSA)等,共60餘名兩岸產業專家共同參加。

今年顯示器產業搭橋活動仍舊以專家會議形式進行,以共同推動LCoS技術應用於顯示新產品之開發為目標,會中分別由我方業者代表禾鈶公司及陸方業者深圳雅圖公司分別針對LCoS及微型顯示器相關主題進行介紹,兩岸代表並進一步針對此議題 於未來之合作方向進行討論。雙方達成具體設置未來共通性推動業務聯繫窗口之共識,分別為台方之台灣顯示器產業聯合總會(TDUA)、台灣矽基液晶產學研聯 盟(TOSA)與陸方之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CVIA),以協會為對接平台促成兩岸業者攜手合作。

同時,為了展現兩岸共同推動LCoS核心技術之決心,會中由我方矽基液晶產學研聯盟 (TOSA)與陸方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CVIA)簽署合作意向書,未來將攜手共同尋求促進兩岸企業合作機會,累積成功經驗,並逐步擴大合作範疇,帶動 相關製造及應用領域發展,建立兩岸LCoS產業鏈。

此外,兩岸顯示搭橋計畫第一年之合作項目「綠色節能資訊顯示產品開發」,今年亦由工 研院針對近兩年合作成果進行介紹。

以膽固醇液晶為主要顯示技術的節能顯示電子紙是具有省電及記憶功能的顯示技術,可以利用環境光源直接反射以顯示影像,故無須使用背光元件,具備省電節能特性,適合發展電子標牌、廣告看板等資訊告示產品。兩岸在此技術之合作已由民間企業成功開發出電子標籤等產品,是兩岸顯示 產業搭橋合作的成功案例。

兩岸自2012年起將顯示器產業納入搭橋合作項目,期盼藉由「政府搭橋、民間上橋」 之合作模式,逐步建立兩岸顯示器產業分工共識,並拓展標準及產業鏈的合作,形成顯示器場域應用案例典範; 今天所討論的兩項合作項目皆具新穎、環保及實用特性,若促成台灣與大陸業者實質合作,未來可由大陸主要城市開始做點狀擴散,有助台灣廠商加速拓展大陸市 場;而大陸與台灣合作之利益在於可刺激內需市場、促進經濟發展、提升科技化程度進而落實兩岸共同合作開拓全球市場的長期合作願景。

李嘉誠千萬美元投資“3D列印豬肉”公司 (Modern Meadow)

我們每天吃的豬肉、牛肉以及皮革現在也可以用3D列印造出來了這就是Modern Meadow所做的事情。

這家誕生於美國的3D生物列印公司現已被李嘉誠看上並投資啦。

作為一種新興技術,3D列印已經被廣泛應用,例如,用於製造醫療設備、手工汽車,甚至手槍。

更令人感嘆的是,我們每天吃的豬肉、牛肉以及皮革現在也可以用3D列印造出來了。

這就是誕生於美國的一家初創公司—3D生物列印公司Modern Meadow所做的事情。

這樣一家公司,也吸引來了香港億萬富翁李嘉誠的投資。

Modern Meadow

  
獲1000萬美元投資

據瞭解,李嘉誠旗下的風險投資公司維港投資Horizons Ventures牽頭對Modern Meadow Inc進行了1000萬美元的A輪投資。

所能參閱到的資料顯示,Modern Meadow是美國一家初創公司,該公司能夠在實驗室里培養出畜肉和皮革。

對於這些被培養出來的牲畜的肉和皮革的用途,現階段則主要是供應時尚設計師和皮革產品生產商,以滿足全球對這些廠商所製造的商品的不斷增長的需求。

當然,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3D列印研製的過程中不會傷害到動物和環境。

關於3D列印肉類的技術要點包括:“生物墨水”也就是構成肉類的原料是不同類型的細胞的混合體;利用3D列印使原料成型,併在生物反應設備中進行處理。

簡單理解就是“生物製造”的一種生物組織工程技術,在實驗室的托盤裡從皮膚細胞中培養出了皮革。

這家公司還在研發經生物製造而成的畜肉、魚肉和家禽肉。

該公司預計,在原型階段,能夠列印出2cm×1cm×0.5mm見方的肉片。

Modern Meadow首席執行長Andras Forgacs 曾向媒體公開表示,公司儲存並用於“釀造”皮革和畜肉的細胞是通過小型活組織切片獲得的,這不會弄疼、傷害或殺死動物。

而且未來生物列印肉類不僅能夠滿足人類對於動物蛋白質的需求,同時對保護環境也是有利的。
  
李嘉誠頻繁出手食品科學領域
   
在眾人的印象中,李嘉誠是一位在實業投資中難得的英才。

其旗下的和記黃埔和長江實業都以腳踏實地的投資而為大家所知曉,例如,貨櫃碼頭和商業地產;但是大家也許還沒有注意到,李嘉誠旗下還有一家風險投資公司,名為維港投資,近年來頻繁地在一系列創新領域中找尋投資對象。

例如,維港投資了包括網路漫畫創作軟體的公司Bitstrips和主要做文本摘要程式的Summly公司。
  
Summly公司的創始人是達洛伊西奧Nick DAloisio在15歲時拿到維港種子基金。

然而,誰都沒有想到,兩年以後,達洛伊西奧把他的網站以30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雅虎Yahoo!Inc.。

這也從側面說明瞭李嘉誠的投資眼光

維港對Modern Meadow的投資,可以視為李嘉誠在食品科學領域的第二筆典型交易。其實,維港投資早先還支持了Hampton Creek Foods公司,這家創業公司的理念是用來自植物的產品取代曲奇麵團等各種食物中的雞蛋。

當然,與Hampton Creek Foods公司相比,投資Modern Meadow公司更具想像力。

在李嘉誠投資之前,Modern Meadow在2012年從美國農業部USDA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小企業創新研究Small Business Innovation Research獲得了25萬美元撥款。

另外,近兩年該公司還從Breakout Labs、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Artis Ventures和Iconiq處籌集了大約300萬美元的種子基金。

3D Systems增發3億美元,主要投資材料、金屬及醫療領域

3D Systems(NYSE:DDD)此前完成增發事項,共募集3億美元。

在公司舉行的分析師會議上,公司透露資金將重點用於「3M領域」,即材料 (Materials)、金屬(Metal)和醫療(Medical),以及支持下屬3D打印服務公司Quickparts的全球擴張。

公司在會議上透露,包括航空航天、汽車等 產業使用的金屬打印機市場需求已經大幅超過其制造能力,公司計劃將在推出一些工廠級、更大、更快的3D金屬打印機產品,預計將於11月舉辦的2014歐洲模具展上亮相,這些打印機將有助於擴大直接制造激光燒結設備的市場。

由於增材制造目前僅占10.5萬億美元制造市場的0.1%,公司認為工業級3D打印技術領域存在開放式成長的機會。

此外,公司正持續推進同Google(NASDAQ:GOOG)旗下Project Ara聯合研發新的打印技術,公司同時預計將在2014年歐洲模具展展示名為Racetrack的下一代制造平台。

目前公司正在研發新平台,其可以以較現在的噴射技術快50倍的速度持續打印功能性聚合物。

公司預期未來將持續提高產品打印速度,計劃每18個月提高當前打印速度一倍。

消費領域,通過與消費領域企業好時(NYSE:HSY)等聯手,3D Systems表示將繼續在消費級3D打印市場大步前進。

3D Systems稱將很快推出世界上第一家數字面包店。

這家數字面包店預計會於今年秋天在洛杉磯開張。

該公司認為,該面包店將有助於推廣他們的糖3D打印機 ChefJet。

由於消費市場教育程度進一步提高及應用增多,3D打印領域企業業績未來看好。

公司預期2015年營收達到10億規模,其中30%增長預期源自公司自身業務增長公司同時表示,公司毛利水平仍將持續提高,預計達到55%至60%水平。

3D Systems:中國超過50%三維體驗店為公司660型產品

3D Systems(NYSE:DDD)中國區總經理章群周五表示,目前在國內三維體驗店面向消費者的打印機產品超過50%為公司Projet 660型產品。

3D Systems Projet 660產品是全彩色打印機、打印速度高。

660產品每小時可以打印1英寸,其材料成本非常低廉,使用石膏粉的綜合性粉末。

由於其安全性較高,在醫院、學校都可以使用。

Projet 660產品打印尺寸為254mm*381mm*203mm,可以使用CMYK(青色、洋紅、黃色、黑色)4種顏色的粘合劑,實現600萬色以上的顏色。

3D Systems目前提供超過幾百萬種不同的顏色,可以打尺寸非常大的彩色模型。

此外,3D Systems 2014年推出了基於塑料粉末的彩色三維打印機4500,其除了有彩色的性能以外同時提供塑料的力學性能,以滿足既有彩色需求,又對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能優需求的用戶需求。

目前3D Systems全球員工超過1000名並具有超過1000個專利,掌握超過100個不同的打印技術,目前全球運行9個研發中心。

此外,3D Systems還提供基於掃描的檢測工具、基於雲計算的打印服務等,從而提供產業鏈多節點服務。

智慧機將投射3D虛擬全像?Ostendo微投晶片明年量產



從智慧手錶、智慧型手機投射3D虛擬全像(Hologram)這種科幻片情結,有機會在近期內實現!加州業者Ostendo Technologies Inc.過去9年都在悄悄研發只有Tic Tac迷你爽口糖大小的微型投影機晶片,能夠置入智慧型手機、投射清晰且不需要戴眼鏡就能看到的3D立體影像,且目前正在與多家手機大廠洽談合作事宜。

Ostendo研發的投影晶片組,若是只有單顆、則僅能在48吋的平面上投射影像,但倘若將多顆晶片組集結起來,就能投射尺寸更大、更為複雜的影像。

Ostendo執行長兼創辦人Hussein S. El-Ghoroury已向創投公司以及臉書(Facebook Inc.)第一個外部投資人Peter Thiel募集了9,000萬美元的資金,同時還取得政府約3,800萬美元的研發合約、其中大部分來自美國的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簡稱Darpa)。

El-Ghoroury曾在1998年以2.5億美元的代價將他創辦的行動晶片組廠商CommQuest Technologies賣給IBM。

這些資金讓El-Ghoroury能心無旁鶩地進行研發工作,並在9年後創造出一款搭配影像投射軟體,同時融合LED矽晶圓、影像處理器的「Ostendo Quantum Photonic Imager (Ostendo量子光電影像儀)」。

Ostendo目前正在研發的原型主要是將六顆晶片堆疊在一起,以便在空中投射綠色骰子的3D立體影像,其影像解析度可達5,000 dpi,遠高於iPhone視網膜螢幕(Retina display)的300 dpi。

Ostendo已開始和數家大型手機製造商洽談合作事宜,預期消費者可在明年夏季來臨前接觸到首款2D微型投影晶片。

根據Ostendo的說法,這款投影機在附加鏡頭之後,體積還不到0.5立方公分、近似iPhone的相機鏡頭。

另外,可投射3D影像的微型投影晶片則預計明年下半年投產,估計對消費者而言、每顆晶片將要價30美元。

barron`s.com曾在2013年6月18日報導,Jefferies & Co.分析師Peter Misek發表研究告指出,智慧手錶的觸控螢幕尺寸太小,不但難以看清畫面,也不容易用手指操控功能;直接從口袋拿出智慧型手機還比較容易些。

Misek認為,只有當聲控、體感技術能夠精確傳達指令,以及次世代顯示科技能在手腕上投射立體影像時,智慧手錶才有機會大受歡迎。

Sony Corp.曾在2月20日宣布,公司目前正在開發採用MicroVision MEMS PicoP技術的微型投影機模組。

Sony表示,這款模組在搭配自家開發影像處理系統、Wi-Fi以及電池後,可將智慧型手機/平板的高解析度 (1920x720;16:9)影像投射至任何表面。

穿戴式裝置崛起 微投影應用捲土重來 (Front-Lit LCoS)

全球穿戴式裝置市場逐漸步入萌芽期,相關供應鏈業者紛全力強攻商機,近期微投影技術再度受到業界青睞,微投影應用有機會捲土重來。

供應鏈業者坦言,由於微投影手機市場仍待時間發酵,短期內仍看不到手機廠大量導入微投影應用需求,然微投影應用在穿戴式裝置領域將有機會竄出。

供應鏈業者指出,自2010年起包括國際及大陸手機廠開始導入微投影功能,並衝刺全球市場規模至100萬支大關,智慧型手機配備微投影功能一度被業界視為相 當具發展潛力,包括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RIM(已更名BlackBerry)、NTT Docomo等都曾推出微投影手機,但銷售成績不若預期。

儘管三星後續又推出新一代微投影手機Galaxy Beam機種,再戰微投影手機市場,但仍叫好不叫座。

供應鏈業者認為,微投影應用屬於利基型市場,想要藉由微投影技術,延伸觸角深入穿戴式裝置、筆記型電 腦(NB)、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等產品線,對於終端品牌廠來說,確實有助於擴大產品差異化,增添一些賣點。

過去微投影應用聚焦在微型投影機、手機等產品線,國際及大陸手機廠陸續推出微投影手機,但買氣不甚理想,後來業界嘗試應用在車用電子市場,亦未創造太大市場規模,難以加速普及,近年來微投影發展陷入 瓶頸。

不過,穿戴式裝置市場崛起帶給微投影業者新的希望,尤其Google Glass採用奇景光電下立景光電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微投影技術後,讓業界對於微投影應用市場再度燃起希望。

另外,奇景光電日前發布LCoS導光新技術,有助於大幅簡化設計成本,有機會成為低成本量產LCoS的新里程碑,可望推動智慧型眼鏡等穿戴式裝置價格下滑。

現階段微投影技術主要供應鏈業者,包括立景光電自主研發的LCoS技術、德州儀器所掌握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技術,以及Microvision的PicoP技術等。

儘管終端品牌廠希望運用LCoS技術嘗試開發概念產品,讓自家新產品一戰成名,但能否進入規模量產階段,仍是未知數。

奇景正面照光LCoS技術

奇景光電6月剛發布LCoS導光新技術,有助大符簡化光機的設計成本,有機會成為LCoS低成本量產的新里程碑,可望推動智慧型眼鏡等穿戴式裝置價格更趨於平民化。

奇景指出,日前剛發布的正面照光LCoS專利新技術,由奇景光電旗下立景光電所提出。

這項整合式LCoS光學模組,簡稱正面照光LCoS(Front-Lit LCoS),是目前穿戴式顯示器產業最重大的技術突破,有助客戶設計出小巧、高效能的微顯示光學系統。

奇景解釋,此技術將傳統典型光學引擎內的2個主要功能,成功整合到LCoS微顯示器模組內,該2個功能分別是LED照明系統和偏極化分光鏡(PBS),此獨特技術優勢是可縮小光學引擎尺寸,大為改善其功耗,並可顯著簡化光學引擎設計及組裝過程,幫助品牌客戶降低製造光學引擎的複雜度及成本。

凡此種種優勢,均是對應目前穿戴式裝置急需的關鍵突破。

奇景的正面照光LCoS是該公司自行開發的獨特專利技術,符合頭戴式裝置特性,包括色澤豐富而明亮的微顯示器、小巧外型、低功耗效能,該技術結合以下3種穿戴式技術優勢,第一是類似OLED光學引擎簡單的製造技術,第二是高光效率的LCoS,第三是LCoS解析度的容易客製化。

奇景表示,對應穿戴式裝置技術及發展中的虛擬實境市場,奇景的正面照光LCoS專利技術是近來業界最重大的技術突破,團隊正為LCoS客戶開發新品。

Apple元老級設計師:iWatch是件蠢商品

穿戴式科技真的實用嗎?是否看過週遭的親朋好友們已經配戴Google glass、Samsung Gear2或Samsung Gear Neo其中一項商品了呢?

與人人一支智慧型手機普及率相比,穿戴式科技似乎沒有這麼熱門,究竟是為什麼?不妨來聽看看,蘋果元老工業設計師Hartmut Esslinger的想法。


1982年Hartmut Esslinger與Steve Jobs首度合作,Esslinger為蘋果創造一種稱為「Snow White」的設計語言,並且被運用在1984-1990間的Apple IIc與Macintosh電腦之中。

很快的,Jobs離開蘋果,與Esslinger的合約也一併解散,之後Esslinger也隨著Jobs一同前往 Next動畫公司發展。


<apple snow white 1 ‘sony style’, 1982>

<apple IIC, 1983>

如今從Esslinger 與富比士訪談內容得知,Esslinger認為Apple即將推出的智慧型手錶(iWatch)以及三星的Galaxy Gears,都屬於一種很蠢的裝置(Smartwatches are stupid.),為何我要在手腕帶上廉價的電子產品?卻只能記錄健康運動等資訊,再者,如果將手錶與手機各自獨立的話,智慧型手錶不就是噱頭而已嗎?

未來智慧型手錶要成功,必須找到人類真正所需以及更多的全面性體驗,消費者不單只是要資料而已。

儘管Esslinger不認同iWatch的到來,但NPD的調查報告顯示,現在美國五分之四智慧型手錶的市場份額都被Samsung Galaxy Gear佔據。

BMO預估未來只要15%現有iPhone使用者購買iWatch,Apple可能需生產約5千300萬支iWatch才能解決供需的問題。

The Future of Customized Fab-Grade 3D Printing

Google Glass Enters The Operating Room

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杜倫市的杜克大學醫學中心,骨外科醫師普拉克洗手進入手術室之前,戴上一副時髦的黑眼鏡──內建攝影機及螢幕的穿戴式電腦「谷歌眼鏡」。

他給這副連上網路的眼鏡下了聲控指令,讓它開始錄影,然後轉向手術檯上的機車車禍傷患。

他鑿穿骨頭,修補一塊碎裂的蹠骨,並把金屬板放進他腳內。

谷歌去年以每副1500美元把這款眼鏡的測試版賣給精心挑選的數千名「探索者」,普拉克醫師也一路用到現在。

目前他在杜克完成的所有手術都以谷歌眼鏡記錄及存檔,不久後還將用它把手術過程以現場串流方式傳給印度一些醫院,訓練並教育當地的骨外科醫師。

他說:「印度足與踝手術大約落後我們美國40年,因此,能夠以谷歌眼鏡轉播手術,讓全球骨外科醫師觀摩美國專科醫師動手術並從中學習,是件了不起的事。」

現在愈來愈多外科醫師使用谷歌眼鏡,把他們的手術經過串流上網、提出他們視野下的醫學影像,並舉行影音會診。

軟體開發商也推出一些程式,把谷歌眼鏡投影器變成病患生命徵象的顯示板。

兒童外科醫師曼斯特爾最近針對谷歌眼鏡在臨床醫學上的使用,發表了第一篇同儕審查的研究報告,他說:「我確信我們醫界會使用谷歌眼鏡。不是目前這種版本,而是專為醫療設計,妥善解決了所有隱私及軟硬體問題的未來版。」

曼斯特爾為了這篇發表在《國際外科學雜誌》上的研究報告,在紐約州威徹斯特醫學中心的瑪麗亞法拉利兒童醫院,一連四周每天戴用谷歌眼鏡。

他發現,錄影功能會迅速耗盡電池電力,而在他彎下腰來垂視病患時,裝在眼鏡正前方的鏡頭並未瞄準他觀看的東西。

曼斯特爾還必須讓谷歌眼鏡泰半時間不與網路聯結,以免病患資料及畫面自動上傳到雲端。他說:「一旦上了雲端,你不知道誰能接觸到那些資料。」

此外,紐約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的帕帕達科斯醫師說,谷歌眼鏡的投影器可以用來看電郵及瀏覽網路,這可能讓醫師把多工型態發展到前所未見的危險程度。

類似科技的結果,並非總能盡如人意。例如,多項研究發現,導航螢幕可協助醫師找到腫瘤,但也會導致隧道視野或視而不見情況,使得醫師更可能錯失周邊組織中不相關的病變或問題。

但舊金山加州大學心肺外科醫師西奧多說,這種可穿戴電腦是「革命性產品」。

西奧多醫師動手術時使用谷歌眼鏡讓X光及電腦斷層掃描影像出現在視野內,他說:「在手術上,谷歌眼鏡極具啟發性,它協助你鎖定要找的東西,讓你不必從手術中轉移注意力,看別處的監視器。」

在印第安納波里斯市的印第安納大學健康中心,創傷外科醫師鄒泰克正在研發一款供醫務人員使用的谷歌眼鏡應用程式。

該程式可把眼鏡上的現場影音串流到距離最近的急診室,讓醫師看到意外現場的傷者,對醫務人員下達可能救命的指示。

今年一月,在印度齋浦爾的一場研討會上,普拉克醫師為病患動刀並以谷歌眼鏡把過程串流到他的個人網站。

該網站當天從印度國內久吸了許多人造訪,人數多到網站當機。

他說:「從那以後,谷歌眼鏡就更讓我興奮了。」

智慧眼鏡加速LCoS技術普及


雖說行動裝置設備仍為市場持續聚焦的重點寵兒,但穿戴式智慧裝置可說是以 後起新秀之姿,成為近期市場相當活絡的話題產品,特別是在Google正式發表Google Glass智慧眼鏡後,連帶著三星與蘋果等科技大廠著手佈局穿戴式智慧手錶的傳聞消息也開始甚囂塵上,紛紛透漏出積極布局穿戴式版塊市場野心。

(圖/itersnews.com)

智慧眼鏡所採用的核心技術主要為擴增實境(Augment Reality,AR),可以將虛擬物件、場景以及即時資訊與眼前的自然現實場景完美結合,讓使用者得以跨越在聽覺或是視覺上的先天硬體限制,進一步地拓展資訊的擷取廣度。

Google Glass智慧眼鏡打破傳統主要以螢幕的顯示方式改由以投影的模式顯示,其原理是透過微型投影器將光投射至一塊反射螢幕後,再透過一塊凸透鏡折射到人體眼 球,如此一來,就能夠在使用者眼前形成一個50英吋的大型虛擬顯示螢幕(以Google Glass為例,其顯示解析度為640 x 360)。讓影像畫面是以幾近透明、穿透的形式,並以不影響配戴者觀看自然環境的顯示模式呈現。

目前主流的微投影顯示技術可分為數位光源處理(DLP)、微機電系統(MEMS)雷射、液晶覆矽(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微型投影機等,其中,LCoS微投影顯示技術原先應用於微投影應用,不過其因具有省電、體積小、虛擬螢幕尺寸優勢,適合應用在智慧眼鏡產 品(Google Glass智慧眼鏡採用的便是LCoS微投影顯示技術),讓使用者能夠獲得猶如大尺寸畫面的視覺享受。

禾鈶公司表示,LCoS是一種CMOS晶片,採用CMOS backplane半導體製程技術,其最大特色在於基底所使用的材質為單晶矽,故具有良好的電子移動率。

此外,LCoS不僅具有高解析、高品質及低成本的 優勢,更繼承了LCD技術的優點,並克服LCD的不足之處,因此LCoS擁有諸多LCD所不具備的優點。

雖然智慧眼鏡看似即將成為下一波穿戴式裝置的重要焦點,但其在價格上、相關應用程式開發、解析度提昇、以及最為人所詬病的個人隱私安全性等問題仍備受市場考驗,預估還是必須經過3年技術醞釀期,才能進一步在商用或是一般消費市場更加普及化。

EPSON BT100 Chinese

Epson Moverio BT 200 Wearable Technology

Google I/O Next after Apple WWDC: Google Glass

Google Glass Consumer Edition

There is already an "Explore Edition" of Google Glass.
This time, Google will reportedly release a consumer edition of the device.
This Google Glass edition will be comparatively cheaper at $300 compared to the $1500 price tag of the previous edition.

智慧眼鏡推進微型顯示器、微投影機功能升級 (LCoS)

Google推出Google Glass智慧眼鏡專案,成功開發出可輕鬆配掛在眼鏡上的智慧眼鏡產品,雖然目前該專案仍處於研發階段,相關硬體也仍有改進空間,但新穎的語音、觸控人機介面整合與穿戴式運算應用延伸,也讓相關業者對微型顯示器的未來增添更多想像…

微型顯示器(microdisplay)技術其實發展相當久,早期微型顯示器大量應用於家庭攝影機、數位相機的電子觀景窗EVF(Electronic Viewfinder,或稱電子取景器),因為隨著數位相機、攝影機的體積越來越小,光學架構的觀景窗需搭配光學玻璃與受限設備構型限制,並無法任意選擇設置位置,也必須遷就原有的產品光學架構配合位置設置,造成設計上的困擾。

而電子化的EVF設計則可任意設置在攝/錄影設備上,影像訊息利用電子電路傳遞也不須受光學成像架構限制。

微投影光機體積越做越小,搭配低功耗光源設計,可以建構智慧眼鏡的微型顯示應用需求。Syndiant
   
OLED顯示原理與架構相對於LCD顯示屏,具更優異的尺寸微縮設計優勢,成為高顯示品質要求的微型顯示器模組設計應用主流。Sony

微型顯示器應用市場熱  不同需求產品差異大

EVF 的應用也隨著使用者對於電子觀景窗要求增加,持續朝高解析度方向進展,相關的顯示技術自TFT、OLED持續演進,而搭配新穎的光學架構整合,小尺寸的微型顯示器應用也能獨立成為新穎的頭戴式視聽娛樂設備,衍生如頭戴式影音劇院視聽娛樂產品、或是頭戴式電玩設備產品等應用。

同樣的微縮設計概念下,投影機影音產品也同時受惠新一代的投影光學技術改進,積極發展微投影Pico Projector應用方案,其中知名的解決方案有DLP(Digital Light Processing)與LCoS(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兩大陣營積極搶攻市場,而不同技術方案有其發展限制與特性,其中,在發展微型顯示器應用方面,DLP技術方案在架構微縮設計限制較多,同時單晶片式DLP技術受限技術方案限制,投影色彩表現具較大改進空間,同時DLP技術在微型化要求前提下的顯示解析度提升難度也較高。


LCoS微投影技術熱門  光機小、功耗低為其核心優勢

反觀LCoS技術方案,在微型化設計架構下,由於是整合半導體與液晶製程的顯示技術方案,較能滿足微投影光機微縮要求。LCoS的光學引擎可以搭配單片式架 構,直接把彩色濾光片製作於面板之上,同時搭配白光LED光源進行處理再投射於面板,再經過光學處理形成
完整的投射影像,即可整合具低成本、小體積、重量 輕的微型顯示器方案。

回頭檢視Google Glass目前使用的微型顯示器方案,可以發現Google Glass為使用LCoS微投影技術方案建構其微型顯示器應用目的,而LCoS小型化光機本身並非投射在投影幕上,而是利用巧妙的棱鏡(Prism)光學架構,讓投影畫面可以投射在使用者的眼前,同時使用者又可以兼具原本的物理視野,當需要檢視Google Glass內容時才需要檢視所需的內容。


微投影技術多元  穿戴應用以LCoS具整合優勢

先前也提到,微投影技術方案有DLP、MEMS與LCoS三大解決方案,但在微型化設計要求前提下,仍以LCoS技術方案兼具極端小型化設計優勢,加上該技術方案的光機成本持續壓縮,也較DLP、MEMS微投影技術更為經濟實惠。

LCoS技術方案也能滿足Google Glass所需在人眼前微小區塊投影訊息、同時不影響原有視野的應用要求,有趣的是也是透過光學棱鏡的巧妙架構,可讓Pico Projector投射影像與實際視野的影像疊加混合,使用者在視網膜中成像即產生虛擬畫面與視野影像混合的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應用效果。

而有別於一般用途顯示器需求,Google Glass所使用的LCoS微投影解決方案所投射的影像僅640 x 360像素畫面,若以正常觀看螢幕進行比較,Google Glass的微投影架構相當於以2.4公尺距離觀看25吋螢幕內容,對於使用者來說配戴Google Glass期間並非僅以Google Glass影像為主,反而是利用Google Glass作為輔助擷取資訊、提示之用,使用者仍是以原有現實環境的視覺感官為主,而Google Glass影像利用疊加型態呈現,置於使用者人眼前的微型光學棱鏡仍是呈現透明狀態,僅有Google Glass需投射提示訊息或查找資訊時才呈現關鍵影像,平時配戴不使用時並不會有訊息介入用戶眼前。


Google Glass智慧眼鏡  掀起LCoS微投影應用熱潮

觀察Google Glass這類以穿戴式運算為核心應用的微型顯示器,並非如視聽娛樂顯示設備或是頭戴式娛樂顯示器般,須追求極致的超高解析度、高fps(frames per second)顯示畫面性能,反而是以輕量化、小型化、低功耗使用前提,以可讓使用者長時間配戴、不會受到干擾的設計方向為主。

檢視Google Glass智慧眼鏡的產品結構,其實Google Glass包含幾個主要功能與模組:嵌入式處理器、麥克風、喇叭、攝影鏡頭模組、投影畫面用的棱鏡(Prism)與驅動電子元件的電池模組,完整智慧眼鏡 穿戴配件僅重50公克。

雖然頭戴式微型顯示器並非新科技,但Google Glass推出整合嵌入式處理器,同時並非以影音娛樂出發的輔助型智慧眼鏡裝置,也開創了微型顯示器另一個穿戴應用市場。

為了穿戴式運算應用需求,Google Glass設計概念為讓使用者可以在更無負擔情境下擷取所需的關鍵資訊,因此Google Glass建構的相關應用生態系反而是這類穿戴式裝置的賣點,然而Google Glass顯示器的解析度、顯示效能等由於應用重點在ICT科技的穿戴整合,反而顯示器的解析度、效能已不是這類裝置的關注重點。


智慧眼鏡產品市場擴展  仍需相關新創應用助推

為了快速建構基於Google Glass應用架構的數位內容、服務,Google針對Google Glass釋出Mirror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提供給第三方應用開發商可據Mirror API資源著手製作相關應用程式,而Google為了避免初期應用程式較貧乏階段的用戶負面使用體驗,在Mirror API的服務條款中也載明了開發者不得於應用程式附加廣告、不能在App內收費等使用限制。

目前基於Mirror API開發的Google Glass應用,已有新聞資訊、運動輔助、拍攝控制、語言翻譯與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s)加值應用等相關服務釋出。

同時,除了Google Glass這類以資訊輔助應用為主的穿戴式微型顯示器應用需求外,原有基於視聽娛樂應用的微型顯示器應用需求,也有不少業者競相推出顯示解決方案,但與資訊應用的穿戴設備要求不同的是,這類顯示元件較偏重於影像品質與播放效果,元件顯示效能以趨近於常規多媒體顯示器的顯示規格為主。


影音娛樂用途微型顯示器  性能媲美常規顯示器

以頭戴式視聽娛樂設備所需的微型顯示器,目前已有基於OLED技術的微型顯示器元件推出,顯示器模組僅硬幣大小,卻能呈現1080p/30fps全彩畫面效果視訊輸出,而這類微型顯示器元件的體積、功耗雖無法與資訊應用型的微型顯示器相比較,實際應用於產品也可以針對穿戴應用設計需求進行整合。

雖然在微型顯示器應用方面,目前以智慧眼鏡相關產品較受市場關注,也是下一波穿戴式應用的應用產品重點,但實際上以Google Glass這類產品由於需要極度微型與輕量化設計,相關模組與關鍵元件單價仍偏高,加上輕量化的資訊顯示模組解析度仍偏低,導致可在有限空間顯示的內容量顯得相對有限,僅能以簡單字串、訊息類型的資訊瀏覽為主。

此外智慧眼鏡產品新引發的公眾隱私、安全議題也受到市場考驗,一般業者預估,可能還需要2~3年積極擴展相關應用生態系與優化產品設計,才能更進一步發展為消費性或是商用產品。

DIGITIMES中文網

尋找眼鏡的殺手級應用 谷歌公佈首批行業夥伴


尋找眼鏡的殺手級應用 谷歌公佈首批行業夥伴

谷歌眼鏡目前尚未上市,但是谷歌已經同時在謀劃智慧眼鏡在普通大眾市場和企業級市場的功能和用途開發,以確保上市之後獲得可觀的銷量。

6月16日,谷歌眼鏡公佈第一批認證的企業開發夥伴,外界也得以了解谷歌眼鏡在各行各業的廣泛使用前景。

今年四月份,谷歌曾經公佈了一個“工作場景智慧眼鏡”計劃(Glass-at-Work),目的就是開發智慧眼鏡在垂直行業中的專業用途。

週一,谷歌公佈了上述計劃的第一批認證夥伴,共包括五家科技公司,分別是APX、Augmedix,Crowdoptic, GuidiGO和WearableIntelligence公司。

到目前為止,谷歌並未披露上述計劃中,將會向企業市場開發者提供哪些資源和幫助,不過這並不阻止行業開發商的熱情,據谷歌稱,共有數百家行業開發商申請加入計劃,而這第一批五家公司是精挑細選出來的。

其中,APX公司主要利用谷歌眼鏡開發一款現場畫面傳遞的功能,名為SkyLight。比如在野外現場工作中,工作人員可以利用谷歌眼鏡,將現場畫面傳遞給在後方公司總部的上司或者同事。

APX公司,則主要開發谷歌眼鏡在醫院、醫生工作中的用途。
  
Augmedix從事的也是醫療行業的開發,利用谷歌眼鏡,巡診的醫生,可以快速將巡查結果輸入病人的數字病歷中,免去了手工輸入文字的麻煩。

GuidiGo公司,則利用谷歌眼鏡,開發了面向展覽館、博物館的用途。用戶在參觀展覽時,可以通過谷歌眼鏡獲得有關展品的背景信息,在內容上起到了類似“增強現實”的效果。

Wearable-Intelligence公司則開發了谷歌眼鏡在多個行業的許多用途,囊括製造業、醫療保健行業等,包括在通過眼鏡觀看培訓視頻,輔導現場操作,另外眼鏡還將根據員工在企業內所處的具體位置,主動提供和工作有關的信息。

CrowdOptic將谷歌眼鏡使用到了視頻的製作中。比如在一個體育賽事中,不同的使用者佩戴眼鏡,可以錄製不同角度的視頻,而賽事視頻製作方,可以整合不同角度的內容,以類似“眾包”的方式獲得更具專業水準的視頻作品。

目前,谷歌眼鏡尚未正式上市,全世界1500名試用者正在對谷歌眼鏡的可用性進行評估,據之前媒體報道,對於普通大眾而言,最實用的功能是無需雙手操作的拍照或是視頻攝錄,比如一個剛生了孩子的媽媽,可以一邊抱著寶寶,以便對其拍照或者錄像,這是利用傳統的數碼相機或者智慧手機無法實現的功能。

媒體分析稱,輔之以企業市場的豐富用途,谷歌眼鏡的企業市場前景,甚至可能超過大眾消費者市場。

之前,美國科技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預測說,企業通過使用谷歌眼鏡,可以帶來員工工作效率的提升,實現大約10億美元的經濟效益。

與此同時,另外的調查則表明,普通消費者認為谷歌眼鏡並沒有足夠的使用價值和殺手應用,購買的動力不足。SOASTA公司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受訪的兩千多名美國人中,只有15%的人表示對谷歌眼鏡感興趣。

Latex ink 乳膠墨水在噴墨印表機上的應用 hp latex

LATEX英文是乳膠的意思。

LATEX墨水作為一種可以在無塗層介質上印刷的乳膠墨水。

基於其顏料墨水的色料基材和樹脂和乳膠助劑配方,它具有以往溶劑型墨水適應打印介質的多樣性和成像持久性的的優點,同時又具有水性墨水對設備的低傷害性和環保性,所以它是一款代表未來噴墨方向的功能性墨水。

其最早由HP惠普公司提出這個LATEX乳膠墨水概念,並推出相應機型,後續MIMAKI等也先後推出相應方案設備和配套墨水。

這款墨水使用簡單只需在打印的成像介質墨水結合噴印處處有50-60攝氏度的溫度,讓墨水瞬間固化成像即可。

環保,成像持久,適應介質廣泛,同時對設備無傷害,是這款墨水四大特 點。

這款墨水的出現,對以往的傳統噴墨印刷功能性墨水是一個嶄新的革命,同時也大大推動了噴墨方案行業應用領域,將廣泛應用於:廣告圖文,家裝,皮革印花,印前打樣等領域。

而新一代的Latex乳膠噴墨墨水,雖然這一兩年才發展出來,卻是一種新的多用途噴墨種類,乳膠也是溶解在水性乳化液中,但它的性狀比較像早期的熔蠟式的噴墨,對大多數的媒材,都有良好附著力,如果把蠟燭油溶解滴在玻璃上,很多材料都無法附著的玻璃表面,冷固下的蠟滴卻有良好的附著力,而乳膠噴墨是把乳液中水份,用60 ~80℃的溫度加熱蒸發之後,乳膠把顏料固著附在被印媒材表面,這也是取代溶劑或UV、LEDUV噴墨的一種新的噴墨種類。

相較於目前弱溶劑墨水因為有高揮發性及環保要求下,漸漸的採用噴墨溶劑的生產廠商也變少,以目前來說如果乳膠的應用範圍已經可以跨足到PET薄膜印刷,那麼LATEX乳膠墨水的適用設備也會跟著增加,就以最近推出的HP新推出的Latex 3000 乳膠系統印表機已經可以達到降低成本提高獲利適用耗材增加,在戶外的耐侯性更已經可以達到三年。

隨著墨水及印表機的大幅度進化,傳統的網版印刷即將走入更高品質的數位印刷,雖然說不是取代了傳統印刷,但從事印刷行業的你準備好了嗎?

Top Memjet C6010 Printer New in 2014

3D列印廠緊握專利不放!原版到期 後續版威脅更大

3D列印技術雖有多項專利即將到期,但目前卻傳出許多持有專利的企業已接續申請了更為強大的版本。
 
大多數的改良版後續專利(follow-up patents)都比原先的版本更為強大,而且還延續了原版的保護效用。

因此,南韓業者在以原版專利開發產品時,都有可能侵犯到後續改良的專利。

根據消息,全球3D印表機製造商在許多重要國家(包括南韓)註冊了專利家族(family patents),多數是透過併購等方式進行,這種案例早從2011年起就開始明顯增加。

所謂專利家族,是指一項專利在揭露後、後續衍生的其他發明,另外再加上相關專利在其他國家申請的專利組合。

與原始專利不同的 是,這些後續專利的消滅時效(extinctive prescription)取決於註冊的時間。

因此,擁有原始專利的企業便運用這些後續專利來阻止競爭對手進入市場。

根據專利分析公司Kwang Gae To Lab的調查,自2001年以來,在美國揭露的3D印表機專利當中,多達146項專利家族已在南韓註冊成功或正在申請當中。

3D列印等科技相關專利,能夠以透過研發新增的功效來申請後續專利,過去也曾有手握原始專利的公司在專利到期後、以後續申請的專利發起侵權官司的例子。

Kwang Gae To Lab執行長Gang Min-soo表示,倘若只用已經到期的原始專利,那就不會有問題;可是,只用原始專利研發產品或服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他警告,在以原始專利研發產品的過程中,有可能會侵犯到後續的專利。

谷歌眼鏡供應商奇景光電股價3個月重挫近57%


上周五谷歌眼鏡供應商奇景光電(NASDAQ:HIMX)連續第三個交易日收跌,周線實現三連陰。

多重利空集中來襲令其股價承壓。

截至收盤,奇景光電股價下跌0.47%,報收於6.36美元。最近三個月其股價累計下挫56.71%,大幅跑輸大盤。

消息面上,6月12日投行Craig Hallum將奇景光電股票評級由此前的“買入”調降至“持有”,並將其目標股價由此前的10美元下調至7美元。

6月10日美國觸摸屏芯片制造商新思國際(Synaptics)宣布將斥資4.75億美元現金全資收購瑞 力科技(Renesas SP Drivers)。

作為奇景光電的競爭對手,瑞力科技是全球最主要的中小型LCD屏幕驅動及控制芯片供貨商,出貨量佔全球1/3,也是蘋果iPhone LCD芯片的唯一供貨商。

該項交易預計將在今年第四季度完成。此外,新思國際還上調了其第四財季(4~6月)營收預期,從此前的2.75~2.95億美元上修至3~3.1億美元,相當於年增30%~35%。

新思國際的最大客戶為三星電子,由於瑞力科技是蘋果iPhone的獨家顯示器芯片供貨商,新思亦可望藉此交易重新加入蘋果供應鏈。

值得一提的是,奇景光電為生產蘋果iPhone和iPad觸摸屏的勝華科技(Wintek)提供驅動器,因此也是蘋果供應商中的一員。

6月2日羅森布拉特證券公司(Rosenblatt Securities)發布報告稱谷歌公司(NASDAQ:GOOG)正在測試三星的OLED (有機發光二極管)微型顯示芯片組。

據OLED-Info.com網站報道,谷歌公司對硅基液晶(LCOS)解決方案的表現並不滿意,有意選用OLED顯示屏。

奇景光電是谷歌眼鏡設備的硅基液晶(LCOS)解決方案供應商。2013年7月22日谷歌宣布將收購奇景光電旗下子公司Himax Display (立景光電)6.3%的股份,這筆投資將被用於生產谷歌眼鏡、頭戴式顯示器等設備所需的硅芯片和模塊等。

此外,谷歌有權在此交易完成後的一年內將持股比例提升至14.8%。

A股上市公司方面,奇景光電向水晶光電(002273.SZ)旗下控股子公司晶景光電供應LCOS芯片。

長江通信(600345.SH)合資子公司深圳長江力偉科技股份股有限公司(股權佔比34%)掌握國內領先的LCOS微顯示技術。

長江力偉承擔了 “863”等國家和省市的高新技術研發課題,建立了LCOS芯片設計、封裝、光學集成到應用開發等完整的產品線,成為世界第三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LCOS 顯示技術的公司之一。

Google開發者大會將發表國際版Google Glass

Google開發者大會將發表國際版Google Glass

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普通消費者能夠得到Google Glass的途徑越來越多同時也越來越簡單。

從早期的開發者版本、競賽獎品以及邀請碼購買,直到最近的無需邀請開放購買。

到目前為止,只要年滿18歲、 擁有1500美元(約合人民幣9300元)的美國居民就可以購買Google Glass。



不過更值得高興的是,在不久的將來這款Google Glass將在更多國家和地區開放銷售,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能夠更容易的購買到這款可穿戴智慧裝置。

據相關人士透露,Google(谷歌)正在排程更新國際版Google Glass的瀏覽器應用程式,以便可以在本月25號舉行的Google(谷歌)I / O開發者大會上推出國際版的Google Glass裝置。

預計國際版的裝置至少會在英國市場推出,但至今仍無法確認這個裝置在其它國家和地區是否也會上架銷售。

最有可能的情況就是,在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其它英語國家上市銷售。



另一個未經證實的消息是Google Glass很有可能會在日本地區銷售。

上面一張Google Glass的語言模組檔案圖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基於日本語言環境的指令。

至今還無法確認消息所說的本月底推出的國際版本Google Glass的售價,不過最有可能的就是將1500美元換算成當地貨幣價格進行銷售。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如果你身處英國,想要開車時佩戴Google Glass還需要一段漫長的等待。

因為就在去年夏天,英國出臺法律禁止在駕車程序中佩戴Google Glass裝置。

傳三星IFA發表曲面螢幕Note 4和智慧眼鏡產品

據科技博客站台phoneArena報導,韓國市場上有傳言稱,三星在開發一款規格曲面AMOLED(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顯示螢幕的 Galaxy Note 4。

當然,這不是市場上首次出現類似傳言,不過這次的消息來自“三星本土合作夥伴的高管”。

據悉,規格曲面顯示螢幕的Note 4型號“針對小眾市場”,規格普通顯示螢幕的Note 4型號則將在全球範圍內發售。

三星可能在2014年IFA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

在新視窗檢視

在新視窗檢視

本周早些時候有消息稱,Note 4規格Quad HD解析度(1440X2560像素)的顯示螢幕,預計曲面顯示螢幕版和正常顯示螢幕版的解析度相同。

另外,Note 4還規格支援光學防抖技術的1600萬像素後置鏡頭、驍龍805芯片或Exynos 5433芯片。

Note 4的顯示螢幕尺寸還有待觀察。

Note 3顯示螢幕尺寸為5.7吋。盡管之前有傳言稱顯示螢幕尺寸不會改變,但Note 4規格尺寸稍大的顯示螢幕並不會讓人感到意外。

除Note 4外,三星還可能在2014年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上展示一款被稱作三星Gear Glass的智慧眼鏡產品。

3D Systems 調升營收展望

3D Systems Corp.(3DS)10日分析師會議表示,2014會計年度營收展望由先前預估的6.8-7.2億美元,上修至6.95-7.35億美元,並重申每股盈 維持在0.73-0.85美元。

該公司樂觀看待前景,估計2015會計年度營收可望續增至10億美元,毛利率可衝上55-60%。

24/7 Wall St.和ValueWalk報導,3DS稱主要發展方向為「3M」:包括醫療(Medical)、材料(Material)、金屬(Metal),且將為谷歌Project Ara手機研發更快速的3D列印技術,可以更快量產客製化零件。

部份分析師認為,3DS技術多元,可從積層印刷業成長中獲取最大好處。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Sherri Scribner和Joakim Mahlberg調升營收預期,並看好3D印刷業前景。Pacific Crest維持3DS優於大盤(Overwieght)評等和59美元目標價,但是表示HP準備進入市場,對3DS股價造成壓力。

3DS股價11日漲1.26%收49.90美元;和1月3日波段收盤高點的96.42美元相比,重摔48%。3DS的空頭部位在5月15日觸頂,達3,300萬張,5月30日下跌至3,150萬張。

NBC 5月23日報導,惠普執行長Meg Whitman在接受專訪時表示,該公司未來會專注於3D列印市場的商用領域、而非消費者領域,預計今(2014)年底就會發布一種最新的3D列印技術。

Whitman指出,3D列印的商機是真實的,而惠普現在栽下的是種子、未來會長成大樹,但仍需耐心進行研發工作。她說,惠普將持續且經常地對3D列印進行投資。

IDG News Service和SlashGear 5月初報導,谷歌(Google)力推「Project Ara」積木模組手機,找來3D列印廠3D Systems負責印製「Project Ara」的模組零件。3D Systems表示,正在研發導電墨水(conductive ink),列印電路零件。

通用佳能815、816形成市場“空檔”期,一貨難求

據悉,目前打印耗材市場佳能品牌815、816貨源充足,銷量波動不大;通用佳能815、816確成“搶手貨”,前些天,市場上基本都沒現貨供應。  

為什麼市場會形成“一邊貨源充足,確上不了量;一邊貨源緊缺,卻一貨難求呢?究其原因也無外乎以下幾點:
 
1、正品價格高:如佳能815、816一套,目前的市場價260元左右,比通用耗材墨盒差不多貴一半左右,由於受市場大環境的影響,理性的消費者越來越多,選擇有價格優勢的通用墨盒成為銷費才考慮的首要條件之一。
2、再生墨盒回收渠道不暢:據珠海領硌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黃總介紹,目前很多打印耗材企業,在歐美市場的循環再利用的渠道不暢,回收點少加上再生資源商實力不強,回收量少,造成再生資源市場嚴重缺貨。
據了解,目前在很多耗材企業“等米下鍋”,市場貨源如此緊張的條件下,珠海天硌打印耗材有限公司通用佳能815、816出貨率竟比上年同期增長30%,不愧為全球帶頭墨盒最大生產廠商之一,也算是通用行業內的奇蹟! 但選對好的合作夥伴也是貨源充足的重要保證之一。
3、通用墨盒質量提高,中國目前打印耗材市場分原裝,通用,假冒三種,據調查表明,2003年原裝、通用、假冒三部分耗材比例為5:1:4。 通過10多年的發展和市場的優勝劣汰,再加上我國家出台了耗材行業相關規範,使假冒產品比例有所下降;再者,隨著通用耗材企業加大技術和資金投入,使通用耗材的品質大有提高,通用耗材的比率佔整個耗材市場的比率也略有上升。
由於通用耗材的品質和原裝耗材的品質越來越接近;消費者的環保意識增強;理性的消費“只買對的,不買貴的”消費習慣,直接導致了常用型號的通用墨盒都緊俏。 據了解,為了緩解目前市場通用佳能815、816缺貨的情況,珠海天硌耗材有限公司除加大國外的空殼回收力度的基礎上,在國內目前投入20條再生/兼容墨盒生產線,月產量達330000PCS,來滿足市場的銷費需求,到目前為止,產品還是供不應求。
綜上所述,通用墨盒常用型號如佳能815、816等市場供應短缺,除上述幾點外,跟消費者的環保意識加強也息息相關,支持環保、支持國產也在成為消費習慣,通過10多年的發展和競爭,國產通用耗材也漸成氣候,不久的將來,國產通用墨盒肯定會有一翻新景象!

高平為智慧眼鏡擴大業界領導地位,推出新系列高亮度顯示幕解決方案

Vuzix Corporation’s M100 Smart Glasses 
Vuzix Corporation’s M100 Smart Glasses

創新型可穿戴計算技術和解決方案的領先開發商高平公司(Kopin Corporation)今天宣布,該公司將在臺灣臺北市舉行的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Conference)上為智慧眼鏡推出高亮度顯示幕和顯示模組。

憑藉其在可穿戴市場中的領導地位,高平打造的穿透式LCD和顯示模組超緊湊、節能,而且在陽光充足的戶外環境下仍然足夠明亮,便於閱讀。


高平的產品陣容包括突破性的PupilTM顯示幕——全球用於日常用途的最小的顯示模組。

透過為消費者和企業提供最緊湊的顯示幕,高平正強化其業界領導地位,並滿足日益成長的可穿戴市場的需求。

高平執行長John C.C. Fan博士表示:「佩戴智慧眼鏡的消費者希望在任何光線條件下都能方便地閱讀內容和資訊。


我們在顯示幕設計和處理、超亮度和高效背光以及低功率驅動 ASIC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能夠提供強光下可視的明亮螢幕影像。

此外,我們的顯示幕和模組超緊湊,使智慧眼鏡的設計變得靈活得多。我們的原始設備製造商 (OEM)客戶可使用我們的顯示幕解決方案大幅縮短上市時間,節約開發成本。」

高平的新系列顯示幕包括WQVGA顯示幕(432 x 240解析度,0.20”對角)和nHD顯示幕(640 x 360解析度,0.26”對角)。


結合該公司的超亮度背光,這些顯示幕提供的亮度超過5000尼特(燭光每平方公尺)。

高平的White PupilTM顯示模組採用WQVGA顯示幕、透明PupilTM光學元件和背光功能,是全世界最小的顯示模組,卻能提供強光下可讀取的清晰影像;在高平 A230驅動器IC的驅動下,其功耗低於100 mW。

完全整合後,這些功能為期待智慧眼鏡快速上市的消費者提供全面的顯示幕解決方案。

在臺北國際電腦展上,高平還特別推出其獨特的概念系統,這些系統融入了上述超緊湊、高亮度顯示模組。


其中一個概念設計在鏡框後融合了White PupilTM顯示模組,從而使顯示模組幾乎隱形。

該概念設計還整合了一個搭載於眼鏡的音訊揚聲器設計,使用戶能夠接聽簡訊和來電。

這款智慧眼鏡為業界首創,看似簡單自然,但實際包含眾多對於消費者非常實用的重要功能。融合White PearlTM模組的概念模型專為輕工業和企業應用而設計。

關於高平

高 平公司是領先的創新型可穿戴技術和模組開發商與供應商,這些技術和模組適用於OEM客戶打造的頭戴式計算和顯示系統。高平的技術組合包括超小型顯示幕、光 學元件、語音增強技術、系統和免提控制軟體、低功耗ASIC以及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智慧耳機參考系統。高平的專有元件和技術受到全球200多個專利和申請 中專利的保護。如需詳情,請造訪高平網站:www.kopin.com。

Salesforce Wear Developer Pack - Google Glass

Himax's Front-Lit(TM) LCoS is the Biggest Breakthrough When it Comes to Head-mounted Displays

At the SID Display Week Conference that is held in San Diego, Himax showed off their latest proprietary and patented 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 technology, Front-Lit(TM) LCoS. Front-Lit(™) is an ultra-compact and extremely power-efficient optical engine.
 
himax-logo

Himax Technologies has managed to create a very power-efficient and ultra-compact optical engine by integrating two major components into the display module itself. The two components that were integrated includes the LED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the polarization beam spitter.
 
The result of integrating the components are a reduction in size and an increase in power efficiency. There are also some other benefits that came with integrating the two components. The new design simplifies the assembly process, and that can help lower manufacturing time and costs.
 
Now, you're probably wondering if the new optical engine / display is the same quality as the one that is currently integrated into Google Glass. Well, it is actually better. Front-Lit(TM) LCoS produces over 10,000 nits of brightness and more than 50 nits/mW efficiency. That is the highest recorded ratio in the entire industry, which means it's the biggest breakthrough the world has had when it comes to head mounted displays.
 
How does this benefit smart glasses consumers? 
Himax said that a lot of people at the conference were showing interest, so it shouldn't be too long before we see this technology appear in future smart glasses and other head-mounted devices. When this technology starts to be used, consumers will benefit in some ways.
Some of the things that consumers will see from this includes better battery life, lower costs, and less heat. Let me explain:
  • Better Battery Life: This technology is very power-efficient which should help add a little bit more usage time to a battery charge. It may not be a lot, but as bad as battery life is with smart glasses, any additional time that can be gained is awesome.
  • Lower Costs: These displays take less time to manufacture and are cheaper to manufacture, so at the end of the day a consumer should see a slight price reduction on smart glasses.
  • Less Heat: Less power, less heat.
I doubt we will see this technology implemented into smart glasses immediately, but we should see it at some point soon. Maybe in a few months or so, but not today. Still very cool stuff!

智慧眼鏡、虛擬實境眼鏡發展趨勢與應用

智慧眼鏡的上市,讓資訊科技向前邁進一大步。

其最大的改變在於,不再需要透過雙手來控制,只要透過語音輸入,以及眼睛所看到的景物,便可隨時做運算、辨識,並將結果主動呈現在配戴者「眼前」。

目前智慧眼鏡的市場正在醞釀中,搭配許多相關的App問世,預估未來幾年內,智慧眼鏡將成為穿戴式裝置領域應用最廣泛的產品之一。


智慧、虛擬實境眼鏡  講求隨看即算

智慧眼鏡(Smart Glasses)、虛擬實境眼鏡(Virtual Reality Glasses;VR Glasses)產品以「隨看即算」的應用方向,讓使用者在看到任何人、事、物的時候,都能夠立即透過雲端運算與辨識技術,將資訊投射至鏡片上,或產生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的畫面,讓消費者不用動手查詢,便可隨時隨地獲取眼前所看到的各種景物的相關資訊,提升生活上的樂趣。

由於具備「隨看即得」特性,讓智慧眼鏡可以在各行業帶來各種革新的應用,市場也將陸續打開。

Gartner研究總監Angela McIntyre在2013年11月表示:「智慧眼鏡搭配擴增實境與頭戴式相機(Head-mounted Camera),可以幫助技術人員、工程師,和現場服務、維修、醫療、製造等產業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預估未來3~5年,智慧眼鏡在現場服務產業將成為最 有賺頭的應用,每年潛在市場有10億美元。而異地工作者也能直接進行遠距診斷、修復,不需要出動專家前往支援,以節省大量的時間與成本。」


智慧眼鏡推行的阻力=售價高+App少

智慧眼鏡屬於「光學頭戴式顯示(Optical Head-mounted Display;OHMD)」裝置,透過將電腦畫面投射在眼鏡的鏡片上,讓消費者同時可以看到眼前的景象與抬頭顯示器(Head-up Display;HUD)的輔助資訊,或者修飾過的擴增實境(AR)畫面,讓用戶即時做出各種資訊參考與判斷。

智慧眼鏡技術牽涉到光學和電子學,甚至時尚學,研發時間較久,售價也偏高,加上目前App數量也少,所以廠商們大多先針對公司與開發者推出數量有限的開發版本,使得智慧眼鏡市場無法快速普及。

以Google Glass為例,其針對開發者設計的探索者(Explorer)版本,建議售價為1,500美元(約新台幣4.5萬元),已於2013年2月上市。

雖說 Teardown.com將Google Glass拆解後,估算其材料成本不到80美元,但這些數字已被Google發言人所駁斥:因為把研發軟硬體與人力資源都算入,成本絕對不只這樣。至於 2014年4月推出Google Glass消費者(Consumer)版本,價格可望落在高階智慧型手機的市場區塊(600美元上下)。

再 者,穿戴式裝置有許多不同於智慧型手機的新應用,Google為將此領域的產業標準化,在3月發表Android Wear作業系統與開發平台,率先支援語音輸入和各種感應器,讓開發人員能夠遵循其API標準來開發對應的智慧手錶(Smart Watch)相關產品,贏得許多ICT廠商的支援。Google此一動作,等於把在智慧型手機、平板的成功經驗,複製到穿戴式裝置領域上。


功能訴求大不同的各式智慧眼鏡

Google 推出的智慧眼鏡,至今已有許多開發者應用在許多產業領域,包含醫療研究、遠距指導,以及餵養指示等等。除Google Glass之外,其他致力於開發智慧眼鏡、頭戴式顯示器(HMD)的廠商也不在少數。有些是獨立產品,有些則是配件設計,充當畫面輸出裝置。例如在專業領 域市場的產品中,有SBG Labs的DigiLens系列、MicroOptical的MV-1產品等等,另外Innovega在CES 2014首度展示的iOptik「隱形眼鏡」加「智慧眼鏡」的全新產品,能提供更寬廣的40度視野空間。

在技術整合商部份,有Kopin 公司推出的Golden-i頭戴式系統,並幫助其客戶推出各種智慧型眼鏡產品,例如Vuzix的M100、Recon的JET、Snow2、 Motorola Solutions的HC1等等。而Lumus公司的DK-40採自家LOE看穿式鏡片模組,主打OEM市場。

在 ICT大廠部份,Epson在2011年曾推出Moverio BT-100的智慧眼鏡,2014年推出新一代的BT-200,該產品有點像是將原先智慧型手機的螢幕拆下來改換成觸控板,然後把螢幕直接鑲在眼鏡上,畫 面則透過有線方式輸出至眼鏡上,其眼鏡外型也夠大,就算有戴眼鏡的用戶也能直接戴上使用。

另一家有別於Epson作法的新創公司GlassUp,則是將智慧眼鏡做成跟智慧手錶/手環一樣,能夠與手機做配對,提供訊息提示。而Recon的JET則是設計成獨立運作的智慧眼鏡,能夠提供運動健身者最「搶眼」的資訊。


頭戴式顯示裝置的發展

外 型像頭盔,但用途不一樣的頭戴式顯示裝置(HMD),主打VR遊戲或視聽享受市場,戴上去之後只能看到畫面,就能沈浸在自己的虛擬世界,看不到外面的世 界。例如Sony的HMZ-T1、HMZ-T3W就是直接戴在頭上,然後將訊號線連接至電腦/播放機/遊樂器等主機,就可以獨樂樂地享受劇院級的藍光電影 或進行遊戲。

而知名的Oculus公司(已被Facebook於3月併購)所推出的Rift,是一款結合體感控制的3D VR遊戲HMD,玩家可透過頭部與身體的移動來控制遊戲主角,新款的DK2更提升解析度至Full HD,讓玩家能夠完整沈浸在3D的虛擬遊戲世界中。

至於看穿式HMD的部份,新創公司Technical Illusions的castAR是一款結合HMD功能的智慧眼鏡,搭配魔杖(castAR Wand)以手勢控制,便能「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來進行各式虛擬桌上遊戲(Table Game),增進親友的情感!

另外在工業應用上,Elbit Systems推出的SKYLENS頭戴式顯示器,可幫助飛行員看穿迷霧,在天氣糟糕、可視度較差的環境下,也能掌握地形、跑道、地平線等關鍵數據,以便控制好駕駛中的飛機。


穿戴式電腦教父的智慧大反攻

有 穿戴式電腦(Wearable Computer)之父稱號的Steve Mann,早在1970年代看到了焊接工人工作時必須配戴面罩和護目鏡,但仍無法完整將焊接電弧所產生的火光減弱,且會使人眼產生不適感的困擾,當時他就 想過利用攝影機+顯示設備,搭配電腦的運算來即時修正我們人眼所看到的景象,有了穿戴式電腦的構想。

因此他在1980年代,為攝影師著手 開發多種大型的輔助穿戴配備「Digital Eye Glass」,以Mediated Reality(介導實境)的方式提供文字、圖片、視訊、音訊,甚至雷達等功能。

他自己也每天穿在身上,並揹著厚重的電腦,因此走在街上難免被當成瘋子。

隨後電腦科技的進步與微型化,1990年代開發的產品體積越變越小,他回到當初為焊接工人設計更進步護目鏡的初衷,推出一種面罩能在一大片火花中看見裡面的電弧以及周圍的環境,協助焊接更加精確。

Steve Mann在1999年就開發出EyeTap智慧眼鏡,比2012年才問世的Google Glass早了13年。

當全世界都被Google的智慧眼鏡所驚豔之時,Steve Mann提出他對Google產品的看法,認為該產品還不夠先進與成熟,未來可能推出自己的EyeTap智慧眼鏡。

此外,他也於2013 年擔任新創公司meta的首席科學家,貢獻他在穿戴式領域35年來的親身經驗。

目前該公司已在Kickstarter群募網站順利集資,將在2014年9 月推出全新智慧眼鏡「META Pro SpaceGlasses」,號稱比Google Glass的畫面大15倍,且可提供40度視角之更先進的AR、雙眼設計,能將用戶的手機或電腦螢幕投射在眼鏡上,已引起各界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