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help me to click the ad. Thanks!!

王安亞:被綁架的股市──高處不勝寒

人總是健忘的,金融風暴剛起時,不少人認為這個災難會長達10年,股市將一蹶不振。

當美國FED用從「直昇機上撤錢」這一招時,不少學者又懷疑它的功效。

而當「QE成癮」時,又有不少學者篤定QE很難結束。

又當QE退場成行(預期在今年第四季結束),市場又預期央行不會馬上升息。

正當大家擔心QE退場或升息可能帶來的影響時,美國股市竟創了歷史新高。

在這大家認為前景一片大好,股市提前反應榮景的情況下,FED官員的發言,更得小心謹慎。

因為FED已是美債的最大買主,FED的資產負債表已達美國GDP的四分之一(歷史高點);如果美國利率快速上升,FED、美國政府將是直接受害者(Mark to Market Loss)。

當初金融風暴的起源,就是因為美國利率長期偏低,以致金融家貪婪發明新的金融衍生性交易平台,導致曝險及複雜度大到無法計算,所以才需要政府出面概括承受,重建投資人信心,維持金融市場的正常運作。

美國央行的作法,是「以毒攻毒」,開一個更大的印鈔機,印更大一筆鈔票,把資金逼到風險性資產,造成經濟繁榮的假象,隨著一小批人富裕了,他們的花費(從高端奢侈品市場開始)再慢慢向下影響中、低階消費層。

為了服務更多的消費需求,工作才會重新產生。

從上到下的消費過程是漫長的,它需要時間,其過程的代價就是貧富差距加大,因為有錢人賺錢的速度永遠是比窮人找工作來的快。

這過程中需要政府有足夠的經費做好社會福利工作,不然就會有「仇富」心態,示威、遊行等動盪,甚至革命事件的發生。

而當有錢人更富有了,政府必須加稅,才有錢做公共建設,創造就業機會及GDP成長,完成對股市期許的實體「平倉」。

現在就是股市的高點:

一、這次QE退場和以往不同,美國股市已來到歷史高點。

QE1、 2結束時,FED的態度是若經濟持續低迷,QE隨時可以再起,直到QE成功為止。

這一次不一樣,QE必須「光榮退場」,這是一個政策的改變。

前幾次QE結束,股市在三、六個月都曾發生過15、30%的修正。

股市原本就是靠錢堆出來的,當QE結束了,怎麼會沒有影響呢?股市堆的愈高,只是摔的愈重而已。

現在就是股市的高峰2014年下半年股市將是上半年的「MIRROR IMAGE」,上半年股市怎麼上來,下半年股市就怎麼下去。

而第四季掉的應該比較重,反應QE退場的不確定及大多數人過度樂觀的預期。

二、台灣因為選舉,股民都期待政府作多。

財金官員談話的內容愈來愈「股民化」,大家不關心未來政策的實行,而是近期對股市的看法。

這種對市場影響力並不是好事,因為官員政策的推行,完全被股市綁架了。

同一批官員,在去年推動證所稅時,強調台股過八千五百點的時間,僅佔市場歷史的13%;如今同一批官員的話,怎又被解讀成九千點以上「雲淡風清」了 呢?

當金管會不斷用新的政策工具刺激證所稅施行造成股市量縮的後遺症時,台股成交量雖比之前的窒息量倍增,但僅是過往九千點時該有交易量的七成,形成嚴重的「價量背離」。

長年以來,在九千點投資,一年後都是輸多勝少。

投資人一眛地認為政府必在選前做多,若執政黨十一月在此次地方選舉大敗又如何?政府該推動的是長期產業政策,國民需要的是國家發展未來的「前瞻指引」,而不是「急功近利」的股市作多。

若執政黨為了選戰,堆出一個股市假象;和在野黨為了意識型態,綁架了國會,也是一丘之貂。

若台灣變成了二年一次選舉時,政府才有作為,或在野黨用政策杯葛,台灣未來能有希望嗎?現在就是台股高點,股市因為選戰而更投機,國家因為選舉而長期發展有幫助的法案該過而未過(服貿協定、自貿區設立等)。

三、因為股市投機氣燄高,現在是一個MOMENTUM導向,熱錢流在會編夢的題材上,沖來沖去。

DRAM市場再怎麼好,一檔股票應該佔大盤成交總值近15%嗎?連外資也被股市綁架了,不斷調高TARGET PRICE,維持和其他外資券商的競爭;為了獨樹一熾,分析師甚至必須把目標價設在三年後EPS大幅成長的極高本益比。

這種現象,在2000年網路泡沫年代也看到過。

外資分析師也發明過「本夢比」,因為公司不賺錢,沒辦法用本益比解釋,只能用股價營收比設目標價。

營收甚至是用Barter Revenue(業務交換得來的),或是用燒錢買來的(做成商品給人賒帳,一年後再付錢,反正銀行借錢利息低,當然營收可大幅成長),股市投機風中,只是時間長短問題,和大戶如何下車而已。

美國前央行總裁Alan Greenspan是前車之鑑,在Y2K泡沫前,被華爾街的推崇到頂;後來因為太慢關注股市投機的發展,將永遠在歷史留名是造成金融風暴發生的千古罪人。

而同樣是央行總裁Paul Volcker,在任時因高利息政策被人恨之入骨,如今卻被認為是最偉大的央行總裁,幫助美國重返榮耀。

官員必須審行謹言,不該為股市起舞,應專注國家利益的長期發展。

在投機的市場裡,只有瘋子和傻子,拚命買高價而期待更高價的瘋子(Greater Fool)或是不敢起舞而甘願套牢在價值偏低股票的傻子(股價也可能更被低估,因為錢都跑到瘋子喜歡的地方)。

即使高處不勝寒,台股還是有被低估的標的(目前是本益比高的很高;低的還是不少),如金融業、流通業、利基型產業等,還是有不少股價低於價值或是低於重估價值的公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