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help me to click the ad. Thanks!!

通用佳能815、816形成市場“空檔”期,一貨難求

據悉,目前打印耗材市場佳能品牌815、816貨源充足,銷量波動不大;通用佳能815、816確成“搶手貨”,前些天,市場上基本都沒現貨供應。  

為什麼市場會形成“一邊貨源充足,確上不了量;一邊貨源緊缺,卻一貨難求呢?究其原因也無外乎以下幾點:
 
1、正品價格高:如佳能815、816一套,目前的市場價260元左右,比通用耗材墨盒差不多貴一半左右,由於受市場大環境的影響,理性的消費者越來越多,選擇有價格優勢的通用墨盒成為銷費才考慮的首要條件之一。
2、再生墨盒回收渠道不暢:據珠海領硌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黃總介紹,目前很多打印耗材企業,在歐美市場的循環再利用的渠道不暢,回收點少加上再生資源商實力不強,回收量少,造成再生資源市場嚴重缺貨。
據了解,目前在很多耗材企業“等米下鍋”,市場貨源如此緊張的條件下,珠海天硌打印耗材有限公司通用佳能815、816出貨率竟比上年同期增長30%,不愧為全球帶頭墨盒最大生產廠商之一,也算是通用行業內的奇蹟! 但選對好的合作夥伴也是貨源充足的重要保證之一。
3、通用墨盒質量提高,中國目前打印耗材市場分原裝,通用,假冒三種,據調查表明,2003年原裝、通用、假冒三部分耗材比例為5:1:4。 通過10多年的發展和市場的優勝劣汰,再加上我國家出台了耗材行業相關規範,使假冒產品比例有所下降;再者,隨著通用耗材企業加大技術和資金投入,使通用耗材的品質大有提高,通用耗材的比率佔整個耗材市場的比率也略有上升。
由於通用耗材的品質和原裝耗材的品質越來越接近;消費者的環保意識增強;理性的消費“只買對的,不買貴的”消費習慣,直接導致了常用型號的通用墨盒都緊俏。 據了解,為了緩解目前市場通用佳能815、816缺貨的情況,珠海天硌耗材有限公司除加大國外的空殼回收力度的基礎上,在國內目前投入20條再生/兼容墨盒生產線,月產量達330000PCS,來滿足市場的銷費需求,到目前為止,產品還是供不應求。
綜上所述,通用墨盒常用型號如佳能815、816等市場供應短缺,除上述幾點外,跟消費者的環保意識加強也息息相關,支持環保、支持國產也在成為消費習慣,通過10多年的發展和競爭,國產通用耗材也漸成氣候,不久的將來,國產通用墨盒肯定會有一翻新景象!

高平為智慧眼鏡擴大業界領導地位,推出新系列高亮度顯示幕解決方案

Vuzix Corporation’s M100 Smart Glasses 
Vuzix Corporation’s M100 Smart Glasses

創新型可穿戴計算技術和解決方案的領先開發商高平公司(Kopin Corporation)今天宣布,該公司將在臺灣臺北市舉行的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Conference)上為智慧眼鏡推出高亮度顯示幕和顯示模組。

憑藉其在可穿戴市場中的領導地位,高平打造的穿透式LCD和顯示模組超緊湊、節能,而且在陽光充足的戶外環境下仍然足夠明亮,便於閱讀。


高平的產品陣容包括突破性的PupilTM顯示幕——全球用於日常用途的最小的顯示模組。

透過為消費者和企業提供最緊湊的顯示幕,高平正強化其業界領導地位,並滿足日益成長的可穿戴市場的需求。

高平執行長John C.C. Fan博士表示:「佩戴智慧眼鏡的消費者希望在任何光線條件下都能方便地閱讀內容和資訊。


我們在顯示幕設計和處理、超亮度和高效背光以及低功率驅動 ASIC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能夠提供強光下可視的明亮螢幕影像。

此外,我們的顯示幕和模組超緊湊,使智慧眼鏡的設計變得靈活得多。我們的原始設備製造商 (OEM)客戶可使用我們的顯示幕解決方案大幅縮短上市時間,節約開發成本。」

高平的新系列顯示幕包括WQVGA顯示幕(432 x 240解析度,0.20”對角)和nHD顯示幕(640 x 360解析度,0.26”對角)。


結合該公司的超亮度背光,這些顯示幕提供的亮度超過5000尼特(燭光每平方公尺)。

高平的White PupilTM顯示模組採用WQVGA顯示幕、透明PupilTM光學元件和背光功能,是全世界最小的顯示模組,卻能提供強光下可讀取的清晰影像;在高平 A230驅動器IC的驅動下,其功耗低於100 mW。

完全整合後,這些功能為期待智慧眼鏡快速上市的消費者提供全面的顯示幕解決方案。

在臺北國際電腦展上,高平還特別推出其獨特的概念系統,這些系統融入了上述超緊湊、高亮度顯示模組。


其中一個概念設計在鏡框後融合了White PupilTM顯示模組,從而使顯示模組幾乎隱形。

該概念設計還整合了一個搭載於眼鏡的音訊揚聲器設計,使用戶能夠接聽簡訊和來電。

這款智慧眼鏡為業界首創,看似簡單自然,但實際包含眾多對於消費者非常實用的重要功能。融合White PearlTM模組的概念模型專為輕工業和企業應用而設計。

關於高平

高 平公司是領先的創新型可穿戴技術和模組開發商與供應商,這些技術和模組適用於OEM客戶打造的頭戴式計算和顯示系統。高平的技術組合包括超小型顯示幕、光 學元件、語音增強技術、系統和免提控制軟體、低功耗ASIC以及符合人體工學設計的智慧耳機參考系統。高平的專有元件和技術受到全球200多個專利和申請 中專利的保護。如需詳情,請造訪高平網站:www.kopin.com。

Salesforce Wear Developer Pack - Google Glass

Himax's Front-Lit(TM) LCoS is the Biggest Breakthrough When it Comes to Head-mounted Displays

At the SID Display Week Conference that is held in San Diego, Himax showed off their latest proprietary and patented 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 technology, Front-Lit(TM) LCoS. Front-Lit(™) is an ultra-compact and extremely power-efficient optical engine.
 
himax-logo

Himax Technologies has managed to create a very power-efficient and ultra-compact optical engine by integrating two major components into the display module itself. The two components that were integrated includes the LED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the polarization beam spitter.
 
The result of integrating the components are a reduction in size and an increase in power efficiency. There are also some other benefits that came with integrating the two components. The new design simplifies the assembly process, and that can help lower manufacturing time and costs.
 
Now, you're probably wondering if the new optical engine / display is the same quality as the one that is currently integrated into Google Glass. Well, it is actually better. Front-Lit(TM) LCoS produces over 10,000 nits of brightness and more than 50 nits/mW efficiency. That is the highest recorded ratio in the entire industry, which means it's the biggest breakthrough the world has had when it comes to head mounted displays.
 
How does this benefit smart glasses consumers? 
Himax said that a lot of people at the conference were showing interest, so it shouldn't be too long before we see this technology appear in future smart glasses and other head-mounted devices. When this technology starts to be used, consumers will benefit in some ways.
Some of the things that consumers will see from this includes better battery life, lower costs, and less heat. Let me explain:
  • Better Battery Life: This technology is very power-efficient which should help add a little bit more usage time to a battery charge. It may not be a lot, but as bad as battery life is with smart glasses, any additional time that can be gained is awesome.
  • Lower Costs: These displays take less time to manufacture and are cheaper to manufacture, so at the end of the day a consumer should see a slight price reduction on smart glasses.
  • Less Heat: Less power, less heat.
I doubt we will see this technology implemented into smart glasses immediately, but we should see it at some point soon. Maybe in a few months or so, but not today. Still very cool stuff!

智慧眼鏡、虛擬實境眼鏡發展趨勢與應用

智慧眼鏡的上市,讓資訊科技向前邁進一大步。

其最大的改變在於,不再需要透過雙手來控制,只要透過語音輸入,以及眼睛所看到的景物,便可隨時做運算、辨識,並將結果主動呈現在配戴者「眼前」。

目前智慧眼鏡的市場正在醞釀中,搭配許多相關的App問世,預估未來幾年內,智慧眼鏡將成為穿戴式裝置領域應用最廣泛的產品之一。


智慧、虛擬實境眼鏡  講求隨看即算

智慧眼鏡(Smart Glasses)、虛擬實境眼鏡(Virtual Reality Glasses;VR Glasses)產品以「隨看即算」的應用方向,讓使用者在看到任何人、事、物的時候,都能夠立即透過雲端運算與辨識技術,將資訊投射至鏡片上,或產生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的畫面,讓消費者不用動手查詢,便可隨時隨地獲取眼前所看到的各種景物的相關資訊,提升生活上的樂趣。

由於具備「隨看即得」特性,讓智慧眼鏡可以在各行業帶來各種革新的應用,市場也將陸續打開。

Gartner研究總監Angela McIntyre在2013年11月表示:「智慧眼鏡搭配擴增實境與頭戴式相機(Head-mounted Camera),可以幫助技術人員、工程師,和現場服務、維修、醫療、製造等產業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

預估未來3~5年,智慧眼鏡在現場服務產業將成為最 有賺頭的應用,每年潛在市場有10億美元。而異地工作者也能直接進行遠距診斷、修復,不需要出動專家前往支援,以節省大量的時間與成本。」


智慧眼鏡推行的阻力=售價高+App少

智慧眼鏡屬於「光學頭戴式顯示(Optical Head-mounted Display;OHMD)」裝置,透過將電腦畫面投射在眼鏡的鏡片上,讓消費者同時可以看到眼前的景象與抬頭顯示器(Head-up Display;HUD)的輔助資訊,或者修飾過的擴增實境(AR)畫面,讓用戶即時做出各種資訊參考與判斷。

智慧眼鏡技術牽涉到光學和電子學,甚至時尚學,研發時間較久,售價也偏高,加上目前App數量也少,所以廠商們大多先針對公司與開發者推出數量有限的開發版本,使得智慧眼鏡市場無法快速普及。

以Google Glass為例,其針對開發者設計的探索者(Explorer)版本,建議售價為1,500美元(約新台幣4.5萬元),已於2013年2月上市。

雖說 Teardown.com將Google Glass拆解後,估算其材料成本不到80美元,但這些數字已被Google發言人所駁斥:因為把研發軟硬體與人力資源都算入,成本絕對不只這樣。至於 2014年4月推出Google Glass消費者(Consumer)版本,價格可望落在高階智慧型手機的市場區塊(600美元上下)。

再 者,穿戴式裝置有許多不同於智慧型手機的新應用,Google為將此領域的產業標準化,在3月發表Android Wear作業系統與開發平台,率先支援語音輸入和各種感應器,讓開發人員能夠遵循其API標準來開發對應的智慧手錶(Smart Watch)相關產品,贏得許多ICT廠商的支援。Google此一動作,等於把在智慧型手機、平板的成功經驗,複製到穿戴式裝置領域上。


功能訴求大不同的各式智慧眼鏡

Google 推出的智慧眼鏡,至今已有許多開發者應用在許多產業領域,包含醫療研究、遠距指導,以及餵養指示等等。除Google Glass之外,其他致力於開發智慧眼鏡、頭戴式顯示器(HMD)的廠商也不在少數。有些是獨立產品,有些則是配件設計,充當畫面輸出裝置。例如在專業領 域市場的產品中,有SBG Labs的DigiLens系列、MicroOptical的MV-1產品等等,另外Innovega在CES 2014首度展示的iOptik「隱形眼鏡」加「智慧眼鏡」的全新產品,能提供更寬廣的40度視野空間。

在技術整合商部份,有Kopin 公司推出的Golden-i頭戴式系統,並幫助其客戶推出各種智慧型眼鏡產品,例如Vuzix的M100、Recon的JET、Snow2、 Motorola Solutions的HC1等等。而Lumus公司的DK-40採自家LOE看穿式鏡片模組,主打OEM市場。

在 ICT大廠部份,Epson在2011年曾推出Moverio BT-100的智慧眼鏡,2014年推出新一代的BT-200,該產品有點像是將原先智慧型手機的螢幕拆下來改換成觸控板,然後把螢幕直接鑲在眼鏡上,畫 面則透過有線方式輸出至眼鏡上,其眼鏡外型也夠大,就算有戴眼鏡的用戶也能直接戴上使用。

另一家有別於Epson作法的新創公司GlassUp,則是將智慧眼鏡做成跟智慧手錶/手環一樣,能夠與手機做配對,提供訊息提示。而Recon的JET則是設計成獨立運作的智慧眼鏡,能夠提供運動健身者最「搶眼」的資訊。


頭戴式顯示裝置的發展

外 型像頭盔,但用途不一樣的頭戴式顯示裝置(HMD),主打VR遊戲或視聽享受市場,戴上去之後只能看到畫面,就能沈浸在自己的虛擬世界,看不到外面的世 界。例如Sony的HMZ-T1、HMZ-T3W就是直接戴在頭上,然後將訊號線連接至電腦/播放機/遊樂器等主機,就可以獨樂樂地享受劇院級的藍光電影 或進行遊戲。

而知名的Oculus公司(已被Facebook於3月併購)所推出的Rift,是一款結合體感控制的3D VR遊戲HMD,玩家可透過頭部與身體的移動來控制遊戲主角,新款的DK2更提升解析度至Full HD,讓玩家能夠完整沈浸在3D的虛擬遊戲世界中。

至於看穿式HMD的部份,新創公司Technical Illusions的castAR是一款結合HMD功能的智慧眼鏡,搭配魔杖(castAR Wand)以手勢控制,便能「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來進行各式虛擬桌上遊戲(Table Game),增進親友的情感!

另外在工業應用上,Elbit Systems推出的SKYLENS頭戴式顯示器,可幫助飛行員看穿迷霧,在天氣糟糕、可視度較差的環境下,也能掌握地形、跑道、地平線等關鍵數據,以便控制好駕駛中的飛機。


穿戴式電腦教父的智慧大反攻

有 穿戴式電腦(Wearable Computer)之父稱號的Steve Mann,早在1970年代看到了焊接工人工作時必須配戴面罩和護目鏡,但仍無法完整將焊接電弧所產生的火光減弱,且會使人眼產生不適感的困擾,當時他就 想過利用攝影機+顯示設備,搭配電腦的運算來即時修正我們人眼所看到的景象,有了穿戴式電腦的構想。

因此他在1980年代,為攝影師著手 開發多種大型的輔助穿戴配備「Digital Eye Glass」,以Mediated Reality(介導實境)的方式提供文字、圖片、視訊、音訊,甚至雷達等功能。

他自己也每天穿在身上,並揹著厚重的電腦,因此走在街上難免被當成瘋子。

隨後電腦科技的進步與微型化,1990年代開發的產品體積越變越小,他回到當初為焊接工人設計更進步護目鏡的初衷,推出一種面罩能在一大片火花中看見裡面的電弧以及周圍的環境,協助焊接更加精確。

Steve Mann在1999年就開發出EyeTap智慧眼鏡,比2012年才問世的Google Glass早了13年。

當全世界都被Google的智慧眼鏡所驚豔之時,Steve Mann提出他對Google產品的看法,認為該產品還不夠先進與成熟,未來可能推出自己的EyeTap智慧眼鏡。

此外,他也於2013 年擔任新創公司meta的首席科學家,貢獻他在穿戴式領域35年來的親身經驗。

目前該公司已在Kickstarter群募網站順利集資,將在2014年9 月推出全新智慧眼鏡「META Pro SpaceGlasses」,號稱比Google Glass的畫面大15倍,且可提供40度視角之更先進的AR、雙眼設計,能將用戶的手機或電腦螢幕投射在眼鏡上,已引起各界的注意。