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help me to click the ad. Thanks!!
二月份持股公告 (2014)
股票清單: 趨勢題材:
1. 研能科技 (興櫃8197) a. 數位印刷革命 b. 3D列印 c. MEMS微流體技術
2. 立景光電 (未上市) a. Google glass 關鍵零組件 (LCoS) b. 穿戴式科技
------------------------------------------------------------------------------------------------------------
耐心等待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投資興櫃及未上市股票須注意風險...很多人被直銷股詐騙
注意!!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有好康的怎麼會介紹給陌生人呢?
-------------------------------------------------------------------------------------------------------------
小楊的投資參考書:
1. 有關投資與人生最重要的事 --- (霍華.馬克斯)
2.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 --- (安德烈.科斯托蘭尼)
3. 股票作手回憶錄 --- (傑西.李佛摩) 新舊兩版
4.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 (查理.蒙格)
5. 我的職業是股東 --- (林茂昌)
6. 用心於不交易 --- (林茂昌)
7. 魏尚世講股 --- (魏尚世) 小楊的興櫃及未上市股票入門書
8. 華爾街刺蝟投資客 --- (巴頓.畢格斯)
9. 賺夠了就跑 --- (馬丁.舒華茲)
1. 研能科技 (興櫃8197) a. 數位印刷革命 b. 3D列印 c. MEMS微流體技術
2. 立景光電 (未上市) a. Google glass 關鍵零組件 (LCoS) b. 穿戴式科技
------------------------------------------------------------------------------------------------------------
耐心等待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
投資興櫃及未上市股票須注意風險...很多人被直銷股詐騙
注意!!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有好康的怎麼會介紹給陌生人呢?
-------------------------------------------------------------------------------------------------------------
小楊的投資參考書:
1. 有關投資與人生最重要的事 --- (霍華.馬克斯)
2.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 --- (安德烈.科斯托蘭尼)
3. 股票作手回憶錄 --- (傑西.李佛摩) 新舊兩版
4.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 (查理.蒙格)
5. 我的職業是股東 --- (林茂昌)
6. 用心於不交易 --- (林茂昌)
7. 魏尚世講股 --- (魏尚世) 小楊的興櫃及未上市股票入門書
8. 華爾街刺蝟投資客 --- (巴頓.畢格斯)
9. 賺夠了就跑 --- (馬丁.舒華茲)
2018年全球數位印刷市場規模將達到1,877億美元
據史密斯‧派諾公司最新公布的《2018年:膠印與數位印刷的未來》統計報告顯示:全球數位印刷市場規模將從2013年的1,315億美元成長到2018年的1,877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為7.4%。
2018年數位印刷市場占比將達20.6%
隨著噴墨技術的快速發展,數位印刷在整個印刷市場上的占比也將從2008年的9.8%增至2018年的20.6%。
各類平印技術的市場占比將進一步萎縮,其中以輪轉膠印的下降幅度最大。
史密斯‧派諾公司在這份調查報告中指出,數位印刷和膠印將在未來展開更為激烈的正面交鋒,因為印刷服務供應商要根據每一個活件的特點來選擇最恰當的印刷方式。
2008年,數位印刷的產值還不到膠印的18.5%,而到了2018年,它的產值將接近膠印的50%,並且在某些成熟市場中的產值還有可能更高。
從產量上來看,數位印刷還不具備與膠印相抗衡的能力,這表明數位印刷的單位成本要遠遠高於膠印。
膠印的產量在2008-2018年間將下降10.2%,而數位印刷的產量則有望增加68.1%。
噴墨技術推動數位印刷強勢成長
膠印和數位印刷的經濟效益隨時間的流逝而發生著變化。
隨著數位印刷生產力和可靠性的持續改善,它在印刷長版活時的成本效率將變得更高。
由於取消了製版環節,數位印刷可以用來生產對生產週期要求較高的活件。
未來將有更多的印刷廠選擇購買數位印表機或印刷機,以達到優化生產和降低單位成本的目的。
創造性地使用數位印刷技術以及提高服務水準能説明印刷企業在膠印逐漸衰退的市場環境中保持更大的競爭優勢。
史密斯‧派諾公司預計,在噴墨技術的積極推動下,數位印刷將在2013-2018年間繼續保持強勢成長。
與膠印相比,數位印刷更適合服務於那些需求總是在不斷變化的印刷買家以及終端消費者。
種種跡象表明,印刷買家對短版和快版印刷活件的需求將繼續增加,而個性化印刷品的市場也將進一步擴大,因此,數位印刷的成長幾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膠印與數位印刷的成本組成截然不同
據史密斯‧派諾公司介紹,每1,000張膠印A4頁面的價格將從2008年的11.43美元跌至2018年的10.16美元,跌幅為11.1%。
數位印刷的情況則截然不同,1,000份數位印刷頁面的價格將從2008年的92.48美元成長到2018年的119.53美元。
膠印與數位印刷的成本組成截然不同。
數位印刷的初始成本較低,但單位成本要比傳統膠印高很多。
對成本進行比較是印刷企業在選擇生產方式時的一個重要參考依據。
除了可以進行可變資料印刷等明顯的技術優勢以外,數位印刷還能給買家或品牌持有者帶來很多無形的好處,比如品牌持有者可以利用個性化的包裝來吸引客戶和潛在客戶。
史密斯‧派諾公司透過大量的調查和研究後發現,印刷起印量的持續下降和數位印刷技術的持續改善是促使很多膠印企業選擇數位技術的關鍵因素。
多彩、多材料 3D 打印機入華,Stratasys 掘金中國
如今的 3D 打印機是越來越智能了,我們之前曾報道
Stratasys 發佈了一款可同時打印多種材料、多色彩的打印機 Objet500 Connex3,今天 Stratasys
把這款機器介紹進中國市場,動作可謂十分迅速。
這背後體現了一個很簡單的邏輯,中國的 3D 打印市場前景可期,Stratasys 不想錯過這個機會。
先來看看 Objet500 Connex3 這款機器,它是世界唯一一款可以將彩色打印與多材料結合的 3D 打印機,採用的是獨特的三重噴射技術,通過 15 種基礎材料的排列組合,可打印出 700 多種質感的材料,同時顏色也可以變幻多樣。
Objet500 Connex3 聲稱是對材料進行數字化的混合處理,而非簡單的揉捏在一起。最後的成品可以是剛性、柔性,還可以做到透明、半透明。在顏色方面,它和 2D 噴墨打印類似,具備三種顏色:青、品紅、黃(C、M、Y),可組合出無數種色彩。也就是說,相比以前的打印機,它在完成度、創意展現方面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比如這款眼鏡正是由它打印的,鏡片是透明處理,鏡框、鏡架是剛性材質,黑色是柔性材質,這是在一款打印機,一次成型做出來的,相當的不可思議。
現場展示了不少 Objet500 Connex3 的作品,包括單車頭盔,質地十分堅硬,表面細節十分精緻。還有一個握力計,它也是一次成型的,外觀十分整潔,中間部分具備阻尼,使用感覺與傳統方式製造的握力計並無二致。
Stratasys 特意給現場的記者送了一個 3D 打印的色板,展示它在色彩以及透明度上的表現。
Objet500 Connex3 將會是設計師的福音,不過遺憾的是,它是一款面向企業的高端產品,售價高達 300 萬元左右,包括了材料、打印機本身、軟件以及配件的總價。
Stratasys 如今正在努力擴展中國市場,如果你所在的公司夠前衛且大方,也許能見到一台。
Stratasys 公司重視中國是有着特殊的市場背景,一方面中國是製造業第一大國,有着大量的原型機設計基地,這些都是 3D 打印的目標市場。
另一方面,中國正在進行產業轉型,製造業需要融入更多技術,以達到智能化的升級,3D 打印就是這樣一項技術。結合本次發佈會後的採訪,這裡詳細介紹一下 Stratasys 公司以及它在中國的業務。
該公司發明了 FDM 技術(熔融沉積),即將 3D 模型通過一層一層的堆疊實現物體的成型,這是較早的 3D 技術應用。Stratasys 一直是這一市場中的領先者,一度佔據專業市場 55% 的份額。
而真正讓 Stratasys 聲名鵲起的卻是 2012 年 4 月份的一次合併,Stratasys 宣布與以色列 3D 打印公司 Objet 換股合併,新公司依舊叫 Stratasys,這是強強結合的經典案例,因為兩家公司都是行業內的巨頭,而且具備很強的互補性。

Objet 帶來的不僅僅是體量的變大,還有新技術,Objet 是 Polyjet 打印技術的發明者,它擁有快速成型、機器小型化、精確等特點。Objet500 Connex3 正是採用的 Polyjet 打印技術。
兩家公司的市場都集中在企業市場上,涵蓋了數字化製造、醫療、汽車、電子消費品、服裝、航空航天等。
而大眾更加了解 Stratasys 在於這家公司的再次出手,2013 年 6 月,3D 打印消費級市場的領先者 Makerbot「嫁入」Stratasys,兩者的業務對象差別很大,前者是高精尖的企業市場,後者是大眾化的消費市場,這種區別使得兩家公司同樣互補。
但是收購后 Makerbot 的業務並不會跟着前者走,在採訪中,Stratasys 亞太區總經理 Jonathan Jaglom 介紹稱,由於兩者都用 FDM 技術,所以會整合這方面的研發,但是渠道市場依舊分離。言下之意,就是 Stratasys 在亞洲的銷售渠道暫時與 MakerBot 無關,何時進入中國還要後者自己說了算。
Stratasys 正在抓住中國 3D 打印的熱潮,根據 Jonathan 介紹,Stratasys 全球市場發展最快的在亞太,而亞太增長最快的在中國,也就是說在全球市場,中國的增長速度最快。
2013 年 Stratasys 公司預計收入 4.7-4.9 億美元,其中 20% 來自亞太,接近 1 億美元。
這 1 億美元當中,90% 是產品設計,10% 是用於製造。也就是說,真正用於製造業的比例還十分低,大量的產品是被各大公司的設計部門買走了。製造業銷售比例低的原因和 3D 打印的特性有關,它並不適合大規模製造,而是少量生產(比如數百件)。
舉個例子,空客飛機部分零件就是 Stratasys 公司的打印機製造的,不過飛機的數量很有限。
據 Jonathan 介紹,3D 打印目前應用於流水線並不在於製造終端產品,而是製造生產工具,比如固定裝置、生產機械人的手臂,比如生產手機時需要的特定固定夾具。
Stratasys 早在 1998 年就進入中國市場,當時主攻的是教育方向,他們在 2003 年開始向北京建工大學、中央美院等高校提供 3D 打印設備,教育市場一度佔據 Stratasys 收入的 25%。
由於當時的大眾對於 3D 打印幾乎沒有概念,所以 Stratasys 並未在中國開設辦事處,直到近幾年 3D 概念的火熱,Stratasys 才加緊開展中國的工作。2011 年在上海成立了分公司,成為第一家在華成立分公司的 3D 打印外資企業。
如今 Stratasys 在華擁有 3 處辦事處,分佈在香港、上海、北京,而整個亞洲也只有 8 個這樣的辦事處。大中華區市場由汪祥艮領導,之前他在 Objet 任職。
為了更加熟悉中國市場,他們還積极參与中國的行業展會,與工信部領導保持密切聯繫,因為他們深知,這個市場很大程度上會由政府主導。
根據中國 3D 打印技術產業聯盟的預測,2012 年全球 3D 打印的市場規模約為 21 億美元,中國約只有 10 億人民幣,不過未來三年中國 3D 打印市場每年將至少以 1 倍以上速度成長,規模或達百億人民幣,預計 2016 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 3D 打印機市場。
在中國,Stratasys 選擇與本土渠道商合作的方式來發售產品。去年 9 月份,Stratasys 與震旦集團合作,藉助後者的渠道來銷售機器,震旦是中國市場第一的辦公傢具渠道商。
如今 Stratasys 在中國有着大量的客戶,根據汪祥艮介紹,包括大眾、諾基亞、華為、海爾都購買了他們的機器,他們的客戶已經遍布中國的醫療、汽車、消費電子等領域。
不過 Jonathan 仍然多次強調,儘管不擔心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他們最大的挑戰還在於讓更多的人了解 3D 打印的價值,這或許是這家以對商業務為主的公司接連舉行發佈會的原因吧。
這背後體現了一個很簡單的邏輯,中國的 3D 打印市場前景可期,Stratasys 不想錯過這個機會。
先來看看 Objet500 Connex3 這款機器,它是世界唯一一款可以將彩色打印與多材料結合的 3D 打印機,採用的是獨特的三重噴射技術,通過 15 種基礎材料的排列組合,可打印出 700 多種質感的材料,同時顏色也可以變幻多樣。
Objet500 Connex3 聲稱是對材料進行數字化的混合處理,而非簡單的揉捏在一起。最後的成品可以是剛性、柔性,還可以做到透明、半透明。在顏色方面,它和 2D 噴墨打印類似,具備三種顏色:青、品紅、黃(C、M、Y),可組合出無數種色彩。也就是說,相比以前的打印機,它在完成度、創意展現方面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比如這款眼鏡正是由它打印的,鏡片是透明處理,鏡框、鏡架是剛性材質,黑色是柔性材質,這是在一款打印機,一次成型做出來的,相當的不可思議。
現場展示了不少 Objet500 Connex3 的作品,包括單車頭盔,質地十分堅硬,表面細節十分精緻。還有一個握力計,它也是一次成型的,外觀十分整潔,中間部分具備阻尼,使用感覺與傳統方式製造的握力計並無二致。
Stratasys 特意給現場的記者送了一個 3D 打印的色板,展示它在色彩以及透明度上的表現。
Objet500 Connex3 將會是設計師的福音,不過遺憾的是,它是一款面向企業的高端產品,售價高達 300 萬元左右,包括了材料、打印機本身、軟件以及配件的總價。
Stratasys 如今正在努力擴展中國市場,如果你所在的公司夠前衛且大方,也許能見到一台。
Stratasys 公司重視中國是有着特殊的市場背景,一方面中國是製造業第一大國,有着大量的原型機設計基地,這些都是 3D 打印的目標市場。
另一方面,中國正在進行產業轉型,製造業需要融入更多技術,以達到智能化的升級,3D 打印就是這樣一項技術。結合本次發佈會後的採訪,這裡詳細介紹一下 Stratasys 公司以及它在中國的業務。
Stratasys 公司是誰?
Stratasys 是一家美國公司,總部在明尼蘇達州,成立於 1989 年,其技術最先由 S.Scott Crump 在 1988 年發明,通過膠槍內裝入聚乙烯和蠟燭混合,製作出一個青蛙玩具。1992 年 Stratasys 公司售出了第一台產品:3D Modeler。該公司發明了 FDM 技術(熔融沉積),即將 3D 模型通過一層一層的堆疊實現物體的成型,這是較早的 3D 技術應用。Stratasys 一直是這一市場中的領先者,一度佔據專業市場 55% 的份額。
而真正讓 Stratasys 聲名鵲起的卻是 2012 年 4 月份的一次合併,Stratasys 宣布與以色列 3D 打印公司 Objet 換股合併,新公司依舊叫 Stratasys,這是強強結合的經典案例,因為兩家公司都是行業內的巨頭,而且具備很強的互補性。
Objet 帶來的不僅僅是體量的變大,還有新技術,Objet 是 Polyjet 打印技術的發明者,它擁有快速成型、機器小型化、精確等特點。Objet500 Connex3 正是採用的 Polyjet 打印技術。
兩家公司的市場都集中在企業市場上,涵蓋了數字化製造、醫療、汽車、電子消費品、服裝、航空航天等。
而大眾更加了解 Stratasys 在於這家公司的再次出手,2013 年 6 月,3D 打印消費級市場的領先者 Makerbot「嫁入」Stratasys,兩者的業務對象差別很大,前者是高精尖的企業市場,後者是大眾化的消費市場,這種區別使得兩家公司同樣互補。
但是收購后 Makerbot 的業務並不會跟着前者走,在採訪中,Stratasys 亞太區總經理 Jonathan Jaglom 介紹稱,由於兩者都用 FDM 技術,所以會整合這方面的研發,但是渠道市場依舊分離。言下之意,就是 Stratasys 在亞洲的銷售渠道暫時與 MakerBot 無關,何時進入中國還要後者自己說了算。
Stratasys 在中國
在美國,總統奧巴馬對 3D 打印情有獨鍾,十分看好這項技術對於製造業的作用。而中國,據不少做 3D 打印的專業人士介紹,政府對於這項技術同樣十分關注,也在重金投入這項產業。Stratasys 正在抓住中國 3D 打印的熱潮,根據 Jonathan 介紹,Stratasys 全球市場發展最快的在亞太,而亞太增長最快的在中國,也就是說在全球市場,中國的增長速度最快。
2013 年 Stratasys 公司預計收入 4.7-4.9 億美元,其中 20% 來自亞太,接近 1 億美元。
這 1 億美元當中,90% 是產品設計,10% 是用於製造。也就是說,真正用於製造業的比例還十分低,大量的產品是被各大公司的設計部門買走了。製造業銷售比例低的原因和 3D 打印的特性有關,它並不適合大規模製造,而是少量生產(比如數百件)。
舉個例子,空客飛機部分零件就是 Stratasys 公司的打印機製造的,不過飛機的數量很有限。
據 Jonathan 介紹,3D 打印目前應用於流水線並不在於製造終端產品,而是製造生產工具,比如固定裝置、生產機械人的手臂,比如生產手機時需要的特定固定夾具。
Stratasys 早在 1998 年就進入中國市場,當時主攻的是教育方向,他們在 2003 年開始向北京建工大學、中央美院等高校提供 3D 打印設備,教育市場一度佔據 Stratasys 收入的 25%。
由於當時的大眾對於 3D 打印幾乎沒有概念,所以 Stratasys 並未在中國開設辦事處,直到近幾年 3D 概念的火熱,Stratasys 才加緊開展中國的工作。2011 年在上海成立了分公司,成為第一家在華成立分公司的 3D 打印外資企業。
如今 Stratasys 在華擁有 3 處辦事處,分佈在香港、上海、北京,而整個亞洲也只有 8 個這樣的辦事處。大中華區市場由汪祥艮領導,之前他在 Objet 任職。
為了更加熟悉中國市場,他們還積极參与中國的行業展會,與工信部領導保持密切聯繫,因為他們深知,這個市場很大程度上會由政府主導。
根據中國 3D 打印技術產業聯盟的預測,2012 年全球 3D 打印的市場規模約為 21 億美元,中國約只有 10 億人民幣,不過未來三年中國 3D 打印市場每年將至少以 1 倍以上速度成長,規模或達百億人民幣,預計 2016 年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 3D 打印機市場。
在中國,Stratasys 選擇與本土渠道商合作的方式來發售產品。去年 9 月份,Stratasys 與震旦集團合作,藉助後者的渠道來銷售機器,震旦是中國市場第一的辦公傢具渠道商。
如今 Stratasys 在中國有着大量的客戶,根據汪祥艮介紹,包括大眾、諾基亞、華為、海爾都購買了他們的機器,他們的客戶已經遍布中國的醫療、汽車、消費電子等領域。
不過 Jonathan 仍然多次強調,儘管不擔心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他們最大的挑戰還在於讓更多的人了解 3D 打印的價值,這或許是這家以對商業務為主的公司接連舉行發佈會的原因吧。
百貨3D列印熱
3D列印的生活,距離我們並不遙遠,並且已在百貨裡發生。
最近新光三越、統一阪急台北店及誠品生活等,陸續藉辦展、抽獎及開快閃店,連結這個「第三次工業革命」,列印出的公仔、燈具、花器、眼鏡…也全是貼近人們生活的物品,百貨藉此成為這項新科技商業化的推手。
新光三越引進3D列印相當積極,南西店去年10月首開百貨先例,邀來「數可科技」讓民眾當場體驗,現印的黃色小鴨贈禮更是拉近了民眾距離;第二波則選擇在台南小西門登場,推出「未來正在成型—3D列印設計展」,在策展人陳人鳳
邀請下,台灣、上海、荷蘭頂尖設計師作品都加入。
目前3D列印商業化中,發展最快的就是公仔列印,日、韓、英等地3D列印照相館如雨後春筍開店。
在台灣,誠品生活引進台、日合作「3DTOGO」快閃店,開到3月2日;統一阪急台北店情人節推公仔訂製抽獎,與台灣品牌「依果3D照相館」合作。
價格方面,以20公分列印公仔為例,約1萬2000至1萬4000元左右;依果製作期是1周,3DTOGO會送回日本完成,需2個月。
他說3D列印公仔最難不在技術,而是如何藉由攝影師的個人美感,替被攝者的膚色、髮絲等細節進行調整與修正。
3D列印公仔主力消費者,以熱戀情侶、新婚夫妻最多,統一阪急台北店抽中訂製的得獎者余小姐本來計畫和小朋友一起合照,後來考慮到小朋友比較好動, 將與先生一起拍照。
她透露自己喜歡新奇事物與公仔,因此搶先報名,「目前這個技術還沒有很多人知道,體驗過後,會介紹給親朋好友們。」
藝術微噴 複寫真跡
「台灣藝術微噴的時代即將來臨」,曾經擔任過藝術品拍賣官的陸潔民日前參觀了「珍珠之光─透視維梅爾」特展,對該展以奈米顏料及高解析噴墨印表機,將維梅爾畢生30餘幅畫作「共聚一堂」,直呼「很興奮」。
他表示,這種藝術微噴的技術只遜於真跡,經常被不肖之徒利用來製作偽畫。
陸潔民說,去年可以說是藝術微噴年,經過20多年的等待,終於等到技術上的突破,全球各大美術館都躍躍欲試;梵谷美術館便宣布將以3D列印將部分原畫複製,未來可以較低的代價讓館藏名畫到世界各地巡迴展出,達到藝術推廣的目的。
「大家都在做這件事」,陸潔民以正在荷蘭巡迴展出的「Re : mbrandt - All his Paintings」為例指出,荷蘭黃金時期代表畫家林布蘭一生產量極豐,僅油畫與自畫像便有700多幅;「Re : mbrandt - All his Paintings」將林布蘭的325幅代表作,以藝術微噴方式複製,讓一些被私人收藏、遭竊以及毀損的畫作,也能呈現在眾人面前,完好、原始的程度, 「彷彿這些畫剛離開他的畫室」。
陸潔民進一步說明藝術微噴(giclee)命名的過程:giclee是法文「噴射」之義,被直譯為「藝克利」;國外也有稱之為digit graphics,台灣一度譯為「數位版畫」,沒想到引來版畫家的抗議,直到噴墨印表機大廠hp將之定調為「藝術微噴」後,名稱紛擾終告底定。
維梅爾畢生所繪的30餘幅畫作,分散於全球18處美術館,很少有人能一覽全貌。
陸潔民表示,如果沒有藝術微噴的技術,一般人很難有辦法盡覽維梅爾全部作 品;他鼓勵自己的學生到「透視維梅爾」特展參觀後,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三幅畫,在有生之年去追尋典藏原畫的各大美術館,親自感受真跡的魅力。
陸潔民說,現在許多絲網印刷(serigraphic)的版畫,例如草間彌生的作品也出現在拍賣市場;未來應該會有更多大師作品用這種方式來推廣畫作,尤其像畢卡索、張大千等多產畫家,一生精品都可循此模式展出。
陸潔民透露,在電影《大稻埕》中出現的台灣本土畫家郭雪湖的後代,以及陳澄波基金會都正關注藝術微噴,希望借助此一技術達到推廣目的。
陸潔民說,從這個角度來看,「珍珠之光─透視維梅爾」特展可說是別具意義。
他表示,這種藝術微噴的技術只遜於真跡,經常被不肖之徒利用來製作偽畫。
陸潔民說,去年可以說是藝術微噴年,經過20多年的等待,終於等到技術上的突破,全球各大美術館都躍躍欲試;梵谷美術館便宣布將以3D列印將部分原畫複製,未來可以較低的代價讓館藏名畫到世界各地巡迴展出,達到藝術推廣的目的。
「大家都在做這件事」,陸潔民以正在荷蘭巡迴展出的「Re : mbrandt - All his Paintings」為例指出,荷蘭黃金時期代表畫家林布蘭一生產量極豐,僅油畫與自畫像便有700多幅;「Re : mbrandt - All his Paintings」將林布蘭的325幅代表作,以藝術微噴方式複製,讓一些被私人收藏、遭竊以及毀損的畫作,也能呈現在眾人面前,完好、原始的程度, 「彷彿這些畫剛離開他的畫室」。
陸潔民進一步說明藝術微噴(giclee)命名的過程:giclee是法文「噴射」之義,被直譯為「藝克利」;國外也有稱之為digit graphics,台灣一度譯為「數位版畫」,沒想到引來版畫家的抗議,直到噴墨印表機大廠hp將之定調為「藝術微噴」後,名稱紛擾終告底定。
維梅爾畢生所繪的30餘幅畫作,分散於全球18處美術館,很少有人能一覽全貌。
陸潔民表示,如果沒有藝術微噴的技術,一般人很難有辦法盡覽維梅爾全部作 品;他鼓勵自己的學生到「透視維梅爾」特展參觀後,選出自己最喜歡的三幅畫,在有生之年去追尋典藏原畫的各大美術館,親自感受真跡的魅力。
陸潔民說,現在許多絲網印刷(serigraphic)的版畫,例如草間彌生的作品也出現在拍賣市場;未來應該會有更多大師作品用這種方式來推廣畫作,尤其像畢卡索、張大千等多產畫家,一生精品都可循此模式展出。
陸潔民透露,在電影《大稻埕》中出現的台灣本土畫家郭雪湖的後代,以及陳澄波基金會都正關注藝術微噴,希望借助此一技術達到推廣目的。
陸潔民說,從這個角度來看,「珍珠之光─透視維梅爾」特展可說是別具意義。
看漲打印機進入中國開店 (Xaar賽爾-工業噴墨頭產業)
它可能已採取了幾千年的中國陶瓷製造商擁抱新技術 - 但是英國印刷先驅已經只需要12個月利用其打破傳統。
劍橋的賽爾是在2013年的富時350指數中表現最好的股票之一,之後其股價上漲了近300%經過一年11.20英鎊由三個連續的大利潤的升級驅動。
製造商預計將超過從英鎊86.3米一倍的收入約136米英鎊在2013年後,經歷了比預期轉化為對中國瓷磚市場的數碼快印。
其快速增長 - 這也看到了公司晉升為富時250指數去年 - 目瞪口呆的城市。
即使是自己的首席執行官伊恩Dinwoodie吃了一驚。
我們的增長是多麼大的是去年驚訝,”Dinwoodie先生說,在他的亨廷頓工廠。
我們從我們的中國客戶都拿到的消息似乎並沒有暗示會有一個特別的快收的一年。
Dinwoodie先生開玩笑說,他和他的管理團隊已經等待了多年的印刷市場的數字化。
“我們不斷聽到的數字印刷革命即將發生,然後沒有,”他說。
然而,2013年底每陶瓷印花的40%左右已經轉換為數字,和賽爾預計這一上升到80%,到2015年。
對賽爾的潛力是巨大的。
幾乎所有的產品,我們消耗 - 從塑料瓶和餅乾盒 - 我們讀到的瓷磚和強化木地板在我們的家園的書都印在某種方式。
以上產品3TN平方米 - 相當於印度的表面積根據Dinwoodie先生 - 打印,每年全球的裝飾。
但大多數這種印刷 - 市場約97% - 是仍然採用傳統的模擬技術產生。
賽爾技術 - 數碼工業噴墨打印頭 - 是更便宜,更精確和更容易使用。
然而,只有1%今日印刷百分之做這種方式。
像許多所謂的“顛覆性”的技術之前,企業,道路作出最出一種很有前途的新技術不是一項容易的為24歲的公司。
賽爾始建於1990年出Cambridge Consultants公司,產品開發的公司。
它最初開始作為一個技術授權公司,成立了商業化的新方法,對紙張,塑料等材料上打印高質量的圖像,特別針對廣告和消費品行業。
它很快就賣完許可證的喜歡IBM , 兄弟 ,東芝TEC, 柯尼卡美能達等。
但之後從這些許可證令人失望的皇族流,賽爾飄來股市在1997年籌集資金,使其能夠開始生產自己的產品。
該公司一直面臨著幾個困難:慢轉換從日本大型電子設備組數字和日益激烈的競爭 - 同樣的賽爾公司出售其牌照十年前。
這些公司已經加強了其使用的技術,並使用了他們的亞洲工廠,以壓低價格,並贏得市場份額。
雖然增長很可能是在5%到10%,今年,Dinwoodie先生相信賽爾將繼續保持其市場領先地位的勢頭,建立數字標籤印刷 - 市場比圖形或陶瓷等產業的20倍。
安迪·庫克,FFEI,一個赫默爾亨普Hempsted為基礎的印刷設備製造商的首席執行官表示,它使用,因為它們的可靠性賽爾打印頭。
你得到的東西像噴嘴故障與其他廠商,庫克先生解釋道。
包裝行業內的一個區域賽爾尤為興奮的是它的“直接成型”技術 ,它允許直接打印到瓶和任何形狀的容器,而不是打印的標籤的傳統方法,然後粘到容器。
這可以減少花費的消費品公司,以得到他們的產品推向市場從大約12週短短幾天的時間。
第一現場試驗正在發生的這一年,眾所周知 - 但不願透露姓名的 - 品牌,如果成功,Dinwoodie先生說,商業化可能會發生在一兩年。
賽爾花了近幾年整裝待發,為更高的生產 - 這是提高能力的亨廷頓工廠通過進一步的75% - 以及開發新的打印頭,這將使它能夠進入新的市場,如紡織品和書籍。
分析師達托馬斯·蘭特,說賽爾管理層已明確表示,陶瓷市場已經達到轉換的穩定狀態,因此不太可能看到經濟增長的同一水平的重複今年。
最主要的是,這是一種顛覆性的技術,所以增長將一波接一波。
我認為明年可能是一個好年頭,通過數字標籤印刷及其直接塑造打印驅動的,他說。
時間軸:賽爾崛起
●1990年賽爾推出作為技術授權業務正在從Cambridge Consultants公司,一個產品開發公司剝離出來後
●1990年代中期:已出售許可證的IBM,兄弟,東芝TEC,柯尼卡美能達,精工儀器等
●1997年推出IPO募集資金遷入產品製造
●1998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購買前IBM噴墨製造集團
●2005:年銷售總額在4300萬英鎊後,它看到的增長在其圖形部門
●2007年:在亨廷頓,劍橋郡創建了第二個製造工廠
●2007年:結束於一個潛在的200P-220P報價由美國工業巨頭丹納赫收購談判,聲稱它低估了公司
●2008年:賽爾的股價下跌36%,P IN七月它警告賣難其核心產品的後進入中國,其主要市場
●2010-2012年:2200萬英鎊投資於擴展亨廷頓工廠和收入增加至8,600萬英鎊
●2013:股飆升近300%經過一年以下三個連續贏利升級,中國需求的增加。 進入富時250
快覽
●由公司銷售的產品超過90%的出口
●擁有員工約800人
●總部在劍橋,在斯德哥爾摩和亨廷頓工廠
●大約40%的股份百分之由基金管理公司舉行
劍橋的賽爾是在2013年的富時350指數中表現最好的股票之一,之後其股價上漲了近300%經過一年11.20英鎊由三個連續的大利潤的升級驅動。
製造商預計將超過從英鎊86.3米一倍的收入約136米英鎊在2013年後,經歷了比預期轉化為對中國瓷磚市場的數碼快印。
其快速增長 - 這也看到了公司晉升為富時250指數去年 - 目瞪口呆的城市。
即使是自己的首席執行官伊恩Dinwoodie吃了一驚。
我們的增長是多麼大的是去年驚訝,”Dinwoodie先生說,在他的亨廷頓工廠。
我們從我們的中國客戶都拿到的消息似乎並沒有暗示會有一個特別的快收的一年。
Dinwoodie先生開玩笑說,他和他的管理團隊已經等待了多年的印刷市場的數字化。
“我們不斷聽到的數字印刷革命即將發生,然後沒有,”他說。
然而,2013年底每陶瓷印花的40%左右已經轉換為數字,和賽爾預計這一上升到80%,到2015年。
對賽爾的潛力是巨大的。
幾乎所有的產品,我們消耗 - 從塑料瓶和餅乾盒 - 我們讀到的瓷磚和強化木地板在我們的家園的書都印在某種方式。
以上產品3TN平方米 - 相當於印度的表面積根據Dinwoodie先生 - 打印,每年全球的裝飾。
但大多數這種印刷 - 市場約97% - 是仍然採用傳統的模擬技術產生。
賽爾技術 - 數碼工業噴墨打印頭 - 是更便宜,更精確和更容易使用。
然而,只有1%今日印刷百分之做這種方式。
像許多所謂的“顛覆性”的技術之前,企業,道路作出最出一種很有前途的新技術不是一項容易的為24歲的公司。
賽爾始建於1990年出Cambridge Consultants公司,產品開發的公司。
它最初開始作為一個技術授權公司,成立了商業化的新方法,對紙張,塑料等材料上打印高質量的圖像,特別針對廣告和消費品行業。
它很快就賣完許可證的喜歡IBM , 兄弟 ,東芝TEC, 柯尼卡美能達等。
但之後從這些許可證令人失望的皇族流,賽爾飄來股市在1997年籌集資金,使其能夠開始生產自己的產品。
該公司一直面臨著幾個困難:慢轉換從日本大型電子設備組數字和日益激烈的競爭 - 同樣的賽爾公司出售其牌照十年前。
這些公司已經加強了其使用的技術,並使用了他們的亞洲工廠,以壓低價格,並贏得市場份額。
雖然增長很可能是在5%到10%,今年,Dinwoodie先生相信賽爾將繼續保持其市場領先地位的勢頭,建立數字標籤印刷 - 市場比圖形或陶瓷等產業的20倍。
安迪·庫克,FFEI,一個赫默爾亨普Hempsted為基礎的印刷設備製造商的首席執行官表示,它使用,因為它們的可靠性賽爾打印頭。
你得到的東西像噴嘴故障與其他廠商,庫克先生解釋道。
包裝行業內的一個區域賽爾尤為興奮的是它的“直接成型”技術 ,它允許直接打印到瓶和任何形狀的容器,而不是打印的標籤的傳統方法,然後粘到容器。
這可以減少花費的消費品公司,以得到他們的產品推向市場從大約12週短短幾天的時間。
第一現場試驗正在發生的這一年,眾所周知 - 但不願透露姓名的 - 品牌,如果成功,Dinwoodie先生說,商業化可能會發生在一兩年。
賽爾花了近幾年整裝待發,為更高的生產 - 這是提高能力的亨廷頓工廠通過進一步的75% - 以及開發新的打印頭,這將使它能夠進入新的市場,如紡織品和書籍。
分析師達托馬斯·蘭特,說賽爾管理層已明確表示,陶瓷市場已經達到轉換的穩定狀態,因此不太可能看到經濟增長的同一水平的重複今年。
最主要的是,這是一種顛覆性的技術,所以增長將一波接一波。
我認為明年可能是一個好年頭,通過數字標籤印刷及其直接塑造打印驅動的,他說。
時間軸:賽爾崛起
●1990年賽爾推出作為技術授權業務正在從Cambridge Consultants公司,一個產品開發公司剝離出來後
●1990年代中期:已出售許可證的IBM,兄弟,東芝TEC,柯尼卡美能達,精工儀器等
●1997年推出IPO募集資金遷入產品製造
●1998年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購買前IBM噴墨製造集團
●2005:年銷售總額在4300萬英鎊後,它看到的增長在其圖形部門
●2007年:在亨廷頓,劍橋郡創建了第二個製造工廠
●2007年:結束於一個潛在的200P-220P報價由美國工業巨頭丹納赫收購談判,聲稱它低估了公司
●2008年:賽爾的股價下跌36%,P IN七月它警告賣難其核心產品的後進入中國,其主要市場
●2010-2012年:2200萬英鎊投資於擴展亨廷頓工廠和收入增加至8,600萬英鎊
●2013:股飆升近300%經過一年以下三個連續贏利升級,中國需求的增加。 進入富時250
快覽
●由公司銷售的產品超過90%的出口
●擁有員工約800人
●總部在劍橋,在斯德哥爾摩和亨廷頓工廠
●大約40%的股份百分之由基金管理公司舉行
賽爾Xaar股價評等 (野村證卷) 工業噴墨頭產業
賽爾公司(LON:XAR)的股票有它的“添加”評級在發給投資者在週三一份研究報告中重申了股票研究分析師在野村證券公司, 分析師評級的網絡報告。
他們目前對該股GBX 1,200(19.69美元)目標價。
野村證券公司的目標股價表明12.57%,從公司目前的股價潛在上升空間。
其他一些企業最近也談到XAR。
分析師在N +1個歌手重申了“企業”評級賽爾PLC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股價週四,1月30日。
最後,分析師FinnCap重申“買入”評級賽爾PLC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股價週四,1月16日。
兩個投資分析師評價該股具有保持評級,三人都分配了一個買入評級的公司。
賽爾Plc的現擁有“買入”的評級和GBX 1,215(19.93美元)的共識目標價。
賽爾Plc公司股份( LON:XAR )在1070.00開盤週三。
賽爾PLC具有GBX 284.50的52週低點和GBX 1191.00的52週高點。
該股的50日均線是GBX 1082。
其200日移動平均線是GBX 929.9。
該公司的市值是785200000英鎊。
賽爾公司( LON:XAR )的工業噴墨噴頭的獨立供應商。
他們目前對該股GBX 1,200(19.69美元)目標價。
野村證券公司的目標股價表明12.57%,從公司目前的股價潛在上升空間。
其他一些企業最近也談到XAR。
分析師在N +1個歌手重申了“企業”評級賽爾PLC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股價週四,1月30日。
最後,分析師FinnCap重申“買入”評級賽爾PLC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股價週四,1月16日。
兩個投資分析師評價該股具有保持評級,三人都分配了一個買入評級的公司。
賽爾Plc的現擁有“買入”的評級和GBX 1,215(19.93美元)的共識目標價。
賽爾Plc公司股份( LON:XAR )在1070.00開盤週三。
賽爾PLC具有GBX 284.50的52週低點和GBX 1191.00的52週高點。
該股的50日均線是GBX 1082。
其200日移動平均線是GBX 929.9。
該公司的市值是785200000英鎊。
賽爾公司( LON:XAR )的工業噴墨噴頭的獨立供應商。
Google眼鏡的意義 兼談產業鏈投資戰略
大約500萬年前,我們祖先世代繁衍的雨林環境遭到了巨大的打擊。
由於地質演變導致的氣溫降低使得雨林日漸萎縮,成為了稀樹的草原。
在愈發惡劣的生存環境下,祖先中的一支鼓起了勇氣,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下樹去挑戰草原生活!習慣了樹上生活的他們,為了能在草原上望得更遠,慢慢學會了抬頭直立行走,從而使雙 手獲得了解放。解放的直接後果,導致可以利用雙手進行創造性的勞動來發現、認識、改造這個世界。
在這個過程中,大腦不斷得到了強烈的刺激,智能愈來愈高。
最終,他們成功了!成為了我們的祖先!人類,是我們共同的名字!
當然,另外一支沒有勇氣下地的祖先們的後代,我們已經把他們保護了起來。
在動物園,我們依然能夠見到他們!
1946年的情人節,在如此浪漫的日子裡,人類文明史上的第一台電子計算機Eniac誕生,注定人類的文明史上將離不開這個情人。
傳說,Eniac每次啟動,整個費城西部的電燈都會閃爍好一會兒。
此時沒人能夠想到,今後這個設備的微縮版將會在每個人的桌子上出現,直到史蒂夫和比爾這兩個天才的出現。
計算機被創造後,這個世界中一切事物的運轉效率都得到了極大地提升!人類文明發展的速度大大加快!隨著信息技術的集中爆發,越來越多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新模式誕生出來!今天的你我,一天所接收到的信息量,古人幾年都不一定能接受到等量的信息。
我們活在一個N多技術領域即將突破的前夜!只差一小步,這些領域的技術突破將被接連引爆。
沒有計算機的發展,這一小步無從談起!所以,我們此生的機會非常之多,慶幸我們活在一個有證券市場的時代!我們有機會去追隨這一個一個的技術突破,來使我們獲得財務自由!而在曾經證券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期,都不會有如 此之多的依賴科學技術突破的機會!少年們,相信科學吧!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一生產力能創造偉大的財富,造福于全人類啊!
幾千年後的歷史學家,不需要精確地記住每次科技突破的具體年代!他只需要卷開一幅納斯達克的歷史年線圖,或者一幅中國創業板的歷史年線圖。
找到每個波峰的峰頂,就能知道那個有峰頂的年代,就是一次巨大科學突破的年代!比如2000年納斯達克的峰頂,就是一次互聯網興起的最強有力的証明!圖中出現越是誇張, 越是陡峭的峰頂,意味著那一波技術對人類的影響就越是深遠!這將是我們留給未來世界最好的史料!
我堅信,在我的一生中,一定會再看見至少2至3次像2000年那樣誇張的峰頂!(小峰頂忽略)代表當代人類科技文明的最高程度!我也一定會識別出這些技術方向,提前布局並持有,利用趨勢交易技術勝利大逃 亡!
簡單來說一下,我的逃亡專用趨勢交易技術。
今天,這個世界的運作方式,已和史蒂夫和比爾年輕時的預言並無二致,他們的夢想幾乎都已經實現。
但似乎還差了些什麼,這就是。。。我們還是不能直感地從互 聯網中獲得所想即所得的信息。
雖然現實世界與互聯網世界的距離越來越越近,但還是有縫隙存在。
比如,必須先正經地坐在椅子上,打開計算機,雙手操作鍵盤或鼠標,才能接入互聯網。
或者從口袋中掏出手機,單手滑動解鎖後接入互聯網。不管是哪種方式,我們的雙手被束縛了!我們的行動被限制了!我們的脊椎不再筆直!
所以,我們急需一種再次使我們解放雙手,直立行走的技術!那就是Google Glass技術!讓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地無縫地接入互聯網獲取所想即所得的信息。
同時,依然能夠抬頭望向前方、和你的孩子一起玩耍、和你的家人一起聊天、依然能夠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我們不信鬼神,不信那些超能力英雄、超人、閃電俠、蜘蛛俠、蝙蝠俠等等。
我們相信科學!鋼鐵俠可以有!可以實現!戴上Google Glass後,可以這樣說,我們再次進化,已經不是傳統意義的人類了,我們是一個新物種,往鋼鐵俠方向發展的新的、技術結合生物的新物種!你可曾想象,帶著Google Glass進入非洲的原始部落,你就是部落族民們心中的神!
各行各業的產業工人戴上GoogleGlass後,生產效率將得到極大提升,媲美外星生物的生產力啊!
當你看見一個引擎機械師記憶力超群,不查閱任何手冊的情況下能夠快速把引擎修複時,請不要驚嘆!他戴著Google Glass!
當你看見一群穿著白大褂,揪心專注盯著投影幕布手術直播畫面的醫學生們時,請不要奇怪!他們的老師正戴著Google Glass進行手術直播教學!
當你在空無建築物的廣場,看見一群小孩雙手做舉劍樣,一起朝著一團空氣打啊殺啊的時候,請不要震撼!他們正戴著Google Glass組隊在玩怪物獵人的游戲!戴上Glass,你也能快樂地進入孩子們的世界!而這,正是我們消逝已久、美好的童年記憶,此刻被Glass喚醒!
當你在電視機上看見記者實時傳來堪比第一人稱射擊游戲的採訪畫面時,請不要驚聲!記者們正戴著Google Glass殺入危險的現場!
從Google歷年推出的眾多產品來看,由Larry Page或Sergey Brin親自登台忽悠的產品著實不多啊,Glass的分量可想而知!
目前Google遲遲不發售Glass的原因,我想還是應用沒有完全跟上。
這類產品如果應用沒跟上,那麼發一個死一個,要再流行開來,估計年代就遠了,因為大家都不大敢碰。
一個例子就是十年前,微軟就有Pad的產品了,但是應用跟不上,一直沒有做起來,直到神一樣的喬布斯再次觸碰這個領域。。。微軟目前的 Lumia、Surface其實都是犯了這樣的錯誤。
Google對於那些在公司戰略上極重要的產品一直是小心呵護培育的。
譬如、Android就是Google 2005年開始布局的一個產品,那年收購Android公司後,把Rubin招入麾下,這幾年一直在耕耘Android。07年才正式公布Android API,09年才推出第一款Android手機HTC G1,在節奏上不可謂不慎重。
我當時就入了一個研究學習用,所以我能夠在09年的時候准確預測到Android今後的爆發,一定會全面超越iOS,佔領移 動市場的。可惜那個時候,沒把我的這個預測能力用到證券市場上,我太失敗了。。。以前年輕的時候目光還在A股,壓根就沒打開思路。。。Rubin今年已經離開的Android團隊,轉去了一個擁有更遠大目標的團隊,那個也將會是未來的方向!照著GT叔的思路去挖吧!信Google,得永生啊!
可以這樣講,我不確定Google Glass今後是否一定能成功!有可能這個產品屬於那種太超前的產品,人類還未準備好。但是,智能眼鏡這個方向絕對會火!我剛才已經從人類進化史、IT發展史,應用場景,等幾個方面進行了闡述,不再過多展開。
從投資這個未來產品的產業鏈上來說,可分為以下三個步驟。
1、投資Google Glass的供應商
這是投資這個產業鏈的第一步。由於Glass是否成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第一批能賣出多少也不確定。
但第一批貨還是要備幾十萬到幾百萬的。那麼,不管賣得 出去賣不出去,Google Glass的零部件供應商一定能賺到一些。
零部件包括,CPU、微投、棱鏡、存儲器、骨傳導耳機、各種傳感器等等,基本上和智能手機是差不多的。
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多了微投和骨傳導耳機。
基本上,除了微投配件會有相當高的毛利之外,其他的配件毛利都不高,因為已經是一個充分競爭的,不斷壓低價格的硬件製造業了。
而微投屬於一個技術突破,必然在短期內會有很高的毛利。
長期來看,毛利也是下降的,必須靠衝量來實現盈利的提升。
那麼,當我把這些事情都想明白的時候呢,就是今年年初的時候。
當時我開美股賬號的唯一目的,就是要買入Google Glass的微投供應商奇景光電。
至於我怎麼發掘出這家公司的,在我雪球之夜的演講實錄中有。我是當時奇景光電板塊中的帶頭大哥,當時這個板塊幾乎沒人在討論的。
那時跟我買入的球友,持股不動至今,都應該有接近200%的收益,加融資杠桿的話,輕輕松松400%。上Call的話,輕輕松松 700%,800%的。
所以,看對大方向,挖掘出目標後,賺錢真得不難,和搶銀行差不多。
後來7月份,Google自己按耐不住了,自爆入股奇景光電,至此塵埃落定。
我把利潤全部了結,狂加Call,賭明年3月份股價破11去了。
走到今天,已經11塊,變成價內Call了。
到明年3月,自然又是數倍的利 潤,這個叫拿利潤在賭。利潤賠光,本金還在,保住本金是首要任務啊!
其實目前的這個價格,早在幾個月前,我不止一次地說過了。
可以去翻我的老帖。
我不止一次說過,今年會到10刀。因為做過一些估值分析的工作,剔除 Google Glass的收益,給10刀也不過分!因為本身就受益於移動設備的大規模出貨。
我不得不再吹一下,叔叔我的傳統估值分析能力比大多數來噴我的所謂的價值投資者的估值能力都高不止一個等級哦!~
按照我的這種思維方式,開了美股賬戶後,簡直是讓我大顯神通,如魚得水,把我這種鉅細靡遺的研究能力發揮到了極致。
後面發生了好多神奇的故事,搶銀行的事情都不曉得幹過幾回了。我就不吹了,密切關注我半年以上的球友都曉得的。吹多了又會被噴,呵呵~
2、投資Google Glass上的游戲開發商
如果Google發售後,銷量真的能夠每月穩步增長,連續1年以上的話。
OK,這個產業鏈就真得起來了!這個時候應該多關注Google Glass上的應用開發商了。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歷史告訴我們,每一波終端起來後,最先盈利的都是游戲!游戲!游戲!
所以在這個階段,應該把精力轉向到Google Glass上的游戲開發商。
這裡面可能會有類似GungHo這種上百倍的機會。
因為,這種把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結合在一起的玩法,是史無前例的。每次玩法 的大變革,都是一次賺大錢的機會!目前的手游!上一次Wii的風靡,最早的FC。
都是如此。千萬不能錯過這樣千載難逢的良機!
對於這方面,我的小伙伴@TAKUN 和@implacebo 已經在秘密地跟蹤挖掘了。
GT叔我精力有限,交給年輕人了去幹了。
3、投資Google Glass上的互聯網應用開發商
到了這個階段,游戲的人群已經把Glass的銷量帶了起來,Glass在民間已經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這個時候才是投資Glass上互聯網應用開發商的最好時機。
一定會出現各種類型的全新應用,有直接手機移植過去的,有結合Glass特性新搞出來的等等。
我的判斷是,可能Google Glass在特定專用領域的應用會走的快一點,民用的應用還是先看游戲,後續的還是需要時間來慢慢培育。
這個領域急需擁有超級想象力的天才應用設計師,當然投資這個行業也需要超級的想象力和鉅細靡遺的分析能力。
不了解此行業的球友,還是不要趟這個渾水了。看牢自己的中國平安就行,那畢竟在絕大部分人的能力圈範圍之內。
發展順利的話,整個產業鏈的繁榮,大致需要3到5年的時間。
在移動互聯網的衝擊下,有可能會提前。
當然,這個產品可能也會失敗。
失敗不要緊,叔可以全身而退,賺到我應得的那部分。
那部分,確實是我應該得到的,難道不是嗎?!呵呵~
由於地質演變導致的氣溫降低使得雨林日漸萎縮,成為了稀樹的草原。
在愈發惡劣的生存環境下,祖先中的一支鼓起了勇氣,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下樹去挑戰草原生活!習慣了樹上生活的他們,為了能在草原上望得更遠,慢慢學會了抬頭直立行走,從而使雙 手獲得了解放。解放的直接後果,導致可以利用雙手進行創造性的勞動來發現、認識、改造這個世界。
在這個過程中,大腦不斷得到了強烈的刺激,智能愈來愈高。
最終,他們成功了!成為了我們的祖先!人類,是我們共同的名字!
當然,另外一支沒有勇氣下地的祖先們的後代,我們已經把他們保護了起來。
在動物園,我們依然能夠見到他們!
1946年的情人節,在如此浪漫的日子裡,人類文明史上的第一台電子計算機Eniac誕生,注定人類的文明史上將離不開這個情人。
傳說,Eniac每次啟動,整個費城西部的電燈都會閃爍好一會兒。
此時沒人能夠想到,今後這個設備的微縮版將會在每個人的桌子上出現,直到史蒂夫和比爾這兩個天才的出現。
計算機被創造後,這個世界中一切事物的運轉效率都得到了極大地提升!人類文明發展的速度大大加快!隨著信息技術的集中爆發,越來越多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新模式誕生出來!今天的你我,一天所接收到的信息量,古人幾年都不一定能接受到等量的信息。
我們活在一個N多技術領域即將突破的前夜!只差一小步,這些領域的技術突破將被接連引爆。
沒有計算機的發展,這一小步無從談起!所以,我們此生的機會非常之多,慶幸我們活在一個有證券市場的時代!我們有機會去追隨這一個一個的技術突破,來使我們獲得財務自由!而在曾經證券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期,都不會有如 此之多的依賴科學技術突破的機會!少年們,相信科學吧!科學是第一生產力!第一生產力能創造偉大的財富,造福于全人類啊!
幾千年後的歷史學家,不需要精確地記住每次科技突破的具體年代!他只需要卷開一幅納斯達克的歷史年線圖,或者一幅中國創業板的歷史年線圖。
找到每個波峰的峰頂,就能知道那個有峰頂的年代,就是一次巨大科學突破的年代!比如2000年納斯達克的峰頂,就是一次互聯網興起的最強有力的証明!圖中出現越是誇張, 越是陡峭的峰頂,意味著那一波技術對人類的影響就越是深遠!這將是我們留給未來世界最好的史料!
我堅信,在我的一生中,一定會再看見至少2至3次像2000年那樣誇張的峰頂!(小峰頂忽略)代表當代人類科技文明的最高程度!我也一定會識別出這些技術方向,提前布局並持有,利用趨勢交易技術勝利大逃 亡!
簡單來說一下,我的逃亡專用趨勢交易技術。
今天,這個世界的運作方式,已和史蒂夫和比爾年輕時的預言並無二致,他們的夢想幾乎都已經實現。
但似乎還差了些什麼,這就是。。。我們還是不能直感地從互 聯網中獲得所想即所得的信息。
雖然現實世界與互聯網世界的距離越來越越近,但還是有縫隙存在。
比如,必須先正經地坐在椅子上,打開計算機,雙手操作鍵盤或鼠標,才能接入互聯網。
或者從口袋中掏出手機,單手滑動解鎖後接入互聯網。不管是哪種方式,我們的雙手被束縛了!我們的行動被限制了!我們的脊椎不再筆直!
所以,我們急需一種再次使我們解放雙手,直立行走的技術!那就是Google Glass技術!讓我們可以隨時隨地地無縫地接入互聯網獲取所想即所得的信息。
同時,依然能夠抬頭望向前方、和你的孩子一起玩耍、和你的家人一起聊天、依然能夠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我們不信鬼神,不信那些超能力英雄、超人、閃電俠、蜘蛛俠、蝙蝠俠等等。
我們相信科學!鋼鐵俠可以有!可以實現!戴上Google Glass後,可以這樣說,我們再次進化,已經不是傳統意義的人類了,我們是一個新物種,往鋼鐵俠方向發展的新的、技術結合生物的新物種!你可曾想象,帶著Google Glass進入非洲的原始部落,你就是部落族民們心中的神!
各行各業的產業工人戴上GoogleGlass後,生產效率將得到極大提升,媲美外星生物的生產力啊!
當你看見一個引擎機械師記憶力超群,不查閱任何手冊的情況下能夠快速把引擎修複時,請不要驚嘆!他戴著Google Glass!
當你看見一群穿著白大褂,揪心專注盯著投影幕布手術直播畫面的醫學生們時,請不要奇怪!他們的老師正戴著Google Glass進行手術直播教學!
當你在空無建築物的廣場,看見一群小孩雙手做舉劍樣,一起朝著一團空氣打啊殺啊的時候,請不要震撼!他們正戴著Google Glass組隊在玩怪物獵人的游戲!戴上Glass,你也能快樂地進入孩子們的世界!而這,正是我們消逝已久、美好的童年記憶,此刻被Glass喚醒!
當你在電視機上看見記者實時傳來堪比第一人稱射擊游戲的採訪畫面時,請不要驚聲!記者們正戴著Google Glass殺入危險的現場!
從Google歷年推出的眾多產品來看,由Larry Page或Sergey Brin親自登台忽悠的產品著實不多啊,Glass的分量可想而知!
目前Google遲遲不發售Glass的原因,我想還是應用沒有完全跟上。
這類產品如果應用沒跟上,那麼發一個死一個,要再流行開來,估計年代就遠了,因為大家都不大敢碰。
一個例子就是十年前,微軟就有Pad的產品了,但是應用跟不上,一直沒有做起來,直到神一樣的喬布斯再次觸碰這個領域。。。微軟目前的 Lumia、Surface其實都是犯了這樣的錯誤。
Google對於那些在公司戰略上極重要的產品一直是小心呵護培育的。
譬如、Android就是Google 2005年開始布局的一個產品,那年收購Android公司後,把Rubin招入麾下,這幾年一直在耕耘Android。07年才正式公布Android API,09年才推出第一款Android手機HTC G1,在節奏上不可謂不慎重。
我當時就入了一個研究學習用,所以我能夠在09年的時候准確預測到Android今後的爆發,一定會全面超越iOS,佔領移 動市場的。可惜那個時候,沒把我的這個預測能力用到證券市場上,我太失敗了。。。以前年輕的時候目光還在A股,壓根就沒打開思路。。。Rubin今年已經離開的Android團隊,轉去了一個擁有更遠大目標的團隊,那個也將會是未來的方向!照著GT叔的思路去挖吧!信Google,得永生啊!
可以這樣講,我不確定Google Glass今後是否一定能成功!有可能這個產品屬於那種太超前的產品,人類還未準備好。但是,智能眼鏡這個方向絕對會火!我剛才已經從人類進化史、IT發展史,應用場景,等幾個方面進行了闡述,不再過多展開。
從投資這個未來產品的產業鏈上來說,可分為以下三個步驟。
1、投資Google Glass的供應商
這是投資這個產業鏈的第一步。由於Glass是否成功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第一批能賣出多少也不確定。
但第一批貨還是要備幾十萬到幾百萬的。那麼,不管賣得 出去賣不出去,Google Glass的零部件供應商一定能賺到一些。
零部件包括,CPU、微投、棱鏡、存儲器、骨傳導耳機、各種傳感器等等,基本上和智能手機是差不多的。
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多了微投和骨傳導耳機。
基本上,除了微投配件會有相當高的毛利之外,其他的配件毛利都不高,因為已經是一個充分競爭的,不斷壓低價格的硬件製造業了。
而微投屬於一個技術突破,必然在短期內會有很高的毛利。
長期來看,毛利也是下降的,必須靠衝量來實現盈利的提升。
那麼,當我把這些事情都想明白的時候呢,就是今年年初的時候。
當時我開美股賬號的唯一目的,就是要買入Google Glass的微投供應商奇景光電。
至於我怎麼發掘出這家公司的,在我雪球之夜的演講實錄中有。我是當時奇景光電板塊中的帶頭大哥,當時這個板塊幾乎沒人在討論的。
那時跟我買入的球友,持股不動至今,都應該有接近200%的收益,加融資杠桿的話,輕輕松松400%。上Call的話,輕輕松松 700%,800%的。
所以,看對大方向,挖掘出目標後,賺錢真得不難,和搶銀行差不多。
後來7月份,Google自己按耐不住了,自爆入股奇景光電,至此塵埃落定。
我把利潤全部了結,狂加Call,賭明年3月份股價破11去了。
走到今天,已經11塊,變成價內Call了。
到明年3月,自然又是數倍的利 潤,這個叫拿利潤在賭。利潤賠光,本金還在,保住本金是首要任務啊!
其實目前的這個價格,早在幾個月前,我不止一次地說過了。
可以去翻我的老帖。
我不止一次說過,今年會到10刀。因為做過一些估值分析的工作,剔除 Google Glass的收益,給10刀也不過分!因為本身就受益於移動設備的大規模出貨。
我不得不再吹一下,叔叔我的傳統估值分析能力比大多數來噴我的所謂的價值投資者的估值能力都高不止一個等級哦!~
按照我的這種思維方式,開了美股賬戶後,簡直是讓我大顯神通,如魚得水,把我這種鉅細靡遺的研究能力發揮到了極致。
後面發生了好多神奇的故事,搶銀行的事情都不曉得幹過幾回了。我就不吹了,密切關注我半年以上的球友都曉得的。吹多了又會被噴,呵呵~
2、投資Google Glass上的游戲開發商
如果Google發售後,銷量真的能夠每月穩步增長,連續1年以上的話。
OK,這個產業鏈就真得起來了!這個時候應該多關注Google Glass上的應用開發商了。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歷史告訴我們,每一波終端起來後,最先盈利的都是游戲!游戲!游戲!
所以在這個階段,應該把精力轉向到Google Glass上的游戲開發商。
這裡面可能會有類似GungHo這種上百倍的機會。
因為,這種把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結合在一起的玩法,是史無前例的。每次玩法 的大變革,都是一次賺大錢的機會!目前的手游!上一次Wii的風靡,最早的FC。
都是如此。千萬不能錯過這樣千載難逢的良機!
對於這方面,我的小伙伴@TAKUN 和@implacebo 已經在秘密地跟蹤挖掘了。
GT叔我精力有限,交給年輕人了去幹了。
3、投資Google Glass上的互聯網應用開發商
到了這個階段,游戲的人群已經把Glass的銷量帶了起來,Glass在民間已經有了廣泛的群眾基礎。
這個時候才是投資Glass上互聯網應用開發商的最好時機。
一定會出現各種類型的全新應用,有直接手機移植過去的,有結合Glass特性新搞出來的等等。
我的判斷是,可能Google Glass在特定專用領域的應用會走的快一點,民用的應用還是先看游戲,後續的還是需要時間來慢慢培育。
這個領域急需擁有超級想象力的天才應用設計師,當然投資這個行業也需要超級的想象力和鉅細靡遺的分析能力。
不了解此行業的球友,還是不要趟這個渾水了。看牢自己的中國平安就行,那畢竟在絕大部分人的能力圈範圍之內。
發展順利的話,整個產業鏈的繁榮,大致需要3到5年的時間。
在移動互聯網的衝擊下,有可能會提前。
當然,這個產品可能也會失敗。
失敗不要緊,叔可以全身而退,賺到我應得的那部分。
那部分,確實是我應該得到的,難道不是嗎?!呵呵~
Marvell布局行動列印 日入Mopria聯盟
Marvell指出,藉由加入Mopria聯盟,Marvell將扮演整合角色,積極投入超脫基本列印功能,未來將提供無縫的行動列印產品。
Marvell指出,未來將與各家創始會員齊心協力,為聯盟注入多年的列印經驗,協助推動各項技術與標準,為新一代功能強大且簡單易用的行動列印解決方案建構紮實的基礎Marvell率先推出獲得Mopria認證的產品。
橡樹資本董事長霍華.馬克斯傳授投資心得_抓市場趨勢 可當逆向而行者
擅長於另類投資,旗下管理資產達779億美元的橡樹資本(OAKTRE E CAPITAL)董事長及聯合創辦人霍華.馬克斯(HOWARD MARKS)昨 (2)日指出,投資人可當「逆向而行者」,明智地判斷市場周期, 積極而慎重的行動並取得報酬。
橡樹資本總部位於美國洛杉磯,曾在2007年,以私募基金新台幣2 38億元,收購台灣的上市公司復盛工業。
霍華.馬克斯說,投資並不簡單,要向前看,投資要慎重,知道未來的艱困跟困難,要知道如何生存,要有信心、耐心,腳踏實地,投資在平和的產業,並了解投資公司的負債、槓桿情形,現在是「謹慎投資」的時代。
他認為,美國經濟正在恢復中,也會恢復,但過程是平穩、緩慢恢復,歐洲則不是這麼光明;其中對科技業跟金融業相對不看好,因為科技產業比較複雜,持續變動;金融業則是資產不透明,難以看清楚所提供放款的每個投資組合。
他認為,有時候投資像是賭博或下注,長期下來有什麼表現,重點是「不要做太多夢」;以他過去的投資來看,要避免幾大錯誤,像是過度集中、買進高估值股票、用很多槓桿,這都是錯誤的例子。
他比喻,投資就像是打網球,網球的冠軍除了要打出對手無法打回去的球,打敗所有競爭對手,關鍵就是避免輸球的可能,投資也要避免自己成為失敗者;投資最危險的不是發生不知道的事,而是發生以為知道但實際上不知道的事情。
他並建議投資3大箴言,1是聰明人在一開始就做的事,笨蛋等到最後才做;2是勿忘「堂堂6尺男人橫越平均5尺深的溪流卻被淹死」的教訓;3是超前於時代還是判斷錯誤,是很難區分的。
奇景微投影新技術出台,攫獲一線品牌客戶青睞
LCD驅動IC廠奇景(Himax,NASDAQ:
HIMX)宣佈,旗下LCOS微投影解決方案已在去年Q4推出新一代技術,除已獲得頂級客戶認可,目前奇景正與更多一線品牌大廠接觸,除合作多項開發案之外,更可藉由提供客製化的設計、收取開發費用,奇景指出,2014年LCOS微投影產品的營收將出現顯著成長,長線而言穿戴式商機更將成為公司重要成長動
能之一。
奇景近年來積極發展非驅動IC產品線,其中尤以打入Google Glass供應鏈、可應用在穿戴式裝置的LCOS微投影解決方案最獲矚目。
就奇景2013年產品組合來看,非驅動IC產品佔營收比重為16.4%,大尺寸驅動IC產品佔營收比例為29.7%,中小尺寸驅動IC產品佔營收比重則為53.9%。
奇景除供應Google Glass原型機的微投影解決方案外,更在去年Q4推出新一代的LCOS微投影解決方案,目前已經獲得頂級客戶的認可,擴大奇景在微投影市場的技術領先地位。
奇景指出,新一代的LCOS微投影技術可提高產品效能、簡化客戶產品製程,且頭戴式顯示器應用的未來市場潛力深厚,奇景目前已和多家一線品牌大廠展開合作, 投入多項專案的開發,並收取開發服務費用;奇景看好今年度LCOS微投影產品營收將顯著成長,未來並將成為公司長期最重要的成長動能之一。
而在其他非驅動IC產品線方面,奇景也提供包括CMOS、觸控IC與白光LED驅動IC等產品。
奇景指出,去年Q4其已經推出首款800萬畫素的CMOS影像感測器,目前產品組合包括入門級qVGA及VGA、及高階800萬畫素等產品,供應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網路攝影機、安防監控與汽車領域等客戶;預期今年Q1期間,CMOS影像感測器營收將繼續成長,其中高毛利率新產品出貨動能更居領頭羊位 置,有利於奇景持續改善產品組合,進而提升毛利率。
在此同時,奇景的觸控IC產品業務,已涵蓋手機及平板電腦市場,隨著成功導入中國大陸及國際客戶,奇景預期在2014年觸控IC產品將有強勁成長;奇景亦持續研發新技術,包括下一代on-cell 及in-cell觸控感應器,未來有機會持續帶動觸控IC產品線的出貨能量。
奇景近年來積極發展非驅動IC產品線,其中尤以打入Google Glass供應鏈、可應用在穿戴式裝置的LCOS微投影解決方案最獲矚目。
就奇景2013年產品組合來看,非驅動IC產品佔營收比重為16.4%,大尺寸驅動IC產品佔營收比例為29.7%,中小尺寸驅動IC產品佔營收比重則為53.9%。
奇景除供應Google Glass原型機的微投影解決方案外,更在去年Q4推出新一代的LCOS微投影解決方案,目前已經獲得頂級客戶的認可,擴大奇景在微投影市場的技術領先地位。
奇景指出,新一代的LCOS微投影技術可提高產品效能、簡化客戶產品製程,且頭戴式顯示器應用的未來市場潛力深厚,奇景目前已和多家一線品牌大廠展開合作, 投入多項專案的開發,並收取開發服務費用;奇景看好今年度LCOS微投影產品營收將顯著成長,未來並將成為公司長期最重要的成長動能之一。
而在其他非驅動IC產品線方面,奇景也提供包括CMOS、觸控IC與白光LED驅動IC等產品。
奇景指出,去年Q4其已經推出首款800萬畫素的CMOS影像感測器,目前產品組合包括入門級qVGA及VGA、及高階800萬畫素等產品,供應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網路攝影機、安防監控與汽車領域等客戶;預期今年Q1期間,CMOS影像感測器營收將繼續成長,其中高毛利率新產品出貨動能更居領頭羊位 置,有利於奇景持續改善產品組合,進而提升毛利率。
在此同時,奇景的觸控IC產品業務,已涵蓋手機及平板電腦市場,隨著成功導入中國大陸及國際客戶,奇景預期在2014年觸控IC產品將有強勁成長;奇景亦持續研發新技術,包括下一代on-cell 及in-cell觸控感應器,未來有機會持續帶動觸控IC產品線的出貨能量。
奇景光電,LCOS微投影解決方案,將是公司長期最重要的成長動能之一
驅動IC廠奇景光電(納斯達克代號: HIMX)召開法說會,展望今年首季,奇景(3222)預估,2014年第一季營收較2013年第四季持平或小跌,毛利率小跌,每ADS盈餘為8.0至9.5美分(約新台幣2.36至2.80元)之間。
奇景表示,2014年第一季,奇景在中國智慧型手機營收將會下降,主因是中國傳統淡季工作天數較少。但奇景預期2014年,中小尺寸驅動IC產 品,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仍會持續成長。奇景並預見在2014年,隨著4G LTE在中國等許多國家,被採用並擴散普及後,將加速智慧型手機應用產品銷售量成長。奇景預估,今年中小尺寸產品往高解析度的產業趨勢發展,奇景將持續獲 得較佳產品平均單價及毛利率。不過,低階智慧型手機市場價格競爭激烈,侵蝕利潤,奇景將採取降低成本措施因應,並推出更具競爭力的高階產品,以持續維持毛 利率。
2013年的中小尺寸驅動IC產品應用中,奇景的平板電腦與車用顯示器皆強勁成長,並同時在產業中取得領先地位,這主要歸功於穩固的客戶基礎。而 2013年大尺寸驅動IC產品,較2012年營收減少25.0%,占營收比例29.7%,2012年此比例為41.4%。大尺寸較2012年營收金額顯著 衰退,主要原因是受到全球電視、筆記型電腦及監視器市場需求疲弱影響,以及對群創營收下降,而其中主要為大尺寸產品。儘管如此,奇景在非群創客戶的大尺寸 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14.5%,充分展現奇景競爭力。
奇景表示,大尺寸驅動IC產品仍是長期耕耘的重點之一,在中國大尺寸市場仍是領先者。奇景並預期在2014年,幾個非中國面板客戶,將會對大尺寸 營收產生顯著的貢獻。奇景表示,今年大尺寸主要成長動能將來自4K電視。在2014年第一季,奇景預期藉由既有及新客戶,帶動大尺寸營收成長,這是奇景長 期努力展現的成果。在2014年,奇景有信心,大尺寸驅動IC產品營收將會恢復成長。
奇景表示,去年CMOS影像感測器營收顯著成長,並將繼續成為2014年非驅動IC快速成長的產品項目。在2013年,奇景將自己定位為高階影像 感測器供應商,並在第四季推出第一個八百萬畫素高階新產品。目前,奇景CMOS影像感測器產品,具備入門級qVGA及VGA,及高階八百萬畫素等產品,供 應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網路攝影機、安防監控與汽車領域等客戶。2014年第一季,奇景預期CMOS影像感測器營收將繼續成長,惟低階產品庫存水位過 高,將對此產品線毛利率產生負面影響。奇景有信心,在解決低階產品庫存水位過高問題,並增加高毛利率新產品出貨後,將可改善產品組合,進而提升毛利率。
另外,奇景的觸控IC產品業務,已涵蓋手機及平板電腦市場,隨著成功導入中國大陸及國際客戶,奇景預期,在2014年觸控IC產品將有強勁成長。 奇景亦持續研發新技術,包括下一代on-cell及in-cell觸控感應器。奇景在2014年獲得多件觸控IC新開發案,相信觸控IC產品將可長期成長。
至於LCOS微投影業務,在2013年第四季,奇景推出新一代技術,並獲得頂級客戶認可,繼續擴大與競爭者的技術領先差距。此新一代技術,能提高 產品性能,大大簡化客戶端產品製程。此頭戴式顯示器新應用,具有相當大的市場潛力與商機,奇景對此感到振奮。奇景正與數家客戶,包括一線品牌大廠,合作多 項開發案,並收取開發費用,提供客製化新設計。奇景亦繼續小批量出貨給客戶進行試產。奇景預期在2014年,LCOS微投影產品營收將顯著成長。奇景相 信,LCOS微投影解決方案,將是公司長期最重要的成長動能之一。
奇景表示,2014年第一季,奇景在中國智慧型手機營收將會下降,主因是中國傳統淡季工作天數較少。但奇景預期2014年,中小尺寸驅動IC產 品,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仍會持續成長。奇景並預見在2014年,隨著4G LTE在中國等許多國家,被採用並擴散普及後,將加速智慧型手機應用產品銷售量成長。奇景預估,今年中小尺寸產品往高解析度的產業趨勢發展,奇景將持續獲 得較佳產品平均單價及毛利率。不過,低階智慧型手機市場價格競爭激烈,侵蝕利潤,奇景將採取降低成本措施因應,並推出更具競爭力的高階產品,以持續維持毛 利率。
2013年的中小尺寸驅動IC產品應用中,奇景的平板電腦與車用顯示器皆強勁成長,並同時在產業中取得領先地位,這主要歸功於穩固的客戶基礎。而 2013年大尺寸驅動IC產品,較2012年營收減少25.0%,占營收比例29.7%,2012年此比例為41.4%。大尺寸較2012年營收金額顯著 衰退,主要原因是受到全球電視、筆記型電腦及監視器市場需求疲弱影響,以及對群創營收下降,而其中主要為大尺寸產品。儘管如此,奇景在非群創客戶的大尺寸 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14.5%,充分展現奇景競爭力。
奇景表示,大尺寸驅動IC產品仍是長期耕耘的重點之一,在中國大尺寸市場仍是領先者。奇景並預期在2014年,幾個非中國面板客戶,將會對大尺寸 營收產生顯著的貢獻。奇景表示,今年大尺寸主要成長動能將來自4K電視。在2014年第一季,奇景預期藉由既有及新客戶,帶動大尺寸營收成長,這是奇景長 期努力展現的成果。在2014年,奇景有信心,大尺寸驅動IC產品營收將會恢復成長。
奇景表示,去年CMOS影像感測器營收顯著成長,並將繼續成為2014年非驅動IC快速成長的產品項目。在2013年,奇景將自己定位為高階影像 感測器供應商,並在第四季推出第一個八百萬畫素高階新產品。目前,奇景CMOS影像感測器產品,具備入門級qVGA及VGA,及高階八百萬畫素等產品,供 應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網路攝影機、安防監控與汽車領域等客戶。2014年第一季,奇景預期CMOS影像感測器營收將繼續成長,惟低階產品庫存水位過 高,將對此產品線毛利率產生負面影響。奇景有信心,在解決低階產品庫存水位過高問題,並增加高毛利率新產品出貨後,將可改善產品組合,進而提升毛利率。
另外,奇景的觸控IC產品業務,已涵蓋手機及平板電腦市場,隨著成功導入中國大陸及國際客戶,奇景預期,在2014年觸控IC產品將有強勁成長。 奇景亦持續研發新技術,包括下一代on-cell及in-cell觸控感應器。奇景在2014年獲得多件觸控IC新開發案,相信觸控IC產品將可長期成長。
至於LCOS微投影業務,在2013年第四季,奇景推出新一代技術,並獲得頂級客戶認可,繼續擴大與競爭者的技術領先差距。此新一代技術,能提高 產品性能,大大簡化客戶端產品製程。此頭戴式顯示器新應用,具有相當大的市場潛力與商機,奇景對此感到振奮。奇景正與數家客戶,包括一線品牌大廠,合作多 項開發案,並收取開發費用,提供客製化新設計。奇景亦繼續小批量出貨給客戶進行試產。奇景預期在2014年,LCOS微投影產品營收將顯著成長。奇景相 信,LCOS微投影解決方案,將是公司長期最重要的成長動能之一。
現在不買房的17個理由 (小楊的故鄉高雄)
1. 房價已漲10年週期性下跌應該將屆。當你發現不需要房子的親朋好友都在買房了,就是房子要下跌了。
2. 資金行情將結束。這次黃金和房地產和前幾年原物料都是同因美元貶值無法反應美元計價商品其應有的價值而上漲,現在原物料下跌,黃金自2013年初從 1900USD跌到1千三百多,黃金和房地產都是耐久財,用來保值,而黃金的特性是容易變現,可小額交易,所以市場反應最快也最敏感,黃金開始價跌,房地 產也不遠了。
3. 美國QE結束,即將升息。美國QE(貨幣寬鬆政策)結束的條件是失業率降到6.5%,現在2013/05大概是7.4%而且平均以每月降0.1%的速度下 降,預計2014/06前會降至6.5%,2013/05美國已宣佈每月650億美金的QE,開始縮小規模至550億,QE結束,開始進入升息週期,資金 會回流回美國,其他國家貨幣貶值,然後也會跟著陸續升息,熱錢結束,房價下跌。
4. 高雄人口日益減少。高雄人口長期是淨流出的,高雄和台中現在只差4-5萬人,已經快淪為第三大城,一個人口減少的城市,沒有需求,怎麼推升房價?
5. 台灣薪資倒退,更別說高雄人薪水一直都比北部低,薪水沒漲,房價上漲的依據是什麼?
6. 選舉2014將至,到時又會為了選票開始打房,就跟上次選總統一樣,選前奢侈稅、合宜住宅、都更全出來,2013/05已經有立委喊要將燒奢侈稅延至4年了。
7. 空屋率太高。2013/05台電調查,全台有超過140萬間空屋,至少可以增加500萬人居住,空屋比率這麼高,有能力買房的也差不多都買了,沒能力的還是沒辦法買,再來房子賣誰?
8. 台灣現在房價和租金比例是全世界最差的,也就是說這麼高的房價,都是虛的,房子跟本沒有那麼好的報酬率及需求。
9. 幸好有彭懷南。2013/06台灣央行已發出警告,台灣房市有泡沫的疑慮,經濟不好政府不敢用力打房,只有彭懷南敢查建商一坪300萬的開價,只有彭懷南敢提醒民眾房市有泡沫的疑慮,聽不進真話是因為拒絕相信,想想、說房價會上漲都是誰-建商、既得利益者(可以去翻一下舊報紙,像遠雄老闆,你有聽他說過房價會下跌嗎?),說房價會下跌的是誰-學者、彭懷南。
10. 建商抄作。前兩年高雄房市不好時,一位在房地產業的同學說,聽到高雄最大代銷業老闆講(代銷高雄一半以上新屋),房市不好但還是調漲房價,就是要讓人以為房價在上漲(有錢人的思考模式和我們不同的)。前兩年說大陸人要來高雄買房,結果只有6戶(還不知道是不是建商自己的人頭),大陸人會來台置產,推升房價?請問如果你是有錢的大陸人,為什麼要到台灣?甚至高雄,美國不好嗎?加拿大不好嗎?香港不方便嗎?全世界只有台灣是大陸人唯一的選項?建商抄作啦!相信大部份人都出國過,大家不覺得台灣離國際化很遠嗎?奇怪的是建商一天到晚炒作,謀取爆利,都沒人管?
11. 現在不買以後越來越越貴喔?看到房子越來越貴,你就心慌了,擔心以後買不起,房子越來越貴,那就讓他貴呀!你只是沒賺到,但你也沒虧到錢呀!你現在的房子 不能住了嗎?需要在現在風險較高的時候買房嗎? 未來20年利率都會是現在的低點?幾年後利率不斷往上調,你還繳的起房貸嗎?歷史上沒有任何東西會永無止境的上漲,歷史上最大的泡沫是荷蘭人炒作鬱金香莖 球,當時一棵莖球可以換一棟湖邊別墅,但隔年3粒莖球1塊還沒人要,需要的東西再貴都值得,不需要的東西1塊錢都嫌貴。
12. 銀行限制貸款。現在台灣很多地方銀行只貸6成,有錢賺銀行為什麼不賺?因為銀行知道房子被炒太高了,萬一收回低價法拍,銀行用6成賣出還可以拿回本錢。銀行養那麼多人白養的?銀行都不敢賺的錢,你敢賺?銀行都在降低風險了,你還往前出衝,勇敢!
13. 有行無市。現在高雄的房子都是開很高讓你殺,你砍2成還沾沾自喜,省了幾百萬,但其實賣方還賺3-4成,各位有空可以查一房仲業的網站,很多開2-3千萬的房子都賣好幾年了,高雄房子跟本沒有那個價值,否則需要賣好幾年?
14. 成交量居高不下。2012年開始,高雄的房子確實轉移量一直在高位,但是現在是鳳山第一,也就是大家只有能力買便宜的房子,低單價的房子,超過800萬, 一般雙薪家庭已沒能力負擔,所以高雄現在是大樓漲,透天相對漲的少,因為有能力買透天的人少,且不易脫手,炒作的相對較少。建商也是看準這一點,所以兩年 前就開始蓋稍微大坪數一點的房子(3-4房),瞄準換屋的市場,才可以將單價拉高,繼續炒作,高雄的建商很團結的,現在建商怕房價漲的太快,也會崩的快,所以現在是要慢慢養,催眠大家相信高雄的房子會越來越貴,團結起來一點一點宰殺消費者。大家以為我講的是電視劇情,商人的想法跟我們是不一樣的,支持他們生活的動力就是賺錢、他們的興趣就是賺錢,所有的思緒都用在賺錢上,也因此他們才會有錢。
15. 人口紅利將屆。台灣這兩年人口紅利將至,沒有新增人口那來需求。
16. 台灣房地產香港化?香港沒有工業靠的是金融、旅遊和房地產,所以你可以發現,香港房地產都是漲幾年再跌幾年,一直週期循環,大陸曾提議劃一塊地給香港,讓 香港房地產能便宜一點,但被香港拒絕,為什麼?因為香港房地產會崩盤,房地產本來就是香港刻意扶持經濟動能之一,加上近幾年大陸人買房和熱錢,進一步推升 香港房價。台灣房地產香港化?大陸人到香港坐火車就到了耶!台灣可以嗎?香港和大陸現在是一個國家耶!台灣是嗎?大陸人到台灣買房,錢匯過來就可以買了嗎?大家可以查一下,那有這麼容易,台灣房地產香港化?又是建商炒作啦!
17. 施工品質。最近和做包工程的朋友聊天,這兩年建商拼命蓋房,但跟本沒那麼多工人,住台北的工人,很少願意到中/南部工作,因為交通、住宿等因素,跟本不划算,建商只有縮短工期,連下雨天都在灌漿,所以他這幾年蓋的房子建議少碰。
2. 資金行情將結束。這次黃金和房地產和前幾年原物料都是同因美元貶值無法反應美元計價商品其應有的價值而上漲,現在原物料下跌,黃金自2013年初從 1900USD跌到1千三百多,黃金和房地產都是耐久財,用來保值,而黃金的特性是容易變現,可小額交易,所以市場反應最快也最敏感,黃金開始價跌,房地 產也不遠了。
3. 美國QE結束,即將升息。美國QE(貨幣寬鬆政策)結束的條件是失業率降到6.5%,現在2013/05大概是7.4%而且平均以每月降0.1%的速度下 降,預計2014/06前會降至6.5%,2013/05美國已宣佈每月650億美金的QE,開始縮小規模至550億,QE結束,開始進入升息週期,資金 會回流回美國,其他國家貨幣貶值,然後也會跟著陸續升息,熱錢結束,房價下跌。
4. 高雄人口日益減少。高雄人口長期是淨流出的,高雄和台中現在只差4-5萬人,已經快淪為第三大城,一個人口減少的城市,沒有需求,怎麼推升房價?
5. 台灣薪資倒退,更別說高雄人薪水一直都比北部低,薪水沒漲,房價上漲的依據是什麼?
6. 選舉2014將至,到時又會為了選票開始打房,就跟上次選總統一樣,選前奢侈稅、合宜住宅、都更全出來,2013/05已經有立委喊要將燒奢侈稅延至4年了。
7. 空屋率太高。2013/05台電調查,全台有超過140萬間空屋,至少可以增加500萬人居住,空屋比率這麼高,有能力買房的也差不多都買了,沒能力的還是沒辦法買,再來房子賣誰?
8. 台灣現在房價和租金比例是全世界最差的,也就是說這麼高的房價,都是虛的,房子跟本沒有那麼好的報酬率及需求。
9. 幸好有彭懷南。2013/06台灣央行已發出警告,台灣房市有泡沫的疑慮,經濟不好政府不敢用力打房,只有彭懷南敢查建商一坪300萬的開價,只有彭懷南敢提醒民眾房市有泡沫的疑慮,聽不進真話是因為拒絕相信,想想、說房價會上漲都是誰-建商、既得利益者(可以去翻一下舊報紙,像遠雄老闆,你有聽他說過房價會下跌嗎?),說房價會下跌的是誰-學者、彭懷南。
10. 建商抄作。前兩年高雄房市不好時,一位在房地產業的同學說,聽到高雄最大代銷業老闆講(代銷高雄一半以上新屋),房市不好但還是調漲房價,就是要讓人以為房價在上漲(有錢人的思考模式和我們不同的)。前兩年說大陸人要來高雄買房,結果只有6戶(還不知道是不是建商自己的人頭),大陸人會來台置產,推升房價?請問如果你是有錢的大陸人,為什麼要到台灣?甚至高雄,美國不好嗎?加拿大不好嗎?香港不方便嗎?全世界只有台灣是大陸人唯一的選項?建商抄作啦!相信大部份人都出國過,大家不覺得台灣離國際化很遠嗎?奇怪的是建商一天到晚炒作,謀取爆利,都沒人管?
11. 現在不買以後越來越越貴喔?看到房子越來越貴,你就心慌了,擔心以後買不起,房子越來越貴,那就讓他貴呀!你只是沒賺到,但你也沒虧到錢呀!你現在的房子 不能住了嗎?需要在現在風險較高的時候買房嗎? 未來20年利率都會是現在的低點?幾年後利率不斷往上調,你還繳的起房貸嗎?歷史上沒有任何東西會永無止境的上漲,歷史上最大的泡沫是荷蘭人炒作鬱金香莖 球,當時一棵莖球可以換一棟湖邊別墅,但隔年3粒莖球1塊還沒人要,需要的東西再貴都值得,不需要的東西1塊錢都嫌貴。
12. 銀行限制貸款。現在台灣很多地方銀行只貸6成,有錢賺銀行為什麼不賺?因為銀行知道房子被炒太高了,萬一收回低價法拍,銀行用6成賣出還可以拿回本錢。銀行養那麼多人白養的?銀行都不敢賺的錢,你敢賺?銀行都在降低風險了,你還往前出衝,勇敢!
13. 有行無市。現在高雄的房子都是開很高讓你殺,你砍2成還沾沾自喜,省了幾百萬,但其實賣方還賺3-4成,各位有空可以查一房仲業的網站,很多開2-3千萬的房子都賣好幾年了,高雄房子跟本沒有那個價值,否則需要賣好幾年?
14. 成交量居高不下。2012年開始,高雄的房子確實轉移量一直在高位,但是現在是鳳山第一,也就是大家只有能力買便宜的房子,低單價的房子,超過800萬, 一般雙薪家庭已沒能力負擔,所以高雄現在是大樓漲,透天相對漲的少,因為有能力買透天的人少,且不易脫手,炒作的相對較少。建商也是看準這一點,所以兩年 前就開始蓋稍微大坪數一點的房子(3-4房),瞄準換屋的市場,才可以將單價拉高,繼續炒作,高雄的建商很團結的,現在建商怕房價漲的太快,也會崩的快,所以現在是要慢慢養,催眠大家相信高雄的房子會越來越貴,團結起來一點一點宰殺消費者。大家以為我講的是電視劇情,商人的想法跟我們是不一樣的,支持他們生活的動力就是賺錢、他們的興趣就是賺錢,所有的思緒都用在賺錢上,也因此他們才會有錢。
15. 人口紅利將屆。台灣這兩年人口紅利將至,沒有新增人口那來需求。
16. 台灣房地產香港化?香港沒有工業靠的是金融、旅遊和房地產,所以你可以發現,香港房地產都是漲幾年再跌幾年,一直週期循環,大陸曾提議劃一塊地給香港,讓 香港房地產能便宜一點,但被香港拒絕,為什麼?因為香港房地產會崩盤,房地產本來就是香港刻意扶持經濟動能之一,加上近幾年大陸人買房和熱錢,進一步推升 香港房價。台灣房地產香港化?大陸人到香港坐火車就到了耶!台灣可以嗎?香港和大陸現在是一個國家耶!台灣是嗎?大陸人到台灣買房,錢匯過來就可以買了嗎?大家可以查一下,那有這麼容易,台灣房地產香港化?又是建商炒作啦!
17. 施工品質。最近和做包工程的朋友聊天,這兩年建商拼命蓋房,但跟本沒那麼多工人,住台北的工人,很少願意到中/南部工作,因為交通、住宿等因素,跟本不划算,建商只有縮短工期,連下雨天都在灌漿,所以他這幾年蓋的房子建議少碰。
Google glass 今年出貨將達200萬
據phoneArena站台報導,市場研究公司ABI預測,Google
Glass將首先被企業客戶所接受,今年出貨量將達到200萬副。
大多數分析師都預計Google Glass將首先被消費者所接受,稱企業採用Google Glass面臨許多潛在問題,其中包括隱私和保密。
另外,在工作場所佩戴Google Glass還面臨法律問題。

ABI資深分析師約書亞·弗洛德(Joshua Flood)說,未來12個月將是可穿戴裝置普及的關鍵時期。
醫療保健、體育和活動追蹤在迅速成為大眾化產品。
另一方面,智慧手錶等可穿戴裝置需要克服一些關鍵障礙。
美觀的設計、更有吸引力的用途、更長的電池續航時間和更低的價格是推動可穿戴裝置普及的主要因素,廠商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將對可穿戴裝置市場產生深遠的影響。
大多數分析師都預計Google Glass將首先被消費者所接受,稱企業採用Google Glass面臨許多潛在問題,其中包括隱私和保密。
另外,在工作場所佩戴Google Glass還面臨法律問題。
ABI資深分析師約書亞·弗洛德(Joshua Flood)說,未來12個月將是可穿戴裝置普及的關鍵時期。
醫療保健、體育和活動追蹤在迅速成為大眾化產品。
另一方面,智慧手錶等可穿戴裝置需要克服一些關鍵障礙。
美觀的設計、更有吸引力的用途、更長的電池續航時間和更低的價格是推動可穿戴裝置普及的主要因素,廠商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將對可穿戴裝置市場產生深遠的影響。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